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第五次战役中的第180师(3) 王近山 王近山作战时身先士卒,舍生忘死,骁勇顽强,人称“王疯子”。 王近山(1915年10月29日-1978年5月10日),原名王文善。1915年10月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区(今高桥镇)许家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很小就没了母亲,8岁起给人放牛,13岁给地主当长工。1930年6月不満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王近山曾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团长、第十师副师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团长、385旅副政治委、386旅旅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四旅旅长。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二军军长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 建国后,王近山因与妻子韩岫岩的亲妹妹韩秀荣跳交谊舞而与妻子发生矛盾,在韩岫岩的四处投诉下,韩秀荣被妇联带走并以生活作风的罪名发配到其他地区,随后王近山提出离婚。当时恰逢中央管制军队将领入城后离婚另觅娇妻的现象,王近山之事被作为典型而严肃处理。1964年,被撤销职务,降为大校;开除党籍;转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在农场和保姆黄振荣结婚。1968年,他向毛泽东写信承认错误,此后恢复副兵团级待遇,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在南京病逝。邓小平亲自审阅悼词,并把王近山的职务写成“南京军区顾问”,使他以大军区正职的身份得享哀荣。 据说,在1949年年底进军大西南、解放重庆时,王近山曾经闹出过一个天大的笑话。当时他率领12军驻进了刚刚解放的重庆,军指挥部设在匆促逃跑的国民党重庆警备司令李根固的公馆里。这李公馆富丽堂皇,没来得及带走的金银细软扔得满地都是。王近山一脚踏进“李司令”的办公室时,电话铃就“叮呤呤”响个不停,他一接起,里面就传来一个“哈罗,请找李小姐”的奶油声音,王近山一听就火,吼道:“李小姐嫁人了,现在只有王爷!”“啪”就挂上了电话。 吼罢,他还不解气,骂了句,然后,他就挨个房间翻腾着,在金银细软堆里搜罗着,忙得满头大汗。 政委见状,问道:“老王,你要找什么宝贝疙瘩?” 他闷声闷气答一句:“地图!” 很快,“王疯子”在金银窝里翻箱倒柜找地图的消息传到了刘伯承那里,他嘿嘿一笑,召来了“王疯子”,故意问道:“近山,听说你很忙,在李根固家挖地三尺找什么宝贝啊?” “找地图。”王近山笑着说。 “找什么地图呀?”刘伯承问到。 “找印度和缅甸的地图,李根固是重庆的警备司令,没准有这玩意儿。” 刘伯承打断他的话问:“你找印度和缅甸的地图干什么?” 王近山诧异地扬起眉毛,认真地说:“我们打到重庆了,再往南不就要打印度和缅甸了吗?” 刘伯承笑出声了:“近山呀近山,谁告诉你我们要打印度和缅甸了?” “可是,我们迟早要把帝国主义消灭,还要打到美国去呀!” 这事传出后,有人笑着说:“王疯子提起打仗真是愣到家了!还说要打到美国去,还要和美国人干架,嘻嘻。好笑好笑!” 谁知没过几个月,朝鲜战争爆发,王近山这句“二愣子”话居然应验了。虽然没打到美国去,但解放军换成了志愿军还是跨过鸭绿江,与美国人较起劲,真枪真炮“玩”起来了。于是有人又感叹说:“哎呀,这王疯子说话可真准啊,他说要和美国人打仗,我们就居然和美国佬打起来了!他人疯脑子比我们还好使呢!” 王近山的这个笑话是真是假,没人知道了。但1950年11月,他真的离开重庆,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征战朝鲜去了。 打了个大败仗 1951年3月16日,志愿军3兵团由二野3兵团12军、4兵团15军、18兵团60军组成。王近山以副司令员代3兵团司令员,统率3兵团入朝作战。 谁知命运一开始就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有“常胜将军”之称的他在朝鲜一开战,竟然就先打了个“大败仗”,麾下的60军180师损失7000多人马,几近全师覆没,此事震动了毛泽东。 为防止“联合国军”的反攻和两栖登陆,4月22日,彭德怀下令第5次战役提前发动。3兵团中的60军一分为三,181师作为第一梯队,突击、割裂美25师和土耳其旅,179师作为第二梯队,180师作为预备队。他们英勇奋进,打了一些小胜仗,较好地完全了战斗任务。 5月16日,第5次战役的第2阶段打响。60军的任务是在楸谷里至大龙山地区,割裂美军和韩军的联系,牵制美陆战1师和美7师。在战役打响前,179师和181师分别被3兵团调拨给12军和15军,60军的战斗任务全落在了180师肩上了。当夜,180师538团和539团在玄岩和发雷地区分别强渡北汉江。第二日,全师渡过北汉江。539团克杜武洞、540团克仓村里、538团在新店里与美陆战1师遭遇,击毁坦克10辆,歼敌一个连。之后,538团和539团进占远水洞一线,与美陆战1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几天后,5月21日,彭德怀电令各兵团:由于运输工具缺少,粮食弹药接济不上,西线美军又已东援,使我继续扩大攻势困难增加,为此第5次战役暂告结束。志愿军司令部发出了撤退和转移的命令。 王近山接到撤退命令后,立即命令60军担任为3兵团阻击任务,其他几个军转移。5月22日夜,60军军长发出撤退命令:“……180师附炮2师两个连,以一个步兵团北移汉江以北构筑阻击阵地,师主力置北汉江以南掩护兵团主力北移及伤员转移,师作战地域为新延江、芝岩里、白积山、上海峰以南地区,并注意和右邻的63军的联系。” 但就在这一天,180师主力与美陆战1师竟日对攻,主阵地反复易手。直到第二日凌晨时分,他们才收到撤退命令。可一准备行动时,却突然发现右邻的友军63军已不告而撤。师长郑其贵急电军部。60军军长接到郑其贵的急电后,发出电令:“注意派出部队掩护右翼,并准备于23日晚将北汉江以南部队移至春川以西地区继续防御。” 郑其贵师长接到回电后,立即派出两个连占领原63军的防区,师主力开始北渡北汉江,向春川转移。谁知在当天晚上,60军军长又接到兵团王近山代司令员的急电:“……由于运力缺乏,现战地伤员尚未运走,12军5000名伤员全部未运;15军除已运走外,现水泗洞附近尚有2000名不能行动之伤员;60军也有1000余伤员,为此决定,各部暂不撤收,并于前沿构筑坚固工事阻击敌人,运走伤员之后再行撤收。望各军以此精神布置并告我们。” 60军军长将王近山急电中“各部”误解为“60军必须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运”,再次电令180师:“停止北撤,继续在北汉江以南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运。……(180师的)江南部队应争取坚守5天时间。” 结果,当天晚上,180师的左右友邻部队全线后撤,他们却孤军滞后,陷入美军重围。最后与强敌激战7天7夜,一个师近1万人归队只有3000,7000余名官兵或战死或被俘。 此举终于酿成抗美援朝中最大的一次军事损失。 180师受到重大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该师是解放战争后期由地方部队升级编成的,没打过大的硬仗、恶仗。到达四川后,已准备地方化,师已兼任军分区。在接到军委命令后,又紧急收拢部队,迅速整编出发到朝鲜,部队中许多战斗骨干已流失,该师师长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部队没师长,战前由政委郑其贵改任师长,而郑其贵过去一直是搞政工的,没真正指挥过一个师的部队作战,临战应变能力非常不够。这是失败的关键。 作为3兵团指挥员,王近山也有一定的责任,他轻敌和大意,没具体部署各军转移的顺序和方法,只是把志司电报转发各军就如以往指挥老部队作战一样完事了;在率兵团指挥所转移中又关闭了电台,致使60军和志司均无法联络3兵团。事后,60军军长回忆,当时他意识到180师的危险后,曾请示兵团是否将180师向后撤,但由于未能联系上兵团,从大局的角度考虑,只好让180师单独孤悬敌后。而这时,作为师长的郑其贵优柔寡断,在部队发生严重危险时,没有正确判断形势,也缺乏果断指挥的能力。当部队面临险境时,他开了3天会仍迟迟不能定下决心进行突围,错失了突围机会。在被围后,又为怕被美军测向发现,指示参谋长销毁密码,破坏电台,错误地实行了无线电静默。结果,一方面它无法与上级进行联系,另一方面上级也无法联系到该师。当后来发现180师十分危险时,整个志司,3兵团和60军的所有电台集中呼叫180师,可就是联系不上,急得三级首长像热锅上的蚂蚁,有心告诉180师快速突围的方法和路线,却因电台不能沟通而无法进行。 在最后全师突围时,郑其贵也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因为分散突围,全师只突出了3000多人,而其538团采取全团集中突围方式,突出了1000多人,成为180师唯一保持建制完整的部队。根据战后《180师突围战斗减员统计表》统计,180师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的总数为7644人,其中师级干部1人,团级干部9人,营级干部49人,连级干部201人,排级干部394人,班以下6990人。这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大的一次重大失误。 战役结束后,180师7000多人的重大损失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为此他专门来电召见3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 王近山只带了个参谋去见毛泽东。 在中南海,毛泽东要他汇报第5次战役详细情况和180师受损失的原因。王近山勉强讲完180师的情况,说了句“180师受损失我负主要责任”后,就再也说不下去了。随行的参谋做了补充汇报。听完后,毛泽东说:“王近山,你这个参谋说得比你有条理,他在为司令员辩护哩。有关第5次战役和180师情况,60军的领导是否也是这么认识的?” “60军的干部对第二阶段战役指挥有不同意见,主要认为是我指挥方面的失误出的毛病。”王近山坦率地回答。 “现在是调查研究,还不到做结论的时候,谁负什么责任,调查完就会明确的,有责任推不掉,无责任也扯不上。刚才听你们的汇报,看来志司、兵团、军、师各级均有不同的责任,而主要责任谁负,还得进一步调查。有人说是由于你的右倾造成180师的损失,看起来还不能马上做个这个结论,你要把汇报的情况拿出充分的证据来。”毛泽东说。 随行参谋说:“战役的两个阶段,我都记了阵中日记,敌情、我军部署,实战进行的时间、地点和情况都是准确的。” 毛泽东说:“那好,你把这个日记拿来给我看看再说。” 5天后,随行的参谋去送日记,毛泽东与他谈了话,问道:“你老实讲,你们王司令有没有右倾情绪?” 参谋做了回答后,毛泽东又单独召见60军军长,接着同时召见12军军长曾绍山、15军军长秦基伟,还找了刘伯承、徐向前、彭德怀、解方做了调查,然后,确信王近山没有右倾问题,再次召见王近山,说:“第5次战役和180师受损失的问题,现已全部查明,主要责任并不在你,望你放下包袱,继续打好以后的仗。我跟彭德怀和60军军长都讲过,180师那个师长必须撤职,今后不能让他带兵作战。你是个常胜将军,但不能轻敌和骄傲。” 王近山来到朝鲜,水土不服,常胜将军第一次摔跟头,并且这个跟头并不轻!这样的大败仗在我军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王近山自己也窝了一肚子的火。 上甘岭之战 但王近山终究是王近山,打了个大败仗,出了个大名,但是,内心里,他并不甘心。 1952年秋冬,在方圆不到4公里的上甘岭上,他又一次“石破惊天”,与美军激战。这一次他让美国人和全世界都扎扎实实地领教了他“王疯子”的厉害。 这年秋天,寒冷过早地降临到了朝鲜半岛。而新上任不久的“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上将与美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几番“亲赴前线”“巡视”,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最后密谋出一个“摊牌作战”计划——“先攻占上甘岭地区,进而夺取五圣山,尔后进攻平康、金城”,以“扭转目前局面”。 五圣山是朝鲜中部战略要点,地势险要。谁控制五圣山,西可保平康平原,东可瞰制金化经金城通往东海岸的公路,南可威慑金化。若五圣山失守,平康以北一片辽阔平原就将受敌居高临下瞰制,必败无疑。上甘岭就在五圣山南麓,两侧有两个高地——5979高地及5377高地,分别叫“三角形山”和“狙击兵岭”,是控制五圣山的争夺要点,也是攻上甘岭的突破口。 王近山率部就守卫在上甘岭周围。 克拉克和柯林斯、李承晚、范佛里特等在五圣山附近窜来窜去,引起了志愿军总部的注意,彭德怀把这一情况通报给3兵团,加上一线部队的侦察,王近山预测美军在近期有发动进攻的可能,于是给3兵团下属的12军和15军下达了指示,说:“近期内敌可能在五圣山或平康方向有大的作战行动,要密切注视敌之动向。要通告部队,做好粉碎敌人可能发动攻势的一切准备,如果敌人敢于来犯,一定要坚守阵地,寸土必争,大量杀伤消耗敌人,彻底粉碎敌之进攻!” 果不出王近山等人所料,克拉克很快就发动了所谓的“金化攻势”。10月14日,半夜三更,美军和南朝鲜伪军突然大炮发作,向着上甘岭猛轰,两个多小时的炮弹炸得天边红透,炮火一停,美7师、南朝鲜军2师等7个营对上甘岭发动了猛烈攻击。志愿军15军防守分队英勇抗击。 29师87团阵地丢失。随即又进行反击。在反击战中,9连出现了个“不怕死”的英雄,名叫邱少云。该连为了突然发起反击,潜伏在敌前沿高地下,谁知美军一发炮弹打中潜伏地的野草,引发大火,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邱少云烈火烧身,硬是死挺着,最后活活被烧成了一堆“木炭”。他死后,战友们就在他身边发现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溪流过,只要一滚就可以扑灭身上的烈火,但是邱少云怕敌军发现潜伏的部队,竟忍痛被活活烧死。邱少云的英雄之举使9连官兵备受鼓舞,一鼓作气发起猛攻,夺回了阵地。 这一天,敌人疯狂发射了30多万发炮弹,克拉克欲夺取五圣山的企图已很明显。王近山沉着冷静,命令15军45师停止执行原定对敌进攻计划,把作战重点放到五圣山及两个高地前沿要点,把上甘岭确定为主要防御方向;15军预备队向前机动,12军为兵团战役预备队,视情况投入作战。同时,他还把炮兵20团3营和15军属野炮9团3营调往上甘岭。为此,他说:“一定要稳稳守住五圣山,要准备付出巨大代价,上甘岭这一仗必须打好,要准备打美军两个师,非把美7师打垮不可。” 自14日凌晨开始,敌我双方激战7昼夜,美军虽然7000余人被毙、伤、俘,但进攻凶焰并没被打下去,克拉克仍调兵遣将,继续猛攻上甘岭。在反复争夺中,15军的45师打得十分顽强,伤亡很大。18日,上甘岭表面阵地第一次失守,45师退守坑道作战。 五圣山危急,平康平原危急! 这时,王近山演绎出了“三调12军”的故事。 他一调12军,命其31师91团作为15军44师二梯队归15军指挥。随后,44师连续7日出击,牵制美军向45师正面进攻,迫使美7师主力西调。与此同时,上甘岭两个关键高地““三角形山”、“狙击兵岭”的防守分队全面展开坑道战,配合反击,与敌反复争夺表面阵地。为了稳固阵地,王近山决定对“三角形山”高地反击,全面恢复阵地,得手后再反击恢复“狙击兵岭”。25日14时,他二调12军,令其31师92团到15军防御方向作战,接替91团。91团调五圣山为45师预备队。指示12军军长曾绍山:“随时做好准备,协同15军作战。” 王近山的“疯劲”已经开始发作了,他已决心把上甘岭战役打下去。 次日,他又三调12军,把31师93团调五圣山,准备投入上甘岭作战;与此同时,34师100团、106团,35师103团待命。 曾绍山是他红军时期的秘书,见“老师长”3次调兵,禁不住说:“老师长,这一仗将越打越大了!” “这将是一场持续的、大规模的残酷决战。”王近山冷冷地回答。 事后,他的这个说法得到应验,上甘岭战役整整打了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3兵团共打退敌营以上兵力的冲击25次,打退敌营以下兵力的冲击650余次,进行较大的反击29次。这是后话。 10月下旬,正当我军退守坑道,与敌进行反复争夺之时,美7师突然撤出“三角形山”战斗后西调,南朝鲜军第2师随即接替它进行进攻。而这时12军31师已到达了上甘岭地区。王近山见时机已到,下令发动决定性的反击。 30日21时,15军45师5个连、29师2个连在炮火支援和在坑道内的3个连的密切配合下,一举反击“三角形山”成功,歼敌4个多连,恢复了阵地。第二日晚上,31师91团趁着黑夜接守兄弟部队刚刚夺回的“三角形山”主峰。 “三角形山”主峰得而复失,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急得跳脚,天还没亮,又开始打炮,同时几百架飞机进行狂轰滥炸。克拉克还怕李承晚伪军不管用,又命令美7师31团一个营带着哥伦比亚营、美空降187团一个营,南朝鲜军9师30团1、3营,拖着300余门火炮进行支援,于是,伪军和“主子军”联合向“三角形山”发起多路猛攻。但是,12军91团8连一个连一个上午就打退他们连以上的“大冲锋”15次,歼敌1500人,“嗡嗡”乱叫的飞机也被他们击落4架。 下午,美7师31团再次攻击,哥伦比亚营也跟在他们屁股后乱冲,8连顽强坚守,美军前进不得,转身攻打其他阵地。8连1班竟然又腾出人手主动支援“兄弟部队”。他们支援就支援吧,又打出两个和兵团司令一样爱“撒疯”的英雄!当众敌蜂拥上来,“兄弟部队”打得人仰马翻时,大鼻子美国佬嗷嗷叫着冲上了阵地,情况非常危急,这时“打援手”的1班两位战士王万成、朱友光,情急之中,突然拉响爆破筒,冲入敌群,在众目睽睽中与突入之敌同归于尽,又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这就是后来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光辉形象,电影中一个“王成”其实是王万成、朱友光两个英雄原型。 黄昏时分,王近山事先调来的12军31师93团也加入“三角形山”作战阵营。接下来两日,范佛里特在原有兵力上又加派南朝鲜军9师30团上阵,继续攻打“三角形山”。91团也派出3个连对战,歼敌1200余人,“三角形山”仍然控制在12军手里。 以后,美李联军每日用飞机大炮轰,发动上百次猖狂攻击,可3兵团勇士仍牢牢地守住阵地。这时,王近山又做出一个决断:部队轮番上,边补边打,边打边补,视人员伤亡情况及时增补。随即,15军45师除炮兵、通信、后勤部队外,撤离到后方整补,但师团指挥系统和勤务保障系统则不动,继续支援12军作战。在12军中,31师担任“三角形山”全部坚守任务及“狙击兵岭”北山的反击和坚守任务;34师部队作为31师二梯队,35师103团接守92团的虎岩山、云磨山、赤山地区;在德山岘组成前方指挥所,由12军副军长李德生统一指挥12军及其他所有参战部队;炮兵7师师长组织炮兵指挥所,负责炮兵指挥。这两个指挥所统一由15军军长秦基伟指挥。 5日拂晓,南朝鲜军第2、9师5个营,在100多架飞机和30余辆坦克的支援下,分3路再次向“三角形山”猛攻。 战况空前激烈。91团顽强坚守,10小时激战,歼敌2000多人,南朝鲜军被迫停止了进攻,“三角形山”得以巩固。 为了扩大战果,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王近山决定将作战重心东移至“狙击兵岭”北山,集中兵力对“狙击兵岭”北山实施反击,夺取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狙击兵岭”北山位于上甘岭东南侧,地势比敌占领的“狙击兵岭”低,受其瞰制,同时受注字洞南山和“三角形山”东南无名高地火力的控制,既不利守,也不利攻。敌人攻占“狙击兵岭”后,又是筑工事,又是架铁丝网,还把所有退守的坑道破坏了。但15军29师仍坚持在那里和他们战斗。11月10日晚,92团反击部队利用黑夜,隐蔽运动到“狙击兵岭”北山29师坚守的坑道内和敌前沿石岩下。 第二日,天下着小雨,雾沉沉的。黄昏时分,92团和29师对“狙击兵岭”北山的反击作战开始了,炮声如雷贯耳,震天动地,敌人阵地被打成一片火海。反击部队分3路迅速突入敌阵,战至临近黄昏,守敌南朝鲜军第2师17团一个营全部被打死,“狙击兵岭”北山又回到了王近山手中。 南朝鲜军2师丢了至关重要的阵地,师长急得发毛,天没亮就派一个团的兵力,在300余门火炮和20余架次飞机的火力掩护下,向“狙击兵岭”北山发起了猛攻。在激烈的拼杀和争夺中,92团2、3连因伤亡巨大,除3连1排坚守主峰外,不得不放弃其他表面阵地,退守坑道。但当夜92团再次反击,在坚守坑道分队配合下,又恢复了表面阵地。 第三日,92团继续在“狙击兵岭”北山与敌反复争夺,连续打退敌多次反扑,再次予敌以大量杀伤,敌横尸遍野。与此同时,93团为配合“狙击兵岭”北山的作战,以小兵群战术,顽强抗击敌再次对“三角形山”的反扑,歼敌900多人,使“三角形山”更加巩固。 但是,敌人并不就此罢休,又接二连三地用成连成营的兵力向“狙击兵岭”北山进行更加疯狂的反扑,激烈的争夺战异常残酷。有些地区山都打矮了,浮土有一尺多深。 6天6夜都是激战,一个阵地的反复争夺,敌人虽然伤亡惨重,但仍不断投入兵力拼命反扑,妄图在夺取“三角形山”无希望的情况下占领“狙击兵岭”北山,这样“金化攻势”也算取得了一半的“胜利”,多少可以保住“联合国军”的一点面子。可他们的美梦破灭了。17日夜,前方指挥所李德生副军长命令34师106团接替92团,加入“狙击兵岭”北山的争夺战。 在团长武效贤“上山前”,王近山亲自与他谈话,说:“12军上了4个团,希望你上去全部恢复和巩固北山阵地,把敌人的进攻彻底打垮,兵团不再投入新的部队。” 武效贤是大杨湖的主攻营长、大别山的开路营长,淮海战役的主攻团长,进军大西南带的也是先头团,曾亲手捉住国民党第5兵团司令官李文,是王近山最看重的爱将。结果他带着106团一冲上去,就开始与敌展开激烈争夺。 18日,3营8连打光了。19日,7连打光了。20日,最后一个9连拿上去,又打光了。但是在21日奇迹出现了,他带着全团在击退敌人50多次冲击后,毙、伤敌1500余名,给敌以重大杀伤,终于把仗打活了。 随后,他一个团“守山”20多天,南朝鲜军第2师、第9师3个团先后发起102次冲击,都遭到了歼灭性的打击。他还主动发起反击11次、袭敌8次、伏击1次,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战役进攻,最后于12月15日归建,完成了“打到底,收摊子”的任务。至此,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上甘岭一仗是王近山在朝鲜的最大动作,他这一“撒劲”,上甘岭这不到4平方公里上引得双方投入兵力10万多人,战死战伤4万多人。克拉克原来想“出其不意,只要用两个营的兵力5天就可以达成目的”,最后,不得不说:“‘金化攻势’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这次作战是失败了。”他的下属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则更是公开承认:“这是战争最血腥的和时间拖得最长的一次战役,使联合国军蒙受到重大的损失。” 王近山的“疯劲”一撒,把全世界都震撼了。 王近山两次获朝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后来,上甘岭战役被拍摄成了一部电影《上甘岭》,当上映的时候,王近山特地去观看,可他看了一半就泪流满面,中途退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