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二十三对奇迹 红叶 作品 第十八章 心理医生 (4) 这是刘凯璇以未来的心理医生、旁观者的心态,第一次冷静地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她的父母之间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是的,连她自己都想好好地思考一下,沿着他们每个人的心理历程重新走一遍。 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家庭会发生悲剧? 是性格决定命运呢?还是命运决定性格? 首先是母亲陶燕凌。 从小被生母抛弃,生父又另结新欢,将她丢给祖父母抚养,虽然祖父母家境富裕,但并无给予她足够的关爱和温暖。 陶燕凌就象寄居贾府的林黛玉一样,需处处小心,步步留意,这种成长环境养成了她敏感倔强的性格。幼年遭遇亲生父母的无情遗弃,肯定也给她留下了沉痛的心理创伤,终身的心理阴影。 年轻时陶燕凌经人介绍认识了刘书华,在未充分了解对方的性格喜恶的时候便匆匆结了婚。以为外在条件符合自己的要求,比如有稳定的工作、人相貌端正,老实可靠等,就能做终身伴侣。 当时的社会风气又格外保守,男女一经交往便要以最终结婚为目的,否则就是生活作风不正,工作单位组织可以名正言顺地干涉。 待到婚后真正生活在一起,各自的原形慢慢毕露,才发现性格不合,三观不同,怎么能过一辈子呢?同床异梦,悔之不及。 陶燕凌嫌弃丈夫胸无大志,性格软弱可欺,只想过平凡的生活,天天定时上班下班,吃三餐饭睡一觉,赚工资养儿育女,回家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节目,一辈子很快很容易就过去了。 刘书华的确是个老实人,烟酒不沾,从不拈花惹草,但沉闷至极,似古代的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而陶燕凌则是雄心勃勃,倔强任性,极端自我中心,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做一番伟大事业,可惜自身条件平常,能力有限,又缺乏自知之明。 她也试图解脱不幸福的婚姻,去追求心目中的爱情。奈何在那个保守封闭的时代和社会,离婚被视为大逆不道,她抛弃丈夫和三岁的女儿,被认为不是好女人。 虽然陶燕凌后来迫于压力同刘书华复婚,又生了小儿子,但她的内心却仍然对丈夫极度不满意,在家中日夜吵闹,鸡犬不宁,在她这般坚硬如钢铁的性格前,生性软弱的丈夫毫无影响力。亲戚好友略知内情,便渐渐少与来往。 父亲刘书华。 在刘书华这方面,一段失败的婚姻,已足够把他彻底毁掉。人们往往认为失败婚姻的牺牲者是女人,其实不然。 年轻时代的刘书华也曾朝气蓬勃,活泼开朗过,在别人眼中绝对是正派而老实的人物。他努力工作,爱护妻儿,一心维持家庭。 他自始至终都不明白为什么他对妻子忠心耿耿,甚至不惜低声下气,却会换来被抛弃的下场。他从此萎靡不振,灰心丧气。 好的婚姻都是是互相的体贴,欣赏,滋养,让双方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差的婚姻则是造成了全家的不幸。 长女刘凯璇。 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刘凯璇心情极不愉快,情绪低落悲观,总觉自己的出生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生命灰暗,了无意趣。 到如今经钟思教授指点才发现, 原来是得了隐蔽性的抑郁症多年而不自知。 小时候的刘凯璇被母亲冷漠忽视,“ 每次我摔倒,即使摔破了膝盖,呼叫妈妈,伸出手想寻求温暖的怀抱和安慰,总被母亲一掌无情地推开,看见的是母亲写满厌烦的一张脸。如果哭了更糟糕,还会挨打。久而久之我便也学乖,凡事自己擦干眼泪 解决。” 刘凯璇向何焱诉苦。 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成年后对他们不亲热,其实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因才有果。 “ 这正是你的幸运之处, 学会自力更生。”没想到何焱居然毫不同情她,随口回答道。 也许是的,刘凯璇想,虽然她从来没有得到过母亲的宠爱,就像野花,得以自由生长,需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凄风苦雨,但同时也锻炼了她的生存能力。 温室里娇艳的花朵,成长的环境过于单纯而舒适,所受的最大挫折不过是父母老师同学的某句批评,这让她们的独自生存能力永远停留在某个初级阶段。 “ 在你患抑郁症的那几年里,你曾经想过自杀吗?” 刘凯璇忽然问何焱。 “ 没有,从来没有。” 何焱肯定地回答:“ 心理医生也曾反复询问过我是否有自杀的念头,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 刘凯璇莞尔,何焱热爱他的这条生命,珍惜他这副好皮囊,每天洗澡洗头换干净衣服伺候它。他对物质生活知足、要求不高,她做的菜就是再难吃他也赞不绝口。 看来抑郁症的具体症状也是各式各样,也许没有两个病例是完全相同的,就象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的内心世界又是另外一个无形的茫茫宇宙,浩瀚复杂,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 上一篇: 二十三对奇迹(76) https://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NDk0ODYz
下一篇: 二十三对奇迹(78) https://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NDk1MDI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