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守御千户所
3小时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ZT https://m.weibo.cn/status/4774913800405000?sourceType=weixin&from=10C5295010&wm=9021_0002&featurecode=newtitle 综合俄媒消息,5月28日(周六),庆祝《瑷珲条约》签署164周年纪念活动在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隆重举行。
阿穆尔州州长瓦西里·奥尔洛夫(Vasily Orlov)在纪念碑上献花并讲话。他说,“今天对所有远东人来说都是一个重大事件。164年前,瑷珲条约签署,确定了俄罗斯和清帝国之间阿穆尔河沿岸的边界。今天,我们缅怀并感谢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他因这一壮举被授予伯爵头衔和‘阿穆尔斯基’之名。”
海兰泡市长奥列格·伊马耶夫(Oleg Imameev)演讲时说:“《瑷珲条约》的签署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它决定了阿穆尔河左岸土地的命运,永远巩固了它们作为俄罗斯领土的地位。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的祖先和祖国的历史、记住那些为祖国繁荣奠定基础的人。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伟大国家的完整性才得以形成。节日快乐!”他还说,5月28日是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双重节日:除了庆祝《瑷珲条约》签署,他们还在同时庆祝“边防日”。
照片来源: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政厅 微博文后评论:
清末中俄战争中的海兰泡惨案堪比“南京大屠杀”罪行令人发指
ZT 互动百科 https://m.sohu.com/n/502093745/ 海兰泡位于黑龙江省瑷珲县黑河镇对岸,原为中国人世代居住的村镇。1858年(咸丰八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不平等中俄《瑷珲条约》,以黑龙江为国界,将黑龙江北边的城市海兰泡划给了沙俄,沙俄接收海兰泡之后,将其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俄文的意思是“报喜城”。 但海兰泡被割让给沙俄之后,海兰泡本地的大清子民并未迁徙,而是继续居留在本地。直到1900年,海兰泡城里一半以上的居民依旧是华人。不过他们生性老实,甚至怯懦,做事安分守己,成为海兰泡发展的基石。
后来俄国警察局接到举报,中国人在海兰泡打黑工谋生,甚至走私贩卖鸦片等,这让俄国大做手脚,准备拿居住在海兰泡的华人开刀,达到报复中国的目的。
还没等到俄国动手,在1900年,大清国的北方就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而义和团“逢洋必反”。6月21日,慈禧太后代表大清帝国,对十一国宣战,这十一个国家,包括沙俄。而事实上,沙俄此时正是找到了吞并东北的绝佳借口。
于是1900年7月,正是当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京津地区之时,沙俄以“护路”为名悍然出动10多万侵略军。从五路大举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在7月16日这一天,沙俄军警把中国居民7000多人赶到海兰泡警察局。第二天,又以遣送回国为名,把中国人分批驱赶到黑龙江边,许多掉队的老弱病残被俄兵活活砍死。 当时江面最窄的地方仍有700英尺宽,人们来到江边,面对水流湍急的江水,却看不到一只渡船。沙俄军警强迫中国人泅渡,用鞭抽、刀砍、枪击,驱赶人群过江。
他们甚至惨无人道地把中国人的发辫绑在一起,连成一串,往江里推。下水的中国人被汹涌的江水吞没,或者遭到枪杀,不肯下水的在岸边被残杀,半小时后岸上中国人的尸体便堆积如山。
这样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一共进行了4次,持续5天。可以说这实际上不是渡江,而是把中国人斩尽杀绝和淹死。最后除了80多人奋力游过对岸被救外,惨遭杀害的中国同胞有六七千人之多。这一骇人听闻的惨案便是“海兰泡惨案”。 而这一惨案后来却被敷衍了事,在国际舆论的指责下,法庭上对军区司令免职;海兰泡军官免职、并监禁三个月;警察局副局长监禁三个月,但也就仅此而已。 海兰泡惨案的影响不亚于其他屠杀事件,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一直是一次不愿提起的伤痛。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华人进行的惨绝人寰的野蛮屠杀,在我们国土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他们对中国人民欠下的一笔血债。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