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8) |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8) 劉鉞聲 溫家寶進入南開中學,以校友周恩來為楷模 溫家寶1954年跨進並就讀六年的南開中學,是南開系列學校(大、中、小學、女中)的發祥地。創辦人嚴范孫、張伯苓,1904年將舊學塾改建新學堂。周恩來1913年至1917年在此讀書。一所中學培養出兩位新中國的總理,絕無僅有。 南開中學首任校長張伯苓任職46年,宣導教育救國,締造了南開精神。南開中學訓練學生注重五個方面:一、重視體育。“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體德兼進,體與育並重;二、提倡科學;三、團體組織。訓練學生做事能力、服務精神;四、道德訓練。特別注重於人格教育;五、培養救國力量。學生在求學時代,必須充分準備救國能力。五項訓練歸結為“公能”二字,即“培養學生愛國愛群之公德”和“服務社會之能力”,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作為南開校訓。用今人的闡釋,南開精神就是“愛國、樂群,敬業,崇尚科學,追求發展。”南開中學第六任校長康岫岩說,濃厚的愛國、樂群、敬業的公德價值觀氛圍,強烈的崇尚科學、追求發展、服務社會的責任感,這就是南開中學的特色,以此鍛造學校的人文精神。 南開的校牆特選青蓮紫色,寓意學子出污泥而不染,氣質高潔。至今,在南開中學的教學樓門口懸掛著創始人嚴范孫為學生制定的“容止格言”:“面必淨,髮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 官方媒體評論稱,在南開的人文精神薰陶下,在天津以及抗戰期間遷址重慶,一批批優秀的學子走出校園,成為社會的棟樑和中堅。 據不完全統計,南開中學近百年的歷史培養新中國的總理2人:周恩來(1917——屆別,下同)、溫家寶(1960);副總理1人:鄒家華(1941);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4人:林楓 (1930)、吳階平(1932)、鄒家華(1941)、周光召(1947);全國政協副主席5人:屈武(1922)、王昆侖(1923師範班)、孫孚淩(1938)、萬國權(1938)、朱光亞(1941);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央研究院正副院長6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央研究院院士,外籍院士和國外的院士55人。 另外,社會各界的許多著名人士也都是出自南開,比如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著名作家、藝術家老舍、曹禺、黃宗江、端木蕻良、周汝昌、金焰、韋君宜、張肖虎、沈湘……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開中學歷屆畢業生中還出了兩位清華大學校長。 2003年4月才因為年齡原因辭去清華大學校長職務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班主任,著名核能專家王大中是南開中學1953年畢業生。 南開中學培養出來的另外一位清華大學校長是著名教育家、中研院院士梅貽琦。他於1909年畢業於南開中學的前身“南開中學堂”,考取清華大學遊美學務處選派的首批赴美留學生,1915年回清華學校任教,後任教務長,暫代校務,清華大學留美學生監督處監督等職。 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梅貽琦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到職後多次闡述“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師資為大學第一要素”等辦學至理,並積極延聘國內國際著名學者來校執教。他認為:大學“應有兩種目的,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才”。在他的主持下,清華大學發展為一所在國內外頗有影響的學府。 八年抗戰期間,梅貽琦仍是清華大學校長,並主持西南聯合大學的校務(任聯大常委)。西南聯大的存在和發展,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抗戰勝利後,清華大學回到北平,梅貽琦繼續擔任校長,直到1948年12月清華園解放前夕。在他任校長的17年裡,清華大學得到長足發展,全校設有文、理、工、法、農等五個學院26個系,在校師生2400多人。 梅貽琦於1955年由美去臺灣,用清華基金籌辦“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後擴展為新竹清華大學)。1962年5月19日病逝於臺北。 溫家寶在回憶自己的南開生涯時,清楚記得入校的第一天,班主任教師便向同學們講述了“南開中學校友的最傑出代表”周恩來在南開求學的經歷,要求他們以周恩來為楷模,力成大器。 官方媒體曾這樣評價稱:周恩來的事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溫家寶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溫家寶的為人和行事頗有周恩來風格與此當不無關係。 周恩來,字翔宇,號飛飛。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出生於江蘇淮安。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隨堂伯父周貽謙到奉天銀州(今遼寧鐵嶺),入銀崗書院讀了半年書。秋天,伯父周貽賡接他到瀋陽入東關模範學校學習。這時,少年周恩來在老師的教育和《革命軍》、《猛回頭》等書刊影響下,已樹立讀書救國的大志。 1913年8月中旬,周恩來考入天津南開中學。周恩來入學初期,國文、英文成績欠佳,經過奮發努力,很快趕上,各科成績均優。在課外,他非常關心時事,經常閱讀具有愛國民主思想的報刊、書籍,如《民權報》、《民立報》、《大公報》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王夫之的著作,以及西方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民約論》、孟德斯鳩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論》等。他還積極參與敬業樂群會、校風報社、新劇團、演講會等學生社團的活動,擔任各種負責工作。 1917年6月,周恩來從南開中學畢業。經過南開四年的學習培養,周恩來不僅成為熱心公益,各科成績優秀,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而且成為一位極為關心國家民族命叩膼蹏摺 同年9月初,他抱著“邃密群科濟世窮”的決心,為尋求救國良方,東渡日本留學。周恩來在日本度過了一年半的留學生涯,1919年4月,他在得知南開學校即將創辦大學部的消息後,決定回國學習。9月入南開大學文科,學號是62號。 周恩來入南開大學期間,正是“五四”反帝愛國邉硬粩喔邼q之際。他和廣大進步青年一起,從“五四”邉右槐l就投身偉大洪流之中,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發起成立“覺悟社”,組織天津學生赴北京總統府請願。在校內,他負責“南開學校學生通訊處”工作,聯絡海內外南開校友,他還協助張伯苓校長推進學校的改革工作。1920年1月,他組織領導南開大學、北洋大學、直隸工業學校、直隸女子師範、南開中學等天津愛國學生三千多人向直隸省公署請願,被反動當局逮捕。出獄後,於1920年11月由南開大學“范孫獎學金”資助赴歐洲勤工儉學。 在旅歐勤工儉學期間,周恩來、趙世炎等發起組織旅歐少年共產黨(後改稱為旅歐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正式開始了他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生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成立,周恩來出任總理。1945年9月政務院改稱國務院後周恩來繼任總理。直到1976年1月病逝,周恩來擔任了26年多時間的國務院(政務院)總理職務。 據明鏡出版社的《溫家寶傳》一書描述,在南開中學求學生涯裡,好學上進的溫家寶對被譽為“南開楷模”、“後生風範”的周恩來一直懷有高山仰止的無限崇拜。當然,少年時代的溫家寶雖時常被父母和老師教導要樹立遠大志向,但絕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中國共產黨第四代領導人,更不會預料到他溫家寶會在第一任總理周恩來去世27年以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任總理。 細算起來,周恩來當年從南開中學畢業到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總理,中間歷經了32年多的時間。溫家寶日後從南開中學畢業後到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任總理,中間也歷經了32年多的時間。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