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部网书《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其间既有激情诗意,又有阴招大坑,你的高蹈,我的沧桑,终了还是一部梦幻史诗。 翻开每一页,故事大同小异:君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臣官密奏,非馋即佞。权力是春药,人性已泯灭。莫须有隆重登场。防民之口如防川。吏治污浊。。。干戈与玉帛,只是血污共绥靖的回环。澶渊之盟,靖康之变,其实历史覆辙已在前。所谓天下大势,谁又终能得时得势?成住坏空,黄粱一梦,而已。 李白云: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啥意思?空间浩大,万物之行已前定,三界中都将归家。时间一如,百代才是匆匆过客,一场游戏一场梦。诗仙的强大思维,已经触及佛家之空。 牛头法融禅师说:“前际如空”。你的前一声,前一念,前一动,如流水一般,自生自空,满地找“前际”,岂知本来不就是清净的吗?前际是缘,缘由因果生,由因果灭。众生见是缘,禅者观是空。缘生于念,念念相续,则系缚六道。前际/后际,前念/后念,无非幻境,皆是尘劳。若不攀缘,不著境,也就无能缘,无所缘,无缘,三际托空。 禅师又说:“知处迷宗”。有知的人,自我感觉良好,乐于被人称作大师,智者,仁波切,其实说了许多世俗之智,一肚子妄知。知,因著相而生识,随境转,取分别,落善恶,浑然于妄尘,喧动于欲海,分分钟随事物生出知见,落在执着挂碍处,颠倒妄想,远离菩提,迷失禅门宗旨。 如此又要不攀缘,又要不妄想,怎生是好?悟空者说:“知处不迷,以心为宗。”前句重在以六祖慧能大师的“无念”对治外境,后句则以三祖僧璨大师的“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为境界。 如此止动不二,心与宇宙万象打成一片,生与灭,苦与甜,空与有,泯然消尽,一片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