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强:奶奶
几年前回国时陪母亲去买菜,回家路上经过商场的儿童衣帽专柜,因为要到夏天了,母亲打算给我的小侄女也就是她的小孙女买一个帽子遮阳。于是母亲开始了细致的挑选,帽子不能太厚要不然捂得孩子出汗,帽檐既要遮住太阳光又不能挡住视线,同时样式要好看小孙女喜欢……母亲时不时跟店员打听一些什么,时不时眯起老花眼仔细端详。在之后的几年,母亲挑选帽子的样子成为我想家时经常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岁月变迁,母亲的身份也变了,从慈祥的母亲变成了慈祥的奶奶。
说起奶奶,我想起小时候我的奶奶经常给我讲的故事,是我父亲和父亲的奶奶也就是我曾祖母的故事。
我的曾祖母属于中国农村最传统的女性,勤劳善良,也承受了那个时代劳苦大众所承受的无数苦难。父亲出生以后,毫无疑问成了曾祖母的心头肉。父亲18岁那年打算去当兵,于公而言,保家卫国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可推卸的责任;于私而言,父亲也向往着外面广阔的世界。当村里人问曾祖母说你孙子要去当兵你舍不舍得啊,曾祖母就回答“不舍得也得舍得,当了兵才能长本事,才能娶媳妇”。这个回答总是赢来村里人善意的笑声,后来爷爷觉得这个回答似乎不是太讲究语言艺术,于是告诉曾祖母可以回答“我孙子去保家卫国,我当然愿意”。在部队领导来家访的时候,曾祖母按照爷爷教的,跟领导说“我孙子去保家卫国,我当然愿意”。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有这么高的觉悟,让部队领导刮目相看。可对于曾祖母来说,保家卫国也好理想志向也好都是那样的抽象,看不见也摸不着,而在自己步履蹒跚之际无比珍惜的孙子要离家远行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份离别的伤情无时无刻不在揪着她的心。最终,父亲打好背包离家启程的瞬间,就成为父亲和曾祖母永远的诀别。曾祖母去世后爷爷并没有发电报让父亲回来,估计那也是曾祖母的心意,就像父亲离家前自己有着千般万般的不舍也没有拖半句后腿一样,纵然到了长眠黄土的时刻,也不想耽误父亲追寻自己的理想。
以前在奶奶家里有一张父亲在部队做报告的照片,黑白的,照片早已泛黄。依稀能看见年轻的父亲穿着军装,桌子上放着旧式话筒,话筒旁边有一只碎了一块的大碗,那个碗是曾祖母曾经用过的。奶奶说父亲参军前执意要带着那个大碗一起走,碎掉的那一块记录着曾祖母经历的艰辛与贫困,而留下的大碗则凝积着父亲对曾祖母的哀思。
我的奶奶也是传统的中国女性,一生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我对奶奶印象最深的是给我包饺子的情景。在物质生活还不是很富足的年代,饺子(哪怕买不起肉用纯蔬菜做的)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给我包饺子的时候很多,虽然后来她上了年纪,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在我寒暑假回家的时候给我包饺子这一习惯一直没变。上大学的时候暑假回家,行动不便的奶奶非要亲自下厨给我包了一锅蒸饺,等掀开锅盖后,满满一大锅蒸饺都是张开的,因为奶奶手指没力气,已经不能将饺子皮严实的捏上了。那锅饺子,我是伴着眼泪吃完的。
听说我要来日本留学,从未出过远门的奶奶表示了支持,她知道孙子的心在远方,因为孙子对她很重要,所以孙子的理想对她来说也很重要,其实她完全不能理解孙子的理想具体是什么,也不能理解孙子在国内已经大学毕业了为什么非要去国外读个学位。就算是福岛核电毫西弗之类各种似懂非懂耸人听闻的说辞漫天弥漫的时候,她也支持了孙子留在日本的决定。我和奶奶挥手告别的时候,未曾想到那是今生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奶奶走了,我未能去送最后一程。估计那也是奶奶的心意,她希望我可以安心完成学业。我和奶奶重复了当年父亲和曾祖母的命运。
听人说日本的食品质量好,我不止一次在超市想给奶奶买几罐蜂蜜和营养品。留学的时候钱不够,没钱买蜂蜜更没钱买回国的机票。现在终于挣钱了,可是我买的蜂蜜奶奶再也喝不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从来这些话都是出现在诗里的,哪曾想会这么快降临到自己身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在日本的呆的时间久了,“留学”、“海归”、“硕士”等各种满足人们虚荣的标签逐一退去,剩下的只有平淡以及充满各种无奈的现实。原来觉得日本魅力四射的地方后来发现其实很平常,原来感觉很平常的地方后来发现其实很多问题。常常会想当初来日本的决定究竟对不对,毕竟自己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那么多。可是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挫折和苦痛,我们始终要勇敢坚强的生活。因为我们的祖先在不为我们所知的地方用各种自我牺牲,成全了我们前行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