经历过文革的人大概不会不知道朱永嘉其人,张春桥姚文元手下的大笔杆子,原上海市委写作班(可与梁效齐名)的实际负责人。其杂感依然带有耄年代味道,不奇怪。
朱永嘉 朱永嘉读史阅世 Yesterday 今天是2021年农历的元宵节,对于节日的活动,年青人与老年人不同,翻阅《容斋随笔》中的《士之处世》,颇多感慨。文章开头有这么一句:
士之处世,视富贵利禄,当如优伶之为参军,方其据几正坐,噫呜诃箠,群优拱而听命,戏罢则亦已矣。
那就是不要把荣华富贵太当回事,不过是一场戏罢了,剧情结束,一切都回归生活的常态。故“见纷华盛丽,当如老人之抚节物”。下面作者洪迈便以上元、清明这二个节日为例,其云: 以上元、清明言之,方少年壮盛,昼夜出游,若恐不暇,灯收花暮,辄怅然移日不能忘。老人则不然,未尝置欣戚于胸中也。 这也是实际生活的状态,年青人对节日是兴高采烈,特别是元宵节晚上的灯会,更是念念不忘。老人看多了,根本没有当回事。这是对生活中的节日而言,至于人的一生,为人的态度,其云: 睹金珠珍玩,当如小儿之弄戏剧,方杂然前陈,疑若可悦,即委之以去,了无恋想。 也就是说他对所经历的荣华富贵,根本不当回事,如小孩子身边的玩具一样,玩过了,就丢在一边。作者最后说: 遭横逆机穽,当如醉人之受骂辱,耳无所闻,目无所见,酒醒之后,所以为我者自若也,何所加损哉?
我经历过许多大场面的斗争会,那时就没有太当回事,只是觉得有趣。前些日子还捧着你的大腿,怎么一下子就变脸了。换一个视角替他着想,他也无奈。事情过了以后,他也跟我过往,大家都仍然是好朋友,那个斗争会,无非是逢场作戏的演戏罢了。这是我亲身的经历,如今他也已过世多年了,还是同志加朋友吧!《庄子》中《人间世》篇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这是为人之准则,不要把一时的得失太挂在心上,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别太当回事,我是学历史的,历史上这一类事见得多了,为人总要有一点荣辱不惊的态度。我这点委屈算的了什么呢?不去计较个人的是,把环境变化看作自己读书学习的机会,开斗争会也好,坐牢房也好,在我心目中是可以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还是读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书,读二十四史,读《资治通鉴》,为自己积叠一点历史知识,这样将来还有写作的机会,出狱以后我正是靠写作谋生的啊。心态要平衡下来,才能静心读书和写作。庄子《德充符》篇借孔子之口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把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个人名声的毁誉,都看成事态的演化,那么个人的心态自然平静下来了。 【https://mp.weixin.qq.com/s/piwWQorPJTSroVmvoxyiiw】 保姆所拍生活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piwWQorPJTSroVmvoxyiiw】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姚大力教授为我在家中安装电梯,解决我生活上的困难,感激不尽!
我是1931年出生的,今年是2021年,九十岁了,我所以能长寿,就是因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心态的状况,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要身体健康,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然而生老病死是常态,人老了,自然有病来折腾,自然会走向死亡,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现在我的双脚浮肿,有时连小腿都会肿起来,我通过吃药可以消退一些,这是心衰的现象,是死亡的前兆。毛主席晚年也是这个病,他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离开时,因为站久了,他的双腿肿得抬不起来,无法上车了,是人们抱他上车的。毛主席最后几年视力退化,我现在也是如此,带了老花镜还要拿着放大镜才能读报写字,视力减退非常明显,由此我更加理解毛主席要我们标点注释古文大字本的意义,他仍在操心国家大事啊。如他处理国际关系时,对于如何处理与美苏两个霸权主义国家的关系,毛主席在1972年7月24日晚上,与周恩来、姬鹏飞、乔冠华、王殊等,谈国际问题时说:“二个超级大国之间可以利用矛盾,就是我们的政策。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两面作战。”这样便决定邀请尼克松访华,改善中美关系的大局。研究这一段历史,对我们今天仍是非常有益的,大家对这一点都是认可的。对人和历史阶段都要抱分析态度,采取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不能以个人的恩怨论是非,情绪化地处理历史问题,那很难避免片面性。要知道毛主席接见尼克松之前曾经昏死过去一次,是抢救回来的,仅仅过去9天时间,他便清醒地与尼克松谈了一个多小时。没有老一辈革命家开辟的道路,又何来改革开放呢?历史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怎么能一刀切呢?
2021年1月19日公园散步时当年空四军的一位警卫员见到我和我合影
我已九十高龄,去日苦多,来日苦少,能做的事不多了,但我的经历比别人多一些,读的史书比别人多一些,尽管国内外的形势对我们的发展非常有利,但总还要有一点忧患意识,对于历史和现实要抱一点分析的态度。《周易·系辞》有这么一段话: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此处信通伸,这话很有道理,形势是在不断变化的,顺势和逆势是相对的,在顺势的时候要有逆势的思想准备,要看到自身不足的地方。所以还说:“尺蠖之曲,以求信也。”如蚯蚓的前行,一曲一伸才能不断前进。《周易·系辞》还有一句话:“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些古人说的话很经典,形势好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不足的地方,采取冷静分析的态度,才能长盛不衰,否则的话,事物还会走向反面。《吕氏春秋》有一篇《谨听》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值得注意: 故人主之性,莫过于所疑,而过于其所不疑,不过于所不知,而过于其所以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主的常情,不是在有怀疑和不懂得的地方发生过错,而往往是在觉得没有疑问、自以为懂得的地方犯错误。”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对已知的部分缺乏分析的态度,其结果过失往往不是发生在“所疑”、“所不知”的地方,而恰恰发生在“所不疑”、“所以知”的地方。故作者强调“太上知之,其次知不知”,把认识自己的“不知”亦列为一种“知”。《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确,人只有不断认识自己的“不知”,才能永不停息地去接近“知”。人们对客观事物总是要随着形势的变化,才能发展自己认知的状况,从认识论上讲是如此,从客观生活的发展讲也是如此。如计划生育的政策在一个时期是正确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也会走向反面,生育率逐年下降是一个危机,这个危机从长远看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人们生育愿望的下降是各种因素促成的,我们计划生育部门还没有触及这个问题的危害性,更没有触及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方方面面复杂的原因,有许多方面与我们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关,并非简单地放开生育政策所能解决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大落后于自己的认知,而这个问题又是牵一发动全局的大问题。《吕氏春秋》有一篇《去尤》,其中云:“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则听必悖矣。”尤通囿,指原本心中存在的成见,指被原来的成见所蒙蔽。我已经是四世同堂了,在上海我有二个孙子,一个外孙,我的外孙有两个小孩,一男一女,其他二个孙子都是只有一个男孩,我劝他们生第二胎,他们都不愿意,为什么?忙不过来,抚养不起。故这个“尤”,不仅是认识问题,还包含着许多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说话不仅有听者方面的问题,还有言者的问题,有话、有意见该如何说的问题,说话也要讲技巧,有一个“顺说”的问题,如何让听者能听得进去。凭我的经验和认知,确实有一些问题该说一下,如何能顺说,让听者能接受呢?这又是一个难题,《韩非子》中有一篇《说难》,这方面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就留待下一篇再具体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