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云游了一小圈儿,回来世界就变了,习下李上变成了习上,XXX!吓得我脸儿都跟我们家鹦鹉一样绿了。被抄家之后应该进牛棚的川普,在牛棚前还没进去,红卫兵们正使劲儿把他往里拽。红卫兵们,我保证你们搞成了对川普的抄家+牛棚待遇,下一个享受这个待遇的就是你们自己。加油!海湖庄园里的机密文件一箱一箱又一箱的,川普上班时没看够,下岗后把档案馆/秘书处搬回家接着看,显然川普不仅爱钱爱美女,还爱看文件。要不就是,像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一样,村长让白云黑土快点出书,是因为村口的厕所又没纸了,川普偷文件,可能是海湖庄园村口的厕所也没纸了? 还是说说我们加拿大的大好河山吧。我们这次从Lake Ontario边上的多伦多出发,沿着圣劳伦斯河,云游到了出海口。 圣劳伦斯河全长1197公里,可谓加拿大的母亲河,传统的Upper Canada(上加拿大),和Lower Canada(下加拿大),就是按这条河的上、下游划分的。下图中3号位置的蒙特利尔以西为河的上游,称为上加拿大,以东为河的下游,称为下加拿大。 浩瀚的安大略湖在图中1号位置的Kingston开始收窄成为一条河-圣劳伦斯河,波澜不惊一路向东北缔造了蒙特利尔(图中3号),魁北克城(图中5号)等曾经辉煌的城市。之后河面突然放宽,直到入海北大西洋,形成一个700多公里的大喇叭。喇叭1/3的位置,有个城市叫Tadoussac(图中7号),这里是圣劳伦斯河与其主要支流Saguenay河的交汇处,也基本是文明的边缘了,再往前走人迹越来越少,到Anticosti Island(图中8号)一星期只有一班船,赶不上的得坐飞机,基本上就是特有钱的和特不怕死的才能去。我们当然两样都算不上,就乖乖地在Tadoussac止步了。 圣劳伦斯河两岸都是山,北岸是Laurentian Mountains延绵1200公里,据说是5.4亿年前形成的,就是我们小时候学的三叶虫的那个年代。圣劳伦斯河在图中2号位置的Cornwall以前, 是美加一人一半,Cornwall之后全部属于加拿大。圣劳伦斯河对加拿大的经济至关重要,从印第安人时起就是一条river Highway,上加拿大的fur, timber,wheat,flour。。。全部依赖这条河运出来交易。印第安人,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围绕着这条河的打打闹闹,我就不罗嗦了,过去的事都过去了,现在圣劳伦斯河两岸富庶安宁,超级美丽。 1.Kingston-圣劳伦斯河的起点 京士顿作为圣劳伦斯河的起点,位于五大湖的咽喉,是军事要塞。图中立在湖水中的圆形堡垒,防弹防火,内藏三门大炮。英国人于1846-1848年间设计的。 2. Cornwall – 哥俩好,分果果 这里的河段本来有个急流,就修了一个横跨河面的16个机组的水电站,航运引去了另外一条水道 + 一条人工运河。美加边界为河的中线,水电站也是一人一半,叫Moses-Saunders Power Dam,1958年建成,为纽约州和安大略省供电。现场看到电站运行得很安静,河面也很安静,有点太安静了,只有几只鸭子在捕食,看来水坝对生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虽然已经做了不少保护动物的设计,比如给鳗鱼设计了一个阶梯式的水道,好在水坝不大,影响有限,相对于水电的利,还是值得的。觉得中国也应该建小水电,当年专家说不要三峡大坝,设计几个小坝的方案是绝对正确的。 Cornwall有肥沃的土地,便利的水运,广袤的森林,造纸等工业发达,还有水电… 是块宝地。她本来不叫这个名字,改这个名字是为了拍英国王储的马屁,因为: 英国本土有个Cornwall,位于南端半岛尖儿上,离普利茅斯港和伦敦都不远,是个沐浴阳光和风的优质海滩,去年的G7峰会就在英国Cornwall开的,哥哥姐姐们挺会找地方哈。 但近代史上的英国Cornwall可不光是个美人,她是old money的发源地,中世纪开始就采矿业发达,出产铜锡等矿石,还有陶土和农产品,富甲一方,英国王室哪能放过这棵摇钱树,从13几几年开始历代英王的长子就被封为Cornwall公爵和公爵夫人,一直延续至今,查尔斯和卡米拉就是duke and duchess of Cornwall,这个爵位也将传给威廉和凯特。曾经有一个Prince George,英国王室有那么多Edward,George的,谁搞得清楚是哪个George, 反正是有个George当Duke of Cornwall的时候,加拿大的Cornwall改名叫Cornwall了,所以可以说是一个Royal name。 3. Montreal - 法国皇室的荣耀 蒙特利尔有座皇家山Mount Royal,风景不错。我一边爬,一边想哪个Royal啊? 查了一下,当然是法国Royal。 这位法国小老头Jacques Cartier,1534年时首先来到圣劳伦斯河,以为这条河可以带他去亚洲和中国。1535年第二次来时,在被圣劳伦斯河环绕的一个大岛上,Hochelaga土著带他爬上了一座山,森林繁茂视野广阔,也许是想念他亲爱滴国王了,他将这座山命名为Mount Royal(皇家山)。而那座大岛也被称为Mount Real。。。Montreal (蒙特利尔)。
皇家山远眺 魁北克省就是教堂多,看教堂吧,不看也没别的看了。这是蒙特利尔圣母院,和巴黎的那个有点像,在downtown,没法趴车,我们坐地铁跋涉到那里,已经关门了,没看到里边的大管风琴,据说比巴黎圣母院还大?真的假的?法国佬吹起牛皮来,也是没谁了。 这是皇家山上的一座教堂,叫Saint Joseph's Oratory。我们去时在修,还背光,照片拍得一塌糊涂。我只好在网上盗了张无人机航拍图,看看这气势,看看那个巨型竖拱顶,处处都显着上帝的天威啊。不服不行。我们在箭头所指的那个高台上狂拍了好多美照。教堂里正在做弥撒,没敢进去,站在门口使劲探了个头,想看看管风琴,这里也有一个又大又古老的管风琴,在教堂的后部,就是我站的位置顶部,但脖子不够长,没看到。 4. Trois-Rivières - 上帝眷顾的小地方 听着名字我们以为是三条河的意思,左看右看哪儿有三条河呀?查了一下,Saint-Maurice River在这里分三个叉注入圣劳伦斯河,所以应该是三叉河的意思。我们在这儿停车吃饭,顺便看个河边的教堂吧,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这么个小地方,有这么大一座圣母院,连教皇保罗二世都来过。我们恭恭敬敬点了一盏蜡烛。 三岔河圣母院 Sanctuaire Notre-Dame Du Cap 这是我拍的,比较糟糕 网上盗图,就好看很多 额外惊喜就是,我们到的时候,管风琴师正在为即将举行的一个recital练习,让我在空空的教堂里好好地欣赏了一把管风琴演奏,为我们家单独演奏。 5. Quebec City - 比当今法国还法国的老土法兰西 前面说了Quebec City之后,圣劳伦斯河就放开成了个大喇叭。而魁北克城的名字就是收窄的河道的意思。不用多说,这里和Kingston一样,又是个咽喉要塞,魁北克城的河岸上有一排一排的cannons,可以直接打到对岸,炮火可以覆盖整个河口,敌人想进来那就试试吧。岸边还有几个雕像,我没仔细看,估计是些打仗的英雄吧, sons of Quebec们。 离开河岸就得开始爬悬崖,整个魁北克老城就在悬崖坡上,悬崖顶上就是华人最爱的打卡地-城堡酒店Fairmont Le Chateau Frontenac。这个城堡和Banff路易斯湖畔的城堡一样,都是William Van Horne的杰作。 远眺比较一下William Van Horne的两个城堡。瞧瞧人家这辈子,修了一条铁路,俩城堡(我知道的),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我的“高铁,高铁,你慢些走”最后也提到了这个William Van Horne,真的很了不起。 然后就是悬崖半山腰的Petit Champlain,中国人叫它小香普兰,听着挺文雅的,其实就是条商业街。 Petit Champlain卖的货物比较地摊儿,没啥好的。吃东西还凑合,没啥不好,就是贵。甜品比较有名的有nougat,牛轧糖,女儿拎着这个袋子使劲照相发朋友圈,这个袋子好像在哪儿见过,是比较有名。 还有就是薄饼Crêpe,小香普兰里有个名店Crêperie et Cie 5.0,有咸有甜的,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觉得挺难吃的。就不介绍了。 6. Saint-Siméon - 淳朴渔村 Saint-Siméon是魁北克城以北的一个小地方,我们去了Saguenay河边的Fjord-du-Saguenay国家公园后,就近住一晚。在那里吃了一顿最好的海鲜,虽然不便宜,但真给料。不像魁北克城里人,就知道磨快了刀,宰。 Saint-Siméon就是个渔村,有个码头一个灯塔,也出了个骄子,就是中间这位帅哥Pierre-Eugene Murray,他在Saint-Siméon土生土长,18岁开始当海员,慢慢有了自己的船,还学了开飞机,后来在辉煌了一个半世纪的Canada Steamship Lines当船长,开大船。期间他为家乡做了很多事,包括推广产品,青年就业等,晚年时他回到Saint-Siméon开渡轮。 感觉这个小地方,人比较朴实肯干,印象不错。
7. Tadoussac - 鲸鱼是衣食父母 Tadoussac距魁北克城200多公里,这是个著名的出海看鲸鱼的地方。有个鲸鱼博物馆,有各种鲸鱼的实物骨架标本,可以摸一摸鲸鱼嘴里过滤食物用的毛刷,巨大巨硬,还有鲸鱼那三个人高的大颌骨。。。还有各种影片介绍,鲸语模拟,非常好玩。 出海看鲸鱼也很简单,只有两家公司在做:
(1) AML公司最大,历史悠久,有两种船:300多人的大船和名叫zodiac的小船。价钱都一样,也都可以看到鲸鱼。就看你的身体能承受哪种了。 大船老幼咸宜。还有船舱可以避寒。 小船有点难度。开得离鲸鱼会近一些,但风吹浪打冻得够呛。还不许用手机。 (2) Tadoussac Autrement: 只有一种船,介于AML公司两种船之间,叫luxurious zodiac,可以坐24个人。价钱和AML一样,但我觉得有个问题,这样size的船乘客应该是不能随便走动的,不像AML的大船,船长一说哪边有动静,大家就呼啦一下全拥到那边去了。这种小船应该受不了这样,非翻船不可。不可以两边看,那看到鲸鱼的机会就少了一半。 我们想来想去,还是选了AML的大船,我们幸运地看到了座头鲸和白鲸,有一次,我都听到了鲸鱼的喘气声,全船男女老少顿时返老还童像孩子一样欢呼。哈哈。 Tadoussac还有一些景点,大石头和沙山,都很好玩。 云游到此结束,打道回府。说说此次加拿大法语区之行的两个感受。 1.有说蒙特利尔是小巴黎,小不小巴黎的咱不知道,但一路上整个加拿大法语区的尖顶哥特式教堂,咱是领略了,城市里小镇上到处都是一个尖儿一个尖儿的,车往前开,隔一会儿就一个或大或小的尖儿冒出来,确实很有巴黎感。 有说哥特式教堂是为了高,越高越接近上帝,我觉得这是胡扯。上帝让你追随他,谁让你凑那么近了?人类建高高的巴别塔,想自己爬到天堂去,上帝不是生气了吗?所以,哥特式那种尖尖的直插云霄不是为了接近上帝,就是为了吓唬人。像把剑一样悬在你头上,问你怕不怕?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罗马式的,宏伟但不吓人,有种包容感,而不是要砍了你的架势。 2.法式建筑,我不喜欢。但我喜欢法式长相: 皮肤细腻,脸长得既立体又精致,特别是鼻子,令人印象深刻 - 高挺笔直而精致,还不大不小不宽不窄个头正好。偷拍了一张有着标准法式美鼻+美颜的帅哥,午餐时拍的,晚餐时又偶遇了他,看他说话和坐着的样子,不是啥好鸟,但脸确实长得好哈。 总之,如果让我选英国文化还是法国文化,我definitely选择英国。我喜欢法国人表面上的美丽优雅,但更喜欢英国人骨子里的理性强悍。加拿大的法国人曾经占着那么好的地方,却丢掉了自己的好牌,拱手让给了多伦多,成了crying baby在渥太华哭哭啼啼玩碰瓷儿,就为了多占点便宜。何必呢?你们也是pioneer的后代,拿出shoulder来,挺直腰板做人,堂堂正正,不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