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卖柑者言》 ——读张廷玉《明史》杂感 小正太,大概天生都有壮怀激烈的英雄情结。我们的少年,正遇上“对越自卫反击”,那时的宣传,使我们对许世友杨得志充满了崇拜。稍长,读闲书《明英烈》《隋唐演义》,更是对怀远常遇春、敦英敦士进充满了敬佩。是的,你没看错,直到前两年吃喜酒,外婆家的同族还在取笑我敦英敦士进,敦郭不分,读书不甚求解,是我的老毛病。直到不久前,我认真查了字典,才把谡和稷分开,我想,把马谡读成马稷的、把夏丏尊读成夏丐尊的,大有人在。
老人家说,“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老人家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受此历史观影响,我对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也是崇拜得不得了,对千方百计要剿灭它的王世充充满敌意,却不知王世充作为政府军去平叛是每个政府的本能。当时小正太血气方刚,误为时光倒流,一定去投奔义军,在疆场上建功立业,也不枉大丈夫一生。在小正太眼里,恩怨分明,对世界充满了想象。却不知“兵来如梳匪来如篦,长毛再犁一遍”,地面上赤脚地皮光。兵燹之灾最倒霉的是百姓,手无寸铁,任人宰割,你叫百姓拿什么来创造历史,人民是任人随意捏弄的玩偶。
摆脱想象,是走入社会以后,学校教的和现实环境格格不入,不断地遇到挫折和失望,人生的迷茫,促使人思考,是成长的过程,是复杂的过程,是残酷的过程。小正太被逼着重新修正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逐渐建立起与现实世界匹配的价值观人生观。由冲动变成沉稳,也有少年变成青年,倏尔到了中年。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于是,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走下神坛。不再相信一战封神的神话。发动战争,无一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政治利益集团才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所谓战神,底下垫的,就是我们这些农家子弟的尸骨。美其名曰,“为了#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幸福”。
初中语文课本,上面有一篇古文,《卖柑者言》,鲁迅的作品被下架了,这篇古文不知有没有被剔除。文中那个卖柑橘的家伙,显然用了不正当的方法、我们现在揣测,是用了某种化学物质,使柑橘保存的光彩夺目,璨若鲜果。我有理由怀疑,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毒水果。卖柑者,是毒水果的始作俑者。在元末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这个坑人的水果老板能在杭州城里摆个摊,以此立足养活自己,说明杭州城当时管制的宽松和杭州城管的不作为,也说明城市的繁华和市民阶层的活力,远没有到被逼到赤贫,不得不投奔解放区的程度。朱元璋所谓“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全是胡扯。
小市民还有生存的空间。卖柑的制造假柑,不但没有被举报,也没有城管来骚扰,而且看起来销量还不错,顾客用来祭祀和享宴宾客,也没有遭到顾客的投诉,卖柑者自食其力,生活也风平浪静。卖柑者和客人的一席话,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表明了此公也是一个读过书有文化的人,算是朱元璋说的“遗贤在野”。或者是作者借卖柑者的话,来吐露心声。《卖柑者言》,这篇文章虽然表现谴责是时权贵,却不知道,无意中也刻划了社会的和谐景象。欺市者有生存空间,欺世者有高头大马,彼此同框,相安无犯。社会矛盾还没有演化成烈火烹油的革命。愿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不管世道多窄,小民百姓还是期望苟且偷生,人之本性。
在早已没有了英雄情结的今天,细细分析这篇文章,就有了读书时截然不同的看法。“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千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英雄趁时而起,趁势而为。从历史上看,不否认,做大官的多有草包。然而,怀有孙膑、吴起之才的也时常有,而使孙吴成就他们各自名山事业的整体大环境不常有。再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孙吴之盛名之下,是无数的累累白骨。有明一朝,基本兵祸不断,对外是鞑靼,对南是蛮夷,基本没有消停过。死的将士也特别多,历朝皇帝都有颁诏,“瘗白骨”,以便使那些亡灵入土为安。李白有一首不出名的诗《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说的就是这个。如果碰到天灾人祸,皇帝第一想到的就是祭祀这些为国捐躯的冤魂。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你骑你的高头大马,我做我的小本买卖,你只要不折腾我们,大家相安无事。最多喝了二两黄汤发发牢骚,也就这样。
“峨大冠,拕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见伊皋之业耶”。伊尹、皋陶作为丞相,能吏,也是受托于天,扬名立万,史誉不绝,这和好王帝是分不开的,彼此相辅相成。历史上所有的能臣良吏贪官奸佞基本上和皇帝的贤愚成正比。所以要求所有文官都是伊皋,是不切实际的。皇帝有守成之君,大臣也有守成之臣,就像汉文帝、汉景帝,所谓守成,就是不折腾,与老百姓修生养息,吕思勉说,一个时代承平久了,社会自然活跃,社会财富自然增加。这就是古人所谓“无为而治”,今人所谓“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
一个政权,时间久了,自然会惯性运转。至于积弊,总会有后来人清弊政、整吏治,好像囊昔邓氏对台湾问题有一言,“相信后代人的智慧比我们高明”。“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败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你在当今长安街上数数看,能坐高头大马的,无一不是皇亲国戚,或者是状元榜眼这类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每一个人都有来历,同年、同庚、同乡,每一个有来历的人又都有势力,不管这些人是不学无术也好,还是不学有术也罢,中国历来是一个权力社会,有权就有一切,所以在官场,权力角逐中,只有输赢,不问是非,如此浸淫日久,早已泯灭了羞耻之心。刘基在做御史中丞时说:“古者公卿有罪,盘水加剑,诣请室自裁,所以励廉耻,存国体也”。中国又历来是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最多是经世济用,像海瑞包拯那样,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文中列举的情况,代不乏此,但沉疴之弊,积习难改,与其“相信后人的智慧”,不如从自肇始,邓氏不是信奉“时不我待”吗。
这篇文章的作者刘基刘伯温,是朱元璋的股肱之臣,辅佐之功,居功至伟。虽然洞悉积弊,深谙世象,但纵然天授,也敌不过人事,终明一朝,又是始乱终弃。《卖柑者言》所痛陈的时弊,又一次被复制,粘贴在朱家王朝身上,朱家政权最终还是被姓朱的玩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卖柑者言》每到王朝末年,都可以拿出来当作一篇檄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忽悠人造反,把愚民拐上断头台,人事乖谬,始乱终治,于是,又一轮循环缓缓开始了。
2022年10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