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林子丹的什锦杂拌
  爱好五花八门,走笔甚为广泛
我的名片
林子丹
来自: 美国
注册日期: 2008-06-10
访问总量: 656,06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追求正能量,向往真善美
最新发布
· 意外的美味--火鸡炖菜汤
· 节日杏仁薄脆太妃糖
· 节日预热--龙虾之夜
· 省钱小窍门
· 减肥的动力
· 与心脏病推手反式脂肪(Trans Fat
· 周末,换种方式去放松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往事追忆】
· 婆婆的咸鹅蛋
· 奶奶的目光(下)
· 奶奶的目光(上)
【故土情思】
· 回国记趣--穿衣打扮与“挣面子”
· 大学食堂故事三则
· 回国记趣―与老同学相聚在北京
· 想念天津的小吃
【厨房写意】
· 好吃又简单的美式奶油蘑菇焗鸡
· 探寻皮蛋瘦肉粥的秘方
· 试制陕西风味凉皮儿,喜获成功
· 冬日“种”肉,春天吃肉
· 春天的头茬韭菜饺子
· 也做野味――鹿肉包子
· 饺子大王的秘方
· 话说加拿大式枣泥方糕
· 挑战工作日家宴,鸡鸭鱼肉俱全
【友人故事】
· 如果有来世
· 邻居玛丽的80年代中国奇遇记
· Adventures of Mary in China in
【异乡见闻】
· 为了那条小河,我一路奔向英国
· 特色门县水煮鱼-Door County Fi
· 真后怕,我回国时曾坐过韩亚的飞
· 后院有黑熊出没的地方
· 没妈的魁北克孩子也像根草
· 空军一号上邂逅尼克松访华随行记
· 坐火车遇到的好人和坏人
【社会视角】
· 加拿大和美国,哪里更好
· 苹果新手机iPhone5S真用指纹当钥
· 亚马逊的老板买华盛顿邮报来做什
· 你想到什么地方去爬财富的天梯?
· 好医生,坏医生
· 男人的无奈--另一只眼看美国人离
· 好牙医 ,坏牙医
【美食探寻】
· 意外的美味--火鸡炖菜汤
· 节日杏仁薄脆太妃糖
· 节日预热--龙虾之夜
· 【名菜系列】芫爆里脊,清嫩出台
· 【名菜系列】夫妻肺片,闪亮登场
【减肥遐想】
· 减肥的动力
· 效果奇特的卷心菜汤减肥法
· 登台演出为减肥
· 过节与减肥
【散文随笔】
· 大海啊,故乡
· 永远的郝思嘉 - 走近《飘》的作
· 知情
· 游向深水区的一刹那
【影视观感】
· 芝加哥交响乐团伴奏的电影野餐会
· 国产电视剧中那些令人崩溃的情节
· 荧屏上终于有了一位沙漏美女
【日常琐记】
· 省钱小窍门
· 与心脏病推手反式脂肪(Trans Fat
· 周末,换种方式去放松
· 我家后院的美妙时光
· 赶本州庙会,尝当地美味
· 要求涨工资,结果得逞了
· 还是国内的骗子多
· 用心送给妈妈的DIY礼物
· 苹果赚这三毛钱也不容易
· 当我的iPhone突然成了聋子
【子女培养】
· 孩子带来的那只包裹
· 别轻易让孩子早上学
· 美国另类中小学-特许学校(Chart
· 美国奥运训练场里的孩子们
· 学滑冰的孩子面对挫折
· 冰上的小燕子之竞赛心理培养
· 她家有个读哈佛的男孩
【暇时闲聊】
· 你看过这么搞笑的安全广告片吗?
· 闲话“非你莫属”和“非诚勿扰”
· 上帝也有犯错的时候
· 天天有辩证法
· 卖花姑娘插竹叶
· 郭德纲的百年老店馄饨(微博)
· 怎样才能正向思维(微博)
【粉墨登场】
· 学唱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
· 小安/柔情/子丹演唱豫剧《朝阳沟
· 学唱评剧《刘巧儿》选段“采桑叶
· 翻唱《乡恋》
· 学唱京剧《红娘》:小姐你多风采
【艺海踯躅】
· 回想当年不会唱情歌
· 百老汇明星与脖子保养秘方
· 八年的收获(附:朗诵”纸鹤”)
· 永远不想忘记的歌-风 请你告诉
· “舞林争霸”第五期中的精彩时刻
· 京剧里为什么没有贾宝玉
【女性夜话】
· 难解的人心
· 女性与时尚
· 女人的年龄与爱情
· 朱令有可能是自杀吗?
· 聪明女人与花瓶
【美文共享】
· 《金瓶梅》启发了《红楼梦》吗?
· 城内城外的魅力
· 从她那里领略老上海的精致美食
· 机场读书乐
【旧时遗珠】
【精品转贴】
· 严歌苓:写作之瘾
·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 池莉:写作是一种愉快
· 冰心: 关于女人
存档目录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7/01/2012 - 07/31/2012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2/01/2010 - 02/28/2010
12/01/2009 - 12/31/2009
08/01/2008 - 08/31/2008
07/01/2008 - 07/31/2008
06/01/2008 - 06/30/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京剧里为什么没有贾宝玉
   

 

张爱玲曾说,“我对于京戏是个感到浓厚兴趣的外行”。这句话用到我身上正好合适。说感到浓厚兴趣是因为我不仅听京剧,还装模作样地瞎比划过几段了;说外行是因为听见什么咽音,什么水音,什么又什么的,我就头脑发晕,如听天书。也因为我是外行,所以评论起京剧来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偶尔说对了,大家说我有思想有才气;不巧说错了,人家都知道我是个外行,本来就不懂,一般也没办法把我怎么样。

今天要评论的跟《红楼梦》有关。前些天商量着跟我偶像越英合唱段京戏,我翻箱倒柜,想来段跟以前唱过的那些叽叽喳喳的小丫头片子都不一样的花旦戏,就找到了这出《红楼二尤》。这个尤三姐,虽然在书里出现的篇幅不长,却是我这个红楼迷心爱的人物之一,主要是她性格刚烈,说死就死,绝不拖泥带水,甚合我的心意。尤其唱词也很优美,“鸳鸯剑泛银光柔情流淌,抚宝剑羞答答如伴柳郎”,唱起来比较抒情。跟越英商量之后,决定就唱她了。

说了半天才合到题目上去,我学唱这段“鸳鸯剑”的时候,突发奇想,怎么京剧里从来没有贾宝玉啊?

是啊,你要说京剧喜欢独创,不爱在名著里找题材吧,好像什么诸葛亮周瑜,还有什么林冲鲁智深他们频频出现,更有专演猴戏的演员经常大闹天宫;就是不知道怎么京剧对于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极少涉及,经常上演的大概只有荀派剧目《红楼二尤》与《晴雯》。为什么没有宝黛这条主线呢?

于是,我狗狗来狗狗去,最后找到一个谨慎的解释:贾宝玉这个角色不适合京剧。

这是什么意思?我越想不明白就越瞎想,以下是我的猜想。

其一,京剧的哪个行当也不适合贾宝玉。据我的理解,贾宝玉只有十几岁,肯定不是老生,应该属于小生类。可是纵观京剧历史上的剧目,以小生为主角的戏少之又少,更有甚者,叶盛兰是唯一的当头牌挑过戏班子小生演员。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我们中国传统里的父权比较严重,年轻人不该有那么主意那么多故事,应该俯首贴耳听大人的,也就是老生的教导,甘心当配角。相比之下,西洋歌剧好像更任人为贤,谁能唱高音谁当主角,不管年龄大小,唱中音的年纪再大也是配角。另一方面是能唱小生的人少之又少,比起动不动就能拉出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其他行当,很是萧条。即使是叶盛兰也是先学的青衣,后来因为妩媚不足英气有余才改学的小生,独创了空前绝后的叶派,从而给小生这个行当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小生演员少的问题是严重的,严重到如果叶盛兰不愿意唱贾宝玉或者他的小嗓子不适合唱贾宝玉,京剧舞台上就看不到贾宝玉了。这也是为什么五七年以后叶盛兰当了右派还要继续演出,因为少了别人只是少了一个演员,可少了他就少了一个行当。也曾经听过勇敢的李少春唱的大嗓许仙,遗憾的是听来听去,怎么听还是像个摘了胡子的老生,老气横秋的,不够青春。如今的世界变成了年轻人的世界,遍地都在发展青春剧偶像剧,可见商业市场之广阔,小生应该是一个有无限发展前景的行当。白先勇,这位当代的贾宝玉,花数年的时间打造了青春版的昆曲《牡丹亭》,造成轰动效应,深受年轻人喜爱,剧中的两位青年演员也成了中国古典美的象征,不知道京剧演员们意识到了没有?

其二,京剧的角色概念化严重,无法演绎贾宝玉这种既不是好人又不是坏人的角色。以前我们看电影,总是不忘了问,谁是坏人?那个坏人总是比较狡猾,平时装得跟好人一样,到影片结尾才会原形毕露。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片子叫《羊城暗哨》,观众走出剧场的时候纷纷议论,唉呀,原来那个保姆是个特务啊。等恢复传统戏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京剧为观众省了这个猜测的过程,好人坏人全写在脸上,红脸的都是忠臣,刚正不阿,白脸的就是奸臣,阴险狡猾。我猜“脸谱化”这个词是从京剧里来的吧?

作为中国最博大精深的巨著《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大约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复杂的男性角色。且不说他出身豪门而且相貌出众,单论这个性格,就太复杂了。如果有人问贾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可以说他既泛情又专情是个多情种子,既爱女儿又爱男儿是个双性恋者,既温柔又不随波逐流是个时代叛逆,罗嗦半天是怎么也说不清楚,只好建议,还是去看书吧,看上百八十遍,再琢磨上三五十年,也许能大致搞清楚。

再者,京剧的传统是轻视编剧,注重表演,因此很难吸引顶尖一流的剧作家倾心倾意地写京剧本子。从网上查到了《戏考》第十六册,《黛玉葬花》的京剧剧本,是一出绝少上演的剧目,据传是欧阳予倩为梅兰芳所编。宝玉的出场唱段后,说了这样一段话:

(白) 小生宝玉。今日一来是赴饯花盛会,二来这几日林妹妹有些恼我,必然是小生得罪了他,等见着他,赔个礼儿要紧。

看了让人哑然失笑。这种京剧惯用的自我介绍伎俩,用在张君瑞这样的角色身上也许合适,但是“混世魔王”贾宝玉是不会这么中规中距地介绍自己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不是说贾宝玉不适合京剧,而是目前的京剧根本没有能力演绎这样复杂的人物。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