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4:街景(3) 出了西單地下通道,就看見了電報大樓。
中南海的正門--新華門--被遮擋上了,正在施工,可能是為了“十一”而梳頭洗面。 往前走,到了“大蛋殼”。江澤民題寫的“國家大劇院”還在,表明老江到現在為止還沒事。其實不用腦子想也能明白,中國當過中央一把手的人退下來後都能壽終正寢。如果學韓國,現任總統把前任總統抓起來,那現任總統下台後也有被抓的危險,這個社會就陷入危險不盡的循環圈裡了。
自從進天安門廣場必須接受安檢後還沒走過一遭。這次順道親身體驗一次。倒沒有那麼可怕。書包經X光檢查,人過安全門,沒有掃描搜身,比進機場簡單。最近恐怖事件頻增。除了恐怖分子,誰出門都不願意和炸彈相遇。 今天的天氣不是一般的好。
中山公園位於天安門西側,原是明清兩朝的社稷壇,沿襲周代禮制,和位於天安門東側的太廟(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共同構成“左祖右社”。社稷壇是北京的“九壇八廟”之一,因壇內有五種顏色的土,又被稱為五色土。 “九壇八廟”還包括園丘壇(天壇)、方澤壇(地壇)、祈谷壇(位於天壇內)、朝日壇(日壇)、夕月壇(月壇)、太歲壇(位於先農壇內)、先農壇、先蠶壇(位於北海公園內),太廟、奉先殿(位於紫禁城內東側,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用的家廟。)、傳心殿(位於紫禁城東南角的文華殿東側,清朝皇帝御經筵前舉行“祭告禮”之所。)、壽皇殿(明清皇帝停靈、存放遺像和祭祖之所,即“神御殿”,位於景山公園內正北方。)、雍和宮、堂子(滿洲人祭天祭神的場所。康熙年間定製,祭祀堂子,不准漢官參與。故堂子鮮為人知。)、文廟(孔廟)、歷代帝王廟(位於西城區阜成門內,明清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歷代帝王的場所。)。
天安門的正面像。 天安門前的金水橋現在不讓行人走了。以前沒有限制的時候,大家都喜歡走五座石橋的中間的橋,因為中間的橋是只有皇帝才能走的橋,當年如果其他人走了這座橋,則犯了大逆之罪,當誅九族。 當今百姓走過這座橋,是否就有了當上皇帝的感覺?所以中國有句老話:皇帝輪流坐,今天到我家。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的最終目標是當上皇帝。為了社會和諧,為了百姓們心中沒有那麼多的躁動,這座皇帝走的橋就不讓走了。
這是天安門前的華表。上端橫插物件為雲板,稱為“誹木”。相傳堯、舜為了納諫,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在上面書寫諫言,也就是鼓勵人們提意見。後來“誹木”演變為雲板。 華表頂上有一承露盤,呈圓形,對應天圓地方。 承露盤上面的蹲獸為傳說中的瑞獸,稱為“犼”。犼所在的方位不同,表達的意義也不同。天安門城樓內外各有一對華表。天安門後面的華表上的犼面朝北方,望着紫禁城,寓意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應該經常出宮體察民情,所以稱“望君出”;而天安門前面的的華表上的犼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歸,不可留戀外面的花花世界,故而稱“望君歸”。 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祖廟。皇家供奉先祖的地方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時稱為“明堂”,自秦漢以後才稱為太廟。 從太廟走出來的這爺們自己有衣服不穿,非要穿亞當的衣服。走在他旁邊的應該是他老婆,倒是沒有為了匹配她老公而穿夏娃的衣服,免卻了污染市容的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