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法语 又先德云。未念之时念则未生。未生则是不有。不有之法亦无自相。现在之念从缘而生。念若自有不应待缘。待缘生故即无自体。故知心无自性。缘起即空。如欲断其流但塞其源。欲免其生但断其根。不用多功最为省要。
若能观心。知心无起。即得随顺入真如门。当知所有皆是虚妄心念而生。心有即有。心无即无。有无从心。弥须自觉。勿不自觉为心自欺。既知心诳更勿留心。好恶是非一时都放。则心无住处。心无住处则无有心。既无有心亦无无心。有无总无身心俱尽。身心尽故泯齐万境。万境无相合本一冥。冥然玄照照无不寂。以寂为体体无不虚。虚寂无穷通同法界。法界缘起无不自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又法无定相。真妄由心。起尽同原。更无别旨。 (《宗镜录》卷第五 )
意空偈: 心念无生法无相, 念起即知心逐妄。 但能随流识得性, 源头无功自宽敞。 心无住处入真如, 好恶是非一时放。 身心俱尽泯万境, 冥然玄照妙寂光。 虚寂无穷通法界, 有无从心入道场。
峨嵋出世解:
本住 唐代僧人寒山诗云:"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光影腾輝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方知摩尼珠一颗,解用无方处处圆。"
寒山找寻"本住"之家,何尝不是"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注1)的一番脱胎换骨!对寒山来说,了生死易,无非"死将喂青蝇,吊不劳白鹤"(注2),而"离烦缘"难。烦缘即念,由虚妄心念而生,故心有即有,心无即无。离烦缘须知"本觉之心,不藉妄缘",如此心念无生法无相,契入佛知见。
寒山心地輝照之时,风吟松唱,何等自在!身心俱尽故,泯万象无迹。法界缘起故,周流遍大千。
《楞严经》云:"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因根尘同源,尘能引根。真与非真,真觉本明。分别真妄,亦是妄相。不取真与非真,亦无见与非见,此际唯一真心朗耀。一法不生,因万境无相; 解用无方,因寂而全照。
禅者之"本住",乃是随缘不住:"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注3)"亦是不住随缘:"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注4)""于无了知"和"不起妄念",就是自净其意。念由心而净,"净心在妄中"(注5)。由此可知,真妄由心,妄心无体即真; 起尽同原,凡圣无别同一心。如此观心,可得明心奥旨,知"本住"的真义。
注1 ,2,出自《寒山诗》 注3,4,出自《楞严经》 注5,出自六祖《坛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