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反抗压迫手记  
面对压迫,我们别无选择  
https://blog.creaders.net/u/2032/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天阔海
来自: 来处
注册日期: 2008-11-13
访问总量: 1,568,42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与首发网站。
最新发布
· 京都,京都!
· 毒舌才子——《钱钟书交游考》读
· 自由主义与中庸之道——读《自由
· 访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女士故居
· 从叶嘉莹去世看华夏文化走势
· 闲说中国文学——读阿城《闲话闲
· “伤痕文学”的高度——读韩江的
友好链接
· 椰子: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分类目录
【随笔】
· 京都,京都!
· 毒舌才子——《钱钟书交游考》读
· 自由主义与中庸之道——读《自由
· 访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女士故居
· 从叶嘉莹去世看华夏文化走势
· 闲说中国文学——读阿城《闲话闲
· “伤痕文学”的高度——读韩江的
· 尘埃落定之后的反思——再评美国
· 在加拿大投票20年——兼论美国大
· Erasing History与法西斯主义的
【中国历史】
· 京都,京都!
· 毒舌才子——《钱钟书交游考》读
· 从叶嘉莹去世看华夏文化走势
· 闲说中国文学——读阿城《闲话闲
· “伤痕文学”的高度——读韩江的
· 尘埃落定之后的反思——再评美国
· Erasing History与法西斯主义的
· The Sense of an Ending与记忆的
· 21世纪如何反独裁——读Autocrac
· 台湾的戈巴契夫——读《蒋经国传
【读书】
· 京都,京都!
· 毒舌才子——《钱钟书交游考》读
· 自由主义与中庸之道——读《自由
· 访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女士故居
· 从叶嘉莹去世看华夏文化走势
· 闲说中国文学——读阿城《闲话闲
· “伤痕文学”的高度——读韩江的
· Erasing History与法西斯主义的
· 蚂蚁还是蚱蜢?——读《蚂蚁与蚱
· The Sense of an Ending与记忆的
【北美社会】
· 自由主义与中庸之道——读《自由
· 访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女士故居
· 尘埃落定之后的反思——再评美国
· 在加拿大投票20年——兼论美国大
· Erasing History与法西斯主义的
· 蚂蚁还是蚱蜢?——读《蚂蚁与蚱
· 21世纪如何反独裁——读Autocrac
· 我们手里的未来——读赫拉利新作
· 是左还是右——读《大辩论》
· 自由主义vs.极权主义——读《丘
【诗】
· 从叶嘉莹去世看华夏文化走势
· war or peace
· 柿子(英诗汉译)
· 走向2024
· 再读北岛
· 谈论海子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 blues for a late friend
· 等待戈多
· 钟情正在我辈——读《纳兰词集》
· 寇恩的渴望
【翻译】
· 诺奖得主批评西方国家的挺哈运动
· 柿子(英诗汉译)
· 博尔赫斯诗三首
· 坐九路车到红海滩
· 译诗:而死亡必无力统御
· 译诗:某夜我出门
· 译诗:三个朋友的寓言和轮唱
· 斯瓦辛格:致我的俄国朋友们
· 暴君的脆弱——斯大林专家细论俄
· 焦虑六论
【第三视点】
· 诺奖得主批评西方国家的挺哈运动
· 当胡适遇上哈马斯
· 以巴冲突与有思考的立场
· 安息吧,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
· 孤独之病——观《伊尼舍林的女妖
· 鸦片战争: 一个神话
· 普京:一个疯子?
· 斯瓦辛格:致我的俄国朋友们
· 两种疫苗:打疫苗的中西对照
· 非理死钉主义
【反压迫】
· 访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女士故居
· 自由主义vs.极权主义——读《丘
· 国家的敌人?——《天安门流亡者
· 诺奖得主批评西方国家的挺哈运动
· 局内人的视角——读Unveiled
· 2024年6月4日:六四35周年纪念
· 言论自由的烈士——读《储安平与
· 以笔为刀——读Knife
· 永不熄灭的星火——读Sparks
· 毛主义的幽灵——我看美国挺哈学
【中国社会】
· 毒舌才子——《钱钟书交游考》读
· 从叶嘉莹去世看华夏文化走势
· 闲说中国文学——读阿城《闲话闲
· “伤痕文学”的高度——读韩江的
· 尘埃落定之后的反思——再评美国
· Erasing History与法西斯主义的
· The Sense of an Ending与记忆的
· 21世纪如何反独裁——读Autocrac
· 台湾的戈巴契夫——读《蒋经国传
· 天凉好个秋——再读《围城》
存档目录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2/01/2019 - 02/28/2019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12/01/2011 - 12/31/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4/01/2009 - 04/30/2009
03/01/2009 - 03/31/2009
12/01/2008 - 12/31/2008
11/01/2008 - 11/30/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爱》的沮丧与恐惧
   
迈克尔·哈内克【译注1】角逐戛纳电影节的电影超出了大家对他的期望:《爱》给观众带来了感人的、令人震撼的、尖锐的、关于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与高智商的 一个戏剧性事件。《爱》提出了那个问题,用拉金【译注2】的话说是:我们死后会留下什么?以及:当人之将死,爱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哈内克让电影开始于快进 的一系列场景,从而在我们的心理和视网膜上刻下一个压倒性的死的象征主题【译注3】,统御了我们对影片接下来发生的一切的反应。

让 - 路易·特兰蒂尼昂【译注4】和艾曼纽·丽娃【译注5】的表演令人赞叹。他们饰演乔治和安妮,一对八十多岁、退休了的音乐教师夫妇;他俩住在巴黎一套装饰考 究、书籍林立、有一架小型三角钢琴的公寓中。他们快乐、富有感情、充满爱心;他们生活得积极、满足。我们看到:他俩出席了安妮从前一个学生的演奏会,都很 为他的成功而高兴。但是有一天,安妮出现了第一次中风,之后一系列发作使得她一只手瘫痪了,无法弹奏钢琴,并且痴呆的状况日益加重。特兰蒂尼昂脸上的沧桑 不仅仅是因为岁月,还因为沮丧和恐惧:他爱过且爱着的那人在他眼前开始消失。随着安妮的生命和自我的渐渐消逝,他俩的爱是否也开始分崩离析?该片让我想起 普鲁斯特【译注6】对生命终结的一个评论,他将其视为一个谜,好比演员停演一个(他演的如此久以至于已经成为他自身一部分的)角色。

答应受惊吓的安妮不把她安置在一个老人院或医院里,乔治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他无法承受的在家中照顾她的压力。而这又反过来给他与成年的音乐家女儿爱娃及其新任丈夫、英国做派的杰夫的关系罩上了阴影。安妮从来就不喜欢杰夫的英国做派。

也许最让人觉得恐怖的部分是出问题的第一个征兆。一天晚上,安妮半夜醒来,双眼凝视着黑暗的空间;乔治跟着醒来,不知所措,安妮安慰他说:没什么问题。第 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安妮变得像一座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她美丽温柔的脸庞变得像一副死神的面具一样安详。一分钟后,安妮醒过来,对乔治为什么突然变得心烦意 乱一无所知。丽娃绝好地传达了安妮突然产生的、说不出口的想法:我丈夫疯了吗?(观看这一部分时 ,我想起哈内克早期的一部影片《第七大陆》【译注7】,片中一个小孩突然神秘地宣布她失明了。)

哈内克在影片中展现给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家如何变成了一个被隔绝、被包围之地;朋友们、甚至于近亲们的生活和挂念在这里都是不受欢迎和毫无意义的。 他们的明星学生亚历山大(音乐家亚历山大•萨洛【译注8】扮演)出于好意拜访他们,结果被他们误会了:这一拜访更突出了安妮在健康、地位和音乐上的失落。 凭借勇气和良好的幽默感,乔治吃力地应对把安妮从轮椅上弄出来(进去),把安妮从马桶上弄下来(上去)的任务。在安妮依然神智清楚的时候,他俩的关系中依 然可见感人的温存和幽默。他给安妮讲述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时体会到的令人不快的荒诞感,那个葬礼上播放的是披头士【译注9】的《昨日》。(也许他应该感激 不尽的是,播放的不是《你需要的只是爱》。)但是安妮的神智开始衰退。

在哈内克的《钢琴教师》【译注10】中,弹钢琴和搞音乐中的纪律被质疑为某种残忍的东西,某种对权力的屈服。在《爱》中,音乐被视为一种不同的象征符号, 没有那么怪异和尖锐,但是似乎并不更让人安心。乔治和安妮没有宗教信仰,他们音乐和优雅的文化生活本该能够提供给他们世俗的慰籍。然而真是这样吗?也许这 些不过是被衰老拿走的另一些东西罢了,弹奏和欣赏音乐的能力随着身体功能的衰退而丧失。乔治和安妮被迫回到了近乎原始的状态,只能依靠对方。

《爱》是电影制作达到智商和洞察力的顶点的作品。哈内克对电影艺术的杰出把握和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如同管弦乐的和弦一样响彻戛纳电影节。

{作者:彼得 · 布拉德肖【译注11】,发表于2012年5月20日的《卫报》}

【译注】
1. 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1942年生)是一位奥地利电影导演,生于德国慕尼黑。他2009年以《白色缎带》在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2012年他 以《爱》再度斩获第6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成为史上第7位获得两次金棕榈奖的导演。

2. 拉金(Larkin,应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年-1985年),20世纪后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爵士乐评论家。1984年曾被授予英国桂冠诗人【译注12】称号,但他谢绝了。

3. 死的象征主题( Memento mori motif)前两个词是拉丁短语,意为:“记住人都是要死的” 。死的象征主题指的是西方自古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以提醒世人的必死性为目的的一类艺术作品。这里指的是《爱》开始对女主角的死的

4.让 - 路易·特兰蒂尼昂( Jean-Louis Xavier Trintignant,生于1930年)是法国一名享誉国际的演员。

5. 艾曼纽·丽娃(Emmanuelle Riva,1927年生)是法国一位著名女演员,最有名的电影作品包含《牧师莱昂·莫兰》、《广岛之恋》及《爱》。因为《爱》,她成为奥斯卡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影后候选人。

6. 普鲁斯特暨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1922年),法国意识流作家,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

7. 《第七大陆》(The Seventh Continent)是哈内克1989年导演的作品。

8. 亚历山大·萨洛(Alexandre Tharaud,出生于1968年),法国钢琴家。

9.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亦称“甲壳虫乐队”),是一个英国摇滚乐队,1960年成立于英国利物浦,1970年解散。知名成员有约翰·列侬(主音、节奏吉他手、作 词作曲)、保罗·麦卡特尼(主音、贝斯手、作词作曲)、乔治·哈里森(主音吉他手)等。下文中《昨日(Yesterday)》与《你需要的只是爱(All You Need Is Love)》是该乐队脍炙人口的歌曲。

10. 《钢琴教师》(The Piano Teacher),是哈内克2001年导演的作品,获得当年戛纳影展的评审团大奖。

11. 彼得 · 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是英国作家和影评家。

12. 英国桂冠诗人(The Poet Laureate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英国由首相提名、王室任命的一个荣誉职位。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