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芨芨草的博客  
来自地球那一边的遥远的地方  
网络日志正文
有关屠呦呦的争议 2015-10-14 20:32:44

这是朋友发给我的一篇文章,贴在这里。各位自做评价。

 

说到青蒿素和屠呦呦,其实争议挺多呢,我讲讲我了解的,大家补充。

2011-09-19 23:58

屠呦呦,81岁的老太太了,这几天精神抖擞地飞到美国接受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去了。自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40年来她一没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二没有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家都替她冤得慌,终于有一个这么重要的国际奖项给她发奖了,真是感动死人,如果她足够命长的话,以后获诺贝尔奖也是说不准的事情呢。

不过如果她真的获了诺贝尔奖,肯定有一拨人要被气得疯掉。因为到现在为止,学术界还很多人根本不承认青蒿素是屠呦呦发现的。在网上搜一下就能找到,一个科学网博客,一个新浪博客,都在没完没了论证这件事。

不过实际上,屠呦呦这名字早就跟青蒿素牢牢焊在一起了,尤其是在拉斯克奖树立的荣誉面前,再多的争议也只是八卦,也只是为她的故事锦上添花而已。

话说这争议是怎么回事呢……我先从头儿讲吧。中国文革时期科研经费相当低,就是越战给了青蒿素一个机会,据说中国领导人是应越南请求才举全国之力攻坚疟疾的。那会儿老科学家基本都被斗倒了,所以项目里净是中青年,屠呦呦作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加入进去的时候是39岁。

那会儿研究方向之一就是从中药古方里找,在成百上千种中药里,青蒿一直表现不好,一直就不是首选。后来屠呦呦率先想到是提取方法错了,改用乙醚,结果用乙醚得到的青蒿提取物抗疟性超强,几乎达到100%。后来屠呦呦把这个方法在1972年全国工作会上一报告,大家就都知道了。

事情坏就坏在这儿。如果那会儿屠呦呦在大会报告前发表论文的话,就没有后面那么多纠缠了。可惜当时的环境根本不让发表什么论文,发了也不许署名。所以没辙啊没辙……

找到方法之后就想法儿提纯呗。屠呦呦组里的一个人1972年底率先得到了“青蒿素II”结晶,另外有云南和山东省药物研究所分别在19734月和12月得到“黄蒿素”(云南)和“黄花蒿素”(山东)。后来1974年鉴定,认为这三种东西都是一个物质,都叫青蒿素了。

本来,无论按照方法还是纯化,屠呦呦小组都是最早的,如果她在纯化后也能立马发文章的话,估计也省了日后很多麻烦。但撇开这事不提,屠呦呦最落人把柄的,是她组的青蒿素II临床试验结果奇差。

云南与山东的青蒿素做临床试验都获得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评价,可屠呦呦组的8例临床试验却在其中5例恶性疟患者身上出现1例反复、2例无效、2例心脏毒性反应的不良结果,不得不把试验停掉。据此,云南和山东都认为屠呦呦当时所得的青蒿素II其实根本不是抗疟有效单体,所以真正的青蒿素是由他们首先提纯得到的。

另外,他们还强调为什么他们的产物效果好呢,是因为他们获得青蒿素的方法跟屠呦呦不一样,所以说他们不是从屠呦呦1972年会议报告受到的启发,所以他们其实是独立想出来的,跟屠呦呦无关,所以屠呦呦没道理成为青蒿素的唯一发现者。

这种说法成立吗?我实在没有精力去翻看和比对那么多资料,所以也不好说他们到底是不是有道理,有几成的道理。不过为什么屠呦呦小组最初得到的青蒿粗提物抗疟效果显著,而进过纯化的提取物临床试验却出奇的糟糕?曾参与当年项目的化学家吴毓林猜想,原因也许出在原料植物的选择上——中药药材中有两种所谓的青蒿,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和青蒿(Artemisia apiacea),现在知道仅黄花蒿中含有青蒿素,而且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与产地大有关系,中国北方产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极低。因此,也许是屠呦呦组前后采用的药材产地不同,造成了药效的天壤之别。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屠呦呦其实都没有搞清到底该用哪种植物提取……

说回科研体制。后来屠呦呦他们还是发了论文的,1977年第一篇中文论文,以“青蒿素协助组”作为集体笔名,1982年发表英文论文,集体笔名“青蒿素及其衍生抗疟药合作组”。这种貌似公平、实际上严重不公的署名方法真是为日后的纷争埋下地雷阵了。

另外,对于这么重要的原创新药(中国仅此一例啊),在发表论文前,屠呦呦还应该为药物化学结构申请专利的。可惜当时中国完全没有专利制度,也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什么都没有。

说来说去,我是支持青蒿素的发现应该归于屠呦呦的。借用饶毅他们论文里的话:由于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素有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所以,青蒿素的发现被归功于屠呦呦。

不过查看资料可知,屠呦呦这个人真的非常不得人心,她性格太差,做的很多事情也非常霸道无理,活该受到这么多的质疑和反对,有些质疑确实直中要害,比如屠呦呦名为组长,但在工作中是否是研究小组的PI?她是否霸占组内成员及其他合作者的功劳?是否故意抹杀竞争对手的成就?饶毅说她还私藏了一批中医研究院当年的原始材料,秘不示人,让很多事实无据可查……有人说她之所以没有被评为院士,很大程度上就是性格所累……

浏览(2972) (6) 评论(3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1-08 17:33:15
问汉章好!
国外的诺奖获得者的获奖研究一般都是自己选定的题目,或者申请政府资助。中国70年代的情况有些特殊,当时没有人能自己做研究。青蒿素这个项目能做好,是因为是政府指定的。当时的风气就是人海战术,不管有没有,先大家一块上。屠教授能得诺奖,其中有别人的功劳。但诺奖只能发给不超过三个人。如果论功行赏,报上去10个人,最后1个都得不到。
这里面的事情看来汉章还是挺清楚的。何不写篇文章让大家都了解其中原由。
屠教授在得知获奖后,也说过这是大家的成绩。
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件事。中国人还没得过诺奖科学奖,屠教授这是第一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了这个先河,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很难有100%完全正确的事情。有些细节不能太计较。国外科学家的诺奖也时常引起争议。咱们就为中国人得诺奖高兴吧。
回复 | 0
作者:汉章 留言时间:2015-11-07 05:04:35
屠呦呦的贡献其实不大, 大的是毛时代的一个军事性质的战略任务的极大胜利。

为啥这么说呢?

1. 当时选了1万多个方子, 5千多种矿物质, 植物, 50多家单位, 600多人参与。 这是典型的海选。 屠呦呦组被分配了200种进行筛选。

2. 其它人失败的也是贡献,因为他们告诉你这个你不用选了。

3. 屠呦呦当时做的是胡椒, 她是组长, 青嵩是另一个人做的, 发现有用, 但不稳定。中途此人调走, 走时告诉屠呦呦他做的情况。

4. 我国在50-60年代提取药物三部曲:水-酒精-乙醚基本是固定程序, 不然如何筛选?

5. 屠呦呦最后用乙醚做,提取了青嵩的纯度。所以这好比接力棒, 最后传给了她。

于此这绝对是个海选药物的集体项目, 参加的人都有贡献。 要是没有他人, 屠呦呦一个人完成全部的工作量, 基本没有可能。

她的北京医学院的老师批评她太迷信中医, 一开始就应该用乙醚。

屠呦呦的水平就是个大学生的水平。 总共发表了38篇论文, 没有一个是单独的作者, 全是集体挂名的中文论文。只有书是她写的, 200多页, 总结介绍性的。在书里, 她恶意造假, 把集体发表的文章说成她自己的, 把自己的名字提前等。

更恶劣的是: 她把原始记录放在家里, 只跟给她提名的外国人看。当然她只给人家看有利的,因为毕竟是在她手里第一次用乙醚提取青嵩。

打个比方吧: 宇宙飞船的最后一个螺丝是我拧的, 但我不能说宇宙飞船是我造的吧?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21 17:37:56
学长事事都占我先,抢沙发抢不过学长,看本书学长看的次数也比我多,还天天拥着漂亮的学嫂。嫉妒死我啦!我一头撞在豆腐上。
回复 | 0
作者:杭州阿立 留言时间:2015-10-21 09:32:39
报告草兄:霍金的辣篇文章阿立看了N遍,哥的爸的猜想N>>3。阿立这酱油也不打了,跟着草兄打醋。。。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9 20:05:25
地主好!
总是会有一些闲时间比较多的人去关注身外的事情。这也是好事嘛。百家之言,表现了言论自由。
根据经验药方,用草根树皮开发出新药,待搞清结构后再进工厂大规模生产药片,比较好理解。不知道国外的药厂是怎么开发出新药的?都是化学合成的药片,怎么知道什么合成品能治什么病?总不会胡摸乱撞吧?
我试着解释一下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区别,对不对不知道啊。在中国,科学家是查文献、立题目的人,如果得奖了,则还是领奖人,英文是scientist;科技工作者是具体做试验、确认科学家预想的人,也叫技术员,英文是technician,和奖不奖的没关系,如果有奖金,科学家比较怜惜下属,有可能分到一点儿奖金。这应该是中国特色。在国外,试验是研究室的研究员做的。technician和试验没关系,一般是电气,管道,建筑等方面的专家,很多人就是一粗汉子,有某日常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9 19:36:41
catlovers好!
屠教授这把年纪了还能得个诺奖,咱们就为她高兴吧。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9 19:34:08
CKK好!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中国人得奖,中国人都应该高兴。早也盼,晚也盼,盼穿了双眼,今日里,炸药奖,到门前,伸双手,接过来,自己的奖品就在面前,……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9 19:26:36
阿立学长好!
学长,兄弟顶不住了,快拉兄弟一把!以后还是打醋吧。
霍金写的那本书我连续看了三遍,觉得其中漏洞不少,还特地写了一封mail,想和霍金探讨一番。后来一想,人家是专家,我就别给人家搅和了。按说霍金也是宇宙物理的大牛了,但没得到诺奖,大概是因为他提的那些理论没法证实。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9 19:18:30
华山好!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什么地方都有左中右。
每次发诺奖,都会引起争议。屠教授是因青蒿素研究得奖。青蒿是植物。西医对从植物里提取药没有认识,所以这次因屠教授而引起的争议没有国际友人参加,都是中国人自己在打“内战”。
既然是常规事件,不可避免,华山大可不必为此恼火、生气。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9 19:09:29
汉章好!
70年代中国科学家选研究题目时和外国科学家选题不一样,不能选自己有兴趣的题目,只能做上面安排下来的题目。所以青蒿素研究不是屠教授自己的课题可以理解。虽然对生药提取有标准程序,但屠教授在别人之前想到了用乙醚提取,这个功劳就得落在屠教授头上了。国家科学奖都看首创。其后做得更有效益、更有效果,也只能认为是在首创的基础上做的。否则就讲不清楚了,为谁应该得奖的官司满天飞。中国的人造牛胰岛素没有得诺奖就是一个例子。
不管怎么说,中国人能得到诺奖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没必要把它搞得那么复杂。
40年前的事情了,很多详情都被遗忘了。汉章如果知道这些详情,何不写篇文章出来,让大家也能知道其中奥秘。静候了。
我觉得饶毅的这篇文章居心叵测,拉一把,踢一脚。貌似为屠老太叫好,文里文外都暗示屠老太不该得奖。同学们如何看?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9 18:46:35
老张好!
是否可以这样认识:老科学家们对名利不重视,关心更多的是做的科研能出成果。这个奖不管给谁,都是对青蒿素研究的肯定。
回复 | 0
作者:不列颠地主 留言时间:2015-10-17 02:52:26
真佩服这些学者们的精神,有这么多人关注一个地球人盼望己定要推久的结果,也不一定非得推导出一个结果:屠老太不该拿这个奖。
是不是也去关心一下其它呢? 比如说,此奖表明中医药的古典文献中蕴含着对现代医学极为重要的信息,值得药品开发者的关注; 无论学术价值如何,不表技术难度高低,社会关注的是为人类建康所急需的技术和产品; 无论花落谁家,为中国医药科技为人类的贡献而庆贺,为它被国际同行所推崇而欣慰。
盼我们的同胞们更关注做事。
再顺便问一句,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在另一种语言中是一个同样的表述,Scientist 。
回复 | 0
作者:catlovers 留言时间:2015-10-16 14:55:14
CKK,你可以去投诉啊! 有人拦着你吗? 说不定你倒可以得个捍卫炸药奖的纯洁神圣奖什么的也说不定,你会举世闻名啊!

隐瞒,剽窃组员的成果太恶劣了----这位看了电视才知得个什么炸药奖的老太怎么“隐瞒,剽窃”,城府极深地,居心叵测地骗来一个奖的? 说来听听。

憋屈啊! 84岁的老太被炸药奖砸中了! 怎一个恨字了得!
回复 | 0
作者:CKK 留言时间:2015-10-16 10:35:25
看来屠呦呦的品德极为恶劣。青蒿素这个事儿,她有一定的贡献,但不是主要的。隐瞒,剽窃组员的成果太恶劣了。没人去投诉不等于没有可投诉的问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请注意思维方式。
回复 | 0
作者:汉章 留言时间:2015-10-16 07:19:41
屠老太太只从被饶毅宣传以后, 把中医研究院的资料拿到自己家里, 只给外国人看。 她这几天可没有闲着, 已经和提名的老外频繁接触。 我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已对生药的提取有了“水-酒-醚”一整套标准程序。 实际上, 余亚纲做的青蒿, 已经做到第二步的时候调走了, 发现了青蒿有用。 当时屠老太太做的是胡椒。余亚纲走的时候, 汇报了他的结果给组长屠。可是屠老太太总不提他人的贡献。 为啥呢? 想隐瞒。 心里有鬼的人, 总想法子隐瞒, 所以总要在某些地方漏出来。

方舟子的考证。

(一)《中医杂志》英文版在1982年发表了一篇研究青蒿素的论文: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Artemisin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2(1):3-8。

  *Main research units:1.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 Instu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该论文署名为中国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协作组,注明主要研究单位
是(1)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2)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
研究所。屠呦呦在《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引用该论文时,将署名改成“Tu
Y.Y. ”(p.140, p.190)和“屠呦呦”(p.69),变成她个人的论文,并创了
英文论文署汉字姓名的怪事。

  (二)《化学学报》在1979年发表了一篇研究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的论文:

  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吴照华、吴
毓林、周维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青蒿素(Arteannuin)的结
构和反应”,《化学学报》1979,37(2)129-143

  屠呦呦在《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引用该论文时,将署名改成:刘静明、
倪慕云、屠呦呦等。实际上该论文是周维善执笔,工作是在有机化学研究所做的,
屠呦呦并无实质贡献,只是挂名(见周维善、吴毓林于1993年3月10日致国家科
委的信)。而屠呦呦在引用该论文时删掉了有机化学研究所所有工作人员的署名,
并把自己从第四作者提为第三作者。

  (三)1972年8-10月,采用青蒿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在昌江地区(海南)对当
地外来人口间日疟11例、恶性疟9例、混合感染1例及北京302医院验证间日疟9例,
共3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屠呦呦在《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第39页载这30例均为
治愈或有效,其中9例恶性疟的结果是6例痊愈,3例有效。而据中医研究院中药
所523临床实验小组临床验证小结(1972.10),恶性疟9例,7例有效,2例无效。
显然屠呦呦把有效的当成痊愈,无效的当成有效。

  屠呦呦在《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第2页称:“1972年11月8日从青蒿中性有
效部分中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该单体为白色结晶,熔点156~157℃,50
~100mg/kg可使鼠疟原虫转阴,命名为青蒿素。经动物实验、人体试服,于1973
年8月将其制成片剂,赴海南昌江地区进行临床验证,初试5例,虽3例有效,但
效果不够理想,……”但据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978年编印的《青蒿抗疟研究
1971-1978》第27页,其实是:1例有效,2例因心脏出现期前收缩而停药,2例无
效。她是把停药的两例也都算成有效的了。
回复 | 0
作者:杭州阿立 留言时间:2015-10-16 05:18:08
草兄啊:可以建议对诺奖忒纠结的朋友们看一下大鹰帝国的霍金兄写的A Brief History of Time。

得诺奖经常和贡献大小,研究时间长短,谁的主意,谁最早等等(很多国人忒纠结的咚咚)木有半毛钱关系。甚至连有木有研究都未必关系。

霍金兄写的是乖乖高深的咚咚(不是写诺奖),但老兄能写的阿立也看得懂。而且高深的物理咚咚自然和诺奖时不时的挂上钩。

他举了很多例子。比如某个或某几个严重厉害的物理家,如此这般的推导,建模型,甚至按自己的推断去观察,去证实。。。却木有(还木有)成功之时,另外一个或几个根本是打酱油的小子,在观察,采集数据(为别的目的),意外之中却得到了证实那几个大拿的预测。酱油小子们甚至自己一开始还不知道,后来被确认。结果酱油小子们得了诺奖。。。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5-10-16 04:47:58
作者啊,让你说对了,都是屠呦呦得奖惹的祸。

不过咱就不明白了,像颜色99知道那么多内情,为啥不去控告拉斯克和诺贝尔评委舞弊?须知屠老太根本不知自己得奖,诺奖宣布时,她,八十四岁的老太,正在床上犯迷糊呢。

至于那位从港巴那儿贩卖私货的,无非是因为北奶得奖,中国内地的任何成就与进步都是像插在它们心上的一把刀。除了还用中国方块字外,它们全然已不是中国人。也不想想,当初萨斯在香港爆发时,港民排着队去看广州支援的中医医生的情景。

争论屠老太一人亦或一个团队的成就在此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诺贝尔医药奖给了土生土长土药土(屠)老太为代表的大陆科学家,你服不服气?不服的话,就可以像投诉国际足联那样投诉,即使投诉成功,那要抓的也是诺委,而不会动八十四岁老人一根汗毛。
回复 | 0
作者:汉章 留言时间:2015-10-16 01:10:26
香港 发表评论于 2015-10-07 07:56:17

屠呦呦(名字咋他妈这么怪呢?)得了诺贝尔奖, 饶毅功不可抹。 方舟子的评论也没有错。

1. 屠呦呦该不该得奖? 该。 挽救了如此多生命的药物还不该得?

2. 屠呦呦是不是一个科学家? 基本不是。 只是一个科技工作者, 一个不错的科技工作者。所以方舟子不佩服, 我也不佩服。 为什么? 因为屠呦呦不是一个让人佩服的学者,可能连论文也不会写。 他在中国不能当院士很正常,其实屠呦呦当教授我都觉得不够格。从她71岁当博导看出,单位就不认可。

3. 那为啥屠呦呦能得诺贝尔奖? 因为毛泽东时代, 因为一个战略的工作需求。 屠呦呦那时不过一个实习研究员, 如果不是这样一个任务, 她自己必将和中医研究院的那帮人一样, 有份工作就不错了, 用中医找药物, 门都没有。可是毛泽东时代让这成为了可能。 五十多家单位, 上万中医处方, 五千多的植物里选, 当然青蒿素只是其中一种, 也不是屠呦呦先发现的。屠呦呦自然有她的贡献, 这就是乙醚提取。 我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已对生药的提取有了“水-酒-醚”一整套标准程序,用乙醚提取是常规方法,科学基础的功夫就是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就可以了, 所以方舟子说的一点错都没有。没有那么多人搞这个项目, 屠呦呦一点可能都没有。

4. 屠呦呦得奖的这个项目, 公正的说, 是一个集体的项目。 上万中医处方, 五千多的植物里选充分证明中医, 中药基本上是垃圾,并不比拿本《中国植物志》来的容易。 葛洪的书上说的? 葛洪的说上说的还有厉害的: 九转之丹, 练之三日成仙, 你信吗?

5. 青蒿素就是个西药, 和中医中药一点关系也没有。

推荐《本草纲目》治疗“狐臭” 一方: 腋下(臭的地方)夹鸡蛋(鸡子)三枚, 夹到三岔路口扔掉, 不能回头(一回头狐臭又跟回来了)。 如此三次, 狐臭可去。 咦!
回复 | 1
作者:老张 留言时间:2015-10-16 00:12:15
菁蒿素发现有这么多内幕,当事人没站出来争下荣誉?如果大家都知道屠偷别人成果,这么多年不改正过来?顾国明是谦谦君子,与世无争之人,相信他不会去争这个荣誉(当然,当时恐怕没人知道这是个得获奖的课题)。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5 22:57:02
问谨子好!
我是看到中国人好不容易得个诺奖,有这么多人不乐意,怕诺奖委员会信了道听途说,把诺奖收回去,进来打酱油的。甭管是对是错,先拿着再说嘛。
谨子,你说你转过身来了,我赶紧去你摆宴的地方,只看见两个大花脸坐在那里,略逊于窦尔顿,还不如看背影,留下无限遐想。不带这样蒙事的啊。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5 22:46:49
问color99好!
我是看到屠教授得诺奖,进来打酱油,跟着起哄,具体情况不了解。
看来color99知道这里面的详情,何不把前因后果写出来,让大家评个公道。
回复 | 0
作者:瑾子 留言时间:2015-10-15 20:20:58
真够复杂的,芨芨草和颜色个个对这个诺奖的事挺有研究。
回复 | 0
作者:color99 留言时间:2015-10-15 19:32:57
另外,云南没有用乙醚,用汽油,效果比屠的好(至少不差)。
屠的那一步,没有她讲的那么重要。而隐瞒余顾的汇报,是她最不地道的一面。
余亚纲没有争过什么,但山东和云南都不服气。
回复 | 0
作者:color99 留言时间:2015-10-15 19:27:04
屠用乙醚,改进了余顾的方法。但原始成果是余顾的,后面的山东云南选用不同品种的黄蒿,得到了可以临床应用的成果,又是一步改进。
回复 | 1
作者:color99 留言时间:2015-10-15 19:22:52
原创成果是余亚纲和顾国明做的。特别是余亚纲。他们锁定了青蒿。
他们当时汇报青蒿抑制率曾到了90%,这被屠给隐瞒了。所以她把原始资料封锁起来。
屠用乙醚取代酒精,这一步没有锁定青蒿那么重要。
一是青蒿素可以耐160度高温,用乙醇提取,后面一样会得到青蒿素。而是乙醚提取是当时最常用的试剂之一。几乎是一定要拿它来实验的。
如果当时余顾二人不调走,屠不从专案组回来,通报给全国抑制率90%的结果,山东和云南一样能提出黄蒿素。
屠的确利用组长职位掠人之美,她在最关键的锁定青蒿这一步,她没有贡献,她去专案组了。
回复 | 1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5 18:35:24
问cmll好!
这是饶毅写的东西?还真不知道。不过从最后一段文字猜测可能和他有关系。
评出来的奖,自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不看重这个奖,就不必在意。如果看重这个奖,就得遵守评奖规则,没办法的事。
回复 | 0
作者:cmll 留言时间:2015-10-15 18:08:19
饶毅根本没有说道点子上。事实是,(1)青蒿素的抗疟功是不是屠首先发现的。(2)别人首先用乙醇得到了30%浓度的提取物。(3)屠改进了提纯方法,用乙醚提纯到90%。因此无论如何不能把功劳算在屠头上。虽然诺奖发错的事情并不罕见,所有当事人也都进入落幕的阶段,但我们旁观者还是应该眼脑并用,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回复 | 1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5 17:54:22
问jsq好!
其实不仅诺奖,其它奖项,除了体育奖要看实打实的成绩,但凡是评出来的奖,要看评委的组成,评委的水平,评委的爱好、兴趣,大众在那个时代的兴趣,等等,各种因素。这个现象在杂志编辑挑选投稿过来的文章上表现最明显。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5 17:47:27
再多回马甲一句话,万维改版后是不如改版前好用,不知是尚不习惯还是确实存有弊病。这情况有点儿类似Windows XP升级到Windows Vista。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10-15 17:43:52
问马甲好!谁的马甲?呵呵,不关我的事。
该文作者的意思大概不是指向杂志投稿,是指论文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了,这样就有证可凭了。
回复 | 0
我的名片
芨芨草
注册日期: 2015-04-03
访问总量: 3,045,67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从台湾民主选举想起的
· 中国女乒真的要遇到狼了
· 德国队球踢得臭的跟亚洲的中国队
· 还真不能太把ChatGPT当回事
· 2022卡塔尔世界杯16强赛前瞻
· 2022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两轮后点
· 日本警察署副署长因偷窃点心自杀
分类目录
【体育点滴】
· 中国女乒真的要遇到狼了
· 德国队球踢得臭的跟亚洲的中国队
· 2022卡塔尔世界杯16强赛前瞻
· 2022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两轮后点
· 劣币逐良币---国足球员集体排斥
· 二十年后的奥运将改名为国际黑人
· 孙颖莎再杀伊藤
· 国际乒联总决赛单打第一天
· 2019年乒乓球团体世界杯散记(下
· 2019年乒乓球团体世界杯散记(上
【转帖1】
· 彭邓陈背後骂粟裕
· 我为什么要开≪转帖≫
【好山好水好风光】
· 好大雪!
【温家宝传】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
【北京行】
· 回京杂记(6)
· 回京杂记(5)
· 回京杂记(4)
· 回京杂记(3)
· 回京杂记(2)
· 回京杂记(1)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现象(完)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现象(下)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现象(中)
· 北京行18:二十天目睹之现象(上)
【《血的神话》】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 血的神话--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
【谁应为卞仲耘之死负责】
· 卞仲耘校长之死:伤痕撕扯48年
· 关于宋彬彬刘进虚伪道歉的声明
· 比陈小鲁和宋彬彬更深刻的文革道
· “我们是那个时代的污点证人”--
· 打死卞校长案的处理,人心难平
· 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 这个七人名单是假的吗?
· 谁是打死卞仲耘的凶手?
· 伦敦客:声援93岁的王晶垚! ──
· 宋彬彬未打人但与打人者是一伙儿
【读书】
· 读书28:《鸦片战争》和“宽衣”
· 读书27:《往事并不如烟》
· 读书26:欧拉公式和《博士的爱情
· 读书25: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
· 读书24:从东野圭吾的《分身》想
· 读书23:《悄悄的一线光》
· 读书22:《人民的名义》
· 读书21:《琅岈榜》
· 读书20:《第二次握手》
· 读书19:《时光浸染》
【三言两语】
· 从台湾民主选举想起的
· 还真不能太把ChatGPT当回事
· 赤手空拳怎么面对武装到牙齿?
· 习主席要担大任!
· 回美国难和对美国疫情的认识
· 在中国新型肺炎被感染者人数后面
· 就着武汉疫情说几句
· 川普能否连任总统
· 中国政府做了这件事应该是好事
· 取缔“北京比基尼”!
【《政坛秘闻录》】
· “纪实文学岂能信口编造”
· “我不埋怨任何人,只是在反省我
· “当年人们对江青的意见并不以为
· “应当恢复康生的本来面貌”
· “历史需要有胆识的人来写”
· “我这个反革命分子,当的冤枉”
· “一个人就是要在关键的时刻站出
· “我梦见毛主席了”
· “毛泽东是为江青和张春桥等人扫
· “成功者是不受历史惩罚的”
【国府人物】
· 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 “西北三马”迥异人生
· 戴笠死於空難的隱情
· 英雄無奈是多情,一代紅妝照汗青
· 孙立人下令杀过日军俘虏吗?
· 真正的《新一军军歌》
· 国民党抗战名将、“从林之狐”--
· 国民党抗战名将、“从林之狐”--
· 国民党抗战名将、“从林之狐”--
· 国民党抗战名将、“从林之狐”--
【历史人物】
· 冒牌假货刘阿知
· 聪明的一休(八)
· 聪明的一休(七)
· 聪明的一休(六)
· 聪明的一休(五)
· 聪明的一休(四)
· 聪明的一休(三)
· 聪明的一休(二)
· 聪明的一休(一)
· 刘晓波如是说
【以史为鉴】
· 蒋介石在台湾是如何通过修宪连任
· 朱元璋反腐斩女婿
· 斯大林与毛泽东的比较
· 十月革命的真相
· 文革把中国人改造成了“七无”(zt)
· NHK纪录片揭秘日本战争罪责
· 感谢“文革”的五条理由
· 文革没死,只是潜伏了下来(zt)
· 王克斌:辛亥革命的反思
· 这才是苏联解体真相(ZT)
【健康长寿】
· 从太空俯瞰全国雾霾 一条灰带斜
· 中国女性减肥靠吃药
· 日本研究发现老年人独自用餐易患
· 郑伟建博士:“生命在于运动”是严
· 优雅地老去(ZT)
· 一谷补一脏 五谷杂粮的吃法有讲
【艺海拾贝】
· 山丹军马场和《牧工最听毛主席的
· 日本国民男星渡哲也去世
· 日本藏了多少中国国宝?
· 曜变天目茶碗(18)
· 曜变天目茶碗(17)
· 曜变天目茶碗(16)
· 曜变天目茶碗(15)
· 曜变天目茶碗(14)
· 曹雪芹因何不写紫鹃的判词?
· 曜变天目茶碗(13)
【开心一笑】
· 老马小时候的事情
· “美女,你……”
· 戏说七夕
· 中国需要时间,请朝鲜同志挺住!
· “我也是希拉里的丈夫”
· 拔牙
· 明清两代帝王集体给全国老百姓拜
· 金家王朝家谱
· 在日本吃生鱼片的尴尬
· 美女为何剩下了
【借鉴东瀛】
· 30本书陪伴日本人度过了平成三十
· 和服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
· 旋转寿司
· 从木屐与下駄看中日文化传承
· 12个让中国人感到惊奇的日本秘密
· 戌年闲话忠犬物语
· 日本人为何不用手机付款?
· 打塑料伞的村山老首相
· 站使·飞脚·宅急便
· 正点与守时
【凡人小事】
· 林徽因为什么选择梁思成(zt)
· 从前的年(zt)
· “窑洞”博士
· 人淡如菊话知合
· 没钱也要带着孩子寻找美
· 秋天那些瓜呀果呀
· 红色延安朝圣记(三)
· 红色延安朝圣记(二)
· 从笑话想到的
· 红色延安朝圣记(一)
【灵光一现】
· 怎样及时发现倾覆轮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宪政的逻辑
· 如果中美贸易战开打 将是怎样一
· 中国文化中的独立人格问题
· 为何获诺奖的是屠呦呦而不是袁隆
· 美国禁枪难是全球废核难的现实隐
·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 冯学荣:我为什么瞧不起中国历史
· 《红楼梦》的作者是否不是曹雪芹
· 黎阳:川普上台将欲何为?
· 民主失败了还是专制失败了?(Z
【寻幽探密】
· 至今无解的宇宙5大谜团(zt)
· 戏说宇宙(9)
· 戏说宇宙(8)
· 戏说宇宙(7)
· 戏说宇宙(6)
· 戏说宇宙(5)
· 戏说宇宙(4)
· 戏说宇宙(3)
· 戏说宇宙(2)
· 戏说宇宙(1)
【美食美游】
· 荞麦面
· 阿坝草原上飘着祥和的云
· 冯学敏:初访重庆
· 旅游当然去成都
【王朝旧事】
· 反右45年
· 解放战争中苏联给了中共多少军事
· 西路军全军覆没的真相(zt)
· 刘少奇之昏(zt)
· 李锐评毛泽东
· 陈云论毛泽东
· 中共元老30多年前深谋远虑的谋画
· 文革中毛为什么不救李达?
· 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
· 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
【红朝故事】
· 在职博士
· 中国权贵资本家的潜规则
· 中共高层应当直面的六个问题
· 中国经济是怎么被玩垮的?
· 资中筠在习总书记与民主党派“共
· 中国失控的县委书记
· 交警罚你没商量
· 重税治国时代的来临
· 血色奢华
· ​2015年中共反腐回顾及201
【小感动】
· 回香港
· 年·春晚·年夜饭
· 孩子,别忘了你的笑容
· 来自陌生人的感动
· 女儿的情人节
· 玫瑰:父亲节 写封信给老爸
· 鲁强:奶奶
· 挺感人的一个故事———我用生命守
【顺手牵羊】
· 真实的印度
· 为什么以色列境内的穆斯林都很守
· 基督教在中国的第一次传播(zt)
· 满清八大贵族都改了汉姓(zt)
· 这个世界上最能出馊的还是英国
· 北京大火与伦敦大火:残酷的对比
· 中国百姓喜欢神话他人,这是当奴
· 奢侈品为什么在中国卖得更贵?(z
· 如果毛多活十年……(zt)
· 朝核问题解决没有灵丹妙药
【乱弹】
· 日本警察署副署长因偷窃点心自杀
· “与病毒共存”有错吗?
· 拜登何时能搬进白宫?
· 把那个摄影记者拉出去毙了!
· 我赞成covid-19的俗名叫武汉病毒
· 老婆和老妈同时掉水里,你救谁?
· 翟天临引出的血案
· 希拉里宣布她是美国临时总统!
· 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官员喜欢“掉书
· 孟宏伟妻子为自救卖了老公
【科技点滴】
· 基因改造不能越过底线
· “毛粒子”的始末
· 有关屠呦呦的争议
· 这个诺奖应该发给谁?
· 屠教授得诺奖后的思考
· 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看中国人的
· 数学家小传:费尔马
·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之十三(终结
·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之十二:一竿
·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之十一:科研
存档目录
2024-01-14 - 2024-01-14
2023-09-13 - 2023-09-27
2023-04-29 - 2023-04-29
2022-12-03 - 2022-12-03
2022-11-29 - 2022-11-29
2022-07-06 - 2022-07-06
2021-10-25 - 2021-10-25
2021-08-09 - 2021-08-19
2021-05-03 - 2021-05-07
2021-01-02 - 2021-01-02
2020-11-08 - 2020-11-08
2020-09-27 - 2020-09-27
2020-08-22 - 2020-08-27
2020-07-04 - 2020-07-04
2020-04-06 - 2020-04-25
2020-03-30 - 2020-03-30
2020-02-13 - 2020-02-19
2019-12-05 - 2019-12-18
2019-11-06 - 2019-11-28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4 - 2019-09-26
2019-08-05 - 2019-08-28
2019-07-01 - 2019-07-30
2019-06-05 - 2019-06-25
2019-05-14 - 2019-05-29
2019-04-08 - 2019-04-08
2019-03-06 - 2019-03-31
2019-02-13 - 2019-02-24
2019-01-08 - 2019-01-28
2018-12-04 - 2018-12-17
2018-11-14 - 2018-11-27
2018-10-03 - 2018-10-30
2018-09-04 - 2018-09-26
2018-08-28 - 2018-08-28
2018-07-04 - 2018-07-26
2018-06-05 - 2018-06-27
2018-05-01 - 2018-05-30
2018-04-03 - 2018-04-24
2018-03-02 - 2018-03-29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8 - 2018-01-31
2017-12-03 - 2017-12-26
2017-11-01 - 2017-11-29
2017-10-01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9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2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29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2 - 2017-04-30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1 - 2017-02-27
2017-01-09 - 2017-01-31
2016-12-01 - 2016-12-2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2 - 2016-10-31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23 - 2016-08-31
2016-07-01 - 2016-07-27
2016-06-01 - 2016-06-30
2016-05-01 - 2016-05-31
2016-04-03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3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24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1 - 2015-10-29
2015-09-01 - 2015-09-30
2015-08-02 - 2015-08-31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31
2015-04-03 - 2015-04-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