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19) 劉鉞聲 文革中的“逍遙派”溫家寶慷慨解囊救同學 1965年以全優成績在北京地質學院本科畢業後,溫家寶便繼續留在該院的地質構造專業讀研究生。“文革”開始後,在“停課鬧革命”的口號下,全國的大學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全部停止,溫家寶當然也不能倖免。因此,溫家寶讀研究生實際上僅讀完了一個學年。 中國地質大學校史“十年浩劫,學校蒙難”有如下記載: 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這次會議標誌著“左”傾方針在黨中央佔據了統治地位,由此在全國爆發了“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文化大革命”,釀成了十年內亂。北京地質學院也在劫難逃,教育工作遭到嚴重的破壞,成為“重災區”,元氣大傷。在苦度劫難的十年中,北京地質學院既有令人痛定思痛的嚴重教訓,也有在逆境中憤起抗爭的苦鬥,含辛茹苦,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艱辛。 1966年6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了北京大學第一張大字報。6月2日,《人民日報》予以全文發表並刊載了評論員文章——“歡呼北大的一張大字報”。從此,北京大學率先開展了“文化大革命”。 由於林彪和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篡奪了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領導權,到處煽動師生“造反”,進行全國性大串連,衝擊黨政機關、軍事部門、企事業單位,挑動資產階級派性,“踢開黨委鬧革命”,造成“全面內戰”,“懷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混亂局面。學校的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陷入全面癱瘓狀態。 十年浩劫,學校蒙難,1966-1970年五年間,學校停止招生。 1968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等單位發出《關於派工宣隊進駐學校的通知》。8月25日,工人、解放軍宣傳隊進駐學校,接管了學校的全部工作,進行大批判、大聯合、成立革命委員會、清理階級隊伍、整黨等所謂的“鬥、批、改”,知識份子受到嚴重摧殘,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從1969年11月15日起,千余名教職工舉家帶口、扶老攜幼,被送往江西省峽江縣仁和公社“五七”幹校接受“再教育”。 “四人幫”的倒行逆施,使高等教育事業遭受一場浩劫。1970年,北京市原有的46所高校中,有13所被迫外遷,其中以地礦、農林院校為主,我校為受害學校之一,使學校更加雪上加霜。自此,學校進入了動盪、顛沛流離狀態。在倉促的搬遷中,儀器、圖書資料、標本、教學文檔等損失慘重,教職員工失去了穩定的安身立命之所,美麗的校園被蠶食、侵佔。 不過,出身書香門第的溫家寶並不願意介入批鬥師長的造反中,成為文革中的“逍遙派”。 曾在南開中學與溫家寶同窗六年的老同學房世祚,曾對香港《大公報》記者回憶說,“文化大革命”初期,自己因莫須有的罪名遭受迫害,無奈之下,身無分文的他頂著被刷了一頭綠油漆的頭髮,步行一百多公里到北京地質學院找到了正在讀研究生的溫家寶。 高新在《溫家寶傳》中也提到,在那場邉拥某跗冢绱诵蜗笫堑湫汀芭9砩呱瘛保话闳俗匀晃ǹ直苤患埃珳丶覍毑坏珶崆榈貙⑺羲蓿o他出主意,還慷慨解囊,給了他20元錢以解燃眉之急。在那個公共汽車車票只有三五分錢的年代,20元實在是已經可以救人一命了。 《大公報》記者訪問到的溫家寶南開另一位六年同窗,也是他們班同學聚會的聯絡人周強說:“我可以總結一下我們班同學的特點,我們有從事教育工作、法律工作、技術工作的,有當領導幹部的,雖然工作分工不同,但都學有所成。大概是囿於時代的原因,我班同學中沒有一個‘大款’。‘文革’期間我們班的同學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但沒有一個參加‘造反派’,我們不會隨風趕時髦,只會按照南開教給我們的信念準則踏踏實實地做事做人。” 溫家寶在北京地質學院的一位同年不同專業的同學曾對《溫家寶傳》作者高新說:“這個人(溫家寶)學習成績優秀,但在同學裡人緣很好。沒有參加造反派是肯定的。但當時學院裡的紅衛兵組織雖然派別林立,但哪一派人也不會把鬥爭矛頭對準溫家寶。溫家寶被分配到甘肅不是什麼‘發配’‘充軍’,因為我們地質專業決定即使讀研究生,實習地點也往往是自然和生活條件十分根基的地方。依溫家寶的志向,如果沒有‘文革’,即使學院希望他在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他可能也會選擇到基層地質隊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