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一日清晨,天未亮,石河西岸和山海关内便喧哗起来,集结号角声,点将声,传令声,兵甲碰撞声,此起彼伏。大顺军和关宁军各自趁着夜色,在火把灯笼的映照下排兵布阵。 待天色大白时,吴三桂的迎战大军已出得西罗城,沿石河西岸肃然林立。阵前,是人马皆披铁甲的一千重骑兵,分成二十支小方队一字排开,小方队行列各七骑,一名骑官持令旗立于方队旁;骑兵们手持三眼神铳,身背铁藜箭,腰挎长弓,威风凛凛挺立于马上,着随时击发势;而罩着仅留两个大窟窿眼的铁面具的马头透着诡异和肃杀之气,令人望而生畏。这,便是号称中华史上五支最强军队之一的“夷丁突骑”。这支突骑均由蒙古人组成,故称为“夷丁”。当年吴三桂十八岁时独领数十家丁冲入后金几万大军中抢出父亲吴襄,那些家丁便是“夷丁突骑”的前身。那一仗既奠定了吴三桂军旅生涯的起点,亦造就了他“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的传奇名声,以至战后他的“忠孝之名,夷夏震慑,四王子亦曰:‘好汉子!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吴三桂纪略》此语中所说的四王子,就是满清皇帝皇太极)此后十数年的征战中,吴三桂将这支家丁队伍发展成三千手持“三眼神铳”并能马上射击的重骑兵。这“三眼神铳”是为铁火器,外表带刺,远可射击,近可做狼牙棒护身击敌。为便于战场指挥及救急,吴三桂将几十名小方队骑官的姓名各作成小签,置于马靴内,遇紧急情况,便从马靴里抽出一签,按签点将,随叫随到,不得延误。“夷丁突骑”在对大清军的作战中,屡建奇功,名动天下,最为大清军忌惮,亦误导李自成以为吴三桂仅三千关宁铁骑,故不把他放在眼里。 今日,吴三桂以一千“夷丁突骑”布于阵前冲锋,接着是五千手持“三眼火铳”的常规关宁铁骑和五千轻步兵;一千置于城内为第二梯队作下一轮冲锋;一千则自己带于身边,用于战场作机动接应和解围,或瞅准时机,攻入李自成主营帐,救出人质。石河东岸至关城的空地上,则是五千由关城青壮年组成的训练有素的“兵勇”护城。另有五千弓箭手和遁甲兵,十几门小火炮,三门红衣大炮,五六架抛石机以及对付云梯的器械分布于西罗城,北翼城和南翼城的城墙上,其余人等候于城内听令轮番出击。 吴三桂自己则立于西罗城城楼上指挥作战,远远望见红瓦店的小山岗上渐次站了好大一群人,想那黄盖下立于马上的魁梧身影必是闯贼无疑。一见黄盖,吴三桂越发来气:“哼!流贼做起了皇帝梦,今日我大明敕封平西伯、小小宁远总兵吴三桂,定教你梦断山海关。” 李自成立于小山岗上,远眺石河西岸严阵以待的吴三桂大军。吴部阵容不大却透着一股凛然之气,阵前的数十支重骑兵方队看似长城般坚不可破;再看山海关城墙上,各种攻防兵器井然有序。多年来他攻城无数,却是第一次见如此精悍的阵容和先进兵械,不禁暗暗赞叹,心下复起招降之意,如大顺朝能纳得吴三桂,何愁鞑子来犯,于是对左右说道: “今日之战,我军目的不在全歼吴三桂部,也不在破西罗城。今日之战,如昨晚之既定战术,我军以石河西岸为主战场,示吴三桂以厉害,挫一挫他的锐气。权将军刘宗敏率六万步骑当此大任;李过李将军率一万步骑全力攻打北翼城,这北翼城位于山脚下,易于我方观察城内动静,实为山海关之最薄弱处,争取今日拿下北翼城;我儿双喜带领五千人马随刘将军出击,过得石河后,力攻南翼城,好教吴三桂接应不暇,顾头不顾尾……”顿了顿又说:“昨晚前朝居庸关总兵唐通,已率两万前朝降兵赶往山海关北面的长城九门口关口,堵了吴三桂溃军逃亡之路。如此,吴三桂南临大海,东背鞑子,西面我十万大军,已落入我军之口袋阵,他若不想死,必复降于我大顺。”
言毕,转头向宋献策:“大军师,你看吴三桂阵势如何?”宋献策答道:“皇上,愚臣见吴三桂阵前布有一千重骑兵,是为我大顺军之罕遇。这重骑兵战场上作用不
在杀敌,在于冲散阵型,我军此次出征全是轻步骑,一旦阵型被破,士兵便形如一堆烂瓜,任人砍杀无忌。臣建议权将军先派两万人马快速冲出,不必拘泥于阵法,
一来减少红衣大炮的杀伤力,二来使吴三桂的重骑兵难以发挥作用,一旦两军交织在一起,再派两万人马冲出,以我军之数量定可胜吴三桂。” 李自成点头称允。待各大帅领命而去至各位就绪,李自成命旗官举旗,传令击鼓。 三通鼓响罢,刘宗敏率两万大军加李过李双喜各五千人马由西向东,从远处向山海关杀来。陡然间,石河西岸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步动如雷,大顺军似洪流滚滚淹过大地,欲将吴三桂区区数千人马瞬间吞没……
(待续)
(网络图片)
2014年02月11日初稿 by Elwy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