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芨芨草的博客  
来自地球那一边的遥远的地方  
网络日志正文
这个诺奖应该发给谁? 2015-10-13 00:08:35

这个诺奖应该发给谁?

 

还得拿屠教授说事——屠教授现在太有人气了。

先说屠教授的“三无”。屠教授对“三无”不会不在意,可能不太在意。真正想做研究的科学家,只要有能做研究的条件就心满意足,对其它事情都不会太在意。在这里应该赞一声中国医学院,几任领导几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屠教授,没有因屠教授没有政治成绩而对她冷眼、排挤,雪中送炭,而非屠教授得诺奖后的某些人、某些院校的锦上添花。对这样的支持中国科学家的中国的研究机构再多赞几次也不为过。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比什么都重要!

我有一个表哥,文革前的大学生,毕业后一直在中科院生化所研究新药——“制癌导弹”。别搞错啊,不是引致癌变的导弹,是抑制癌细胞的导弹,类似制导导弹,只往有癌细胞的地方去。

(如果有这种只往需要去的地方的药物就太好了,这是我最近想到的。

最近脚痛,去医院拿了止痛药。吃了几天药后想到一个问题。

第二次去医院时我问大夫:“这药吃了后,胃吸收,然后被运往全身各处吧?”

大夫说:“是。”

我又问:“那能到达我痛的地方的药只占吃下的药的一小点儿吧?”

大夫说:“没错。”

我再问:“有没有只输送到疼痛的地方的药?”

大夫说:“没有。”

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表哥去美国进修了年。回来时带了一箱样品,准备继续他的研究。回来后的年里忙这忙那,为经费到处跑,就是没时间忙他的研究。他对我说:我要是再这样,过年就要被淘汰了。后来他到美国那个一起做研究的教授那里当研究员去了,做得有声有色。

转回来再说屠教授。

屠教授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后,除了中国,誉满全球。如果屠教授在意“三无”,那时移民国外,哪个国家都会欢迎青蒿素的发现者,一次性就解决了“三无”问题。

非院士获得诺奖科学奖不乏前例。

1986格尔德·宾宁Gerd Binnig海因里希·罗雷尔(Heinrich RohrerIBM公司因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而获得半个诺奖物理奖时除了物理学家外没有其它头衔。物理学家只是一个称呼,没有任何意义。这两个人把第一台STM装好后,一直没得到一张好图像。有一天,两个人干到深夜,突然扫描图像越来越清晰,终于获得清晰图像了。理由大概是因为深夜时周围的噪音减少了。后来做STM的人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如果得不到好图像,就加几个夜班。

2002年分享诺奖化学奖的日本的岛津制作所的工程师田中耕一是一个“另类”,既非院士,也非科学家,仅有学士学位(这点和屠教授相同),一个公司的小职员,不做研究工作让国际科技界、特别是重视论资排辈的日本科技界惊掉下巴。得奖之前没人知道田中耕一是谁。宣布化学奖之后,日本的科学家都在问“谁是田中耕一?”得奖的理由是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原始思想”。得奖之后,田中耕一毕业的东北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几个有名的大学聘请他担任客座教授。2003田中耕一島津作所田中耕一記念质量分析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如果中国医学院能建立“屠呦呦青蒿素研究所”,聘请屠教授任第一任所长,屠教授做研究就能更安心了),2006年田中耕一任日本学士院会员(日本学士院会员相当于中国的两院院士)。

1.jpg

田中耕一

田中耕一得诺奖的过程挺有意思。田中耕一和他的同事接受公司分配的工作,研制测定蛋白质重量的分析仪器。一天,试验失败,同事们都走了。田中耕一觉得把失败的样品扔掉挺可惜,就自己用失败的样品继续尝试,由此发现了测试大分子的新方法。但这个新方法没有被正式发表。他后来和一位外国教授谈起此事,教授建议他写一篇论文。田中耕一写了论文并发表在国际杂志上。个月后,德國的位化學家米夏埃尔·卡拉斯(Michael Karas)和弗伦茨·希伦坎普(Franz Hillenkamp)发表了更有效的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方法的论文。诺奖评委会说诺奖首重原创性,尽管有很多人反对,他们仍然把四分之一个化学奖发给了田中耕一。

田中耕一幸运的是公司没和他争抢得奖权,虽然有人说他是利用公司的设备才发现了分析新方法。

美籍日裔的中村修二就没有田中耕一的运气好。他虽然因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和日本的赤崎勇及天野浩共同获得2014年诺奖物理奖,但早在20世纪末当他还在日本一家小公司——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工作时就发明了LED。日亚化工根据惯例,LED技术专利归公司,奖励中村修二2万日元。2万日元是个什么概念?在日本可以买80公斤非优质大米.若在中国,按现在的兑换率,可以换得1,000元人民币。

2.jpg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一怒之下将自己的雇主日亚化工告上法庭,讨要发明收益。2004年东京一家法院判决日亚化工向中村修二支付200亿日元(1.83亿美元)补偿金,但在二审时这一数字被降至8亿日元。不满这一结果的中村公开呼吁日本研究者移居美国,他自己在1999年加入美籍,现在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日本爱媛大学客座教授。

说说这篇帖子的主要点:在一个研究团队中应该把奖发给谁?

有人说,谁做出来的结果就应该把奖给谁。

所以现在还有人在说青蒿素是集体研究的结晶,不能把诺奖发给屠教授一个人。

其实即使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人们也有专利意识,只不过不用这个词来表述。武侠小说里常有为了争一本“葵花宝典”大打出手、头破血流、人头落地。家传绝技也是传子不传女,恐怕绝技外泄,砸了自己的饭碗。即使炒一个菜,如果是招牌菜,厨师也不容外人进厨房。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也是财产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想法(idea)或点子如同信息源。没有信息源就无从知道原始信息。没有想法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听说前几年国内出现了“点子公司”,把点子卖给客户。国内已经认识到想法或点子也是有价值的了。这种“点子公司”类似于国外的咨询公司。

文革时期中国人没有专利意识,做出青蒿素后,为了救治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大公无私地、原原本本地向世界宣布了青蒿素应该怎么制作,能干什么事。自己一点儿利益未收到,国外的制药公司赚得盆满钵溢。文革时说我们这么做是发扬共产主义精神,一点儿错都没有。现在这笔帐应该怎么算呢?会不会国际科技界用了几十年中国的免费专利,不好意思了,给中国半个诺奖,予以精神补偿?

幸好诺奖评选委员会是现在把半个诺奖发给中国,如果发奖是在文革时期,中国政府为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把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苗头扼杀在襁褓中,很有可能会拒绝这个发给个人的诺奖。那中国就真是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了。

做过研究的人都知道,在一个研究团队里,由领头人确定研究目标,制定研究方向。团队里的其他人根据领头人的想法使用各种手段去证明想法的正确。具体的实验不需要高瞻远瞩的能力,技术员就能干的活。

所以,在一个研究团队里,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领头人的能力。如果指错了方向,这帮人就白忙活了。

听过这么一件事:一个读博士的学医的中国留学生,前年一直挺顺利,到第年时做不下去了,迟迟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后来发现是导师判断错误,给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题目。再换新题目已经来不及如期毕业了,那个留学生退学了。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次在研究室里做例行报告,导师说我的结果乱七八糟,搞不明白。我是按照导师的安排做实验,怎么解释实验结果就是导师的事了。我没管这件事,又去做别的实验。两个月后,导师想明白了,对我说这个实验结果是这么这么回事,让我赶紧写一篇文章。后来用这个结果解释了最初的设想。

中国有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历史。在农业社会里被重视的是能干的、动手能力强的人。“四两拨千斤”、“画龙点睛”的一句话、一个想法常被视为妄谈、空想。人们纪念蔡伦是因为蔡伦造出了纸,没有人去关心蔡伦最初是怎么想到要造纸。

这一观念流传到现在。

大约10年前,上海一所大学的一个博士生把自己的导师告上法庭,理由是实验结果是他做出来的,所以这个专利应该属于他而不是他的导师。这个官司被驳回了。留下的思考是科研成果应该属于谁,是做实验的人还是指导实验的人?这个问题被讨论了好几年大家才有了共识:科研成果应该属于最先有这个想法的人。

就这一点而言,中国已经落后于国际科技界若干年了。在国外的研究室里没有学生和导师争夺研究成果所属权的事情。争的是谁的结果先发表,谁先发表谁就能拿奖。

以“第一”论英雄是国际科学奖所遵循的共同原则。在历届诺贝尔科学奖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提出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原始思想”的日本的田中耕一,比他晚两个月发明更有效的测定方法的德国化学家米夏埃尔·卡拉斯和弗伦茨·希伦坎普只好望洋兴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首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两位法国科学家西诺西Francoise Barre-Sinoussi和蒙塔尼Luc Montagnier另一位为“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做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盖洛Robert Gallo则名落孙山。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光纤通信的发明者高锟,而不是后来突破光纤工艺、实现产业化的美国康宁公司与日本仙台大学的学者。

盖洛表示对没有获奖“有点失望,但不很厉害”(I am a little down about it, but not terribly),“我唯一担心的是,此事(没获奖)会给人一个印象,好像我做了什么错事”。他对蒙塔尼表态肯定他的贡献表示感谢。他很高兴看到诺贝尔委员会在拖了很长时间后终于把诺奖给了HIV/AIDS研究领域的科学家。

应该给盖洛点个赞,很绅士嘛。

在诺贝尔奖100多年的历史上,该获奖而没有获奖的,盖洛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大科学时代,一项重要的发现(明),往往是多个研究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要把功劳归于少数几个人的名下,总是难以保证完全的公平。但是诺贝尔科学奖不强调国家,也不奖励团体,只颁发给个人。喜欢这个奖,就得遵守这个奖的颁发规则。没办法的事。

回过来再说青蒿素这个事。

东晋的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不是绝密文件,学中医的人都有机会看到。看完了没当回事的人是绝大多数。屠教授能从书里受到启发,发现了从乙醚里提取青蒿素的方法,这就是差异。从乙醚里提取青蒿素确实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为什么别人就没想到呢?如同哥伦布在桌上立起熟鸡蛋:我想到了你没想到,我做到了你没做到。

诺贝尔奖奖励的就是这个差异。

在青蒿素研究中如果不是屠教授发现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之后的结构测定和药物改良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对象,测定什么?改良什么?

屠教授因青蒿素研究获得诺奖当之无愧!

有人说屠教授除了青蒿素,这40年来没有什么新成果,所以不够院士资格。

现在国内的很多事情不透明,老百姓除了接受官方选择性发布的消息外就只能传小道消息了。

当选为院士除了公布的标准外还需要什么条件?这几年当选的院士总是引起争议,是否老百姓不够厚道?

在这次诺奖公布前,有几个人知道屠呦呦?媒体不宣传,如何得知屠教授这些年在干什么?

又有谁知道在位的院士们每年在干什么?做出了多少新成果?

科学研究不像种庄稼,春种秋收。“十年磨一剑”一点儿都不夸张。也许这辈子就磨这把剑了。能磨好这把剑这辈子就没白走一趟。

屠教授都这把岁数了,当不当院士也不在乎了。倒是众多网民们为屠教授能拿诺奖但当不上院士打抱不平。

浏览(2424) (6) 评论(1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4 20:11:26
问kshdjj好!kshdjj说的对。不仅当时,就是现在,屠教授得奖感言里也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领导,感谢……。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4 20:06:38
红米好!诺奖和院士本没什么联系。都是网民们惹的祸,大家把诺奖和院士视为同类项了。呵呵。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4 20:03:54
谢老张的介绍。老张是行家啊。得奖也要有机缘。
回复 | 0
作者:kshdjj 留言时间:2015-10-14 09:52:33
不是“文革时期和文革前中国人没有专利意识”,而是,當時中國一般人不敢有专利意识,出成果後只能說“一切成果歸於黨的領導和毛澤東思想,誰敢說此事是我做的?”。
回复 | 0
作者:红米不是手机 留言时间:2015-10-14 07:14:34
我不知道什么内情。我举例子就是想说,得了诺奖却选不上院士也不奇怪,未必一定有什么内情。
回复 | 0
作者:老张 留言时间:2015-10-14 06:56:48
芨芨草,如牛胰岛素诺奖晚发十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肯定分享。注意,中国人合成的是牛而不是人结晶胰岛素,只有3个氨基酸残基差异不去合成人而去合成牛胰岛素,原因就一个:项目开始时人胰岛素一级结构还没弄清楚。诺奖不会给牛胰岛素发两次奖,如果当时中国首先搞清人胰岛素结构并合成出来,毕竟是人类首次合成蛋白质,还有获诺奖可能。但是,不能忘记,合成多肽(9个氨基酸残基)催产素已经获诺奖,合成牛胰岛素A、B两链再把它们接上,技术含金量高,但不新鲜了。所以既使中国合成的是人胰岛素,得诺奖的可能性也很低。袁腾飞就是一个二,小愤青一个。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3 20:52:07
再和老张商榷。
青蒿素研究确是一个集体协作项目。如果仅靠屠教授的一个研究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提取青蒿素后的工作都做了,特别是药性检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制药公司从研究一种新药到最后推到市场花上十几年时间是常事。也发生过制药公司为牟暴利把没有做好足够的药性检定的新药推入市场而因服药后遗症被告上法庭的事情。
由集体项目想到了中国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是网上查到的记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为何未获诺贝尔奖

袁腾飞“真话”之二:
“这个结晶牛胰岛素,是咱们中国唯一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结果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咱们发来邀请函,让咱们往上报,你有几个人能够获奖啊,应该有几个啊,报几个啊。单项奖,至多三个,我们报了二百多人,我们把研究所扫地的,做饭的,刷厕所的全报上去了。我们是社会主义,我们只有集体主义,没有个人主义,没有工人给你扫地,做饭,刷厕所,你臭知识分子你结晶什么牛啊你,结晶耗子去吧,就报上去了。那报上去了,那你想人家能批准吗?瑞典国王跟扫地的刷厕所的握手?你侮辱的是瑞典民族!对吧!那咱这事就吹了。”

历史事实与真相: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工作,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研究一直被喻为破解生命之谜的关节点,胰岛素是蛋白质的一种。它的人工合成成功,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那么,为什么我国科学家的这一成果,当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呢?是不是像袁腾飞所说的,是因为上报的获奖人数太多呢?不,这完全是袁腾飞的蓄意造谣!
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办公室副主任、生物学部副主任的薛攀皋研究员,在2005年9月16日的《科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果的历史真相》的文章,以亲身经历澄清了这一问题,其中明确说到“1978年9月,杨振宁向邓小平提出他准备提名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中国科学家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王应睐收到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B·乌尔姆斯特洛姆等6位教授的来信,要他在1979年1月31日前推荐197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在得到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方毅、副书记李昌的同意后,钱三强便开始运作,向杨振宁发去电报和信函。1978年11月3日,国家科委党组与中科院党组举行联席会议。会议认为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科学家,可以作为候选人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
“接下来的难题是按诺贝尔奖的有关规定,从参与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众多科学家中推选出代表,作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成果,是3个不同单位人员共同合作的结晶,仅最后一两年直接参加研究工作的人员就有30余人,其中:生物化学研究所20余人,负责胰岛素A、B链的拆合和B链(30肽)的人工合成;北京大学化学系和有机化学研究所各六七人,共同负责A链(21肽)的人工合成。
“为此,1978年12月11日至13日,钱三强组织并主持召开了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总结评选会议。与会的有3个单位参加合成工作的主要研究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30人,以及通过协商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委员17人,他们是童第周(主任委员)、周培源、于光远、严济兹、华罗庚、钱三强、杨石先、黄家驷、贝时璋、张龙翔、王应睐、汪猷、冯德培、梁植权、柳大纲、邢其毅、过兴先。评选委员会的任务是对会议最后推出的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
“会议初步选出在合成工作中4名成绩突出者:钮经义(生物化学研究所)、邹承鲁(原生物化学研究所,1970年调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季爱雪(北京大学化学系,女)和汪猷(有机化学研究所)。
“会议认为,如以4人申请难以被接受;出3人,矛盾较多,而且联邦德国、美国在胰岛素人工合成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有可能此奖将由两国或三国科学家共同获得。据此,我国以一名代表申请为宜。北京大学和有机化学研究所认为,如出一名代表,理应由生物化学研究所选出。生物化学研究所则推荐钮经义为代表,认为他自始至终参加B链合成,成绩突出,也有一定学术水平。最后,评选委员会表示赞同。
“会后,钱三强主持起草亦代表中国科学院,签发了1978年12月25日呈报国务院的《关于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成果的请示报告》。《报告》在汇报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总结评选会议的情况,推荐钮经义一人为代表的原因和过程后写道:‘我们建议,以钮经义同志一人名义,代表我国参加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工作的全体人员申请诺贝尔奖金,拟由杨振宁教授和王应睐教授分别推荐。’一周后,请示报告获得批准。按要求所需的各种推荐材料,由钱三强具函,以最快速度寄给杨振宁以及也受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推荐候选人的美籍华裔科学家王浩。与此同时,王应睐也作了推荐。
“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集体的代表钮经义,被推荐为诺贝尔化学奖1979年度候选人的过程和事实就是如此。
“最后,197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为美国人布朗和德国人维提希。我国钮经义未能获选,自然令人惋惜。1982年,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后话。”

至于结晶牛胰岛素为何未获诺贝尔奖,当时参与这一课题的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组组长张滂教授,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就这个问题专门作了说明。
新京报:现在,对于人工合成胰岛素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有许多种猜测,因为1958年,英国化学家桑格就因测定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您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张滂:中国没有因人工合成胰岛素获得诺贝尔奖,不过也没有其他国家因为合成胰岛素而获奖。因为诺贝尔奖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完全创新的成果。1958年,英国化学家桑格获奖的原因是他的发现完全是新的,前无古人。但为什么胰岛素这么一个复杂的东西合成了没有获诺贝尔奖,因为你用的方法都是已知的、没有创新的方法,所以就无缘诺贝尔奖了。中国想得也得不到。需要完全创新的成果才行。因为每个国家的研究方法都是应用多肽合成的方法,没有创新。获得诺贝尔奖的必须是完全创新的成果。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3 20:14:07
问地主好!
地主也挺不容易的哈,时不时地从大不列颠到北美来溜达一圈,又得赶紧回去照顾自己的田产。辛苦辛苦。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3 20:11:13
问香椿树1好!
没看明白香博主想说什么。
不论什么奖都是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不能因为没有得奖就拉出去毙了。
一般而言,专利不利于大众,是为了保护个人做出的努力,鼓励大家多探究新事物。
做科研需要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不是随便某个人过来扒拉两下就能成功。积累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屠教授应该不应该得诺奖而引起的争议是因为这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特色,从上面下来一个命令,大家奉命而行,不是屠教授自己想去做青蒿素的研究。这和国外的教授们的做法不一样。
但是这么多人都在做,只有屠教授发明了提取方法。诺奖鼓励的就是这一点。如果屠教授也没想到,其后王教授或李教授想到了,这次就是王教授或李教授得诺奖了。
屠教授是在自己的“厨房”里做出发明。别人也不会让屠教授进自己的“厨房”。科学家们都是在自己的“厨房”里干活。遛进别人的“厨房”,那加“偷艺”。
香博主说的“青蒿素的伟大成就形成机制”是什么意思?是说“众人捧柴火焰高”?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3 19:23:46
问红米好!
有关Heck的报道看到了,他是因在菲律宾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去世的。Heck的研究和屠教授的研究是不同领域,没有可比性,说不上哪个更重要。
Heck是不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屠教授不是院士没关系。屠教授几次落选院士,其中细节不为人知。红米如果了解详情,尚请不吝赐教。是网民们自作多情,为屠教授得诺奖而不是院士鼓噪。屠教授自己什么都没说。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3 19:10:59
问老张好!
欧美的奖最初是关起门来自己玩。后来发现世界这么大,光自己玩意思不大,就兼顾点儿小国、穷国,但还是以我为主。这次的诺奖是否和上次的文学奖类似,因为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大了,玩的时候就把中国顺带捎上吧?
现在中国有钱了,研究经费也增加了,以前一个大学里才有一台的公用仪器现在一个研究室就可以购置了。不过有钱不代表有成果。现在国内的研究室里具有国际水准的原创性课题不多。
回复 | 0
作者:不列颠地主 留言时间:2015-10-13 14:36:01
领教了,谢谢!
回复 | 0
作者:香椿树1 留言时间:2015-10-13 14:05:33
奖金的目的是鼓励更多的科学研究者做出更多的科学成就, 并非法庭裁判定罪。 所以, 大家应当争论的是怎样才能获得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您说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专利意识, 潜在的假设是专利保护能够促进更多的科研成果。
“家传绝技也是传子不传女,恐怕绝技外泄,砸了自己的饭碗”
​但是, 您认为青蒿素是靠这样注重产权原创才被发现的吗? 把屠教授放在今天“厨师不肯让别人进厨房”的方式,能再发现一个青蒿素吗?
您说科学研究不象种庄稼, 要十年磨一剑。 可是, 屠教授偏偏就从不知道青蒿素是啥,到发现可以获奖的成果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
所以, 青蒿素的伟大成就形成机制是不能生搬硬套的, 内中含有比千里马还重要的机制性的东西。
回复 | 0
作者:红米不是手机 留言时间:2015-10-13 11:20:56
刚有位化学诺奖得主,Richard F. Heck,去世了。你查查他是不是NAS院士?屠先生的发现,功在救人。而这位Heck的工作,在科学和工程上的意义和影响则深远得多。
回复 | 0
作者:老张 留言时间:2015-10-13 04:51:05
疟疾靠蚊子叮咬传播,爱滋病由性和吸毒传播,疟疾比爱滋病危害大多了。但是前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基本上是穷国,而后者欧美也沾光了。如果两者流行区域颠倒过来,菁蒿素诺奖可能奖给三个,搞清其化学结构和全人工合成至少该分享。诺奖评委给菁蒿素发奖一是发晚了,二是人给少了。他们不是在安慰中国人,而是在弱化这个奖。

没有集体协作拿下这一大课题,仅仅分离出菁嵩素得诺奖没可能。试想如果疟疾危害大批欧美人群,美国人找到菁蒿素,英国人搞清它的化学结构和全人工合成,德国人找到低毒高效化合物並阐明了药物作用机理,那么这个诺奖不会拿半个,应该被这三家分享。

如果当年菁蒿素成果文章都署名发在英文期刊上,中国人可能三人同时获奖。如果说这是个遗憾,更遗憾的是改开后强调个人成绩,诺奖极的研究反到没有了。
回复 | 0
我的名片
芨芨草
注册日期: 2015-04-03
访问总量: 3,248,54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是我加
· 回了一趟北京(5)杂谈(2)
· 回了一趟北京(4)杂谈(1)
· 回了一趟北京(3)从山西运城来
· 回了一趟北京(2)环境
· 回了一趟北京(1)交通
· 从台湾民主选举想起的
分类目录
【随便聊几句】
· 回了一趟北京(5)杂谈(2)
· 回了一趟北京(4)杂谈(1)
· 回了一趟北京(3)从山西运城来
· 回了一趟北京(2)环境
· 回了一趟北京(1)交通
【体育点滴】
· 中国女乒真的要遇到狼了
· 德国队球踢得臭的跟亚洲的中国队
· 2022卡塔尔世界杯16强赛前瞻
· 2022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两轮后点
· 劣币逐良币---国足球员集体排斥
· 二十年后的奥运将改名为国际黑人
· 孙颖莎再杀伊藤
· 国际乒联总决赛单打第一天
· 2019年乒乓球团体世界杯散记(下
· 2019年乒乓球团体世界杯散记(上
【转帖1】
·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是我加
· 彭邓陈背後骂粟裕
· 我为什么要开≪转帖≫
【好山好水好风光】
· 好大雪!
【温家宝传】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北京行】
· 回京杂记(6)
· 回京杂记(5)
· 回京杂记(4)
· 回京杂记(3)
· 回京杂记(2)
· 回京杂记(1)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现象(完)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现象(下)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现象(中)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现象(上)
【《血的神话》】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谁应为卞仲耘之死负责】
· 卞仲耘校长之死:伤痕撕扯48年
· 关于宋彬彬刘进虚伪道歉的声明
· 比陈小鲁和宋彬彬更深刻的文革道
· “我们是那个时代的污点证人”--
· 打死卞校长案的处理,人心难平
· 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 这个七人名单是假的吗?
· 谁是打死卞仲耘的凶手?
· 伦敦客:声援93岁的王晶垚! ──
· 宋彬彬未打人但与打人者是一伙儿
【读书】
· 读书28:《鸦片战争》和“宽衣”
· 读书27:《往事并不如烟》
· 读书26:欧拉公式和《博士的爱情
· 读书25: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
· 读书24:从东野圭吾的《分身》想
· 读书23:《悄悄的一线光》
· 读书22:《人民的名义》
· 读书21:《琅岈榜》
· 读书20:《第二次握手》
· 读书19:《时光浸染》
【三言两语】
· 从台湾民主选举想起的
· 还真不能太把ChatGPT当回事
· 赤手空拳怎么面对武装到牙齿?
· 习主席要担大任!
· 回美国难和对美国疫情的认识
· 在中国新型肺炎被感染者人数后面
· 就着武汉疫情说几句
· 川普能否连任总统
· 中国政府做了这件事应该是好事
· 取缔“北京比基尼”!
【《政坛秘闻录》】
· “纪实文学岂能信口编造”
· “我不埋怨任何人,只是在反省我
· “当年人们对江青的意见并不以为
· “应当恢复康生的本来面貌”
· “历史需要有胆识的人来写”
· “我这个反革命分子,当的冤枉”
· “一个人就是要在关键的时刻站出
· “我梦见毛主席了”
· “毛泽东是为江青和张春桥等人扫
· “成功者是不受历史惩罚的”
【国府人物】
· 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 “西北三马”迥异人生
· 戴笠死於空難的隱情
· 英雄無奈是多情,一代紅妝照汗青
· 孙立人下令杀过日军俘虏吗?
· 真正的《新一军军歌》
· 国民党抗战名将、“从林之狐”--
· 国民党抗战名将、“从林之狐”--
· 国民党抗战名将、“从林之狐”--
· 国民党抗战名将、“从林之狐”--
【历史人物】
· 冒牌假货刘阿知
· 聪明的一休(八)
· 聪明的一休(七)
· 聪明的一休(六)
· 聪明的一休(五)
· 聪明的一休(四)
· 聪明的一休(三)
· 聪明的一休(二)
· 聪明的一休(一)
· 刘晓波如是说
【以史为鉴】
· 蒋介石在台湾是如何通过修宪连任
· 朱元璋反腐斩女婿
· 斯大林与毛泽东的比较
· 十月革命的真相
· 文革把中国人改造成了“七无”(zt)
· NHK纪录片揭秘日本战争罪责
· 感谢“文革”的五条理由
· 文革没死,只是潜伏了下来(zt)
· 王克斌:辛亥革命的反思
· 这才是苏联解体真相(ZT)
【健康长寿】
· 从太空俯瞰全国雾霾 一条灰带斜
· 中国女性减肥靠吃药
· 日本研究发现老年人独自用餐易患
· 郑伟建博士:“生命在于运动”是严
· 优雅地老去(ZT)
· 一谷补一脏 五谷杂粮的吃法有讲
【艺海拾贝】
· 山丹军马场和《牧工最听毛主席的
· 日本国民男星渡哲也去世
· 日本藏了多少中国国宝?
· 曜变天目茶碗(18)
· 曜变天目茶碗(17)
· 曜变天目茶碗(16)
· 曜变天目茶碗(15)
· 曜变天目茶碗(14)
· 曹雪芹因何不写紫鹃的判词?
· 曜变天目茶碗(13)
【开心一笑】
· 老马小时候的事情
· “美女,你……”
· 戏说七夕
· 中国需要时间,请朝鲜同志挺住!
· “我也是希拉里的丈夫”
· 拔牙
· 明清两代帝王集体给全国老百姓拜
· 金家王朝家谱
· 在日本吃生鱼片的尴尬
· 美女为何剩下了
【借鉴东瀛】
· 30本书陪伴日本人度过了平成三十
· 和服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
· 旋转寿司
· 从木屐与下駄看中日文化传承
· 12个让中国人感到惊奇的日本秘密
· 戌年闲话忠犬物语
· 日本人为何不用手机付款?
· 打塑料伞的村山老首相
· 站使·飞脚·宅急便
· 正点与守时
【凡人小事】
· 林徽因为什么选择梁思成(zt)
· 从前的年(zt)
· “窑洞”博士
· 人淡如菊话知合
· 没钱也要带着孩子寻找美
· 秋天那些瓜呀果呀
· 红色延安朝圣记(三)
· 红色延安朝圣记(二)
· 从笑话想到的
· 红色延安朝圣记(一)
【灵光一现】
· 怎样及时发现倾覆轮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宪政的逻辑
· 如果中美贸易战开打 将是怎样一
· 中国文化中的独立人格问题
· 为何获诺奖的是屠呦呦而不是袁隆
· 美国禁枪难是全球废核难的现实隐
·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 冯学荣:我为什么瞧不起中国历史
· 《红楼梦》的作者是否不是曹雪芹
· 黎阳:川普上台将欲何为?
· 民主失败了还是专制失败了?(Z
【寻幽探密】
· 至今无解的宇宙5大谜团(zt)
· 戏说宇宙(9)
· 戏说宇宙(8)
· 戏说宇宙(7)
· 戏说宇宙(6)
· 戏说宇宙(5)
· 戏说宇宙(4)
· 戏说宇宙(3)
· 戏说宇宙(2)
· 戏说宇宙(1)
【美食美游】
· 荞麦面
· 阿坝草原上飘着祥和的云
· 冯学敏:初访重庆
· 旅游当然去成都
【王朝旧事】
· 反右45年
· 解放战争中苏联给了中共多少军事
· 西路军全军覆没的真相(zt)
· 刘少奇之昏(zt)
· 李锐评毛泽东
· 陈云论毛泽东
· 中共元老30多年前深谋远虑的谋画
· 文革中毛为什么不救李达?
· 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
· 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
【红朝故事】
· 在职博士
· 中国权贵资本家的潜规则
· 中共高层应当直面的六个问题
· 中国经济是怎么被玩垮的?
· 资中筠在习总书记与民主党派“共
· 中国失控的县委书记
· 交警罚你没商量
· 重税治国时代的来临
· 血色奢华
· ​2015年中共反腐回顾及201
【小感动】
· 回香港
· 年·春晚·年夜饭
· 孩子,别忘了你的笑容
· 来自陌生人的感动
· 女儿的情人节
· 玫瑰:父亲节 写封信给老爸
· 鲁强:奶奶
· 挺感人的一个故事———我用生命守
【顺手牵羊】
· 真实的印度
· 为什么以色列境内的穆斯林都很守
· 基督教在中国的第一次传播(zt)
· 满清八大贵族都改了汉姓(zt)
· 这个世界上最能出馊的还是英国
· 北京大火与伦敦大火:残酷的对比
· 中国百姓喜欢神话他人,这是当奴
· 奢侈品为什么在中国卖得更贵?(z
· 如果毛多活十年……(zt)
· 朝核问题解决没有灵丹妙药
【乱弹】
· 日本警察署副署长因偷窃点心自杀
· “与病毒共存”有错吗?
· 拜登何时能搬进白宫?
· 把那个摄影记者拉出去毙了!
· 我赞成covid-19的俗名叫武汉病毒
· 老婆和老妈同时掉水里,你救谁?
· 翟天临引出的血案
· 希拉里宣布她是美国临时总统!
· 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官员喜欢“掉书
· 孟宏伟妻子为自救卖了老公
【科技点滴】
· 基因改造不能越过底线
· “毛粒子”的始末
· 有关屠呦呦的争议
· 这个诺奖应该发给谁?
· 屠教授得诺奖后的思考
· 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看中国人的
· 数学家小传:费尔马
·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之十三(终结
·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之十二:一竿
·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之十一:科研
存档目录
2024-09-24 - 2024-09-24
2024-07-05 - 2024-07-13
2024-06-14 - 2024-06-28
2024-01-14 - 2024-01-14
2023-09-13 - 2023-09-27
2023-04-29 - 2023-04-29
2022-12-03 - 2022-12-03
2022-11-29 - 2022-11-29
2022-07-06 - 2022-07-06
2021-10-25 - 2021-10-25
2021-08-09 - 2021-08-19
2021-05-03 - 2021-05-07
2021-01-02 - 2021-01-02
2020-11-08 - 2020-11-08
2020-09-27 - 2020-09-27
2020-08-22 - 2020-08-27
2020-07-04 - 2020-07-04
2020-04-06 - 2020-04-25
2020-03-30 - 2020-03-30
2020-02-13 - 2020-02-19
2019-12-05 - 2019-12-18
2019-11-06 - 2019-11-28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4 - 2019-09-26
2019-08-05 - 2019-08-28
2019-07-01 - 2019-07-30
2019-06-05 - 2019-06-25
2019-05-14 - 2019-05-29
2019-04-08 - 2019-04-08
2019-03-06 - 2019-03-31
2019-02-13 - 2019-02-24
2019-01-08 - 2019-01-28
2018-12-04 - 2018-12-17
2018-11-14 - 2018-11-27
2018-10-03 - 2018-10-30
2018-09-04 - 2018-09-26
2018-08-28 - 2018-08-28
2018-07-04 - 2018-07-26
2018-06-05 - 2018-06-27
2018-05-01 - 2018-05-30
2018-04-03 - 2018-04-24
2018-03-02 - 2018-03-29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8 - 2018-01-31
2017-12-03 - 2017-12-26
2017-11-01 - 2017-11-29
2017-10-01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9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2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29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2 - 2017-04-30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1 - 2017-02-27
2017-01-09 - 2017-01-31
2016-12-01 - 2016-12-2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2 - 2016-10-31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23 - 2016-08-31
2016-07-01 - 2016-07-27
2016-06-01 - 2016-06-30
2016-05-01 - 2016-05-31
2016-04-03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3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24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1 - 2015-10-29
2015-09-01 - 2015-09-30
2015-08-02 - 2015-08-31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31
2015-04-03 - 2015-04-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