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东方安澜的博客  
鹤立鸡群 鹤立鹤群 鹤立不群  
https://blog.creaders.net/u/23332/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东方安澜
来自: 江苏、常熟、徐市
注册日期: 2021-02-13
访问总量: 913,70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东方安澜:退出14亿人申明
最新发布
· 东方安澜:是钱进不是范进
· 东方安澜:书中“异”
· 东方安澜:书中“宾”
· 东方安澜:书中“殇”
· 东方安澜:书中“福”
· 东方安澜:寻坟记
· 东方安澜:书中“主”
友好链接
· 吴有信:滴水洞
· 俞频:俞频的博客
· 漫漫求索:漫漫求索的博客
分类目录
【世事乱弹】
· 东方安澜:贴个旧文《说说马英九
· 东方安澜:风投大师章士钊
· 东方安澜: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
· 东方安澜:蒋介石一家,都是贼
· 东方安澜:中国“鲁恶”
· 东方安澜:(KO)K屁的双城记
· 东方安澜:天低海窄——商榷张修
· 东方安澜:书中“雀”
· 东方安澜:李欧﹒史特劳斯的隐微
· 东方安澜:王局与志安
【一斧一凿】
· 东方安澜:(三十)油漆
· 东方安澜:(二十九)蝙蝠纹
· 东方安澜:(二十八)灵芝纹
· 东方安澜:(二十七)龙纹
· 东方安澜:(二十六)从《芥子园
· 东方安澜:(二十五)闲话家具陈
· 东方安澜:(二十四)木器第一要
· 东方安澜:(二十三)划线定型
· 东方安澜:(二十二)锯木小窍
· 东方安澜:(二十一)一腿一足展
【狼吞虎咽】
· 东方安澜:东京热·懒·素食
· 东方安澜:夏食随记
· 东方安澜:杂食杂陈:(九)
· 东方安澜:杂食杂陈:(八)
· 东方安澜:杂食杂陈:(七)
· 东方安澜:杂食杂陈:(六)
· 东方安澜:杂食杂陈:(五)
· 东方安澜:杂食杂陈:(四)
· 东方安澜:杂食杂陈:(三)
· 东方安澜:杂食杂陈:(二)
【读书影评】
· 东方安澜:书中“异”
· 东方安澜:书中“宾”
· 东方安澜:书中“殇”
· 东方安澜:书中“福”
· 东方安澜:书中“主”
· 东方安澜:书中“士”
· 东方安澜:也谈奥斯卡·王尔德
· 东方安澜:书中“民”
· 东方安澜:闲读闲扯说红股——重
· 东方安澜:一摸唧(六)——纵谈
【闲云野鹤】
· 东方安澜:石板街踏歌
· 东方安澜:小游鼓岭古道侧记
· 东方安澜:福临福山聚福气
· 东方安澜:台湾行记:(十三)
· 东方安澜:台湾行记:(十二)
· 东方安澜:台湾行记:(十一)
· 东方安澜:台湾行记:(十)
· 东方安澜:台湾行记:(九)
· 东方安澜:台湾行记:(八)
· 东方安澜:台湾行记:(七)
【文学原创】
· 东方安澜:是钱进不是范进
· 东方安澜:寻坟记
· 东方安澜:责己说
· 东方安澜:怎么样写作?
· 东方安澜:米贩子
· 东方安澜:卯时风
· 东方安澜:滴水观音
· 东方安澜:投胎劫
· 东方安澜:鬼扯“读书”“读书会
· 东方安澜:白婆枣
【日常记述】
· 东方安澜:2023年终聒絮
· 东方安澜:半是书生半世匠——20
· 东方安澜:CTM的美国之音
· 东方安澜:杂食杂陈:(一)
· 东方安澜:一个保安员的日常:(
· 东方安澜:一个保安员的日常:(
· 东方安澜:一个保安员的日常:(
· 东方安澜:一个保安员的日常:(
· 东方安澜:一个保安员的日常:(
· 东方安澜:一个保安员的日常:(
存档目录
01/01/2025 - 01/31/2025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东方安澜:母亲和她的那代人及和我们这代人以及以后代的人——再读李南央
   

母亲和她的那代人及和我们这代人以及以后代的人

——再读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写了《娘的骂》,觉得百不及一。百不及一的意思是我经历过的,有笔墨无法企及无法抵达的地方,写不出来或无法写出来的地方太多太多。有鉴于此,我又重新阅读了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常读常新,常读常新啊!从小受的教育,一般意义上说,上层建筑从母亲中提炼出的坚贞、勤劳、隐忍、慈爱等等吧,诸多的母性,比喻成为华夏民族女性最优秀的品格,加以引导和灌输,母亲的这个符咒,成为了后代心目中永远无法破除的图腾。

 

我把娘写出来,我把我遭受的罪与罚写出来,虽然百不及一,但已经是石破天惊,从许多人的回复反响来看,颠覆了他们不愿触及的隐痛。他们可能曾经也受自己的母亲伤害过,他们每个人的母亲在各自的心目中占有各自不同的分量,但他们早年所受的教育、成年后受生计奔波无暇他想,囿于对母亲固化的思维,我把我的娘写出来,他们还一时难于接受,使我感受到,破除母性迷信,从某种角度来说,比破除伟人迷信,更不容易。

 

就我狭窄的视域来看,李南央是写母亲的第一人。李南央写出了反向的母性,真实的写出母亲和子女的关系,旁及母辈之间、母孙之间、“我”和子一代的关系。在我的自我意识里,母亲是一个神圣的字眼,能或多或少散发母性光辉的,在我潜意识里,才愿意尊称一声“母亲”。李南央写范元甄,语调平和,超然物化,只是到了最后,触及母孙关系时,笔触才有些激动,这是李南央作为一个母亲,母性未泯而作出的正常反应。算来,李南央和我的娘差不多是同时代人,她们出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受历次政治运动的洗礼,毒害可谓深矣。虽然我的娘不过是普通平民,卷入政治的程度不深,仍而,她们这代人到现在算是进入老年了,显现出被政治运动毒害的狼性一面,大多数暴露出为老不尊的丑陋来,嘴上花好稻好,手底下都为自己谋,她们这群人,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从不考虑或者顾及小辈后辈,在她们身上,自己就是“天”,从来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从来不会顾及别人的利益,不管这个别人是儿辈还是孙辈,她们意识里,只有自己。

 

这群人啊,对社会,几乎全是坏影响。无耻、暴虐、贪婪,这是我对老红卫兵这个群体的集体观感。做过政治玩偶的这代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李南央是八旗子弟,当然和娘有分别,占有的社会资源和平民有天壤之别。但区别也很明显。虽然同为政治毒害的一代人,但李南央能反思,反思自己,反思母亲,反思时代,我们说,一个人懂得反思、善于反思,她就不会坏到哪儿去,就一定能不时纠正自己,与时俱进,与历史同步。尽管范元甄对李南央不好,尽管范元甄思想固化、是个十足的马列老太太,在长期的政治浸染中,身上的党性掩盖了人性,但李南央仍然愿意用“母亲”这个带有光环的名词,来叙述她的母亲。我想,李南央写《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一定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把母亲以异于常人的情状呈现出来,虽然笔调似行云流水,但内心早已过尽千帆。曾经的波涛汹涌皆化为了一泓静水。没有经过痛苦的挣扎与反思,是写不出《我有这样一个母亲的》。

 

 

李南央的“母亲”,为我们,为历史留下了一面镜子。没有反思的人生一文不值。我的娘作为一介平民,红卫兵式的暴虐虽然只止于我,最多也波及父亲,但在我生活的这五十年里,我从来没有听她说过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或者什么地方做的不应该,反而巷头巷尾时有吹嘘,远远听她自吹自擂的声音,我就感到极度恶心。尽管我们这个家庭千疮百孔,但她仍以治家有方自居。对这个世界恬不知耻的程度,我感到震惊。好事是她的,不好的都是老棺材老猢狲做的。人啊,贵有自知之明。可自己从来不反思,也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对于僵化了的僵尸,上帝也只能干瞪眼,无能为力。

 

有一种品质,叫“善良”,这是做人的底色和根基。娘骂了五十年,直到父亲死前前两天,还在骂。我只能用愚不可及不可理喻来形容她。我在想,父亲快要死了,这谁都看得出来,你就不能在他黄泉路上积点德。但是我们知道,如果谁劝她,那只会戳戗她,她只会骂的更厉害、更凶狠。娘年纪老了,可心里那股劲,一点没老。生命如油灯,油尽才会灯枯,从这点上看,娘的生命力还旺盛的很。娘在我心目中定格的是一副狼的形象,过去是,现在依然是这样。我估计,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狼不会还原成人。但是我想,不要奢望狼能还原成人,因为她们没做过人,没做过人的人,她们无法理解做人的意义。

 

娘骂老赤棺材老牌位的因由在我这里。

 

在我生命的这五十年里,七十年代末流行造平房,八十年代末流行造楼房,这两次浪潮,父母都参与其盛,不落人后。楼房之后三十年后的今天,开始流行造别墅。按年龄,这本是轮到我要掮肩膀了。父亲爱面子,看到别墅林立,看到我两手空空,父亲怕刺激我,偷偷地跟娘说,一家五口五条心,如果把各人的钱聚拢起来,我们也可以造新楼房了。这是父亲临死前一刻的想法。父亲直至临终前,还把脸面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父亲死前,我已经患病,他没有想过,爷俩都死后,剩下三个女人住在空荡荡的别墅里,那会是怎么样的一副情景。别墅,造福的是面子,还是造福人居。父亲大概没想过。父亲一生任劳任怨,他常跟我说,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拼命一生,都是为了造福于我。他说的无疑百分之一百是对的,我也一直误以为我的幸福生活来源于父亲的拼命,尽管我不认为我过得很幸福,但父亲的拼命我是看在眼里。跟我二流子人生比起来,父亲明显是我励志的榜样。直到娘在父亲身上的这最后一声骂,才骂醒了我,“为我为我非为我,先有面子晚有我”,父亲,和娘毕生的努力,皆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面子。父亲这个人,如果谁赞扬他、特别是把他和同龄人比下去,他就会周身舒畅,上海前门一根接一根塞给你。好话一句三冬暖,父亲耳根子很软的。父亲最大的缺陷是嘴上不把门。

 

父亲和娘生活在他们自己的面子里,而我,生活在我自己的生活里,我注定成不了他们的面子,所以娘要在父亲临死前指桑骂槐。我陪护着父亲,娘在边上骂,骂当然是冲着父亲,但骂声里的意思,我懂你懂他也懂。地球人都懂。我只能默不作声。父亲这代人,靠自己的努力,在巷上小队里没有比输过,而到了我手里,就不给力了。父亲为我心焦,就只能在心里使力;娘的心焦,就暴露在嘴上。他们共同的心焦,就是这个家交棒到我手上在巷上落后垫底了。

 

父亲和娘看钱进进不了钱,父亲就常告诫我,“无苦不来钱”,而我无意重复父亲做搬运工赚苦力钱的人生,选择了过二流子的生活,父亲身前,为我们留下了足额的丧葬费用,他所谓的“动身盘缠”不要我负担。而相比之下,我的二流子人生却不见变现。不得不说,无法变现的人生不叫人生,无法兑现的努力毫无意义,身后名不及一杯酒。邓小平在和女儿邓榕论及温家宝时说,说如果一家人家败落了,主人回家,就是你自己养的看门狗也看不起你,要朝你吠两声。不进钱的我,深有感触,也深感愧疚!

 

 

我是九六年结的婚,开始,老婆在家做手工,活儿时有时无的,我不靠她那一份收入,所以也不计较,新人新婚,有的是甜蜜。为了和娘老子赌气、对劲,我独立开火仓,每天早上都去菜市场买菜,老婆是穷人家的孩子不当家,虽然出身贫寒,可是大手大脚,也不是当家的料,买回去的菜,有多少烧多少,不会调节安排,吃不了就倒河里喂鱼。几个月下来,我看了着实心痛,买菜做菜,不费钱财也费劲,我开始好言好语劝她,老话说“做人家”,就是勤俭节约不浪费。开始,她不爱听,转身就走,说多了,就骂娘出粗话,弄得反而我自己不自在起来。后来我中午回家,简便地烧一个菜,自己烧菜,最重要是学会买菜,怎么搭配怎么烧,调理一家的饮食也是一门学问。

 

辞退了老婆烧菜的差事、加上有了女儿以后,老婆以看护孩子为主。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女人一旦无所事事,净整幺蛾子出来。扬子江说书,在说到家小时说,老婆是喜欢才讨的,孩子是喜欢才养的。意思是喜欢某个她,才去追求她娶她做老婆,孩子是因为喜欢,才生养出来的。扬子江的意思是不能嫌弃老婆,不能虐待孩子。可万事万物都有多面性。万事万物又无时不刻在变化着。每当夜深人静,我常会扪心自问,我做错了吗。扬子江这样说,我也努力照他说的方向努力,希望做一个好男人,做一个好丈夫,做一个好父亲。

 

夫妻开始的时候,钱钱多钱少都交给老婆,大家都误以为女人天生心细,钱交给女人,一家子的钱比较能聚拢,必要的时候好派用场。有一次,一个小兄弟问我借钱,要扩大他的铝合金生意。我说,家里也就一点点的钱,要么拿给你,等我问老婆要的时候,她却告诉我已经借给了他的小姐妹了。我有些懵,说你应该告诉我一声呀。夫妻刚刚开头,还有情有爱,虽然她扭头不理我,但我也没有发脾气。语气也只是责怪,我不想大吵大闹被娘老子看笑话。

 

接下来这个幺蛾子整的失分寸了。老婆娘家巷上的小姐妹夫妻感情不和,也不知她们两个是怎么叽叽促促,把她们在城里念书的女儿弄到乡下来,到离我家三步路遥的小学就读。等我下工回家看到小孩子的时候,老婆才把事情告诉我。孩子的父母和我们两个都算是朋友,直到现在还有来往。但友情不能代替事情。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大事,老婆的小姐妹也没有工作,也不知两个女人是怎么商量的,我知道老婆不吃批评,但我只感到胸膛要爆炸般的炽热。后来,还是孩子的父亲来接走了她。现在孩子也已成家,但我对老婆的成见却永远难于消除。

 

大概九年以后,我家女儿上了学,老婆也进了一家五金厂,从此,幺蛾子才算绝迹。在这九年里,幺蛾子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令我头皮发麻,从此,我动了辞退老婆的念头。迫于各方压力,我做不到,但倔强的我还是选择开始和老婆分开吃,也永远分开睡了。我始终没想明白,这些幺蛾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每次听到扬子江老先生的声音,我就会自问,是我自我意识太强了,还是我讨老婆讨错了。我是一个不适宜婚姻的人。又或许,笼统地算,这些都是我的星宿我的劫数,是我命中注定的。女儿上大学的那一年,我提出离婚,原本想为自己错误失败的人生买最大一次单,但终究只能维持现状。

 

空闲的时候,我喜欢打开喜马拉雅,听扬老先生的《康熙皇帝》和《潘汉年》,不为皇帝也不为无产阶级战士,只为老先生那如兄如父般的声音。这声音,有一种力量,给人勇气,使人担当。我就想,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宜结婚、适宜于婚姻生活的,譬如我!

 

 

早年,《读者文摘》上有一句话,“人到中年,好比日达中天,更显高屋建瓴,光芒四射”。现在才知道,这是一本正确到胡扯的杂志。我的中年一贫如洗。我没有经历过穿皮尔·卡丹打领带开奔驰的辉煌人生,我的境地一直是穷书生埋头书堆的这么一副场景,我有多失败,这副场景就能告诉你一个失败的人生是怎么样一副惨相。

 

这副场景用“惨淡”来形容毫不过分。有一次,家长群里一位半生不熟的家长在QQ上突然问我,“你是作家?”我悚然一惊,因为我从来不以作家自居,自从把红本子还给作协以后,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作家,而喜欢用八九年李鹏给出的身份“社会闲杂人员”自况。打听之下才知道,是我女儿说的,因为跟她女儿是同学,所以她随口问我一下。

 

后来我告诉女儿,不要再提你爸爸是作家。因为爸爸的这个作家没有名气,说破落作家也可以,无法支撑满足你虚荣的光环。说这话的时候,女儿念高二,还愿意和我交流几句。我有些意识到,女儿因为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爸爸,在城里读书,可能会有小小的自卑。最显眼的,就是周围绝大多数同学都车接车送。进了城,眼界不一样了,但父母还是老样子,是个人,对此都会有看法想法。女儿在变、事物在变,而父母一尘不变,女儿对我爱理不理的态度转变,我能理解,但现状又无法改变。活到中年才明白,绝大多数的中年是高屋不建瓴,只有烦恼四射。

 

我们说,孩子的成长是一点一滴的。但我现在不这么认为,尤其女孩,灵性来了,是暴熟。不管是思想、行为、还是性,诸多方面都呈现井喷式成熟的迹象。在初三的时候,女儿看到同宿舍的同学三天两头都有母亲的关怀,羡慕的不得了,临毕业前夜,砸我的砖,在QQ上表达了对我的不满。我第一次感觉孩子长大了,巢里的雏鸟在挥动翅膀了。这一刻,百感交集。我很想告诉她,在此前的两个月,我车到大润发等红绿灯,放学的你就在我车头前走过,准备搭公交回徐市。当时我有事在身,没有喊你。但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想喊住你,开车送你回家。爸爸位卑人低,连这个小小的事也做不到,爸爸在那个夜晚,一整夜的骂了自己无数的草泥马。

 

人生境况,如鱼饮水,只能冷暖自知。

 

我是个穷打工,没有什么社会能量,虽然在开车,但每个礼拜很少能够接孩子放学,渐渐的,孩子就很少跟我联络。我知道,孩子是因为我这个拿不出手的爸爸感到羞愧,并且感到失望。还有一重失望,是对爸爸偷婆娘的鄙视。这个世界纷繁复杂,每一个人都有其多面性,在你还没有经历社会之前,我无法向你解释;在你经历社会之后,我就无须向你解释了。

 

女儿考取大学,因应社会风气,在饭店里,也摆了几桌,请梓亲庆贺了一下。席间,我看到两个外客,席后问老婆,才知道他们多次接送女儿,叫上他们,表达谢意。老婆的话,让我想起了看到的一幕。女儿毕业以后,是我开车帮她去收场的,但也有一个家长,把孩子的所有什物卷在摩托车上,与我们在常熟大酒店门口擦肩而过,摩托车到酒店门口那突突突的映像,我至今不能忘记。我不知道如果换了骑摩托车的是我,女儿还要不要我帮她收拾什物。

 

从女儿初三即将毕业那阵向我第一次砸砖开始,到现在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一晃又是一个十年。在这十年里,父女之间由“不欢”渐渐到“而散”,再到不说话再到彼此陌路,不明真相会以为这里面有多少的曲折是非。其实,平常人家,平常世道,哪来那么多曲折,哪来那么多是非,不过无非在于女儿是虚荣,没有拿得出手的爸爸可以拼爹;而在于“草食男”的爸爸,虽然行将五十,但毕生一途只好读书码字,毕生的努力没有变现,只能徒然对世兴叹。

 

从陌路到异路,三观不合,一家人渐行渐远,再也回不到同路上去了。如果没有钱作为纽带,在当下,亲情一文不值。俞敏洪说“中国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俞敏洪的这个观点,说出了不会赚钱男人的苦衷;俞敏洪的这个论调,也更说出了这国的真相。虽然真相很残酷。所以张雨绮不能接受。张雨绮,老身昨晚看到一颗流星从头顶滑落,掐指一算,你和俺村杀猪的牛二年龄正般配,生辰八字也合适,不知你肯不肯落户俺村。

 

李南央写范元甄,虽然瓦解了亲情,但在马列老太太身上,多少还有点理想的烙印,还曾经有过逐浪于时代之巅的历史豪情。从我娘、我老婆、我女儿这三代女性身上,我体会不到任何理想风发的激情,更不见服务社会、实现抱负这类高大上的宏愿。除了“一员两制”——考公务员,进编制进体制外,再无其他。也许,你会说,这“一员两制”不就是人间烟火吗,难道,你希望自己子女做谭嗣同,做秋瑾?我回答不了你的呛声,我只是想,一个民族,总归需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然而遗憾的是,一个也看不见,剩下的,就只有俞敏洪实实在在的这句话,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在这国,是女人,都姓钱。

 

无一例外!

 

2021年10月15日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