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方。 ——《古诗十九首》 这是一首感怀与思念的诗,所谓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人生令人唏嘘的感怀,从《孔雀东南飞》的生死难见,到《红楼梦》宝黛“木石之盟”的灰飞烟灭,比之这首怀人诗的无奈,还更深更远。网暴可怕, 还有吨级信息暴击大脑也可怕。所有的恶语三千,都成了《肖申克救赎》中寓意的 那道“墙” :心网。。。 世界的真伪善恶美丑,时时在轮换上演。因为众生的圆觉自性,为无明所障,在五浊世中,五欲与六尘交织,因缘相续,如此造业,没有穷尽。
而要打破无明,则如同“涉江采芙蓉”。 “芙蓉”即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化泥为营养;濯清涟而不妖,断所有相成菩提,灿然独立于世,正是佛法智慧的象征。 “涉江”表明修行戒定慧的过程,戒生定,定生慧,以慧生信解,以智导行,证悟菩提。“采”的细节,大约就是《中庸》所提倡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 一时兴起,把这首“涉江采芙蓉”改写: 溯源采摘智慧花, 长河遍处芬芳, 一笑留得三春在, 所思觉者之道。 其中,花非花,采非采。为什么? 因为没有解脱前,都是著相。 读到这则公案—— 师上堂,举“涉江采芙蓉,所思在远方,”云:“有答话也无?” 僧问:“如何是达摩涉江意?”师云:“他自催动一江水,干卿底事!” 达摩祖师在《悟性论》中说:“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 原来,真/妄,烦恼/悟解,均是佛性的一体两面,能悟此,自可自在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