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获诺奖的是屠呦呦而不是袁隆平(zt) (笔者按:4年前的9月,屠呦呦在纽约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当时,外界普遍认定:屠呦呦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笔者有感而发,撰写《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为何是屠呦呦而不是袁隆平》一文。4年后的今天,屠呦呦果然如约获得诺奖。翻检4年前的旧文,尚觉仍是今天的感慨。略改标题,再录之) 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为何是屠呦呦而不是袁隆平 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一位“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头衔”、已是81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奖。拉斯克基金会在获奖人介绍中评价说,“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已有数亿人因此受益,未来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长”。 据说,拉斯克医学奖一直被誉为“美国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外界由此认定,屠呦呦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已有眼红者认定,屠呦呦一个人获得殊荣很不团队、团队很受伤害,这暂且不论。我想到的是,屠呦呦获奖并获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断言,必定还有一个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就是水稻杂交之父称誉的袁隆平。 不知道农业领域、水稻领域是否也有相关的诺贝尔奖,也不知道若有,能否颁发给袁隆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无论如何,给大家平素的印象,袁隆平就是中国获得诺贝尔奖领军人物、中国科学界的第一种子选手。并且,颁奖给屠呦呦有一句赞誉,“已有数亿人因此受益”。袁隆平院士的科研成果,一向被冠以多养活了多少多少亿人,我们多么希望,能有权威机构、权威人士也给出这么个中肯的评价啊! 众所周知,最近,袁隆平院士很是出镜、很是忙碌——农业部什么机构搞了个很庞大的验收仪式,验收袁隆平的“超级水稻”试验田的亩产数量。据说,这个类似于奥特曼的“超级水稻”的名称,是袁隆平院士自己定下的。这个验收会的热闹,却实在有点差强人意——那头欢呼的锣鼓还余音袅袅着呢,“致敬”的手臂还没落下呢,这边网络上早已是一大片质疑之声。 网友质疑,水稻种植了几千年,袁隆平用短短的时间,使其增加了若干倍,“超级水稻”是否有“绝无仅有”的自诩之意?“超级水稻”主要是在原来杂交水稻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株型,采用密植技术以提高产量。没有任何高新的技术,何以体现“超级”二字呢?以年限限定的亩产数量,是否有数字大跃进之嫌? 更有种过水稻的网友质疑,多年来,袁隆平先生的杂交稻研究项目,产地、生产过程和产量测量,一直都处于神秘状态。“Y两优2号”测定亩产为926.6公斤,被称为“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新高峰”。质疑者称,自己亲自栽种的杂交稻,如果碰上风调雨顺,加上少虫害、肥料充足,曾经达到过亩产1100斤的水平,但那已是稻穗满垄、密不透风、颗粒饱满、株株丰硕。袁隆平要达到亩产近2000斤,那些稻株,还有透气的空间吗? 另有网友透露,袁隆平的项目,仅知道的国家资助即有1700万元、地方配套1500万元、某部的2000万元。网友直指,袁院士在“隆平高科”、“亚华种业”等上市公司中,曾是有深厚利益背景甚至直接控股的。甚至早在2009年,就有人举报隆平高科以水稻科技名义欺骗股民、上市圈钱,通过黑幕操作为利益小集团谋取巨额的“创业利润”。 我们不否认袁隆平院士对于中国水稻、对于中国餐桌、对于中国民众的杰出贡献。无论如何,单凭他的那张田野气息浓郁、沟回若田垄般的脸孔以及确实是成效显著的育种成绩,我们就应该向他“致敬”。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网友质疑的合理性——从另一个角度说,袁隆平院士近乎王婆卖瓜式的鼓噪、广而告之,却又不乏自吹自擂之嫌。可以说,以往没有任何一个成绩卓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如袁隆平这样能说会道、大肆鼓噪;以往没有任何一个成绩卓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如袁隆平这样和商业利益联系如此紧密;以往没有任何一个成绩卓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如袁隆平这样与时代科学研究浮躁、浮夸、造假以及视商业利益第一、视政绩工程为要如此巧妙而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如悄然间,已成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屠呦呦。 或者说,是时代造就了袁隆平、推出了袁隆平,时代需要一个如此这般的袁隆平。如此,听到人民日报以至高无上的“致敬体”向他发出欢呼与看到网友不无道理的质疑,我们的心中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我们需要袁隆平,我们却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一个袁隆平;我们承认袁隆平的杰出贡献,我们却不情愿接受附加在其上、其后的商业利益、政绩需要以及浮躁喧嚣;科研需要袁隆平,科研却不需要更像是社会工作者、政务工作者的袁隆平——我相信,不是屠呦呦的出现而比衬出袁隆平距离诺贝尔奖的渐行渐远,而是,真正的科学奖项原本就是严肃的、心明眼亮的,是实打实的,是容不得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 让科研的归科研,剔除附加在科研之上的所有囊肿依附物,让科研的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成为现实;不惟功名利益,不慕权势权贵且不与其沾亲带故、打成火热一片、伯仲不分,这就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屠呦呦获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1149.02公斤!袁隆平团队创世界新纪录 2017/10/16 东方网 10月15日,记者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15日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该示范基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范点之一。该地区全面无霜期达205天,活动积温达4371.4摄氏度,年降雨量在594.4毫米左右,属轻度盐碱土地。 据了解,测产专家组,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市农牧局土壤肥料站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该基地种植面积达102亩的“湘两优900”百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专家组在现场考察基础上,随机抽取了3块地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打实收,总收面积3.126亩,三块地亩产分别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亩产1149.02公斤。 记者连线了在现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春芳。他介绍,品种整个生育期表现良好,10月5日初步实收测产数据显示,亩穗数19.5万,成穗率78.6%,每穗粒总数304粒,结实率90% ,千粒重25.5克,穗粒数273.6粒,预测亩产理论产量在1357.4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