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万维博主董胜今董先生抬爱和信任,前一段时间为他介绍民国时期几首著名创作歌曲的博文系列《我们那些年唱过的歌》中的歌曲作了些粗浅的歌曲分析。 分析的手法围绕着这些歌曲的调式和结构,旋律的发展,节奏的变化,所含动机(motivation)的出处(如果有出处的话),歌曲风格的借鉴和传承等方面进行。因为这几首歌曲中的大部分歌曲网络上有不少介绍,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查找得到,所以我的分析更倾向于自己对这些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而并非完整的歌曲技巧分析,除了黄自先生的《本事》。《本事》这首歌曲在网络上我没到找到分析,只好自己试着来分析,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一些。 对歌曲的分析除了基本技巧性等硬指标外,我更喜欢横向比较和联系,来表达一种主观理解,比如《本事》我就拿它和意大利拿波里民歌《桑塔.露西亚》联系起来,也许黄自先生事实上并非从这首歌受的启发,而是从其它歌曲吸取元素,但我在听的时候几乎是本能地就把它和《桑塔露西亚》联系起来,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两者无论从调式还是旋法都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作曲过程中作曲家们需要从其它的歌曲中吸取营养,这种借鉴手法类似于诗人们借鉴古诗词中的诗句典故和词汇,除了敏锐的耳朵,训练和关注外,更需要对音乐的理解和联想。如果把一首歌曲或乐曲比作一片树林,那些转瞬即逝的动机和音型节奏仿佛林间跳跃的精灵,有时明晰可辨有时又难以捉摸。这正因为如此,才显现出作曲家们高妙的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许这些民国音乐家们的个别作品在技巧上有不太成熟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它们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供后人景仰和模仿。 非常感谢董胜今先生给我们带来了这个系列,使我们这些在文化沙漠中长大的一代得以景仰民国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们。他们纯净的心灵,高雅的性情,出众的才华,广博的音乐学问,无一不体现在他们美妙的作品中。 感谢芹泥对这次合作的推动和背后的大量工作,并欣赏她在董先生这个系列博文里精彩而独到的乐评。
董先生博文链接 那些年我们唱过的歌
浅析几首民国时期著名创作歌曲
文 / 沐岚 乐谱/ 董胜今提供
1. 肖友梅 《问》:
肖友梅先生的《问》曲调为G大调,变化(发散型)的四乐句二段式。旋律简朴优美,欧式风格,因曲作者曾在德国留学的缘故,此歌具有德国音乐的特点,大调,严肃缓慢。第一句由弱拍起,上行6度大跳音程,符合歌词“你知道”的汉语发音特点,而在大三和弦中加入了“2”和“7”的色彩音使旋律流畅婉转行进,给原本庄严质朴的分解大三和弦加入了几分优美和抒情,使词曲无论从情绪表达上还是声调的起伏上结合完美,并易于吟唱记住。歌曲结构在起承转合规律上,根据歌词的需要,在”起“和”承“的两个乐句后灵动地插进两个小节的感叹词,既打破了节奏的呆板,又为下面“转”句中曲作者运用急切语气的三连音表达忧虑之情打下了伏笔,起到了情绪平稳过渡不突兀的作用,相当的精彩。而曲作家把音域控制在9度以内,不但使整首歌曲听来忧而不伤,含而不露,抒情优美中包含感叹沉思,又符合曲作家向当时的广大民众推广流行音乐,提高民众音乐素质的初衷。将近一个世纪后我们这些饱经动乱浮躁时代的后辈,唱着这首歌,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之情中仍有一股油然而生的优雅而从容自信的气度。"
2. 赵元任 《教我如何不想她》: 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一首结合中国音乐元素和西洋音乐素材并用西洋作曲技巧写作的典范。全曲由四个同结构的乐段组成,不但四个乐段符合起承转合的规律,每段中的四个乐句也是按起承转合规律而成,而且又都以“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句子结束。旋律则结合了西洋儿歌《Michael,Row a Boat Ashore》和京剧的西皮原板,通过用符合歌词声调变化的音程变化和旋律的行进使词曲巧妙的糅合在一起,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赵元任先生在这首不长的艺术歌曲里,大量地运用了转调,不但在大调之间转换,同时也在大小调之间进行转换,使歌曲具有很强的抒情和艺术性。看得出作曲者对用调性色彩表达情感能够自如地运用,用今天的话说,颇有几分”炫技“的味道,呵呵。这在今天的歌曲中也不多见。 这首歌曲诞生后的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几乎在所有的演出场合,不论是独唱还是合唱,都是以美声唱法演绎的,反而赵元任先生自己在1936年的演唱示范,却是以民歌和戏曲唱法来演绎,别有一番风味,个人认为更接近原曲所要表达的风格。 至于有人理解此曲为表达了文人对四季的伤怀感时,或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或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或恋人的渴慕之情等等,实在是各人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共鸣而已,没有统一的答案,能在近一百年里,跨越时空历久不衰,引起歌者和听众的共鸣,是现当代中国音乐中难得的优秀歌曲。
3. 青主 《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
《大江东去》的风格是德国印象派音乐的描景手法,仔细辨认,不难听出德彪西和格里格作品中恢宏而优美的描绘色彩;在词曲结合的手法上,休止音符的反复使用,非常符合汉语单音节字的发声特点,同时使歌曲具有鲜明的动感和个人特色;中间过门钢琴独奏一段特别出彩,一共两个乐段八个小乐句组成,第一乐段采用了重复递进的手法,除了第一句,每一句都是第一句的重复,最后一个音落在比前一句最后一个音高一个音程的音上,造成了一种强大的紧张不安的力把音乐往前推进,达到第四句在高三度的平行变调上形成的高潮,接下来的四句可以说是前面高潮的回落和延续,第一句中一连串音符的连续下行,接下来三句在低音区以渐弱的方式递减以致平静。整个过门一气呵成,手法驯熟而高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惊涛骇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壮观,这一表现手法,是典型的以德彪西和格里格为代表的德国印象派音乐家的风格。和赵元任黄自等民国音乐家喜爱采用中国音乐和戏曲元素不同的是,《大江东去》里完全是西洋音乐元素,但和歌词的结合贴切而和谐,艺术性非常强。个人看法,这首歌也许还有其他的类似的歌曲是1949年后颂歌类歌曲的开山鼻祖,我们可以从文革时期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中找到它的影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的歌颂党和领袖以及祖国山河类的歌曲。这类颂歌的特点是无关中国音乐元素,但使用的频繁,形成专门的风格进而成为当代中国音乐中的中国音乐的一部分。 《我住长江头》在作曲手法上相对简单一些,6/8节奏型采用得非常好, 歌剧咏叹调手法揉进某些日本音乐元素,强调的不是戏剧效果而是抒情。同样是以长江为主题的歌曲,如果说在《大江东去》中作曲家采用了宏大的戏剧性的叙事描景方式表现了长江的壮观气势和男性的英雄情怀,这首曲子则是采用了没有节奏变化的音型,仅仅靠旋律的行进来推动乐句发展的手法,非常贴切地表现了长江水的永无尽歇以及女性的此情绵绵无绝期般的相思。两首歌曲一阳刚一阴柔,一复杂一洗练。作曲家青主对音乐的天才把握和表现力令人佩服,这两首歌曲放在一起欣赏比较能更深体会90年前天才作曲家的艺术功力。
4. 黄自《本事》:
穿越时空的惊艳:第一次听到黄自《本事》就使我深深地震撼了,真有相见恨晚之感,心地多纯洁的人才能作出如此天籁般的曲子啊,真遗憾在成长的年代与这样一首美到极致的歌曲失之交臂。如果黄自先生不过早去世,带给这个世界上更多像《本事》这样的歌曲,假如我们不在政治动乱和文化荒漠中成长,我们还需要去那些凯尔特人的音乐里去寻找美的享受吗?假设我们能听着这样优美浪漫而纯真的歌曲长大,我们的性情还会充满暴虐和不安吗?想起来令人心痛。 《本事》旋律流畅优美,纯净空灵隽永,画面感非常强。曲作家采用e 小调(即以“3,5,7”组成的主和弦)和3/4节拍构成一种虽怀旧却不伤感的基调,结构上则采用单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二乐句是对第一句的承接并在旋律上加以变化,最后一个音落在中音“5”上,造成一种不稳定感,自然地导出对比强烈的第三乐句。和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般规律不同,作曲家配合歌词结构,仅用三个乐句来构成整首歌曲,正是这种不完整使整首歌曲给人的感觉干脆又隽永,回味悠长。从旋律上看,前面的四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平稳的小二度然后在第二小节里大六度跳进(5-> 高音3)再向下级进,跟着的四个小节对前面的四个小节起着承接的作用,如果说前面四小节是一个波浪,后面四小节则是余波荡漾。这种旋法使得歌曲歌唱性非常强,优美又有动感。第二句的八个小节基本是重复第一句,后面四个小节进行了变化以“触发”第三个乐句。第三乐句无论从节奏还是旋律上对前面的两个乐句都是一种对比,这种对比表现在它的旋律一直在相对低的音高里徘徊,非常平稳的级进,音程的跳进没有超过大三度,节奏先紧凑后绵长。仿佛一个人在愉快地回忆了童年无忧无邪的情景后慢慢进入了一种冥想状态。 就我个人而言,《本事》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一首中国歌曲,没有之一,如果说《长亭外》这首歌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传唱,而没有足够吸引到我的话,黄自先生的这首《本事》则是使我彻底“沦陷”其中了。 个人猜测,无论从节奏,旋律还是风格,黄自先生应该受到了意大利拿波里民歌《桑塔.露西亚》的影响,由船歌风格的节奏营造的画面感非常强,想象一对小儿女坐在树枝上晃呀晃地看月亮,或在草地上嬉闹,风摆动着百花绕着他们舞呀舞的情形,我们是不是一下子就被带进了非常美好的怀旧意境里?
请见更多歌曲分析相关博文链接 :《欢乐颂》主题是如何重复的 比《黑色星期天》更悲伤的歌《Gullom 之歌》 经典民歌《槐花几时开》赏析
2016. 08.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