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丸尾常喜的《鲁迅传》浅谈文学的草昧性 一惚醒来,看到了草木兄给我的一个链接,是什么“探照灯好书,2021年9月十大非虚构翻译好书”,第一本就是《明暗之间:鲁迅传》,是一个号称日本的鲁迅研究专家丸尾常喜写的,陈青庆翻译,一个叫刘晖的人写的书评。草木兄问我,你研究鲁迅,看过这本书没有。说来惭愧,我只是许多年前买的一厚本的《鲁迅全集》,在今年开年从头至尾通读了一遍,然而于我个人对社会、对人性、对常识的体会写了一些书评和个人感想,只是粗疏的一家之言,谈不上研究。 拿起老花镜,在半夜里看了刘晖的书评,我不禁哑然无语。书评不可谓写的不好,可谓头头是道。但我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是这样回复草木兄的。“写书评这些人,一看行文,就是一群概念花了的书呆子。文学这个阶层已经割裂,很多青年人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就进入研究新闻机构,他们没经历过社会,对世界的认知是概念化的,从书本到书本,看起来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是现代文学赵括”!早几年,看过一个卓惠臻对朱天文的研究,那叫一个比朱天文还了解朱天文,可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我没能看明白写了什么。 我通读《鲁迅全集》以后的感受,就是鲁迅言过其实了。鲁迅被夸张到了扭曲的程度。在鲁迅逝世之后的这85年里,先有“民族魂”,后有老人家四零年的封谥,然后日本人捧臭脚,直至现在,鲁学成了中日两国的显学,众人各取所需。合理之极,也荒唐之极。合理是说吃鲁饭的各色人等,既然捧了这碗饭,就要把板凳脚研究个雌雄出来;荒唐之极是我认为,鲁迅在民国,最多算个大牌作家,比他有作品、有人品的作家比比皆是,只不过鲁迅死的巧,死得其所罢了。当然,这是鲁迅的福分。 如果大家不想细究鲁迅,推荐大家阅读两篇文章,一篇是苏雪林《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一篇是陈丹青《笑谈大先生》,这样,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齐备了。虽然我一眼看出丸尾常喜的《鲁迅传》不过是一本学者论文而已。不过是一本吃鲁迅饭拿了研究经费的《消灾经》而已。不值得花费时间。但碍于草木兄的认真,我还是买了一本《明暗之间:鲁迅传》和打印了《尾崎文昭:竹内好的<鲁迅>和<鲁迅入门>》。网上买书,需要几天才能拿到,但阅读尾崎文昭这个一两万字的长文,没阅读之前是一无所知,阅读之后是一头雾水。举几个列子,“鲁迅文章中残留的‘回心’痕迹、即二次性的现象”,“他瞄准那‘痕迹’即‘二次性’的现象而抓住了‘挣扎’”,“又是在一个二次性的现象中观察到了‘内在矛盾’和‘两个中心’”,“一个二律背反似的却同时存在的矛盾性的统一”诸如此类,看看鲁迅研究到了什么地步,罹造新词,装腔作势,把鲁迅研究写成了数学方程式,一派混帐话,像是梦里的梦话,鲁迅研究已经钻入了死胡同了,可以休矣,至少,鲁迅研究可以暂停个十年二十年,冷静冷静再来提炼鲁迅。 为什么我说学者论文,不值一看呢。首先我认为,在现如今的出版氛围下,在地上的,没一本好书;在地下流传的,没一本坏书,对,就是这么绝对。能公开出版的,最好也是哭笑不得、模棱两可的书。现在的大学生吶,从中文系毕业就是23岁,走出校门就是找工作,实习,工作稍有稳定,就是买房结婚,青年时光都耗费在象牙塔内,和社会完全脱离,完全隔阂。一个和社会脱节的人怎么可能懂得文学,理解文学的意义,而这群人毕业后就充斥着新闻、传媒、文化出版机构,他们对文学、文化的理解是片面化、概念化的,从书本到书本。这群人接下来就是考研读博做官,对文学,没有用过一毛心思,平生就是投机和钻营,而影响社会文化领域的垄断机构被这些人把持着,会有好结果吗。 有一次,我向《渤海什么报》副刊投稿,编辑小姑娘传给我三篇样稿,我一看,又好气又好笑,她写的这三篇,大言不惭一下,我小学四年级就比它来得好,由此,我知道中文系的水准,自叹一声,向这群中文系的娃娃投稿,真是自取其辱。常熟老话说,“六十不借债,七十不(在外)过夜”。我以为,现在与时俱进,应该加进一句,“四十不投稿,五十不读书”。年过四十,你就算再怎么要求进步,加入“中国作协”又如何;年过五十,需要读的是无字书,人间冷暖、世事倥偬这些无字书比写在纸页上的文字更有意思、也更深入自己内心。 现在我们知道,“张屠夫、混毛猪、不准放屁”,这些粗词俚语皆可进入文学,而大家可能忽略了,像“关关之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类,完全是乡里小混混调戏良家女孩的淫声浪语,甚至是“使君有妇,罗敷有夫”的偷婆娘的暗语,经过多少代人的传唱修改润色,写进《诗经》,才成为了表现乡村爱情的香饽饽。追根溯源,文学的本质来自于人类生活的原始草昧性。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文学用来格物润身,文学的诱因存在于每个角落。而在象牙塔里,只有概念化了的文学,也就是去除了原始草昧性质,荣登大雅之堂的文学。文学精致化的结果,就是成为贵族阶层和有闲阶层的玩意,脱离群众脱离草昧性,其结果是使某一类别由辉煌走向没落,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莫不如此。文学史上,某项类别由盛转衰,其他类别又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潜滋暗长,文学的民间性、文学循环就是如此。 向大家透露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癖好。我毕生爱好之一,就是喜欢逛黄色网站,其中之一,就是阅读黄色网文。黄色的网文因为不可能堂而皇之的发表,原始的草昧性是最浓郁的。一本《金瓶梅》,经过无数人的传抄阅读,到现在还有鄙词陋语,相较于“水浒”“红楼”的精致,这就是很好的证明。有些黄色网文之所以吸引眼球,其写作方式,表达方法,有其神来之笔的地方。文学无禁区,这些黄文是我最好的老师。 相反,许多学者的学术研究著作内容空洞,装腔作势,吞吞吐吐,看得出他们内心处处都是禁忌,思想防范过于严密,不值一看。不管中国也好,日本也罢,学者如果不能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回归人性、回归理性,更可悲的是不能回归常识,不了解人性,回避理性没有常识的学人,能有真知灼见吗。他们能做出什么样的学问来,用脚后跟想想,也能得出答案。 2021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