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史一定绕不开1989年的六四运动。 而说到六四运动似乎也绕不开刘晓波。 这样一来,《末日幸存者的独白:刘晓波“六四”回忆录》就成了对三十三年前的那一次学生、民众自发的社会运动感兴趣的读者不能忽略的书籍。 读这本回忆录之前,我读过1989年六四运动的参与者们所著的一些书,比如《王丹回忆录:从六四到流亡》,吴仁华的《八九天安门事件大事记》,杨渡的《未烧书》。 此外,还读过西方学者对于六四事件的书写,比如Jeremy Brown的June Fourth: the Tiananmen Protests and Beijing Massacre of 1989(《六月四日:1989年的天安门抗议与北京大屠杀》)(书评在此)。以及一些西方记者采访中国六四亲历者的书,比如Louisa Lim 的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 Tiananmen Revisited (《失忆人民共和国:重访天安门》),等等。 回忆录与历史著作不同, 根据的是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记忆及其思考,虽然不可能绝对准确,但是因为第一手经验的优势,容易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有比历史著作更个人化的吸引力。 刘晓波的这本回忆录确实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其中刘对自己的心理描述与自我批判真实而恳切,对六四运动中他了解的某些人,如吾尔开西、柴玲、侯德健,等人的描写也颇有特色。刘的叙事有条不紊、详略得宜。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六四运动的冷静思考。我以为,知识人首先是一个会反省会思考的人。刘的回忆录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知识人身处学运、民运漩涡中的反省与思考。 然而,对于运动来说,善于行动者总是胜出。八九学运,善于行动的吾尔开西、柴琳,较之于王丹等似更有影响力。 当年吾尔开西等学运领袖对民主的理解实在乏善可陈,刘笔下的吾尔开西抗议中共政权,却使用中共政权的政治概念与理解。其对民主自由的基本看法典型地体现了当年许多大学生和民众的误解或偏见。当一个民族被困在深井之下,没有多少机会接触井外的世界,对于民主、自由等概念只有极其有限的了解,加上中共当局多年的洗脑教育,其结果就是把争取民主、自由等权利误解为权力的争夺战,就像文革中“夺权”的口号与行动。 刘晓波的回忆录清晰地表明了他,作为八十年代的青年知识人之一,作为出过国,交游广阔(有台湾的大歌星、澳洲使馆的工作人员,等等),对于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与满腔热情而学识有限的大学生们之间相当大的距离。同时,刘晓波对自己心理状态的描述与剖析,也表现了他(以及不少知识人)对发动参与运动的大学生们的同情与敬佩。 刘晓波的思想主线是清晰的:即从学生运动、社会运动中出不了民主。民主需要长期的建设。实际上,《王丹回忆录》等似乎透露了一些学生领袖在运动后期与刘晓波的看法趋向一致。不少学运的领导人们本身缺乏对民主的理解,因此他们领导的学运乃至社运说是“民主运动”,实质不过是“抗议活动”,即公开表达不满的活动罢了。民主需要妥协。而学生领袖们缺乏妥协的意识与能力。民主需要建设,而建设需要时间;即便没有六四大屠杀,1989年的学运、社运也产生不了真正的民主自由制度。 既然如此,刘晓波为什么还会投身六四运动呢?《末日幸存者的独白:刘晓波“六四”回忆录》就是刘剖析自己投身六四运动的心路历程。该书文笔流畅、思路清晰、态度真诚,为我们留下了作为六四运动亲历者的刘晓波的口述历史。当年天安门广场上的“绝食四君子”中的其他三人:侯德健、周舵、高新,如果也留下各自的回忆录文字的话,我们对于六四的历史会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历史需要记忆,最怕失忆。从对历史负责的角度说:每个人都应该写回忆录。记得当年读胡适先生一直提倡大家写自传或回忆录,似乎也是出于一种历史意识。从对中华与世界文明负责的角度来说,关于33年前的六四屠杀、关于刚刚在中国发生的武肺疫情,关于中共如何近年来的倒行逆施,都希望有更多的亲历者写下回忆录,见证历史,为未来审判中共政权留下记录、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