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川菜,我这个非四川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夫妻肺片,也是我们每次吃川菜必点的头盘――在店里吃一份,再打包带走一份,那牛肉与牛杂片浸在红彤彤的又麻又辣又香气扑鼻的油汁中,是眼睛和口舌的双重享受,令人百吃不厌。我曾无数次地奢望能自己动手做这个菜,也深知其难度是比较高的――至少超过了我以往做菜的难度,然后一搜索,就见那繁琐的红油熬制方法映入眼帘,光是香料就有无数种,令人望而生畏,知难而退。
最近,我试制较为复杂的陕西凉皮儿成功,突然增加了做菜的信心,鼓起勇气来挑战名菜夫妻肺片。先来了个literature
review, 发现制作川菜中特有的红油是无论如何省不掉的一道工序,就静下心来研究了一番。首先找到了一位DN的食色笔记――“解密”夫妻肺片,内含详细的在海外制作红油的步骤,并解释“这红油应含有多种香料的复合香气,浓郁而具有回味,而简单的油泼辣子是无法满足这种要求的”。看看文章里并没有专利号,我就采取了拿来主意。经数次去中国店采购后,终于可以开炉炼制红油了。制作红油的原料如下:
颜色红艳的辣椒粉(放在嘴里尝一点,是不是辣的,有的名为辣椒粉,但实际不辣)一杯;花椒(我用的是妈妈给的大红袍品种,麻劲十足)一大匙;丁香5-6颗;草果1-2枚,用刀拍破;小茴香一茶匙;豆蔻半枚,用刀切碎;香叶2-3片;桂皮1-2片(拇指大小);葱白数根;鲜姜数片;八角(大料)两枚;白芝麻一大匙――红油中的香气就是来自这些东西。非常遗憾的是,“紫草”这种专门增添红色的东西实在是找不到,只好等待以后从国内带了。这是红油香料群芳谱:
香料备齐后,将2.5杯的植物油倒入锅中烧热,然后待油温降低后(不然就把香料都炸糊了),除了白芝麻,将上述各种香料放入(可以先放一根葱白,看油温是否正常,以冒细小的气泡为佳),记住最后再放辣椒粉。然后将炉火调至最小档(如果依然很热的话,可以采用时断时续的方法),开始熬红油。因为辣椒粉沉在底部,一定记住要时常搅拌一下,以防糊底。这一项,我认为20分钟就够了。然后放入白芝麻,继续熬制,继续搅拌20分钟,一共40分钟。
做到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熬制红油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各种香料中的香气溶于油中,很像是制取香水的过程。我在网上查到“这门学问起源于法国,称作enfleurage。当时,人们发现脂肪可以吸取香味”,“把脂肪在一块块玻璃上抹均匀,再将这些玻璃块放置在木制的框架上,周围洒满鲜花,花朵每天都要不停的更换,不能有点枯萎。这样换了许多次后,这些脂肪颜色 逐渐变深也渐渐饱和起来,便将它们从玻璃盘中移出倒在机器中搅动,搅碎后加入酒精,大约放置一个礼拜,香味就几乎转移到了酒精中,再将这些酒精收集起来, 便形成了香水的雏形,剩下的脂肪可以加工成香膏”。
在DN的文章中,用微火熬制红油的时间共是一小时二十分钟,放芝麻前后各40分钟,待红油中的香料沉淀后即食用。考虑到油的加热主要是将香料炸熟,使之更加美味,而加热对香气的溶解也许有催化作用,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在室温或冷藏下,香料中的香气依然可以被溶解,所以我将熬制时间缩短为40分钟,然后待油中辣椒粉沉淀后,将清亮的油与浮在油面的香料装入玻璃瓶中,将之冷藏两周,使香气继续溶解于油中。这是冷藏前的红油:
红油熬好后,选牛腱肉两磅,牛百叶和牛肚各一磅煮熟(三次的量)。建议牛腱肉单独用压力锅煮10分钟,只放清水和花椒,桂皮和盐(不要搞太咸),另一个锅煮牛百叶和牛肚,也是放相同的调料,不要煮太烂了,不然口感不好。捞出牛腱和牛杂,晾凉后入冰箱冷藏,待凉透后取出。
然后制作酱汁。将半杯牛肉清汤(煮牛腱肉得来),与两大匙酱油和一茶匙红糖放入小锅中,开火烧开,离火。再将两棵中国芹菜(香气比西芹要浓)洗净,用水焯一下,取菜梗,切碎;锅中放少量的菜油,小火将两大匙花生米炒香,用锤肉的锤子压碎;几根香菜也切碎。
将凉透的牛腱,牛肚,牛百叶切成片和条,加入红油,酱汁,芹菜末,香菜末与碎花生,搅拌均匀,一碗又麻又辣又有着馥郁香气的夫妻肺片就闪亮登场了:
此次制作夫妻肺片,验证了一句俗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尽管红油的颜色因为紫草的缺席而不够红艳,但是味道意外地好,让我们吃得欲罢不能,过足了川菜瘾。味道好到什么程度呢?连我这个一向“谦虚低调”的人都忍不住地想吹一次牛:比芝加哥中国城的“老四川”的夫妻肺片要更好,可以与“大唐”的媲美(据说“大唐”的掌勺厨师是“老四川”厨师的师傅),信不信的那就由你了。
夫妻肺片制作成功后,我做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雄心勃勃地准备来个名菜系列,从我们中华八大菜系的名菜中各取一个样本,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