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15章 很多年前,我和教會的兩個同工一起去俄羅斯的聖彼德堡城出差。在17天的時間裡,我們從列寧格勒(現已恢復為原市名——聖彼得堡)到莫斯科再到伏爾加河。在列寧格勒逗留期間,我們去拜訪了亞瑟牧師,他原先在我們附近的一間教會牧會。他不僅創立了那間教會,而且在那裡牧會長達30年之久。在他的牧養之下,教會逐步成長,至聚會的人數逾3000人。他和其中一位同工是很好的朋友,所以他就和我們一起去到莫斯科。我們搭乘的是通宵行駛的特別總統列車,我和亞瑟牧師住在同一個臥鋪單間。我們兩個人熬夜聊了好幾個小時。亞瑟牧師問到,我們教會有沒有誦讀《使徒信經》,我回答說沒有。他告訴我說,他原先牧會的那個教會每個禮拜天都會誦讀《使徒心經》,而且他覺得我們教會也應該這麼做。他表明現代人需要在主日崇拜的時候,藉着誦讀《使徒信經》來潔淨自己的思維,因為《使徒信經》就像解毒劑一樣可以幫助我們抵抗每天所要面對的這個充斥着無信仰論和懷疑主義的世界。亞瑟牧師說,《使徒信經》中有一句話,我們這些信徒每個禮拜天都需要講,那句就是“我信身體復活”。這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句話,因為它相悖於所有我們過去所學的知識和親眼所見的事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場又一場的葬禮;而上一次的死而復活卻是發生在二千多年前。如果你曾去為深愛的人掃墓,你就會了解死亡這個殘酷的現實會如何讓你失去信心。我們需要藉復誦《使徒信經》來提醒自己,我們相信死亡不會贏得最終的勝利。我們相信一件絕對非比尋常的事,那就是身體復活。 死亡是人類最根本的問題,它是我們最恐懼的事,程度甚至超過對所有其他事情的總和。從我們對待去世的人的方式就不難看出這一點。為了幫助我們處理喪事,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成並日趨成熟。我們儘可能地讓去世的人看起來就像他們還活着的時候一樣。我很多次聽到有人站在棺木旁邊說,“她看來很自然”。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她看來就像是她已經去世了。但是,死亡就是如此恐怖,如此忌諱,如此不可更改,如此令人驚駭,以致於我們甚至連“死”這個字都不敢說。我們就只說某人“過世了”,“去了”,“走了”,這樣似乎能夠減低所受的打擊。我完全了解當所愛的人去世時,我們需要用這樣委婉的說法。而且我認為殯葬業在撫慰死者家屬的傷痛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即使我們竭盡全力去掩蓋事實,死亡仍然是一個嚴酷的現實,死神遲早都要臨到每一個家庭。 我們死了以後,還會再活過來嗎?還是死亡就此得勝?因此我們要面對哲學家、神學家,尤其是悲痛的家屬所問的一個問題,也是《聖經》中所記載的約伯在幾千年以前就問過的問題:“人若死了,怎能再活呢?”(約伯記14章14節)根據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32節 中所寫到的“如果死人不復活,讓我們吃吃喝喝吧,因為我們明天就要死了”,我們知道保羅似乎也曾面對同樣的問題。如果……如果……如果……如果死人不會復活,為什麼不盡情享樂呢?為什麼不盡情狂歡呢?為什麼還要自找麻煩去教會做禮拜呢?如果真是人死如燈滅,為什麼還要為基督受苦呢?如果死亡就是一切的終結,為什麼還要服事主呢?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渴望知道真相。我們死了以後,還會再活過來嗎?還是死亡就此得勝?請記住,弟兄姐妹們,如果我們不能回答這些有關死亡的問題,我們的宗教信仰就沒有任何意義。 《使徒信經》剛好可以對此給出明確的答案。在《使徒信經》的結尾,我們可以看到整篇信經最後是以一段對於基督徒明確盼望的描述來結尾。倒數第二句講到“我信身體復活”。請注意,這句話的描述有多具體。不是“死人復活”,而是“身體復活”。早期的《使徒信經》版本更為具體地用到“肉身復活”。基督徒相信原本的身體將會從死里復活。不同於古代希臘人或現代的印度教,他們把人的身體單純看作靈魂的“外殼”或“容器”,只要人一死亡,就可以將其丟棄讓靈魂得到自由;而基督徒則相信我們所得的救贖也包括我們的身體。我們相信只有身體也從死里復活,救贖才算完整。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中,用一整章的內容廣泛地討論了這一真理。為了明白身體復活所包含的內容,我們需要明白三件事: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身體,我們以後要面對的死亡,以及我們將來會享有的復活。 你的身體不可能維持到永遠的。1.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身體 大部分人對自己的身體有着又愛又恨的情愫。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你有一種能改變自己身體的超能力,你會不會使用它?如果你有能立瞬間改變你的外貌,你會去做改變嗎?這可能是我問過最笨的問題。問題恐怕不該是你會不會去使用這個能力,而是你會用它做個簡單的修整,還是用它徹底改頭換面呢?你會不會說:“主啊,請從頭開始打造一個全新的我吧。”若是那樣,我們還能認得出你嗎?我們的身體會衰老,會鬆弛下垂,會有皺紋堆積,關節老化,血管硬化,重力會使身體各部分慢慢走樣,心跳放慢,眼睛模糊,牙齒搖動,腰彎背駝,手臂無力。我們骨質疏鬆,肌肉鬆弛,不該胖的地方越來越臃腫,這遲早都會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我讀到過一篇文章,題目是《漸漸老邁的51個跡象》。以前我對這類文章完全沒興趣,現在覺得它們非常有意思。特別是它的副標題是“大字體版本”。以下是吸引我注意的其中幾項: 你該知道自己已經老了,當。。。 1. 身體到處都痛,不痛的地方已經不管用了。 2. 你眼睛發出的亮光只是眼鏡所反射的太陽光。 8. 你很期待一個平淡無聊的夜晚。 9. 你最喜歡的新聞內容是“歷史上的今天”。 11. 你坐在搖椅上,卻搖不動。 12. 你的膝蓋會扣住,可是腰帶卻扣不上。 15. 你背痛的次數比你出門的次數還多。 19. 你用牙齒去咬一塊牛排時, 結果牙齒留在牛排上了。 23. 你只是睡熟了,別人卻擔心你是不是死了。 39. 你做夢也只會夢到皺巴巴地乾果,來幫你排除毒素、保護心腦血管健康和抗衰老。 47. 耳朵里長出的毛髮比頭上還多。 51. 一旦彎下腰,就想找個理由在下面逗留一會兒,再努力直起腰來。 隨着年齡增長,我們會更注意飲食和運動。艾特金斯飲食法(Atkins Diet)如今大肆盛行,它提倡攝入脂肪和蛋白質,減少甚至除去碳水化合物。以致大家都開始吃低碳水化合物的特餐。我還看到過“低碳“冰淇淋。這一點都不合理。我們吃冰淇淋就是為了攝入碳水化合物。還有“低碳”可樂,一樣不合理。我們去美食節品嘗的時候甚至看到了“低碳”比薩餅!我覺得應該有法律禁止這類所謂的“低碳”食物。但是我的問題是,如果這麼多食物對我們都是有害的,為什麼神還要造這麼多的食物? 健身開始流行起來。有各種各樣的減肥瘦身療程,有人跑步,有人騎自行車,也有人跑馬拉松,還有人每個禮拜要做4次力量訓練。衣着時尚也開始流行。我們很在意如何着裝——主要是為了把不想讓別人看見的部分都遮起來,因為我們的身材走樣了。可是我得告訴你一件事,你的身體不可能維持到永遠的。就算你只吃“低碳”的冰淇淋,你的身體總有一天會垮掉的。你不知道你的身體隨時隨刻都在衰退嗎?這就是第一點:你的身體是神賜的禮物,它不會維持到永遠的。 但我們對死亡,卻仍然束手無策。2.我們以後要面對的死亡 大部分人都很懼怕死亡,而且不願談及死亡。死亡是我們遲早要穿過的“最後陣地”,即便我們知道死亡即將來臨,還是寧願活得好像它永遠不會來臨。假設你發給朋友這樣一封邀請函:“我準備了足夠分量的比薩餅和可樂任你享受,請你禮拜五晚上來我家聚會,我們一起談一談有關死亡的事。”有多少人會來?你大概得獨自度過一個安靜的禮拜五晚上。希臘的一個劇作家索福克勒斯說過:“在所有偉大的奇蹟中,人是當之無愧的首位。 唯有死亡卻是連他也束手無策。”。他說得很對。現代的科學的很多重大發現的確能讓我們活的更長久,但我們對死亡,卻仍然束手無策。《聖經》上有哪些關於死亡描述呢? 1. 死亡是必然的。“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希伯來書9章27節上半) 2. 死亡並不是終結。“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章27節下半) 3. 基督已經勝過死亡。“基督耶穌已經把死廢去,藉着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提摩太后書1章10節上半) 4. 死亡仍是仇敵。“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提摩太后書1章10節下半) 對於基督徒而言,難題是在第3點和第4點之間。如果基督已經廢去死亡,為什麼我們還會死?既然死亡已經被廢去了,為什麼死仍是神兒女最後的“仇敵”呢?答案就在對死亡的根本性質的理解上面。很多年前,我曾聽到一位學者說,死亡的本質就是分離。死亡是身體和靈魂不自然的分離。這個說法和現在普遍被接受的觀點背道而馳。現在人們普遍認為死亡是“自然的”,是生命過程的一部分。然而,死亡和“自然的”一點都不沾邊,它是宇宙間最“不自然的”事。根據《聖經》記載,死亡是從罪來的。(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章12節)。死亡存在,是因為罪存在。一旦罪被徹底地除去,死亡也就不存在了。這就是天堂沒有死亡的原因(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章4節)。因此,死亡是“不自然的”,因為罪是“不自然的”。我們認為死亡是“自然的”,是因為我們無法想像一個不再有罪存在的世界。但的確是有這樣的世界,根據《聖經》記載,那個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我們現在這個感覺如此真實的世界總有一天會過去。所以直到那一天,我們都會一直生活在一個“不自然的”,被死亡不停追逐的狀態中。但這種狀態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基督從死里復活,徹底地摧毀了死亡。基督已經廢去了死亡對這個世界的控制。有一天死亡自己也會死去,那時神要恢復祂所喜悅的國。到那時,我們都會活在一種很奇異的狀態中,就是傳道書12章7節所形容的,“塵土要歸回原來之地,靈要歸回賜靈的神。”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塵歸塵,土歸土”這個說法。我們來自塵土,將要回歸塵土。純粹從人的角度來說,這是我們被命定的。《傳道書》12章7節對於它所涉及的人生範疇內是對的。它準確地描述我們死時的情景,然而那卻並不是結局。 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3. 我們將來會享有的復活 如果死亡真是人類根本性的問題(它確實是),那麼基督徒應給出的答案是什麼?請聽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51-55節中的高聲疾呼: “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鈎在哪裡?” 請注意這段經文中提到有關我們將來復活的三個要點: 1. 它是瞬間發生的。經文講到“一霎時”和“眨眼之間”。前一瞬間死去的人還被埋在地下,後一瞬間他們就都復活了。沒有可以供人注視的逐步的復活過程。這偉大的神跡在瞬間發生,你可能一眨眼就錯過了。 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2. 它是在主耶穌再來的時候發生的。“號筒末次吹響”是指主耶穌再次從天降臨,神的號角吹響,在基督里死的人將會復活,那時還活着的基督徒會被一同提到雲里,在空中與主相遇。(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我們現在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們這活着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着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里,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3. 它會使我們被徹底改變。那時候我們從本質上會被完全改變,從必死的變成不死的,從必朽壞的變成不朽壞的。我們的個性會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但那些與朽壞的、死的以及敗壞的相關的一切,都將被徹底地除去。 當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很自然會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保羅時代的人也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 “或有人問:死人怎樣復活,帶着什麼身體來呢﹖無知的人哪,你所種的,若不死就不能生。並且你所種的不是那將來的形體,不過是子粒,即如麥子,或是別樣的谷。”(《哥林多前書》15章35-37節) 如果你想明白基督的復活,就去花園裡看看。想想種水果的過程。你首先需要一粒種子,那粒種子和之後要收成的水果毫無相似之處。你把種子種下,培土、澆水、施肥,然後讓它自己生長。經過某種我們無法親眼觀察到的生長過程,種子先是死了,然後從死去的種子中新生命生成,不斷地生長,然後破土而出。最終結出果實讓人收成。如果你把種子和果實放在一起,完全找不到相像之處,然而想要結出果實,種子是必不可少的。 或者你可以想象一顆橡子,把它放在手上仔細揣摩。如果你沒有見過橡樹,也不知道橡子會有什麼樣的生長能力。我敢說,光憑這顆小種子,你絕對想像不到它竟然會長成那樣的橡樹。如果你把橡子切開,你在裡面肯定看不到橡樹,就連微小的一株都沒有。單憑眼睛的觀察,你從橡子裡無法找到任何蛛絲馬跡能讓你看出這樣一個小小的東西會有那樣參天的壯舉。然而,種下這顆小橡子,讓它生長,50年以後再來看它生長的結果:它從一顆不起眼的小種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枝條向四面八方伸展,樹葉也漸漸形成一個巨大的樹冠。 現在我們換一個方式來思考。如果你不知道橡子長什麼樣子,也沒有見過橡樹,那你很難想像這個高聳的大橡樹居然來自一顆微小的種籽。把橡籽和橡樹放在一起,你都很難把它們照進一張照片裡。一個這麼微小、毫不起眼,另一個卻是如此高大,令人嘆為觀止。但(關鍵就在這裡)這顆小橡子裡面一直都容納着那棵參天的大橡樹。它自始至終都在裡面,等待着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破土而出。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橡子一定要被埋在土裡,而且一點要死去,而後橡樹才會生長出來。沒有這顆不起眼的小橡子,也就不會有大橡樹。 如今是橡子,以後將是橡樹。這就是保羅論證的中心思想。我們今天都只是不起眼的小橡子——不過就是一堆堅果而已。既沒看頭,也不出眾。總有一天我們必須要死去,而且要被種在土裡。(講一下,我們這裡所說的“種”在土裡並不是一句玩笑。這是一個合乎《聖經》教導的好詞。我們要帶着他們將來會從死里復活的認知將我們的弟兄姐妹“種”在土裡。)而根據《聖經》的教導,這個“種”還不是結局。就好像橡子死了,才能長出參天橡樹一樣,我們也要死去,而我們的死則成為我們將來復活的途徑。這是我們的定命:如今是橡子,以後將是橡樹。我們無法確知將來復活後的身體會是什麼樣子,但現在的身體和復活後的身體相比就如橡子和橡樹一樣。 我們需要復活的身體來翻轉罪的功效。老化、癌症、疾病、事故,可怕的悲劇,這些都是因為人犯罪而使大地受咒詛的結果。只有當我們的身體也得到完全的救贖和徹底的改變時,整個救贖才算完全。救贖的範圍既包括靈魂,也包括身體。你的救恩也是在你的身體變成不死的、和不朽壞的時候才算完整。這就澄清了很多人對在天堂的聖徒的一大誤解。有時我會聽到人們說類似的話:“我知道他肯定正在天堂里打橄欖球呢”。沒有復活的身體,他應該沒辦法打橄欖球。橄欖球是一項需要肢體接觸的運動。要是如果沒有身體,大概不太可能打橄欖球。如果說我們在天堂的親人已經有了復活的身體也不對。如果身體還埋在地上,那麼就還不是榮耀的身體。應該說,他們的靈魂已經與神同在,他們在天堂里(就像我們在地上)等待着復活的那一天。 復活後的身體是個全新的身體,不是把舊身體縫補而成的。如果所愛的人死於癌症,復活後還帶着癌症,那麼復活的意義在哪裡呢?我個人的觀點是,我不想要一個“被修復”的身體。我想要一個嶄新的,不會疲乏、不會衰敗,與永恆相匹配的身體。 我們所信的不是靈魂的救恩,而是完全的救恩。復活後,我們的個性會被保留下來。我們相信的是復活而不是轉世重生。如果我重生成吉娃娃,我可能會咬人的腳踝。但是這不可能會發生。我復活的時候不會成為別人,也不會成為別的東西。復活後的我還是我,但我身上一切留有罪的痕跡的部分都將被除去了。我惹人煩的地方從那以後就沒有了,感謝主。最後剩下的還是我,是一個靠着神的恩典,完全乾淨的、純潔的、完美的我。復活之後,我還是我, 你也還是你,但是我們也都會像主耶穌,因為我們必得見祂的真體。 (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未曾認識祂。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凡向祂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約翰一書3章1-3節) 那時,我們會有與住在新耶路撒冷的新人相匹配的新身體。我聽過有人猜測說,當我們在天堂的時候都是33歲,因為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時時候大約33歲。但《聖經》中沒有這樣的說法,我不認為在地上計算年齡的方法適用在復活後的身體。我也聽過有人說,我們現在有五感,復活後會有500種感官。這倒是有可能,因為合乎橡子與橡樹的類比。 我們去了解身體復活的唯一途徑是參考主耶穌的經歷。祂死而復活之後,門徒還認得出祂來,同時祂的身上還有被釘十字架所留下的傷痕。祂與門徒一同吃喝,也能在他們當中向他們顯現、或突然消失。這表明祂在榮耀的狀態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你現在的身體就像一部老爺車。它幾乎無法好好地運行,總是出故障,說不定哪一天就徹底拋錨了。你的新身體就像一部頂級房車,完全不需要保養維修。這對那些正在承受癌症、畸形、殘疾、機能受限、慢性疾病等各樣病痛折磨的人來說絕對是個極好的消息。那一天即將到來,屆時再也沒有痛苦和哭泣。 當基督救你的時候,祂會救你的全人。你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會得救,都會從罪的權勢中被救贖出來。我這一整篇的信息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我們所信的不是靈魂的救恩,而是完全的救恩。身體的復活是我們救恩的最後一步。救恩的步驟是: 第一步:我們從罪的刑罰中被拯救出來。這是發生在我們信靠基督時。 第二步:我們從罪的權勢下被拯救出來。這是發生在聖靈的大能所賜下的新生命成長每一天中。 第三步:我們從罪的存在里下被拯救出來。這是發生在將來我們的身體從死里復活,並被神的大能徹底改變的時候。 神能夠做得到。我想作一個補充,我發現中世紀有名的神學家們曾對復活後的身體本質有過深入的探討。以下是討論內容的細節之一:如果一個傳道人被一個食人族吃了,後來這個吃人的食人族死了;他的身體化為灰塵,這灰塵是屬於他們哪一個的,是傳道人的還是食人族的?我的回答是,問這個問題的人手頭實在是有太多時間了。這又讓我想起奧古斯丁對於“神創造宇宙之前,祂在作什麼?”這一問題的有名的回答,奧古斯丁說:“祂在創造地獄,專門用來裝問這種問題的人。”然而,即使是灰塵的歸屬這種無聊的問題也有它嚴肅的一面。911事件中,當世貿大廈的雙塔倒塌時,很多人被燒成灰燼,他們的身體化為烏有,神要如何使那一天那些死去的信徒身體復活呢?還有那些葬身大海和叢林中信徒呢?答案都是一樣的:神能夠做得到。掌管宇宙萬物及至最微小的顆粒的神,能在復活的時候,把原屬於每個人的部分正確地重新收回。這對神而言易如反掌。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你能使人從死里復活,那麼你就能使人從死里復活。在復活的那一天,死亡的光景不能延遲、也不能阻礙神的工作。只要是信主的人,死了之後都會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死亡不再有最終決定權。 我們所種的是羞辱的,而復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復活的是強壯的;——哥林多前書15章43節)。羞辱是指我們死亡的時刻,因為我們的身體開始朽壞,生命消逝了。榮耀是指基督再來時,我們從死里復活後的樣子。從羞辱到榮耀,這是我們的定命。 神會怎麼做呢?保羅說:“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哥林多前書15章51節)這個奧秘連保羅也說不清楚。論證復活最好的方法就是簡單的類比。我們像子宮裡的胎兒,只能聽到外面的聲音,看到透進子宮裡的微光。我們對復活後的身體的了解,就跟子宮裡的胎兒對出生後的世界的了解程度相當。我們所知道的就已經好的無比了,真實的狀況一定比我們想像的更好。 總之,不要忘了保羅要強調的重點: 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它消失了! 死啊!你的毒鈎在那裡?它消失了! 身體復活是指當神救我們的時候,是救我們整個人,包括身、心、靈。也就是說,我們還能見到在基督里死去的親人。復活翻轉了我們對死亡的看法。如果我們真的相信神所說的,為什麼還要懼怕死亡呢?基督已經徹底勝過死亡了,藉着耶穌基督,在我們死的那一刻,也是我們個人勝過死亡的一刻。死亡只是我們與基督同享永恆生命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我在這裡說的不是天上會掉餡餅的夢話,而是一個嚴肅的《聖經》真理。我們知道它是真實的,因為它是以主耶穌從死里復活作基礎。基督復活了,我們也會復活。本傑明佛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23歲的時候,為自己寫了一個墓志銘,雖然他死的時候並沒有用上這篇墓志銘,但其內容反映出深刻的屬靈真理: “印刷工人本傑明?佛蘭克林的身體(就像一本舊書的封皮,字跡模糊,裝訂也散了)躺在這裡,成為蟲子的食物。但它不會消失,而會(就像他所信的)以新的更完美的版本再次出現,那是作者修改和更正過的。” 他說得對,有一天我們都將從死里復活,那是由作者親自修改、更正過的,不會再有死亡。歸根結底,死亡再也不能觸及相信與基督聯結的人。弟兄姐妹們,讓我們確信《使徒信經》中的這句話:“我信身體復活“。 主啊,有些人還不確定死後會怎麼樣。他們需要藉着基督耶穌相信你的救恩。請給他們信心,讓他們這樣禱告:“神啊,我與你相距很遠,我很怕死。我相信主耶穌為我死,相信主耶穌從死里復活了。在此時此地我相信祂是我的救主;主耶穌,請進到我心裡,求你救我。阿們。”在我們走向復活的美好過程中,求你賜給所有相信神的兒女、有很大的信心、盼望、和深深的喜樂。幫助我們站立得住,多做善工,因為知道我們的勞苦不是徒勞的。我們和所有的聖徒一起說:“主耶穌啊,我願你來”。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