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4章11-12节 “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批评。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 我们若细想这段经文的意思,它的重点是提醒我们在讲话时,必须小心谨慎。 “弟兄们,不要互相毁谤;人若毁谤弟兄,或判断弟兄,就是毁谤律法、判断律法了。如果你判断律法,就不是实行律法的人,而是审判官了。”(新译本圣经,第11节)。 在这段经文中,雅各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 “批评”原文意思是“毁谤、恶言中伤”。相关的词语包括:羞辱、丑化、说闲话、贬低。有时我们会提醒人“不要背后说朋友坏话”或“没有人会雇用一个说旧老板坏话的人”。 不要背后说朋友坏话 雅各在经文中加上“彼此”这个重要的限定词。他提醒我们不可“彼此”批评。“弟兄”一词在希腊文是指“从同一个子宫里出生的人”。基督徒是拥有共同的属灵基业,因此在基督里,弟兄姐妹应该以礼相待。雅各不是指这样的行为只限用于基督徒当中。他不是说:“对信徒要友善,说其他人坏话也没有关系。”这不是他的意思。他是提醒在基督里,我们都欠人福音的债。神爱我们,所以我们要爱人如己。 我们不要散布谣言。 我们必须假设最好的,而不是最坏的。 我们若无法待人和善,宁愿保持沉默。 当弟兄姐妹陷入罪中,我们不要幸灾乐祸。 我们不要因看到别人的短处而沾沾自喜。 我们不要四处公开别人不光彩的事。 我们不要撒谎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不要夸大别人的过失。 我们不要为了伤害人而说真话。 我们若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待人,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我们若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待人,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我们喜欢谈论其他人,评估他们,讨论他们的言行,他们的着装以及与谁在一起。我们谈论别人的家事,例如丈夫如何对待妻子,妻子如何对待丈夫,他们如何教养子女,以及他们有(或没有)钱。为什么他们要离婚?为什么丈夫不能找到工作?为什么妻子被解雇?牧师的证道如何不如往常出色等等。我们可以将别人的事情不断地详列下去。 “我不喜欢说别人的事,但是…” 这样的情况在地方教会中比比皆是,因为我们正与那些容易犯错的人打交道。我们不必费劲就能找到某人做出激怒自己的事情。当争议到来时尤其如此。对那些不同意自己的人,我们很容易找借口,说对方动机不良,不怀好意。毕竟,我们是为神工作(或者我们认为是如此)。 试想一位爱搬弄是非的人把你拉到一个房间里,说:“我不喜欢说别人的事,但是我必须跟你说。” 他表示很遗憾并且不得不告诉你一位共同朋友的坏消息。当说出别人的事后,这人要求你保密。很快,他就走到礼堂与他人说同样的事情。 坏消息比好消息更快登上热搜榜 社交媒体鼓励浏览者留批判的评论,因为批评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是否想自己的帖子获得更多人点赞或更多转推?不少人为此而提出轻率的评论,狡辩反驳,使用粗言秽语等途径来达到目的。坏消息比好消息更快登上热搜榜。刺目的言论往往成为头条新闻,事实上许多政客都是这样谋取个人利益。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 嘴巴里藏刀去杀人 —— 怀有这技俩者,他们往往被人追捧。 我们不应该有这样的言行,尤其是在基督徒中间。然而,我们很容易陷入对人刻薄的试探中。 当代著名神学家威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指出在《圣经》中所描述的罪,很少像说闲话、批评、毁谤的罪这样被神彻底谴责的。新译本,罗马书1章30节:“毁谤人的、憎恨神的、凌辱人的、傲慢的、自夸的、制造恶事的、忤逆父母的”。 保罗在经文中将毁谤人的事的严重性,排列在仅仅次于憎恨神的罪之下。 从封面到封底,《圣经》里对说闲话、散布谣言、毁谤、批判的评论、谤议和丑陋的言论没有一句好话。 没有。一句。好。话。 没有。一句。好。话。 比起说闲话,没有别的事物更让人感到乐在其中。 比起毁谤,没有别的过犯更被神严厉定罪。 雅各继续给出两个理由,说明恶言伤人是错误的。 原因1:我们违反了神的律法 “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批评。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第11节). 以下是他的论点: 1.我们批评自己的弟兄。 2.但是神要我们爱弟兄。 3.因此,我们的举止似乎表示神的教导是无关紧要。 4.我们若判断弟兄,就是“论断“律法。 假设我们在忙碌的工作后急着回家。在开车回家的路上遇到“施工区”,并带有告示牌指示车速限制为每小时25英里。我们环顾四周,看不见任何人,就以每小时55英里的车速行驶。这样做是愚蠢而危险的事情,因为有可能我们看不见施工人员。我们可能会被警员截停,并收到违例驾驶罚单。但这不是重点。如果我们超速30英里,我们就在“判断”该法律不适用于自己。因为我们很累、很忙,所以我们无视法律,并认为这无关紧要。我们是在说:“这条法律很愚蠢,我不必遵守。” 这正是雅各的重点。 神的律法不适用于我 每一个愚蠢的言论,每一个批判的评论,每一个刻薄的推文都暗示:“我可以说自己想说的,因为神的律法不适用于我。” 恶言伤人者自以为可以逃避责任。 但是雅各提供了第二个理由来认真对待这一警告。 原因2:我们篡夺了神的权柄 “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 (第12节) 。 注意雅各给出的理由是:“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从理论上讲,我们都同意这一点。我们知道,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因为祂创造了万物。是那位创造宇宙的至高者制定了统治宇宙的规则。 祂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 祂的权柄是毋庸置疑的。 祂的旨意是不改变的。 祂的记录是完美的。 祂的脚踪是难以寻找的。 祂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祂的能力是永无穷尽的。 祂的话是史无前例的。 祂的国度是锐不可当的。 没有人能否决祂的旨意 因为祂是上帝,所以祂是随着自己的旨意而行,没有人能说服祂改变主意。当祂将星宿置放在它们的轨道时,没有人能够在穹苍改变它们的轨迹。祂既定的计划,没有人能否决祂的旨意 雅各提醒我们,神是至高者。我们心目中的神越大,我们就越赞叹祂的话与作为。 独有祂能赐予生命。 独有祂能取去生命。 独有祂能拯救。 独有祂能消灭。 不要论断人! 当我们批评人时,就表示自己比神更了解事情。此处提到的论断,主耶稣在马太福音7章1-5节,说: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由此得知,论断人是得罪神,将自己取代神的位置。我们可以判断言行,但无法判断人的内心。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但我们无法确定他为什么这么做。只有神才能窥探人心的隐秘处,足以准确无误地衡量人的动机。 只有神能够衡量人的心 有时候,我听到基督徒很粗心随意地对他们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做出判断。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愤怒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对自己不喜欢的公众人物下结论,说他们不可能是基督徒。的确,那些自称是基督徒的人,不见得都是真正认识神。然而,这警告不是要我们去判断那些我们不喜欢的公众人物。它乃是警告我们不要论断人,而是要自己衡量自己。 我们要确保自己是真正认识神。 让神处理那些公众人物 确定谁能够进天国,这不是我的工作。 那是神的工作。 信徒是传扬神的福音,神的事不是由我们来做决策。 人类的第一个试探 我们会为此感到惊讶吗?我们互相攻击是因为我们抛弃了神。我们彼此憎恨是因为我们不敬畏神的十诫。我们彼此毁谤是因为我们自以为比神更聪明。 毕竟,人类的第一个试探是什么?撒但说,我们可以像神一样聪明。创世记3章4-5节:“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难怪夏娃吃了那果子。难怪亚当也吃了它。我们都想以神自居。我们喜欢凡事自己做决定,有自己的主意,不喜欢别人插手。当我们决定扮演神的角色时,我们就可以任意发言,可以待人如粪土般践踏,可以攻击别人的动机,可以提出荒谬的指控,可以在社交平台任意发表自己的评论,可以引发一场文字攻击的风暴,可以发表匿名批评。 信徒是传扬神的福音,神的事不是由我们来做决策 生命季刊43集记载了著名新约学者D.A.卡森博士所讲的一段话: “因为堕落,人就想成为宇宙的中心,神不再是我们生命的中心。现在每个人都想要成为世界的中心。因为我们要成为世界的中心,所以神必须为我们服务。 如果圣经中的那位神不愿意来服事我们,好吧,我们就去找自己的“神”——这就是拜偶像的开始。然后是每况愈下。因为我想要成为世界的中心,别人也要做世界的中心,迟早我们会打起来。因此产生争竞、嫉妒、仇恨、贪婪,战争,强奸。 每一个人都要当上帝,当然我们并没有大声喊﹕我要当上帝!但我们的心态就是要全世界都按照我们的意思运转。” 何不自己来当神?当我们自以为是神的时候,就不需要听任何人的指挥了。 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的路径都回到同样的问题上:今天由谁来当神? 如果我想自居为神,那么其他人最好快快躲藏起来,因为我可以大发雷霆,并为我所说的一切辩护。 我可以说出恶毒的话来摧毁朋友,击垮我的牧师,毁掉自己最喜欢的事工。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会发现我们足迹所经过之处,一路都有别人苦涩的泪水。事情还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自以为是神,那么凡事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然后笑着离开。因为在我们的思维中已经把自己的做法合理化。我们的心态是:我不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 这就是经文的关键所在。 由谁来当神? 今天谁以神为自居? 如果神是神,那么我们就不会有苦毒,因为我们敬畏神。 相信神必替我们伸冤,让自己勒住舌头。我们谨慎说话,因为知道神必听见我们所说的一切。 因为我们不想对他人有不公正的评判,我们会在发表挖苦人的评论以前先停下来,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这么尖刻。 我们找借口 我们在论断人的罪中挣扎,因为对我们而言,批评似乎不是属于大罪。我们很容易为自己刻薄的行为找借口: “我很累。”(我们都累。) “这是她的错。”(就让神来处理她。) “我说的是事实。”(但是我们说得很苛刻。) “他们是应有此报。”(谁任命我们为上帝的复仇者?) “有需要将事情说出来。”(也许是这样,但是为什么要生气地说呢?) “我在做神的工作。”(我们能确定吗?) 必须讲真话 让我们说清楚,必须讲真话,必须给予谴责,犯罪必须受到惩罚,必须正视罪行,必须处理麻烦制造者,必须揭穿那些披着羊皮的伪君子。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3章中用很严厉的词来责备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行为。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说别人不想听的话。即使我们慎言,我们的话语似乎仍然很刺耳。这段经文不是要我们面对邪恶时保持沉默,但也不是要我们“以恶报恶”。不然的话,我们就与那些批评者一样得罪神。 在著名布道家慕迪(D. L. Moody)的儿子为他所写的传记中,讲述了一个教会正在寻找牧师的故事,该牧师询问慕迪先生对某位候选人的看法。慕迪停顿了一下,走到窗前,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转身说:“他的内心有太多攻击人的战斧。” 慕迪的儿子说,后来发生的事件是证明了他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 “他的内心有太多攻击人的战斧。” 梁木与刺 我们很难在恩慈与真理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我们不是倾向恩慈,就是倾向真理。 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马太福音7章5节,主耶稣的提醒: “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我们很容易看到弟兄眼中的刺,却很难看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当我们矫正他人的错误时,我们最大的需求就是有清晰的视力。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去掉自己眼中的障碍物之前,我们无法看清楚弟兄的需要。 很难看到自己眼中的梁木 单单专注别人的罪是徒劳枉然、没有意义和错误的。 我们若这样行,自己就像法利赛人一样很快就定人的罪。 但是,一旦我们被神洁净,谦卑下来,有神的爱在心里,我们才能做好准备去除掉弟兄眼中的刺。我们出于爱心的劝戒,弟兄必感到高兴,因为他知道我们不是定他的罪,而是帮助他。 我们若鲁莽草率,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害而不是助益。那些出于爱心帮助我们知罪悔改的人,与存心找出我们过犯的,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我发现那些刻意挑剔别人过错的人往往过犯很多而不自知。 那些亲近神的人往往是最仁慈的。他们很快地宽恕人,愿意与人复和,也很乐意帮助陷入困境的人。 我们若细想这段经文的意思,它将使我们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在讲话时,我们必须小心谨慎。 先想想,后说话! 先祷告,后说话! 先暂停,后说话! 先祷告,后说话! 我们千万不要在嘴巴里藏刀去杀人。我们若不希望别人说自己坏话,那就自己不要说人坏话。若有些话是我们不会在人面前说的,那就不说为佳。最重要的是,若想到主耶稣常常在我们身旁,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以免得罪神,那就勒住自己的舌头。 我们很容易以为这信息不适用于自己。或者我们认为这对自己有点用处,然而我们知道有人比自己更需要这种提醒。我们若将这信息传递给配偶或好友,并问他们:“你觉得这里所讲的,有多少可以应用在我身上?”他们若肯诚实回答,也许对我们有帮助。晓得自己的本相是危险的事情,但能激励我们在灵命上长进。 这信息有多少可以应用在我身上? 我们永远不能靠自己控制自己的舌头。我们需要主耶稣的帮助。我们需要神掌管我们的一切,并且顺服祂的引领。唯有神独自才能驯服舌头,祂以天国的香气代替硫磺的臭味。 保罗在腓立比书2章5节,说:“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让我引用一个多世纪前,凯特·威尔金森(Kate Wilkinson)写的赞美诗《愿遵主旨意》的第一节歌词作为结束祷告: 但愿救主基督心意,在我身上常彰显; 愿主凭祂慈爱权能,管理我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