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14:钟鼓楼 明清时期北京的街道、胡同一般都是南北走向或东西走向。 烟袋斜街是条长二百多米的小胡同,因为是东北、西南走向,所以被称为“斜街”,西南口连什刹海银锭桥,出东北口是鼓楼。 有清一代,有钱有身份的人都喜欢抽烟。抽烟不仅是过烟瘾,也是身份的象征。乾隆年间的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晓岚的烟瘾就很大,人称“纪大烟袋”。 纪晓岚是乾隆十九年甲戍科进士。那时候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了--文科博士。 满清时什刹海周围有几个王爷府,王府的人都好这一口,这条斜街上就多了几个卖烟具的店铺。 地以物为名,这条小胡同就被称为了“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里的“大清邮政” 清没,民国出,抽纸烟流行,烟具店关门,烟袋斜街也衰败了,斜街两边住的都是贫民百姓。 改革开放后,官二代、富二代学着满清刚入关时跑马圈地,把什刹海东北角的地皮都占了,盖了各种酒吧。白天酒吧偃窗闭户,到了晚上灯火辉煌。没人介绍进不去酒吧,一般老百姓也就远远地看着。酒吧里的一瓶酒动辄几千、几万元人民币,开瓶的手不软,买单的心不颤,反正钱不是好来的,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那时能进这类酒吧也是身份的象征。 烟袋斜街沾光,也红火起来,各种店铺应景而生。 习大大主政,铁腕反腐,有前科的主儿没前科的主儿都不敢往枪口上撞,酒吧主人纷纷歇业,当年的灯红酒绿如深秋的落叶,西风席卷不见踪影。 烟袋斜街二度没落。 现在走在烟袋斜街里,只看见几家不伦不类的商店卖着不知所名的商品,蒙骗旅游客。
出了烟袋斜街东北口,就看见鼓楼了。 鼓楼位于老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 老北京城是被四周的城墙框起来的。 无产阶级新政权建立后,要拆旧城建新城--旧貌换新颜。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痛心疾首、泣心沥血,上书保护北京古城,终不得。 据说周恩来安慰梁思成: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于是把北京的牌楼、城墙、城门都陆续拆掉了。 岂不知旧的去了就再也没有了。 现在的这股“拆”的风潮是否就是从那时刮过来并发扬光大的?
鼓楼通高46.7米,坐落在高4米的砖砌台基上。楼体面阔五间,形制为三重檐歇山顶、灰瓦绿琉璃剪边屋面。从外观上看它是一座两层的建筑,实际在两层之上还有一个暗层。鼓楼的底层为砖石结构,前后各有劵门三道,左右各有一道,东北角还设边门,内砌69级石阶可通上下。二层以上为木结构,四周修有回廊,外侧设望柱和栏杆。 鼓楼历史上曾经三毁四建。最初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名齐政楼,取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后被火焚毁。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再毁于火灾。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度重建,不久因雷击被毁。嘉靖十八年(1539年)第三次重建,终于留存至今。 中国古代都城有“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制。鼓楼处在皇城之后,从元代始就是北京城里重要的商业区。满清末期,王府井商业区红火起来,这里就逐渐衰落了。
鼓楼以北100多米处有一座钟楼。 古代城池或庙宇里的钟鼓楼一般是东西对立排列,而北京的鼓楼在南,钟楼在北,一前一后地坐落在古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 钟楼是一座全砖石结构的建筑,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钟楼东北角开一登楼小券门,登75级台阶至二层。整个建筑结构强调了共鸣、扩音和传声的功能,这种设计在中国钟鼓楼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钟楼的正中立有八角形的钟架,悬挂“大明永乐吉日”铸的大铜钟一口。钟高7.02米,直径3.4米,重63吨,是目前中国现存铸造最早、体量最大、重量最重的古代铜钟,堪称中国的“古钟之王”。撞击时声音浑厚绵长,“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 钟鼓楼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击鼓敲钟报时之处。 根据明清规制,每晚定更(一更,19点—21点)和亮更(五更,3点—5点)时先击鼓后撞钟。定更时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为“净街”,亮更时钟声响城门开,此谓“晨钟暮鼓”。击鼓和敲钟的方法相同,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如此两遍,共108下。古人用108声代表一年,一年有12个月,24节气,72侯(古人把五天称为一侯,六侯为一月,一年七十二侯),这些数字相加为108。 关于这口铜钟,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有一天,皇帝下圣旨,要铸造一口一万斤重的大铜钟,限期完成,逾期砍头。大臣接旨后,就把全国有名的铸钟匠人召集到京,命最有名的工匠老邓头带领大家铸钟。 老邓头带领大家日夜苦干。奇怪的是,铸好的铜钟有裂痕。再铸,还是有裂痕。 日子一天天过去,铜钟铸了一次又一次,总是不成功。大家都很着急。 这一天大家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如果仍铸不成,第二天就是期限,大家都要被砍头了。 老邓头有一个女儿,每天去铸钟厂给老邓头送饭。 这天邓姑娘来送饭,走到工棚后边,听见工匠们议论:按老例,铸这么大的铜钟,一定要给钟神献上一个女孩子为祭品,否则铸不成钟。 邓姑娘心里一动,走到化铜炉旁。 这时炉里的铜已经化好,大家正在准备再铸最后一次。 突然,邓姑娘跑向化铜炉,纵身跃入炉里。 大家措手不及,只抓住了邓姑娘的一只绣花鞋。 众人正在慌乱之时,一个小徒弟喊起来:“快看,铜汁变样啦!”大家一看,果然,铜汁放出了异彩。大家马上动手铸钟,终于赶在太阳落山之前铸成了一口大铜钟。 从此,每到定更敲钟时,就能听到“邪!邪!邪!”的钟声,老妈妈们就会伤心地说:“铸钟娘娘又来要那只绣花鞋啦。” 如今,铸钟厂没有了,但在钟鼓楼的西边还留有“铸钟厂”的地名,在小黑虎胡同里还有“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的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