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天皇当得也挺难受的,活不少干,还没有退休,连多休息几天都得请示,小车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最后一口气。这天皇有什么当头? 杨文凯:如何理解天皇“生前退位”意愿 8月8日,日本公布了明仁天皇亲自发表的1800余字视频讲话,其主旨是表达了个人年事渐高、健康欠佳,越来越难以完成作为象征性天皇所需要履行的繁重公务职责。日本天皇强烈暗示希望“生前退位“,震惊了日本和世界。 当天,为了淡化讲话的公共性,明仁天皇反复强调:“站在天皇立场上不具体触及现行的天皇制度,今天我作为个人,想谈谈至今为止思考之事”;“根据宪法,天皇没有参与国政之权能。我在此讲述了自身的想法”。明仁天皇虽没有明言“生前退位”,但讲话内容几乎就是“要求(政府)允许生前退位”,毫无疑问。 明仁天皇亲自出镜,以法律允许的方式向国民表达心迹,或是为了安抚此前报道因用语不当所引起的混乱。7月13日,NHK以独家快讯的方式播报消息称:“明仁天皇对宫内厅表示,自己已经力不从心,应该让能够履行天皇职责的人身在其位,希望生前退位,让位给皇太子德仁。”随后,共同社等主流媒体也播发了相同消息。不过,宫内厅次长山本信一随后更正说:“在宪法约束下,天皇陛下不会对《皇室典范》和皇室制度发表言论”。这意味着,天皇虽有退休之意,却不会直接提出“生前退位”的要求,因为这与天皇不干预政治、不对现行法律和制度发表意见的规定不符。 那么,天皇究竟有没有行事的自由?有没有表达的自由?有没有退休的自由?在现实中,日本天皇作为国家的摆设,几乎没有这种个人自由。现行《日本国宪法》(1947年5月3日起实施)和现行《皇室典范》(1949年6月1日起实施)规定了天皇的地位、继承、职责和权限:“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皇位世袭,根据国会议决的皇室典范的规定继承之”。可见,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性存在,其言行已被宪法划定了红线,不能越雷池半步,这是战后日本最大的政治之一。由于现行《皇室典范》没有关于“生前退位”条款,所以天皇只能谨慎表达意愿,不可明言要求而引发误会。 在古代,根据《古事记》的记载,日本天皇拥有太阳神“天照大神”的血统。日本天皇万世一系,从来没有经过改朝换代。日本皇室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王室,历史比英国皇室还要长得多。直到1945年日本败战为止,日本天皇都是神的存在,掌握着最高的“神格”。战后,日本天皇走下神坛,发表了《人间宣言》,由神变为人,但天皇依然是这个神道教国家的最高象征。 今上明仁天皇在皇室的亲民性和平民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变革,不过特殊的身份使他必须扮演好天皇这个角色。在宗教层面,天皇是全体日本人的大祭司,在宫中会做“晨祷”、“日供”、“旬祭”,在不同的月份还要参加十多种祭祀活动,服装特定,程式严格;在国家层面,天皇的主要职责是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出席礼仪性的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仪典等;在传统、文化、社会各层面,天皇也承担着名目繁多的名誉头衔和交流任务。所以,当年事渐高伴随着健康欠佳,天皇自觉不能胜任职责也是人之常情。与其在其位难谋其政,还不如退休让位,不失为明智而务实的选择。然而,82岁的天皇在法律上却没有退休的自由,这使他需要公开表明心迹,恳请国民认同,以推动《皇室典范》在继承问题上给出新选项。 明仁天皇在视频讲话中8次使用了“象征天皇”一词,展现出拥护《日本国宪法》的明确立场。作为首位在战后新体制下继位的天皇,明仁一直怀着建立“与国民一起前行的皇室”的想法,不断探索面向新时代的天皇应有的姿态,体现了追求象征性天皇理想形象的强烈意志。本次天皇公开表明心意,也是这种探索的延续,意在为“天皇健康状态严重不佳”或“天皇过世”的局面降临而提前做出合理预案,做好过度安排,把可能出现的社会停滞、给国民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将至最低点。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想法由来已久,所以对天皇表明真实心意的视频讲话,不宜做过多的政治解读。从最朴素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角度出发,从皇室接班的正常过程来理解,或许会更接近事实,这也是大多数日本国民能够理解的想法。 至于一部分舆论和分析提出所谓“政治阴谋说”,即安倍有意要挟经常反思战争历史、与自己理念不合的天皇退位;或是所谓的“别有用意说”,即天皇有意通过生前退位来为安倍制造麻烦,阻止或者延缓内阁修宪的脚步,大都是一些以己度人的奇葩的政治想象,完全出于对日本象征天皇制和现行民主政体的隔膜。 因为在日本,一方面,拥有神明血统的天皇尽管虚位存在,却是国家和民族的最高象征,一直备受国民尊重,历代执政者和历届政府都是“尊王派”,安倍政权也不能例外;另一方面,皇室干预实体政治是国家大忌,日本皇室连这样的想法都不会有,更不用说有所行动了。当代日本的虚位天皇与实体政治是两个互不干扰的系统,这是国家制度之本,不容改变;而通过国会讨论并修改《皇室典范》来实现天皇生前退位的愿望,这是操作层面的改进,不会伤及根本。对此,安倍晋三首相表示,无需迎合那些认为皇室制度变更就会危及日本存立的民族主义言论。 当然,天皇暗示“生前退位”意愿事出突然,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也为国会立法增添了难度。由于规定皇位继承等的现行《皇室典范》没有涉及“生前退位”相关内容,实现此事需要修改法律,并谨慎探讨是否与《宪法》相冲突;同时,在立法形式上也存在究竟是修改《皇室典范》还是制定新的特别法等选择,课题牵涉面广泛。 诸如,退位天皇拥有“上皇”或“法皇”权威,与新天皇并立是否有害?今后是否会出现不以天皇自由意愿为基础的强制退位?随着《皇室典范》的修改,过去围绕创设“女性・女系天皇”和“女性宫家”的讨论会否重燃?为了避免论点越来越多,是否应该制定仅限当今天皇一代认可退位的特别法? 此外,还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法律规划和制度细节。如果皇太子德仁即位,在皇位继承排位中,第一继承人将变成现在皇太子之弟秋筱宫。《皇室典范》规定仅天皇儿子能成为皇太子,是否需要新设“皇太弟”这一地位?天皇、皇后夫妇现居住在皇居御所,皇太子一家现居东宫御所,如果天皇退位后,居住地如何调整?如果现皇太子继位,作为全民祝日的“天皇诞生日”就要改为2月23日,现在的“天皇诞生日”是12月23日,如何处理?等等。 由于顾虑重重,日本媒体广泛呼吁以天皇表明意愿为契机来加深国民讨论,政府也将组建有识者会议来详尽议论天皇生前退位的可能性和实施细则。不过,海外媒体支持天皇“生前退位”比日本媒体表现得更为直截了当。英国泰晤士报认为,天皇表达如此意愿,目的是为了促进皇室制度的安定存续而引起更广泛的议论。美国纽约时报指出:虽然天皇亲口说“退位”或“引退”是政治禁忌,但是“天皇的意思是明确的”,天皇出访了50个国家,在2015年履行了270项公务,天皇应该得到休息,日本人对此不能否认。 在民间,日本共同社实施舆论调查显示,85.7%的受访国民表示可以接受天皇“生前退位”;日本经济新闻民调显示,77%受访者认可此事;日本电视台调查结果,90%以上受访者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更有普通市民表示应该尊重天皇的想法:天皇是日本的象征,承受很重负担,希望尊重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想法,安享晚年。 当然,即使有了大部分日本人的民意为基础,旷日持久的议论、复杂繁琐的程序也会使天皇“生前退位”存在变数。再过两年就是平成30年了,明仁天皇能否在继位30年之际如愿以偿,以“生前退位”为日本皇室带来新典范,并在有生之年看到皇室后继者们按部就班,顺利延续,让人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