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变天目茶碗(4) 虽然曜变天目是在中国烧制,但因建窑在中国早早地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自元代以来极少有人知道建窑。 建窑重新被发现还是拜托一个日本人和一个美国人。 20世紀初,日本人山本由定曾辗转前往建阳水吉考察建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深入窑址。1935年,美国人詹姆斯·普拉玛教授(James Marshall Plumer)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來到水吉镇后井村找到了建窑窑址,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和实物,当年即在《英国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上发表了《发现举世闻名的建窑窑址》(The Place of Origin of The World-Famous Chien Ware Discovered)一文,建窑这才重新回到现代人特別是中国人的视野之中。 建窑建盏虽然在近代才被中国人重新认识,但在日本却是家喻户晓的神圣之物,甚至已经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截至2001年6月,日本共计有1059件文物被指定为国宝,这其中陶瓷有14件,而中国古陶瓷就占了8件。在这8件中国古陶瓷中,建盏占了4件:3件曜变天目盏,1件油滴天目盏。由此可见日本人对建盏的重视。 另外4件中国古陶瓷是:宋代吉州窑1件、宋代龙泉窑2件、元代龙泉窑1件。 来看看这4件中国古陶瓷长得是什么样子。 1、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团花纹茶盏,藏于大阪萬野美術館。1953年被指定为国宝。
这件茶盏呈缸形,广口,瘦底,浅圈足。外壁黑釉地上呈玳瑁斑。盏內剪紙贴花装饰,每一个团花均由两枝牡丹组成,布局疏朗,灵动活泼。日本人称此茶盏为“玳皮团花天目茶碗”,“玳皮”即“玳瑁”。 此茶盏的流传经历依次是:上田三郎右卫門→松平不昧→松平直亮→万野裕昭→万野美术馆。 2、宋代龙泉窑青釉直颈瓶,藏于东京ARUKANSYUURU美术财团。1951年被指定为国宝。
这件青釉瓶撇口,细长颈,圆腹,圈足。造型穩重端莊。通体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洁净无瑕,浑然一色。此瓶是南宋時浙江龙泉窑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杰出作品。 日本茶道界称此瓶为“青磁下芜花生”,“下芜”是形容瓶的腹部象扁萝卜形。从平安時代(794—1192年)前期开始,中国青瓷大量传入日本,保存下來的青瓷中以此瓶最为精美。和同时期的南宋花瓶相比,此瓶的线条比例精准,造型端正,是当时“御贡”的一件青瓷。类似的藏品全球存世只有两件,称得上是南宋时期龙泉窑的极品。 3、宋代龙泉窑青釉凤耳瓶,藏于大阪府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1951年被指定为国宝。
这件青釉瓶盘口,直颈,折肩,筒形腹,圈足。颈部对称置凤凰形耳,使其朴素的造型平添均衡匀称之美。通体內外施标准的粉青色釉,釉色纯正。在传世的宋代龙泉窑青釉凤耳瓶中以此件最为出众。日本人称此种龙泉窑青瓷为“砧青磁”,是因为瓶的形狀颇似古代捶衣裳用的砧子。 日本人评价龙泉窑的青瓷器有四个要素:年代(宋代),釉色(粉青,梅子青),器形(日本人最看重的是30公分左右的茶道用花瓶)和传承(是不是古渡日本后传世的),如果四个要素都达到了顶级,就是国宝了。 日本人给此瓶取了一个雅致的名字--“万声。举办茶会时如果正好碰上牡丹或芍药季节,这样的花瓶应该是最上选的茶席花器。青玉般的粉青釉与粉嫩的花色互相辉映,带双凤耳的直颈将贵气的大花以优美盘口托出,有如一幅宋画出现在宾客面前,这样的意境值得赞叹“万声”吧。京都的阳明文库收藏的一件直凤耳瓶被定为重要文化财,名曰“千声”。“千声”相比“万声”自然要逊色一筹了。 4、元代龙泉窑青釉褐斑玉壶春瓶,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1952年被指定为国宝。
这件青釉瓶撇口,束颈,腹若悬胆,圈足。通体內外施青釉,釉面涂点黑褐色斑点。在青翠的釉面衬托下,斑点显得格外醒目。圈足內亦施青釉。 元代龙泉窑青瓷上流行涂点褐斑的装饰技法,所施褐斑多为快速隨意涂点,日本人称之为“飞青瓷”。飞青瓷深受日本茶道界人士的喜爱与珍视。 此瓶在江戶時代(1603—1868年)被大阪的豪商巨贾鸿池当作传家宝,后成为安宅COLLECTION的藏品,再传至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此瓶被日本人视作凝聚东洋审美观的出类拔萃之作。 日本收藏的中国陶瓷,上自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下迄明清时代的各种彩瓷和顏色釉瓷几乎无所不包,但为何被定为国宝的8件中国瓷器全都是与茶道有关的宋、元瓷器,而被欧美西方陶瓷爱好者视若拱璧的明清官窑名瓷居然一件沒有,這一怪异现象,当与室町时代(1392—1572年)以來日本人的审美趣味有密切关系。室町时代以降,日本的陶瓷收藏或多或少都与茶道具密切关联。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镰仓时代(1192—1333年),与中国宋代点茶法一脈相承。至室町时代,具有清淡雅逸特色的中国宋(960—1279年)、元(1271-1368年)時期的书画、雕漆、陶瓷等工艺美术品大量湧入日本社会,特別是宋、元陶瓷中的茶道具,以其端庄、峻严、清冽、高贵的艺术格调影响了日本人的审美趣味。 日本人对艺术品格调的追求逐渐偏离奈良时代(710—794年)、平安时代(794—1192年)追求浓艳华丽的唐(618—907年)风,转趋崇尚淡雅隐逸的艺术特色,致使最能体现这一美学风格的中国宋、元瓷器成为名門望族爭相猎奇的宝物。其時,在新兴的武士贵族之间盛行特殊的茶会仪式,中国宋、元瓷器被陈列于茶室中以示荣耀,成为物主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这8件价值连城的国宝陶瓷目前分別收藏在7個美术馆和财团中,被当作镇馆之宝,从不轻易公开展示,而且至今也未將8件集中在一起公开展示过。即使1960年在日本东京高島屋举办的、号称汇集全日本名品的「中国名陶百选展」上,亦只有其中的6件参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