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能隔絕
www.jianxinzhenli.com
http://www.jianxinzhenli.com/radio_programs/
經文:羅馬書8:38-39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
8:39 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 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親愛的聽眾朋友平安,我是雷牧師。
我們都在爬羅馬書這座山。我一直告訴大家,當我們最後爬到山頂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光景。現在我們終於到了,這裡就是山頂,就是神那座恩典大山的最高峰。聖經本身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本書,其中羅馬書可以說是新約聖經裡最偉大的一卷書,而羅馬書第八章無疑是這卷書裡面最偉大的一章。我們今天要講的羅馬書第八章38-39節正是這一章裡面最偉大的一段經文。
所以如果我說,我們正站在聖地之上,這說法一點也不誇張。當我們靠近這段有名的經文,讀到這些神聖的話語,我們應當像古時候的摩西,把鞋子脫下來。為了要完整地看到使徒保羅所說的這段話,讓我們來讀羅馬書第八章最後兩節:「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這裡的每一個字都很寶貴,但是我要請大家特別注意開頭的五個字:「因為我深信」。這五個字說到保羅個人的信念。這位偉大的使徒在這裡把他的心完全表露出來。
生命中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做合乎邏輯的辯論。但是其他時候,我們卻需要做個人的見證。兩者都是絕對必要的。有時候只要冷靜地、前後一致、合乎邏輯、有條有理地為真理辯護就足夠了。例如當我們面對相對主義的猛烈攻擊,我們必須「提出證據,要求別人作出裁決。」特別是現今這個混亂的時代,似乎沒有人知道真理是什麼。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護教者,因為他們可以說出「心中盼望的緣由」,說出為什麼他們心中有盼望。
但是另外有些時候,光辯論是不夠的。有時候,我們必須把辯論放在一邊,而單單發自內心地和別人分享,耶穌到底是誰,以及祂為我們個人所帶來的改變。如果遇到這種場合,引用聖經或是單單舉出五個理由,來解釋為什麼耶穌基督確實是神的兒子,這樣做是不夠的。有時候我們必須滿有說服力地和別人分享,為什麼自己會完全相信。有些時候,有人會問我們:「你所說的我都聽見了。現在你只要告訴我,耶穌基督對你個人有什麼意義?」在這個時刻,你要停止辯論,開始做見證。
做見證的時刻
就像我前面說過的,辯論和見證--兩樣都是必要的。有智慧的基督徒能夠分辨其中的不同。我們有時候辯論,有時候做見證,有時候兩樣都做。在羅馬書第八章裡面,保羅兩樣都做。大部份的時間他是在辯論。事實上,除了最後兩節經文,這一整章幾乎都是辯論。當他寫到最後兩節的時候,在這個節骨眼上,既然該講的理由都講完了,也在邏輯上確定了他的論點,保羅就像其他優秀的講員一樣,他說出了個人的見證。「保羅,你真的相信你所說的嗎?我們聽見了你說的話,現在讓我們看看你的內心。」
所以當他爬到了恩典山的巔峰,他把心掏給我們看。他說:「因為我深信」。這句話的意思是「根據不能否定的證據而完全地、絕對地信服」。在希臘原文裡面他用的是完成式。它的意思就好像:「我從前信服,並且我現在也是完全地信服」。「我以前一直相信這件事,我今天還是相信。」一切都沒有改變。「我曾經深信,而我今天仍然深信」。當保羅說他深信,他說話的口氣就好像一個人用生命來擔保某些不變的事實。「昨天我對這件事很有把握。」「今天我完全相信。」「靠著神的恩典,明天我會更加肯定。」
如果要我為羅馬書第八章挑選一個主題,我會選「基督徒的確信」。我相信保羅寫這一章的目的是要讓信徒確信自己已經得救。換句話說,他寫這一章是要向你保證,你真的是神的兒女,你和神的關係是永遠穩固的。在傳講羅馬書第五到第八章的這幾個禮拜裡面,我一次又一次地強調說,神所拯救的人,祂就拯救到底。神的工作是完全的、有始有終。祂做事不會有頭無尾、半途而廢。神稱為義的人,祂就永遠稱他們為義。當我們接近羅馬書第八章的尾聲時,依我看來,保羅似乎只是在堆砌一個又一個的理由,為了要支持「永遠平安穩妥」的這個教義。
事實上,如果有人對我說:「雷伊牧師,你為什麼相信『永遠平安穩妥』呢?」我會說我相信整本聖經都在教導這個信條。因為羅馬書第八章無疑地教導說,神所拯救的人,祂就拯救到底。我認為保羅最後的這幾節經文就是在說這件事。你可以確實地知道—你可以全然地相信—你可以毫無疑問地確信,你死的時候會上天堂。你可以像保羅一樣地深信,因為不止是你的罪得到赦免、不止是你的名字被記在天上、不止是你被稱義、不止是基督在天上為你代求、不止是你得勝有餘,而且這一切還帶出一個結果,就是你永遠地平安穩妥了。
保羅就像所有優秀的傳道人一樣,既然已經把他的論點非常詳細地列舉出來,在資訊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就轉而做個人的見證。這就是「因為我深信」這開頭五個字的意義。辯論已經結束,他現在要分享他個人的見證。如過你注意看這兩節,一開始它們可能看起來很複雜。但是保羅其實只是在說一件事,並且祂只有說這件事:「我深信沒有任何事物能夠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其他的一切只是補充說明。其他的一切純粹是在潤飾這個真理。「隔絕」這個詞指的是猛烈地撕開、完全地分開。保羅說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任何一件事最終都不能把我們與神的愛完全地隔絕。
我們要注意到這裡有一個限定詞--「沒有任何事物能夠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第38節的「我們」是誰呢?這個「我們」指的是「在基督耶穌裡」的那些人。這個應許是賜給信徒的,並且單單賜給信徒。它並不是泛指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只有那些憑著得救的信心而認識耶穌基督的人,可以支取這個應許。這些人永遠不會與神的愛隔絕。對於那些認識耶穌基督的人來說,神的愛不可能離開他們。這就是羅馬書第八章38-39節所教導的真理。
但是接著問題來了:「保羅,這件事你很肯定嗎?你說話很有自信。但是,你怎麼可以這麼武斷呢?難道沒有某件事在某個地方,有可能用某種方式,莫名其妙地就把我們與神的愛隔絕了嗎?」聽眾朋友,這是個好問題。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保羅列出了十件可能會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的事情。我把這十項可能性分成四組,每組兩項,另外還有兩項是各自獨立的。這十項合在一起,就涵蓋了宇宙中一切的事物。保羅把我們所能想像得到的每一個存在的領域都包括在裡面了。
1. 無論是死、是生
保羅從死亡談起。他這樣做是有道理的,因為死亡的確是造成分離的一大因素。它使我們與所愛的人、朋友、家人分離。死亡也把我們與我們在今生所知道的每一件事隔斷。死亡結束了你的事業、嗜好和家庭生活。死亡叫這一切都緊急煞車。不但如此,死亡喚起生命中最大的恐懼。我們死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我們要往哪裡去?我們會「去」某個地方嗎?或者我們只是分解消失、化為烏有?
希伯來書2章15節說到「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在我所主持過的每一個喪禮我都看到它—一種對死亡的肅然起敬的恐懼。當我到醫院探訪問到:「醫生怎麼說?」的時候我也看到它。死亡是如此令人絕望,死亡終結了一切。難怪我們會怕它。哲學家說:「人怕死亡,就像小孩子怕黑一樣。」離開了耶穌基督,你在死亡面前就沒有任何盼望。如果沒有耶穌,你就要獨自一人面對死亡和它所帶來的一切恐懼。
但是對於那些相信耶穌的人來說,死並不可怕。「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是那位有史以來惟一一位從死裡復活的人所說的話。「必永遠不死」是什麼意思?如果你認識耶穌基督,在你死的那一剎那,你會從今生進入來生,也就是永生,在那裏你會永遠與主耶穌同在樂園裡。我們會死嗎?會的,但是如果你認識耶穌,你會在墳墓之外繼續活著。那不是一個夢、也不是一個幻影,而是一個真實的人。你會永遠與我們的主同活。死亡不能把你與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賜下的愛隔絕。
那麼生命又如何呢?生命中有許多事物使我們分離。戰爭使骨肉至親分離。貧窮把人分出階級。疾病叫我們與所愛的人分離。年紀老邁和千山萬水把我們和家人、朋友分離。有時候我們的罪使得我們做出愚蠢的事,讓我們不得不和週圍的人分離。我們結交朋友,然後我們漸行漸遠。我們搬到新社區,就把老朋友給忘了。我們說:「要保持聯絡喲」,但我們並沒有做到。生命中太多的經歷拉扯我們,使我們彼此分離。
生命的本身連同它的高低起伏,有沒有可能拉扯我們,使我們離開神?有一個牧師在一篇講道中說,他收到一個垂死的愛滋病人所寫的信。雖然這個人是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他卻漸漸過著同性戀的生活,結果賠上了一切,就是他的家庭、他的工作、他的健康、最後是他的生命。在這樣悲慘的苦難之中,他找到了主。而在找到主的當中,他的生命雖然在迅速消逝中,卻得到了改變。現在他唯一的目標,就是要使用僅有的餘生來更認識神。他在信中說:我對神著了迷。我再怎麼讀祂的話語總覺得不夠。神簡直成了激勵我活下去的唯一力量。我已經失去太多了,剩下的一切也正在失去中,但是我不能失去祂。雖然我活得很悲慘,但神是我堅持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我現在活著是預備我進入永恆。
多麼奇妙的見證。即使是愛滋病和它所帶來的一切痛苦,都不能硬生生地把我們和神的愛撕裂開來。即使是生命中最惡劣的境遇,它都無法跟神的愛相比。不管是貧窮、生病、仇恨、拒絕、計畫失敗、夢想破滅、傷心、年老、疾病肆虐、財務危機,雖然這些事都很糟糕,卻沒有一件能夠使我們與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賜下的愛隔絕、分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