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安澜:读《书淫艳异录》杂议 买书的时候,跳出来一本叶灵凤的《书淫艳异录》。我想一看书名,大家一定会和我一样好奇。人的猎奇心偷窥欲都是一样的。买了,迫不及待的打开来读,却大失所望。至少是和我预期的相差甚远。勉勉强强读完了上册,下册就搁在那儿一点兴趣也提不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按道理,讲男女的性事,无论历朝历代开放程度如何都趋之若鹜,一册在手,所谓“雪夜闭门读禁书”,此人生之一乐。我近来在写《聊聊近些年我过眼的黄色小说》,手边在读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对读不下去,才有所发现和思考。 我想,一本《金瓶梅》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的。而喜欢读书的人当中好色如我者,有一个名字不会陌生,叫张竞生,编辑了一本《性史》而“臭名昭著”,乃至一蹶不振,尔后在民国的风云榜上销声匿迹。一代知识人被淹没的天下滔滔的嚵吐水当中,可惜可惜。所以我这里没有批评叶灵凤的意思。 谈两性话题,讨巧讨彩难讨好。叶灵凤《书淫艳异录》是在民国报刊上连载的结集。叶灵凤也爱好两性研究,古今中外这方面的学问可谓深矣。我为什么读不下去,就是叶灵凤囿于报章的规矩,千把字的小文章老是抄抄摘摘,都是别人牙齿脚里的牙慧,而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读着了无趣味。我读张竞生的《性史》,虽然薄薄的一小册,但就内容而言至今尚不失其价值,至于开时代风气之先的价值,那就是大大了不得了。但张竞生为此付出了毕生的代价,令人唏嘘。反观叶灵凤,虽然抄抄摘摘,查有实据,在当时,自己收获名利报纸有了卖点实现了盈利,但八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乏味可陈,味同嚼蜡。 我不涉批评,就文论文。叶灵凤两性方面的学问广博,但文风文法实在无法恭维。抄抄摘摘,东拼西凑,在外行人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这样的文风,对于文学小清新来说,一定会仰之弥高,就像陈丹青的文章,无所不知、无所不包,纵横捭阖,穷尽天下知识。其实这是大破绽。穷尽天下知识,独独没有自己的知识;学贯中西,独独缺少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文章,贵在放下架子,撕下面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装腔作势可以休矣。 叶灵凤的《书淫艳异录》就是这样的弊病,见闻广博,学问淹博,却缺少自己的见识见地和见解。这一点上,要表扬一下鲁作家,鲁作家就不犯这种食古不化食洋不化的毛病。惜哉!“灵凤”不“灵”,不能把广博、淹博和自己的三见相融合,化为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结出自己的果实。把知识融入了血液,才算真正对两性研究进入了阃奥,才算真正登堂入室。而叶灵凤的写两性,于我眼里,不过是皮毛,知道分子而已,问题的关键就是把知道的没有融会贯通起来,没有思考就没有升华,书云亦云,致使文章蜂腰鹤膝,文病丛生。 为什么“灵凤”不“灵”。我们从张竞生身上,可以看到嚵吐水的力量,世俗的道德压迫是座大山;二是自己内心的道德束缚,不能放开手脚来写两性,爱惜自己的羽毛,内心顾忌禁忌太多。这个我有体会,我写文章,容易触犯“三姨太”:太粗俗太放肆太出格,容易招致众怒导致众叛亲离。两年前有一位女网友问我,你写的文章你老婆看不看。我说不看。女儿会看,看了之后就断绝了和我的交流。我明白,你们都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而我身上,却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充满了三俗,而且在三俗的沉沦中不想自拔。此中乐,“太守之乐其乐也”。自得其乐,晚上灌碗黄汤,以颐其乐。 众人笑我傻,我说世人假。世人装逼我来撕逼。我们都是在最粗俗最庸俗最低俗的时候孕育的,都是从最粗俗最庸俗最低俗的地方出来的;世人却一味讳言,一味假正经,偏偏一本正经装扮自己。写文章要卫道,却不知文无定法,文也不一定非得载道,文学无禁区;从《诗经》算起,前人的书中精华与糟粕共存,人参和毒药兼有;古书之多隐,古书之多伪,一塌糊涂。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就是为什么在历代笔记野史中有些村夫野妇高过读书人地方,村盲野叟一本无字书穷尽天下。 《论语》论《关雎》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问,男女两个人行床笫之欢,是不是淫。有淫才有乐,有至淫才会至乐。得至乐必须至淫,这是生理常识,请问,“乐而不淫”是个什么样的状态。爱情爱情,爱到深处才会产生情,情到深处才爱愈深,此谓之日久生情。民国开风气之先,早就提出“恋爱惟肉论”,只能说,“乐而不淫”字面上看起来很高雅,但却不切实际,是实实在在的假道学。还有“哀而不伤”。中医早就论及:情绪悲哀,必然伤神,必然损气易寿,所谓黯然神伤。请问,“哀而不伤”如果不是“没心没肺”的代名词又如何能做到。 至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更扯了。黄色小说常描写男人一看见美女,第一反应就是顶帐篷。这也完全符合男人下三路动物的生理特征。要说所谓“柳下惠”者,也终究及个别的。“思无邪”是《诗经》里用来包装男女风流的道学牌坊。要说”思无邪”,温相说有次宋霭龄请冀朝鼎吃饭,一餐饭下来,冀朝鼎谈天说地,就是对频频而来的“秋天的菠菜”装聋作哑,说“思无邪”,不外乎三点,一性无能;二不懂风月;三怀有特殊任务;舍此,我读书少,请告诉我还有第四第五吗!读书品藻,贵在用脑,活人抱死书,这就是“灵凤”不“灵”的要隘。 2021年11月22日 又及,有网友回复:“另,思无邪,绝不是世人常知之意,究竟何意,诗经里找,我就不费劲了。”被这位网友一唬,我倒有点不自信了。书到用时方恨少阿。但我笨脑筋,捉死蟹想:“思”,不外乎思想、想法。“邪”不外乎邪念、邪行。“思无邪”不外乎教导小后生要“志虑纯正、淡薄名利,钻研学问,做一个人才,不要做淫才,看见美女就想上”。是吧?“思无邪”总不外乎这个意思吧。 那我要问一句,孔子周游列国,兜售自己,想做国师而不得,像八十年代那个何新一样,孔子“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算不算“思无邪”。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因为老婆娶得漂亮,被人害得家破人亡,不知孔子又作何感想。熟读《论语》的亲们能不能告诉我。 那我还要问一句,像从秦始皇、刘亭长、隋炀帝到朱重八老人家这些帝王,算不算是“思无邪”的表率;那我再弱弱的问,从董仲舒到两程一周到朱熹老爷子,这些道学高深的先生,能不能竖起“思无邪”的牌坊。 锽锽先辈,写在书里,要叫人“思无邪”,翻开他们的个人档案,却是“行满邪”,可惊,可恨,可叹!我读书少,眼界浅,希望亲们不吝赐教,从宽泛的意义上来算,从古至今有几个可以算作“思无邪”的人? 2021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