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反抗壓迫手記  
面對壓迫,我們別無選擇  
https://blog.creaders.net/u/2032/ > 複製 > 收藏本頁
我的名片
高天闊海
來自: 來處
註冊日期: 2008-11-13
訪問總量: 1,422,664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歡迎轉載!請註明作者與首發網站。
最新發布
· 《我的父親母親(母)》讀後
· 國家的敵人?——《天安門流亡者
· 詩人與哲人——讀《徐志摩書信集
· 華人與美加政治——美國總統“辯
· 重讀《棋王》
· 諾獎得主批評西方國家的挺哈運動
· 局內人的視角——讀Unveiled
友好鏈接
· 椰子:椰風陣陣,思緒如河
分類目錄
【隨筆】
· 《我的父親母親(母)》讀後
· 國家的敵人?——《天安門流亡者
· 詩人與哲人——讀《徐志摩書信集
· 華人與美加政治——美國總統“辯
· 重讀《棋王》
· 局內人的視角——讀Unveiled
· 奧杜邦:環保先驅vs.鳥類大敵
· 2024年6月4日:六四35周年紀念
· 言論自由的烈士——讀《儲安平與
· 李翊雲Dear Friend 讀後
【中國歷史】
· 國家的敵人?——《天安門流亡者
· 詩人與哲人——讀《徐志摩書信集
· 華人與美加政治——美國總統“辯
· 2024年6月4日:六四35周年紀念
· 言論自由的烈士——讀《儲安平與
· 永不熄滅的星火——讀Sparks
· 毛主義的幽靈——我看美國挺哈學
· 幽靈之城的歷史——讀《北京零公
· 誰殺了袁崇煥——讀金庸的《袁崇
· 落葉要歸根,誰說的?
【讀書】
· 《我的父親母親(母)》讀後
· 國家的敵人?——《天安門流亡者
· 詩人與哲人——讀《徐志摩書信集
· 重讀《棋王》
· 局內人的視角——讀Unveiled
· 奧杜邦:環保先驅vs.鳥類大敵
· 言論自由的烈士——讀《儲安平與
· 李翊雲Dear Friend 讀後
· 以筆為刀——讀Knife
· 永不熄滅的星火——讀Sparks
【北美社會】
· 華人與美加政治——美國總統“辯
· 諾獎得主批評西方國家的挺哈運動
· 局內人的視角——讀Unveiled
· 奧杜邦:環保先驅vs.鳥類大敵
· 李翊雲Dear Friend 讀後
· 以筆為刀——讀Knife
· 毛主義的幽靈——我看美國挺哈學
· 人類的終結?——再讀《人類簡史
· 《帶翅膀的種子》讀後
· 落葉要歸根,誰說的?
【詩】
· war or peace
· 柿子(英詩漢譯)
· 走向2024
· 再讀北島
· 談論海子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 blues for a late friend
· 等待戈多
· 鍾情正在我輩——讀《納蘭詞集》
· 寇恩的渴望
· 博爾赫斯詩三首
【翻譯】
· 諾獎得主批評西方國家的挺哈運動
· 柿子(英詩漢譯)
· 博爾赫斯詩三首
· 坐九路車到紅海灘
· 譯詩:而死亡必無力統御
· 譯詩:某夜我出門
· 譯詩:三個朋友的寓言和輪唱
· 斯瓦辛格:致我的俄國朋友們
· 暴君的脆弱——斯大林專家細論俄
· 焦慮六論
【第三視點】
· 諾獎得主批評西方國家的挺哈運動
· 當胡適遇上哈馬斯
· 以巴衝突與有思考的立場
· 安息吧,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
· 孤獨之病——觀《伊尼舍林的女妖
· 鴉片戰爭: 一個神話
· 普京:一個瘋子?
· 斯瓦辛格:致我的俄國朋友們
· 兩種疫苗:打疫苗的中西對照
· 非理死釘主義
【反壓迫】
· 國家的敵人?——《天安門流亡者
· 諾獎得主批評西方國家的挺哈運動
· 局內人的視角——讀Unveiled
· 2024年6月4日:六四35周年紀念
· 言論自由的烈士——讀《儲安平與
· 以筆為刀——讀Knife
· 永不熄滅的星火——讀Sparks
· 毛主義的幽靈——我看美國挺哈學
· 落葉要歸根,誰說的?
· 《周處除三害》的啟示
【中國社會】
· 《我的父親母親(母)》讀後
· 國家的敵人?——《天安門流亡者
· 詩人與哲人——讀《徐志摩書信集
· 華人與美加政治——美國總統“辯
· 2024年6月4日:六四35周年紀念
· 言論自由的烈士——讀《儲安平與
· 以筆為刀——讀Knife
· 永不熄滅的星火——讀Sparks
· 幽靈之城的歷史——讀《北京零公
· 《帶翅膀的種子》讀後
存檔目錄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2/01/2019 - 02/28/2019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12/01/2011 - 12/31/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4/01/2009 - 04/30/2009
03/01/2009 - 03/31/2009
12/01/2008 - 12/31/2008
11/01/2008 - 11/30/2008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中美終有一戰?
   

剛剛讀完哈佛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2017年出版的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 (《終有一戰:美中能否躲過修昔底德陷阱?》,來說說感想。

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說法是在2012年,出版這本書是在2017年。這幾年,國際政治領域風靡這一說法,用來描述一種看法,即中國的崛起對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次序造成的挑戰有可能使美中衝突加劇到戰爭的地步。

艾利森認為,從西方歷史上看,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古希臘時代後崛起的雅典與老牌霸權國家斯巴達之間衝突升級的結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作者修昔底德認為,是雅典的崛起與斯巴達對這一崛起的恐懼導致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不可避免。艾利森則將雅典與斯巴達衝突與今天的美中衝突平行對照,認為這一修昔底德陷阱同樣適用於今天。

艾利森此書思路清晰、語言流暢,並且有對西方歷史的研究做基礎,可讀性很強,難怪“修昔底德陷阱”會成為風靡一時的詞彙。

問題恰恰在這裡:一個看上去很美很簡潔的理論范型能否解釋紛繁複雜的現實?一個歷史案例是否可以被應用到兩三千年之後?那句名言“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似乎在給出否定的回答。而艾利森此書似乎在給出肯定的答案。

撇開艾利森此書,國際上美中衝突的加劇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種種跡象表明:最強大的美國在走向衰落;而中國在走向崛起。所以中國的獨裁者習近平會說什麼“東升西降”。

而在經濟上,至少有一個指數“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認為中國是當今第一經濟強國,美國已經被超過了。

在軍事上,中國被認為是一個核大國,並且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在國際上被視為軍事大國,再加上韓戰中與美國爭鋒給世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許多人(不論中國國內還是國際上)都認為中國是一個軍事強國。

在政治上,中國政府通過糾結國際上一批反動、保守的勢力,通過金元外交與大棒(戰狼)外交的伎倆,妄圖反攻倒算、開歷史的倒車,破壞國際次序與國際關係的準則,以達到稱霸世界的野心。在國際政治上,中國一直在走向霸權主義。

從以上事實與印象來看,中國的崛起與美國霸權地位的削弱似乎是一個大趨勢。

但是,這樣的看法忽略了對中國政權的基本理解:一個極權主義政權。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是歷史上的納粹德國政權、前蘇聯政權的意識形態。作為蘇聯的好學生,中共政權徹底掌握了那一套反人類的手段,且推成出新,從集中營、群眾運動、全面控制、告密制度、思想上的集體洗腦,動用軍警鎮壓民主自由運動,等等。

極權主義的要點是軍事化專制,權力高度集中(比如,定於幾尊或一尊)。其結果是僵化,官僚,缺乏活力,阻礙創新。20世紀的歷史學家、歷史哲學家們對於極權主義有眾多的論述,著名的自由主義思想家漢娜·阿倫特、以賽亞·柏林着力最多。兩位思想家之間的分歧很多,卻也有不少一致意見。

其中一個一致意見就是:極權主義是二十世紀以來最極端最醜惡的意識形態,其典型表現是二戰時德國的納粹主義(右翼極權主義)、蘇聯的斯大林主義(左翼極權主義)、以及中國的毛主義(左翼極權主義)。這一意識形態看似強大,也能夠猖獗一時,卻外強中乾、不具有可持續性,最終會失敗。看看希特勒德國、斯大林蘇聯、中國的毛時代就知道了。

今天的世界局勢是:在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扶持下,中國出現了約四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從而自認為在經濟上已經稱霸世界。作為蘇聯的孝子賢孫,中國政府稱霸世界的野心就此重新抬頭,毛主義的旗幟再次被高高揚起。而另一方面,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世界進入美國主導的單極次序。而美國的日益衰落讓中共高層更有信心。於是過去十多年,美中兩國政府衝突不斷,主要是貿易戰。近一兩年來,中共在武肺疫情、香港淪陷、新疆集中營等的野蠻行徑使得這一衝突升溫,加上台灣問題,加上中國的戰狼外交,軍機擾台等等做法,美中出現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斷升高。

需要指出的是,艾莉森並不認為:中美一定會發生戰爭。他解釋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說到雅典與斯巴達必有一戰時說:修昔底德認為古希臘當年的國際形勢使得兩國的衝突不可避免,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極高。然而,修昔底德的書認真檢討了導致戰爭的各種因素,似乎也暗示了:某些歷史人物假如做出不同的選擇,採取不一樣的作為,那場戰爭也許不會發生。

同樣的,艾莉森認為:修昔底德陷阱正在21世紀的國際政壇起作用,中美兩國的博弈有走向戰爭的高度可能性。然而,他依然希望戰爭不會發生,從而在分析了歷史上諸多的修昔底德陷阱案例(百分之七十五的案例以戰爭告終)之後,為美國政府提出了一些規避戰爭的原則性的建議。作者愛人類的拳拳之心可鑑。

然而,我感覺作者對於中共政權的邪惡本質缺乏深刻的理解,舉個例子。

艾莉森在對二戰之後國際局勢的判斷時提到了一個共同毀滅原則,英語MAD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認為中美都是核大國,如發生戰爭,必然會考慮共同毀滅原則。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當時雙方似乎都考慮過這一原則。然而,艾莉森大約沒聽說過或者不相信:大獨裁者毛澤東曾經對赫魯曉夫說,“核戰爭有什麼了不起,全世界27億人,死一半還剩一半,中國6億人,死一半還剩3億,我怕誰去!”

對於喪心病狂的毛賊來說,民眾的生命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他哪裡會考慮共同毀滅原則?而毛賊的小學生習賊,從其所作所為來看,似乎就是毛的幽靈附體。他的“收復香港”、對新疆維吾爾族實行種族清洗,對台灣武力恐嚇,對國內全力消滅異議,打壓異議人士,等等種種倒行逆施,充分說明了他的極權主義傾向和對毛主義的繼承。美國人如果以己度人,或者以蘇聯度中國,恐怕會謬以千里。

那麼,“修昔底德陷阱”的提法還有意義嗎?

有。艾莉森的提法不失為觀察國際形勢的一個視角,值得思考和分析。當然,考慮到國際形勢的複雜性,以為“修昔底德陷阱”就是唯一正確的視角,那就要貽笑大方了。

中美未必終有一戰,然而,中美之間在意識形態領域、價值觀領域的衝突決定了中美敵對的現實,也決定了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美對抗將是國際關係的一個基本架構。

福山在《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中指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完美的制度設計,世界各國不是已經實現了這一制度,就是走在奔向這一制度的路上。然而,他也知道:極權主義、威權主義的幽靈依然存在,而這類意識形態與政權是人類走向戰爭與毀滅的重大威脅。

過去一百多年的歷史反覆證明:要民主自由、要和平,必然要反極權主義、反共、反對習近平這樣的極權主義小學生,反對普京那樣的極權主義餘孽。只有消滅極權主義,消滅中共政權、推翻俄國強權,我們的世界才更有希望維持和平,才有望建立更多民主自由的政府,讓更多人追求幸福的生活。

今天,在烏克蘭遭到俄國全面入侵的情況下,閱讀《終有一戰:美中能否躲過修昔底德陷阱?》,思考極權主義之惡,也許不無意義。當中共極權主義在給十四億中國人洗腦,讓他們相信極權制度的優越性的時候,相信自由民主理念的人們似乎也有必要堅定自己的信念,為了自己和子孫後代的幸福,為了人類的普遍福祉,堅持反共反極權主義的政治立場。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