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新食货志》
中国史书有食货志篇,专门记载商品财货经济史。杜君立《新食货志》写了二十一种财货:丝绸连接了一个旧世界,香料发现了新大陆,鳕鱼将欧洲人带到北美,毛皮令俄国人征服西伯利亚,白银改写了中国历史,鸦片引发中英战争,土豆和玉米带来人口爆炸,香烟和咖啡颠覆传统文化,棉花和煤炭催生工业革命等等。丝绸之路在经济上其实没有多大价值。丝绸之路要穿越沙漠、戈壁、草原,大片无人区和野蛮落后地带。商人仅靠骆驼负载极其有限的货物,即使平安到达,成本之高也不可想象。何况一路匪盗丛生,大多数商人最后都人财两空。在前所未有的竞争面前,风靡世界将近两个世纪的中国茶叶成为明日黄花。雪上加霜的是,清政府对茶叶出口征收的沉重关税,使茶叶在中国出口商品中的比值迅速跌落;从当年鼎盛时期的80%降到19世纪最后10年的不足30%;至20世纪初,更降至10%以下。茶叶的全球化变成了茶树的全球化。茶树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中国茶叶和中国一样,在这个现代世界面前,被彻底边缘化。中国出口茶叶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中国虽然产茶面积世界第一,但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却较弱。中国每年茶产业产值为300亿元人民币,而立顿一个企业的茶叶年产值约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茶产值的三分之二强。颇为讽刺的是,中国本是茶叶的产地,印度是鸦片的产地,然而,双方后来却发生了大换位,印度成为世界第一茶叶产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鸦片产地。印度茶叶赶走了中国茶叶,中国鸦片赶走了印度鸦片;中国失去了茶叶,也失去了世界,而得到了鸦片。一方面,可以说清朝因鸦片而亡;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清朝又因鸦片而苟延。在19世纪后半期,巨额的鸦片税成为帝国财政的主要支柱。至19世纪80年代,国产鸦片数量已超过了进口鸦片。据数据统计,到1879年,全国鸦片的自给率竟达到80.12%。到1882年,中国本土鸦片不仅完全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了。中英之间的冲突并非因为鸦片,而是因为白银。从早期的林则徐到后来的李鸿章、张之洞,都提出“种烟驰禁”。以国产鸦片代替进口鸦片。所谓“自强”,是为了朝廷的强大,并非为了民众的健康。1854年,美国修筑巴拿马铁路工程,华人劳工吸食鸦片成瘾,当纽约公司的一名会计因为成本和来源问题切断了他们的鸦片供应后,一百多名绝望的中国劳工选择了自杀。一些人选择在树上上吊身亡,或者身系石块投河自尽。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华工吸食鸦片的恶习,引发了19世纪末的“排华风潮”。1882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排华法案》。1942年的阿拉曼战役,英军严密封锁北非德军的油料供应线,造成德军500余辆坦克因断油而被歼。在诺曼底登陆后,正当巴顿将军率领的第三集团军横穿法国腹地,准备全歼德国主力部队时,油料供应突然中断,机械化部队无法前行,使整个“二战”格局发生变化,苏军得以抢先占领柏林。1945年8月,苏联发动对日远东作战,坦克部队在第三天就因为油料耗尽而停止前进,直到日本投降,苏联地面部队还未到达预定作战位置。所谓不平等条约始于天朝对外的不平等心态。中西冲突实则是坚持不平等与要求平等的碰撞。天朝以“唯我独尊”的华夷体系认为自己乃高高在上的中央帝国,其他各国都是朝贡者;英国坚持条约体系,即国家间对等的原则和履行条约的原则。天朝捍卫的是国家间绝对不平等,英国谋求的是国家间相对平等。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天朝“草民”围观。每当挂黄龙旗的天朝官船被英军舰炮击中时,岸边就发出激动的喝彩声。民众争相将食物和淡水卖给英军。英军统帅巴夏里感到不可思议。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骑士文化中的封建关系并不只限于授土和效忠,骑士不仅有权利和义务,还必须信守契约。契约精神起源于骑士。骑士文化使欧洲政治避免了亚细亚式的绝对专制主义,学术自由与议会制度得以传承。西方文化通过骑士精神培养了一个不跪的民族人格,而东方文化则通过忠孝思想培养了一个向权力下跪的民族姿态。对权力的屈服和对尊严的放弃使一个民族从此踏上通往奴役之路,没有自由,更没有正义与高贵。古罗马的战车轮距来自两匹马的屁股宽度。1.435米的轮距所形成的车辙深深刻印在罗马帝国的驰道网络中,后来的马车依然行驶在罗马古道上,因此也只能采用这个轮距。英国发明的火车轮距沿袭了马车的轮距,并将这个标准扩散到全世界。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火箭推进器要用火车运送,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就是铁轨的宽度。也就是说,两千年前两匹马屁股的宽度竟然最后决定了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这常常被人们称为路径依赖。如果没有轧棉机,美国就不会用那么多黑奴种棉花,奴隶制也会更早的解体;这样的话,美国的内战或许不会爆发。有着四大发明的中国却没有一个机器体系,比如系统知识、技能、技巧,以及工具、仪器、设备、设施。作为技术创新的加速器,工业革命“最大的发明就是发明了发明的方法”。发明与专利构成前所未有的创新体系。张之洞根本没有考虑铁矿和煤的问题,就急急命驻英公使向英商采购炼钢厂机炉。设备买回来之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煤和铁矿石,只好从欧洲不远万里地进口焦炭。4年时间花费了560余万两官银,三座炼铁炉只有一座可用,没有炼出一吨合用的生铁。在改为官督商办之前的6年间,汉阳铁厂耗银达1120万两,而清朝每年财政收入不过7000万两。张之洞还兴办了南纱局,进口了一套4万多纱锭的机器。纱厂也跟着他调任而四处搬迁。先运到上海,接着转运到湖北,后又运到南京,再运回上海,最后变成一堆废铁。1958年11月27日,中国媒体一起欢呼“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跃进号成为大跃进狂潮中急就的献礼作品。直至1963年4月30日才开始处女航,在青岛港装载了13000多吨粮食后,去无偿援助大洋彼岸的另外一个共产主义盟友。第二天中午,这个“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沉没于公海。从1958年到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则不到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