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部音乐作品,当自诩懂音乐的人妙笔生花,极尽夸张煽情之能事地描述他们对它的感受时,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当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最开始那三连音加三度下行的旋律以鼓点般地节奏奏响时,几乎没有人不会听到命运之神的叩门声;当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最开始的小三和弦以分解形式重复弹响时,我们都看到了月光如水,夜色如凝的场景。 其实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被冠以“命运”之名,是当时那位出版商为了增加销量而给它取的名字,音乐出版商都是有很高的音乐品味和鉴赏力的人,不得不说他的这一举动也是天才之作。 而月光赋予此奏鸣曲却来自于一位音乐评论家的评论,因为他觉得那一刻他看到了月光。 所以今天,作为一般的听众,我们听这两首曲子时,与其说是自己的感受,不如说是那两位天才音乐鉴赏家的感受把我们引向了特定的情绪里,并在我们的心里引起了共鸣。 由于音乐的鉴赏和理解要借助语言的形式, 我们或多或少地受到别人对乐曲理解的影响。 又由于作品要通过演奏来展示, 从演奏者到指挥都是按各自对作品的理解来演绎,曲作者的原意图很难完美地得到表现的,这就是为何我们听到不同的演奏家,不同的指挥演绎同一作品时的不同风格。 而听众也会出自个人的 背景,经历甚至对音乐的偏好对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 所以当一部作品完成后的演奏过程,某种意义上,实际上成了表演者和听众共同参与再创作的过程。 古典作曲家的作品之所以难以理解,我个人的认为,是因为他们表现的是来自于他们灵魂里的东西,是内心的写照,是对人生对世界的哲学思考(这和古典音乐起源于教会音乐有关)。这种纯精神层面的体验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很抽象,很难理解。其实音乐有它自身内在的逻辑性和运动规律,当作曲家们按照音乐的逻辑去写作时,未必能够完全把握音乐的走向。 这有点像写小说,小说里的人物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最后不会听任作家的安排。 这里我有一个小时候读到的故事,好像是出自丰子恺先生的《音乐的常识》或者是《音乐入门》: 在一场轰动全城的新作品演奏会后,一位贵夫人挤到了作曲家跟前,非常崇敬而又卖弄地说:“先生,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的新作品描绘了一幅夜色中大海的情景, 深沉的海面波光粼粼,岸边黑乎乎的礁石上,坐着三只猫咪。” 这位作曲家很礼貌地回答:“啊,尊贵的夫人,我很佩服你的音乐欣赏力,可是我写作这部曲子时,并没有想到夜晚的大海,和礁石上的三只猫咪。” 要知道,作曲家都是很高傲的,对附庸风雅的贵太太是有些瞧不起的。 这个有点嘲讽意味,也许是编出来的小故事,对我影响深远, 所以每次听音乐时,我都会对自己说,我究竟看到了什么? 我觉得我什么都没有看到,就会跟着音乐沉醉,无法用语言描述我听到和感受到的,无法辨认音乐是否使我联想起高山大海星星月亮之类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痛恨自己没有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来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有的是情绪的体验,悲伤,悲愤,悲壮,激昂,庄严,崇高,伤感,快乐,忧郁,但不会指向任何一个具体的物或者人。 这种纯粹的情感体验,到极致处,就有灵魂出窍的感觉。 这有点像做梦,经历过一个情感体验非常强烈的梦后,不管是恶梦还是美梦,一天或几天的时间里,都会沉浸在那种情境里不能自拔。知道自己听音乐时容易陷入这种无法自拔的境地,有很多年我都不太敢去碰音乐。 (原创文字,个人感受,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待续)
听音乐时,我们看到了什么?(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