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野: 欧洲文化中的中国元素 4-16-2009 目前正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萨克森-波兰宫廷文物精品展展示了17、18世纪萨克森宫廷收藏和使用过的各类文物珍品近200件。除了反映欧洲君权权力象征的宝座、徽章、封印以及奢华服装等艺术珍品外,大量中国风格的文物如瓷器、服饰、日用品和绘画引起人们关注。这些文物珍品均以中国题材为背景,但又会让人有一种外国版“中国制造”的感觉。原来这都是当时人们按欧洲的审美观念开发的中国题材产品,是欧洲文化中国元素的反映。 狂热的“中国风” 400多年前,欧洲人对遥远东方的中国一无所知。16、17世纪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在众多传教士当中,利玛窦是当时向欧洲知识界介绍中国文化的重要人物。他最早把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译为西文,他的《利玛窦日记》第一次向欧洲全面介绍了中国的道德和宗教思想。当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而欧洲却正在经历着教派纷争和战乱困扰。传教士们将一幅幅美好的中国图景呈现在欧洲人面前,引发了欧洲人对于中国的兴趣和关注。中国一下成了欧洲人梦幻中的乐土,特别是欧洲众多的王侯盯上了他们想象中的富庶的中国。从17-18世纪近200年的时间里,欧洲刮起了一场异常狂热的“中国风”。出于对中国的好奇心理,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工艺品的追逐风靡欧洲。那时,中国的商品抢着买,关于中国的书争着读。特别是景德镇陶瓷受到欧洲众多王侯的珍爱,被视为“东方的魔玻璃”,成为上流社会显示财富的奢侈品,包括举行中国式宴会、观看中国皮影戏、养中国金鱼等也都成为高雅品位的象征。中国的这种时尚慢慢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等。这种时尚还体现在中国式园林与建筑在欧洲的盛行。17世纪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为自己的一位宠妃建造了一座“中国宫”。这座建筑一经落成,立刻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效仿。一时间,欧洲出现了许多中国风格的代表性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有德国波茨坦无忧宫里的中式茶亭,英国的逑园宝塔,瑞典、丹麦的中式凉亭和维也纳美丽泉宫里的中国屋等。 中国商品的仿制潮 17世纪以后,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往来已经相当频繁,大量中国产品输入了欧洲,仅在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就达到6000万件以上。18世纪30-40年代,欧洲每年的丝绸进口量多达7.5万余匹。但是由于欧洲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量太大,还是供不应求。于是,仿造中国商品的热潮应运而生。 此次在故宫展出的萨克森-波兰宫廷文物精品充分体现出欧洲人对中国风格的追捧。当时萨克森选帝侯,同时也是波兰国王的奥古斯特,对中国瓷器的爱好达到了狂热的地步,他不仅大量收集中国瓷器,而且于1710年在迈森地区建立了王室瓷器手工工场,制作仿中国的瓷器。奥古斯特大帝不仅想以此证明,这个手工工场能做出与中国瓷器技艺和艺术水平相同的瓷器,并且想摆脱对昂贵的进口贸易的依赖,同时进一步扩大他的收藏,他甚至还计划,把迈森的产品作为来自中国的瓷器向欧洲其他国家出售。此时的萨克森王室不仅花大力气研究中国风尚的元素,而且本身也发展成欧洲中国风的中心。 欧洲人仿制中国瓷器不仅仿制外形,还仿制图案,但他们的仿制品看上去让人觉得有些不中不西。据说,当时中国商人们为迎合欧洲市场的需要,竞相生产这种叫做“洋彩”或“广彩”的瓷器,反过来又使欧洲人以为这就是地道的中国风格。如展品中最为醒目的一件叫做“带鹦鹉的中国女人”的瓷器。瓷塑中的女性坐在红色垫上,这样一个姿态使人认为她应该是来自日本,但当时欧洲人并不了解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亚国家之间风俗习惯的差异,花衣、尖帽和鹦鹉赋予了人物一种异国情调,这看上去完全符合当年人们对遥远中国和那里奇特国民的想象。“赤龙餐具”是迈森瓷器厂为萨克森宫廷制作的第一套餐具,生产于1730年。奥古斯特了解道,龙凤分别象征中国的皇帝和皇后,所以他有意挑选了王室瓷器收藏中一个中国瓷盘进行仿制,这种赤龙图案一直为萨克森君主家族专有。奥古斯特时期,“中国风”达到了顶峰,就连坐落在萨克森城门前的皮尔茨谐趣宫也采用中国式屋顶和中国人物形象的立面画,使人一进入萨克森领地就有中国风尚元素的感觉。 几百年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珍品一起在欧洲传播。向往东方的西方人越来越醉心于中国文化。它是中西文化的一次大规模接触和交流,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堪称空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