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19:《时光浸染》 时光浸染,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有诗意哈。 先看了看这本书的介绍,这本书获得了日本的2008年139届芥川文学奖。 不知道芥川文学奖与诺贝尔文学奖相比分量如何,得奖的作品应该不会太差。 书包里放一本可读性比较强的中文书,是为了坐车时读,免得犯困。犯困了就会睡着,睡着了就会坐过站,坐过站了就还得往回坐。 这本书讲两个西北的农村孩子考上了“秦都大学”,这个秦都可能是指西安,赶上了六四,热血激昂地参加了本地的学生运动,运动结束后,和别人因政治观念不同而动手打架,然后被拘留,然后被大学开除。一个留在秦都做农民工,以后自己开了一个小店,奔向小康。另一个娶了日本遗留孤儿的女孩子去了日本,不改要把民主引进中国的初心,在日本继续努力,不过遇到的都是有私心的民主积极分子;大学时暗恋的学生女领袖事后逃到美国,和一个法国男人结婚后又去了法国,然后离婚;大学时崇拜的富有诗人气度的教文学的男老师在学运时是引路人,事后逃到法国,然后和离婚的学生女领袖同居,后来因为留在国内的妻子病逝,生了回国之心,带着女领袖和她的混血儿子一起回国;这个农村孩子最后明白了革命家是孤独的,日子还要过,还得挣钱。 这本书的内容平平淡淡,不知为什么能够获奖。也许日本的评审员对六四这个话题有兴趣,也许评审员喜欢这种平平淡淡,与日本料理相似。 这本书是用日文写的,所以在日本获奖。不知日文版如何,翻成中文后确实不怎么样。 作者是东北人,二十多岁定居日本,不写自己熟悉的东北,把舞台搬到西北,但又没写出西北的特征,全书只有“羊肉泡馍”四个字能带出点儿西北味儿,远不如贾平凹的西北小说。 小说嘛,就是作者在编故事。小说好不好,全看作者是否能编出好故事。没有经历,参照其它书去编故事,是瞎编,如果没有大天才编不出好故事。 作者是中国人,虽然在日本住了很多年,终究前二十年是在中国,现在也是在大学教授中文,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把日文版写成中文版,而要另外劳动其他人去翻译,是为了有饭大家吃? 翻译者是台湾人,把日文翻译为中文做了三十多年,资深翻译家了。台湾的知识分子的国语都不错,我周围的台湾学生把国语讲得字正腔圆。不过这本书的翻译真不敢恭维,很多地方不符合中文语法、语序,好像是把日文直译过来,动词放在句尾,读着就那么别扭,一句看完后还要回过头来再从句首看一遍,才能明白作者在说什么。 发现了这么多不足,还是把这本书看完了,因为不想坐车坐过站。 虽然书不好看,海外民运们还是不看为好,以免本就不高的斗志消失殆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