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芨芨草的博客  
來自地球那一邊的遙遠的地方  
我的名片
芨芨草
註冊日期: 2015-04-03
訪問總量: 3,066,555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從台灣民主選舉想起的
· 中國女乒真的要遇到狼了
· 德國隊球踢得臭的跟亞洲的中國隊
· 還真不能太把ChatGPT當回事
· 2022卡塔爾世界盃16強賽前瞻
· 2022卡塔爾世界盃小組賽兩輪後點
· 日本警察署副署長因偷竊點心自殺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體育點滴】
· 中國女乒真的要遇到狼了
· 德國隊球踢得臭的跟亞洲的中國隊
· 2022卡塔爾世界盃16強賽前瞻
· 2022卡塔爾世界盃小組賽兩輪後點
· 劣幣逐良幣---國足球員集體排斥
· 二十年後的奧運將改名為國際黑人
· 孫穎莎再殺伊藤
· 國際乒聯總決賽單打第一天
· 2019年乒乓球團體世界盃散記(下
· 2019年乒乓球團體世界盃散記(上
【轉帖1】
· 彭鄧陳背後罵粟裕
· 我為什麼要開≪轉帖≫
【好山好水好風光】
· 好大雪!
【溫家寶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北京行】
· 回京雜記(6)
· 回京雜記(5)
· 回京雜記(4)
· 回京雜記(3)
· 回京雜記(2)
· 回京雜記(1)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現象(完)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現象(下)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現象(中)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現象(上)
【《血的神話》】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誰應為卞仲耘之死負責】
· 卞仲耘校長之死:傷痕撕扯48年
· 關於宋彬彬劉進虛偽道歉的聲明
· 比陳小魯和宋彬彬更深刻的文革道
· “我們是那個時代的污點證人”-
· 打死卞校長案的處理,人心難平
· 沒有結束的結束語
· 這個七人名單是假的嗎?
· 誰是打死卞仲耘的兇手?
· 倫敦客:聲援93歲的王晶垚! ─
· 宋彬彬未打人但與打人者是一夥兒
【讀書】
· 讀書28:《鴉片戰爭》和“寬衣”
· 讀書27:《往事並不如煙》
· 讀書26:歐拉公式和《博士的愛情
· 讀書25: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
· 讀書24:從東野圭吾的《分身》想
· 讀書23:《悄悄的一線光》
· 讀書22:《人民的名義》
· 讀書21:《琅岈榜》
· 讀書20:《第二次握手》
· 讀書19:《時光浸染》
【三言兩語】
· 從台灣民主選舉想起的
· 還真不能太把ChatGPT當回事
· 赤手空拳怎麼面對武裝到牙齒?
· 習主席要擔大任!
· 回美國難和對美國疫情的認識
· 在中國新型肺炎被感染者人數後面
· 就着武漢疫情說幾句
· 川普能否連任總統
· 中國政府做了這件事應該是好事
· 取締“北京比基尼”!
【《政壇秘聞錄》】
· “紀實文學豈能信口編造”
· “我不埋怨任何人,只是在反省我
· “當年人們對江青的意見並不以為
· “應當恢復康生的本來面貌”
· “歷史需要有膽識的人來寫”
· “我這個反革命分子,當的冤枉”
· “一個人就是要在關鍵的時刻站出
· “我夢見毛主席了”
· “毛澤東是為江青和張春橋等人掃
· “成功者是不受歷史懲罰的”
【國府人物】
· 永遠的校長梅貽琦
· “西北三馬”迥異人生
· 戴笠死於空難的隱情
· 英雄無奈是多情,一代紅妝照汗青
· 孫立人下令殺過日軍俘虜嗎?
· 真正的《新一軍軍歌》
· 國民黨抗戰名將、“從林之狐”-
· 國民黨抗戰名將、“從林之狐”-
· 國民黨抗戰名將、“從林之狐”-
· 國民黨抗戰名將、“從林之狐”-
【歷史人物】
· 冒牌假貨劉阿知
· 聰明的一休(八)
· 聰明的一休(七)
· 聰明的一休(六)
· 聰明的一休(五)
· 聰明的一休(四)
· 聰明的一休(三)
· 聰明的一休(二)
· 聰明的一休(一)
· 劉曉波如是說
【以史為鑑】
· 蔣介石在台灣是如何通過修憲連任
· 朱元璋反腐斬女婿
· 斯大林與毛澤東的比較
· 十月革命的真相
· 文革把中國人改造成了“七無”(z
· NHK紀錄片揭秘日本戰爭罪責
· 感謝“文革”的五條理由
· 文革沒死,只是潛伏了下來(zt)
· 王克斌:辛亥革命的反思
· 這才是蘇聯解體真相(ZT)
【健康長壽】
· 從太空俯瞰全國霧霾 一條灰帶斜
· 中國女性減肥靠吃藥
· 日本研究發現老年人獨自用餐易患
· 鄭偉建博士:“生命在於運動”是
· 優雅地老去(ZT)
· 一谷補一髒 五穀雜糧的吃法有講
【藝海拾貝】
· 山丹軍馬場和《牧工最聽毛主席的
· 日本國民男星渡哲也去世
· 日本藏了多少中國國寶?
· 曜變天目茶碗(18)
· 曜變天目茶碗(17)
· 曜變天目茶碗(16)
· 曜變天目茶碗(15)
· 曜變天目茶碗(14)
· 曹雪芹因何不寫紫鵑的判詞?
· 曜變天目茶碗(13)
【開心一笑】
· 老馬小時候的事情
· “美女,你……”
· 戲說七夕
· 中國需要時間,請朝鮮同志挺住!
· “我也是希拉里的丈夫”
· 拔牙
· 明清兩代帝王集體給全國老百姓拜
· 金家王朝家譜
· 在日本吃生魚片的尷尬
· 美女為何剩下了
【借鑑東瀛】
· 30本書陪伴日本人度過了平成三十
· 和服那些赤橙黃綠青藍紫
· 旋轉壽司
· 從木屐與下駄看中日文化傳承
· 12個讓中國人感到驚奇的日本秘密
· 戌年閒話忠犬物語
· 日本人為何不用手機付款?
· 打塑料傘的村山老首相
· 站使·飛腳·宅急便
· 正點與守時
【凡人小事】
· 林徽因為什麼選擇梁思成(zt)
· 從前的年(zt)
· “窯洞”博士
· 人淡如菊話知合
· 沒錢也要帶着孩子尋找美
· 秋天那些瓜呀果呀
· 紅色延安朝聖記(三)
· 紅色延安朝聖記(二)
· 從笑話想到的
· 紅色延安朝聖記(一)
【靈光一現】
· 怎樣及時發現傾覆輪船?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憲政的邏輯
· 如果中美貿易戰開打 將是怎樣一
· 中國文化中的獨立人格問題
· 為何獲諾獎的是屠呦呦而不是袁隆
· 美國禁槍難是全球廢核難的現實隱
·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 馮學榮:我為什麼瞧不起中國歷史
· 《紅樓夢》的作者是否不是曹雪芹
· 黎陽:川普上台將欲何為?
· 民主失敗了還是專制失敗了?(Z
【尋幽探密】
· 至今無解的宇宙5大謎團(zt)
· 戲說宇宙(9)
· 戲說宇宙(8)
· 戲說宇宙(7)
· 戲說宇宙(6)
· 戲說宇宙(5)
· 戲說宇宙(4)
· 戲說宇宙(3)
· 戲說宇宙(2)
· 戲說宇宙(1)
【美食美游】
· 蕎麥麵
· 阿壩草原上飄着祥和的雲
· 馮學敏:初訪重慶
· 旅遊當然去成都
【王朝舊事】
· 反右45年
· 解放戰爭中蘇聯給了中共多少軍事
· 西路軍全軍覆沒的真相(zt)
· 劉少奇之昏(zt)
· 李銳評毛澤東
· 陳雲論毛澤東
· 中共元老30多年前深謀遠慮的謀畫
· 文革中毛為什麼不救李達?
· 中越戰爭的意義之大,很少有人知
· 中越戰爭的意義之大,很少有人知
【紅朝故事】
· 在職博士
· 中國權貴資本家的潛規則
· 中共高層應當直面的六個問題
· 中國經濟是怎麼被玩垮的?
· 資中筠在習總書記與民主黨派“共
· 中國失控的縣委書記
· 交警罰你沒商量
· 重稅治國時代的來臨
· 血色奢華
· ​2015年中共反腐回顧及201
【小感動】
· 回香港
· 年·春晚·年夜飯
· 孩子,別忘了你的笑容
· 來自陌生人的感動
· 女兒的情人節
· 玫瑰:父親節 寫封信給老爸
· 魯強:奶奶
· 挺感人的一個故事———我用生命
【順手牽羊】
· 真實的印度
· 為什麼以色列境內的穆斯林都很守
· 基督教在中國的第一次傳播(zt)
· 滿清八大貴族都改了漢姓(zt)
· 這個世界上最能出餿的還是英國
· 北京大火與倫敦大火:殘酷的對比
· 中國百姓喜歡神話他人,這是當奴
· 奢侈品為什麼在中國賣得更貴?(z
· 如果毛多活十年……(zt)
· 朝核問題解決沒有靈丹妙藥
【亂彈】
· 日本警察署副署長因偷竊點心自殺
· “與病毒共存”有錯嗎?
· 拜登何時能搬進白宮?
· 把那個攝影記者拉出去斃了!
· 我贊成covid-19的俗名叫武漢病毒
· 老婆和老媽同時掉水裡,你救誰?
· 翟天臨引出的血案
· 希拉里宣布她是美國臨時總統!
· 為什麼現在的中國官員喜歡“掉書
· 孟宏偉妻子為自救賣了老公
【科技點滴】
· 基因改造不能越過底線
· “毛粒子”的始末
· 有關屠呦呦的爭議
· 這個諾獎應該發給誰?
· 屠教授得諾獎後的思考
· 從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看中國人的
· 數學家小傳:費爾馬
· 小保方晴子學術造假之十三(終結
· 小保方晴子學術造假之十二:一竿
· 小保方晴子學術造假之十一:科研
存檔目錄
01/01/2024 - 01/31/2024
09/01/2023 - 09/30/2023
04/01/2023 - 04/30/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07/01/2022 - 07/31/2022
10/01/2021 - 10/31/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1/01/2020 - 11/30/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一切從日本橋開始:東京房地產泡沫啟示錄
   

一切從日本橋開始:東京房地產泡沫啟示錄

徐瑾

 

“你看過日本橋麼?”

酒過三巡,X教授不經意地問我一句。

地點是在有東京上班族天堂之稱的新橋某處有名的黑暗料理,三三兩兩的上班族喝了酒後釋放白日壓抑,逐漸喧譁,聲音隔着房間也能傳來,與室內的煙味混雜成另一面的東京氛圍。不過幾乎清一色是年輕男性,年紀大點的隨着職位升了,估計多半去下一站的銀座集合。

“什麼,日本橋?”我以為自己聽錯了,有沒搞錯,怎麼可能不知道呢?老東京總是念叨一句話,一切始於日本橋,江戶時代男女遊街也往往要上日本橋。書裡說日本橋是東海道的起始點,最早木製橋建於1603年,現在的日本橋到了19代,雖然是二十世紀初期產物,也還是被認為重要遺產,橋中央還嵌着日本道路零公里標誌。日本橋直到今天也是通向五個主要幹道的樞紐。不恰當地說,有點類似北京天安門、上海人民廣場,但是歷史可能更久遠,位置更中心。

在東京大學訪學這段時間,我的研究課題是中日經濟比較,平時也四下找機會拜訪不同人等,我把傾聽別人的日本觀當成我最大的學習機會。日本橋附近機構諸多,從日本央行到三菱、野村、貨幣博物館等機構均在側,我對貨幣歷史也感興趣,畢竟也是寫過《白銀帝國》這樣貨幣史,在附近不算生客。

不過話說回來,說起來日本橋什麼樣子呢?我努力想了又想,還是沒有半點印象。

赴日中國遊客增速超出日本政府最樂觀的預測,其在日消費在過去3年半為日本首相的經濟復甦計劃提供了支撐。

X教授好像看出我的尷尬,笑着說,日本橋雖然有名,但往往沒人留意。原因何在?因為日本橋上面有高架橋,幾乎擋着了橋身,不注意不容易看到。

這個時候,用日語說一聲“原來如此”正恰當,但是原因的原因更耐人尋味。

某種意義而言,看不見的日本橋,也是日本土地價格高漲時代的遺產。當時地價高昂,即使公共城市交通用地也沒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土地出讓,於是“聰明”如日本官員與工程師,就想出了在河上建造公路的想法,只是這樣一來,日本橋之類名勝也只好委屈被遮蔽了。

大背景是上次東京奧運會,是1964年,這對於日本來說是經濟騰飛重回世界的象徵,也是土地價格上漲的開始。為了奧運會,東京開始建設六車道的“首都高速環線”,而日本橋從此完全被掩蓋在高速路之下,昔日精美的建築以及歐式雕塑也隨之埋沒。

在高房價之下,人類的想象力被激發到極致,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大阪梅田還有從大樓中穿越的公路,至於比鄰新橋的銀座地區,還有一座更出名的中銀艙體大樓。這座大廈建造完工於1972年,正是東京價格飛漲的時代,銀座更是寸金寸土的地段,建築家黑川紀章以精湛的建築技術和未來的都市想象建造了這座樓,整棟樓由140個膠囊構成,這些膠囊可以幾顆螺絲固定在底座,也可以隨時移動拆卸,更令人吃驚的是,膠囊面積僅僅10平米,卻保留了各種生活、儲存甚至洗漱空間。在建築家看來,未來人類很可能依賴一兩個膠囊就可以生存,也可以隨時拆卸搬家,這也成為黑川紀章的代表作。

地價上漲的泡沫時代,如同香檳一樣醉人,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占據主流,利潤也最為豐厚穩定,企業以土地作為抵押,隨着土地升值繼續抵押,購買更多土地,至於上班族,則過着物價與獎金工資一起上漲的日子,有時候前者多過後者,有時候是後者多過前者。泡沫時代的經歷者,對我回憶起過去,更多不是陶醉或者悔恨,而是往往帶有一種大夢初覺的困惑與恍惚。當時普通人在東京也能有一擲千金的機會,容易來的錢總是容易揮灑掉,往往過着一天晚上換四五家酒吧喝酒,晚了就打車回家,當時最流行的段子是,即使出租車司機,靠小費而不是主業也可以養活自己。

香檳一旦開啟,盛宴不到最後一刻,難以終結,尤其伴隨着80年代後期的日元升值,即使經濟增速已經比起60年代雙位數早已大幅縮水,但是貨幣政策仍舊寬鬆,不少政策制定者認為這還是一個黃金時代,當時的稅制也對企業投資、房地產給予各種優惠,降低土地轉讓稅,降低企業持有土地成本。

80年代中後期,地價一路上漲。東京的價格更為突出,東京聚集越來越多人口,日本政府在70年代甚至因為地方壓力出台大都市集中抑制政策,但經濟動力總是超過行政阻力,東京今天聚集日本四分之一人口。在八十年代,東京房價永遠上漲的觀念從民間到官方都有共識,東京更是有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夢想與雄心。即使日本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達到 76.7%,住房自有率達到 59.5%,東京房價已經達到歷史高位,但日本國土廳此時預測東京圈至2000 年將建設250 棟超高層大樓,在1987年還提出以東京為世界都市的全國第四次國土規劃。

在最高時刻,一種傳說是甚至東京房價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東京的房價指數從1985105.9迅速上升到1988283.2,東京的上漲也帶動其他都市圈核心城市的房價上漲,從1986年到1991年,日本全國六大城市的房價指數上漲超過兩倍。

現實往往比戲劇更魔幻,泡沫刺破的方式總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到了1989年,一直按兵不動的日本央行終於出手,戲劇性地三次提高利率,大藏省也於19903月開始實行房地產貸款“總量控制”。多重緊縮之下,日本股市開始下跌,繼而房地產開始走低,日本第一的時代在90年代初期截然而止。

失去的二十年開始了,其影響波及起碼是一兩代人。通縮開始,普通上班族進入了工資不漲物價也不漲局面,而更多年輕人則遭遇職場冰河期,日本非正式僱傭比例也從90年年代初期的十分之一上漲到四分之一。更多二十歲年輕人沒有機會看到如日中天的日本時代,對於未來的悲觀成為一種集體情緒。

房地產上下游之廣,在全社會參與的時候,其實波及了整個日本經濟,可見流行的“局部泡沫”的說法並不成立。直到2007年,日本六大城市房價仍舊不到高點的三分之一,中間蒸發的不僅是財富與購買力,還有投資能力與信心。

為什麼恢復需要那麼久?原因在於日本企業充當了購買土地的主力,當土地價格開始下跌之後,除了高價買入住房的購房者的悲傷故事,不少企業則更為痛苦,因為他們發現自己陷入資不抵債情況,即使自己的產品與服務還有市場。這種情況之下,企業開始默默地還債,不再借貸,缺乏投資的經濟進一步陷入通縮。按照野村經濟學家辜朝明的研究,日本其實從1995年才開始痛苦資產負債表修復過程,這一過程持續了十五年。他告訴我,雖然今天日本資產負債表修復已經完成,但是心理創傷仍舊存在,企業的信心失去了,這也是當前日本企業不願借貸不願投資的障礙。

日本房價的故事還沒有完,據說在國人買買買的熱情之下,東京公寓樓行情也開始有所回暖。對比京滬價格,東京房價前些年原本大概是67成,如今相同地段更是接近五成,加上永久產權以及5%之上的租金回報,難怪土豪們覺得便宜,何況買了京滬房地產或許還要辦居住證,買了東京房屋則可以大言不慚地自稱池袋人、練馬場人。

如果簡單對比收入,中日房價的逆轉自然不可思議,但是如果考慮中國尚在攪拌翻騰的發展階段,那麼土地價格的溢價表明,中國機會可能是多於日本,而且未來加槓桿的途徑仍舊不得不依賴房地產。

經濟學一向承認貴有貴的道理,但是考慮當下中國四個一線房地產價格已經超過中國GDP,這場史無前例的房價上漲最後將席捲多少人,將是一個謎語,不過我們離答案或許並不遙遠了。我在日本,最通常問日本朋友一個問題,覺得當下中國經濟相當於日本什麼時候?通常答案往往是70年代或者80年代中期,但一位研究房地產泡沫的教授想了想告訴我,比較像泡沫時代。

他的想法不是個案,最近我和國際通貨研究所經濟調查部長(兼開放經濟調查部長)佐久間浩司交流時,他給出一組資料,從污染來看,中國類似日本剛剛發展的五六十年代,然而從fintech、共享經濟方面來看,中國其實又在日本之前,從80年代中後期日本經濟來看,在中國則又是已經發生了的事。他感嘆不得不佩服中國管理者,要同時管理那麼多同時發生的事。

中國的調控術,在外人看來或許猶如魔術師的拋球遊戲,嫻熟而有力,但再高明的魔術師,也有失手的時候。因為規模國情等不同,日本的經驗並不全適用中國,但是泡沫時代的日本房地產教訓顯而易見,首先不應該讓泡泡大到無法收拾,其次當泡泡大到無法收拾,不要輕易刺泡沫,否則會導致無序去槓桿。這顯然是一個兩難,但是日本的教訓恰恰解釋的是,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兩難,那麼結局不妙,此刻適當的謙虛可能比決策的傲慢更有效。我上篇專欄後,不少人認為日本經驗毫無價值,主要原因是規模相異,有趣的80年代日本也多少瀰漫着這種國外經驗已無可學的論調。我拜訪辜朝明時候諮詢他的意見,他正色回答,這種想法不僅錯誤,而且危險。

時移事往,日本橋重見天日的計劃目前尚無下文,至於上文提到的銀座中銀艙體大樓,如今半數膠囊已經無法使用,有的甚至已經有所殘破,關於整個大樓應該修繕還是應該拆除的爭議一直存在。即使如此,這座有着未來感的大樓仍舊吸引不少世界朝聖者,或許多數國人在銀座除了買買買之外,更應該移步一觀,尤其在於其歷史意義。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