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瘟疫无关,与张文宏有关
张文宏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和上海医疗救治组组长,这个官不知相不相等于正厅级,我没在体制里混过,对这些一窍不通。好像近期后一个小组长被罢免了,其实,这是意料之中的,如果一个高调的人,不能做到“无耻无底线无原则”,不做“三无”人员,那这个人的高调早晚会踩到地雷。
张文宏的亮相,是在支援武汉其间,他说:现在是考验共产党员的时候,要共产党员冲在第一线先上,当时我看了这个视频,替他捏了一把汗。给我的感觉,他活在五六十年代的话语体系里。我当时想,难道他不知道现在的党员个个都是精致的市侩,有些支援武汉的党员,纯粹是来镀金的,他说这个话,是几乎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当时我猜测,疫情结束后,这家伙会吃不了兜着走。
没想到这疫情大模大样,在神州大地上一发威就是三年,这三年来,于是,张文宏作为传染病学的专家,频频出现在媒体上。虽然朋友圈里对他赞誉有加,但我基本上都是一笑而过。我对现时社会的认识有一个法则:愿意高调可以高调允许高调的人,都是坏人。如果不坏,以我的经验,高调的人在中国没有好结果。如果既要获得官方的认可,又要博得民间的赞誉,没有可能性。三年来,虽然我对张文宏不感兴趣,但媒体对张文宏的报道铺天盖地。许多自媒体人对他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口风渐变,我暗自发笑,因为这是情理之中的,张文宏一开始就是试图在民间的诉求和官方的话语体系里走钢丝,妄图寻找最大公约数。但他作为精英,又没有泯灭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个人良知和学术底线,这样一个人,你教他不翻车才怪呢。
张文宏可能从学校出来,到成为医学专家,这一路有点顺风顺水,或者说偏理工科的人对社科文史的功底有点弱,所以他不懂中国文化里有一个词,叫“中庸”。年纪轻的人 一看见这个词,一定武断地认为是垃圾。年轻人就应该敢于讲真话,就应该锐意进取,“中庸”这个词老态龙钟,阻碍中华民族的发展,早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呵呵,且慢,我举个人,叫谭嗣同,当年张南皮欣赏他少年高才,属意于他,但谭的恃才傲物还是断送了他自己。后来有个高调的人,姓薄,贵为一方诸侯,最后不了了之。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先张扬到全世界都知道,这件事十有八九会黄。薄入常是这样,普大帝侵乌也是如此。不怪别人,是盲目的自信断送了自己。还有一个年轻人,天之骄子,其实也不年轻了,姓芮,不知有没有成钢不知道,但在吉林监狱,成虫是肯定的,还好,相比那个大连实达的徐明,总算是活着出来了。其实,在中国文化里,没有几个真正能为朋友的成功真心喝彩的,倒是背地里拆台脚、射冷箭司空见惯。持才守正又得保全善终的,我以为曾文正李合肥堪称楷模。张文宏的高调,只会引来同僚、上司的嫉妒,不知台下有几许人看他不顺眼。
人的一生是不断悟道而调整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好、最远。老成持重不是中庸,是智慧!智慧养身,才会守正持平。还好,张文宏现在还只是被撤掉了一个小组长,还没有被一撸到底,那些想踩他的脚,暂时还够不着。名利场、风月场,是男人的劫场,张文宏如果能醒过神来,未来不外乎两途:一是断舍离,去国发展;二是专营医场和官场,“闷声发大财”。李存葆在《山中,那十九座坟茔》结尾处说那个指导员:最后在一家小单位做出纳,直到死,没出过一分钱差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曾经沧海以后,还没有风轻云淡的悟道,那这个人或者是沉迷红尘太久,或者是灵性太差,如果是二者兼而有之,那这个人结局不会太好。
2022年3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