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只要憑着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各書1:5-8)
“老得太快,聰明得太慢。”
第一次知道這句諺語是通過Tom Klobucher所寫的《裁縫的兒子》。根據網絡的一個信息來源,這本書被在德國的猶太人,荷蘭人,德國人,阿米什人,中國人,或是瑞士所認同。它在人心裡產生了如此大的共鳴,以致世界各地不同的人都覺得它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這句諺語的前半部分說的一點沒錯。我們實在老得太快了。年輕人無法理解,但他們很快就會。沒有什麼比時間的流逝更真實的了。昨天,我們出生,今天我們成長,明天就離世。生命就這樣奔湧向去,勢不可擋。
後半部分也是一樣的真實。我們聰明得太慢。大多數人都是通過痛苦的方式來學習重要的功課。我們要通過很長的時間才會變得“夠聰明”去明白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每一個面臨死亡的人從來不會說,“我真希望我能在辦公室里呆更多的時間,”而是希望能夠花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
我們都希望能夠很快就知道什麼是重要的。在雅各書1章5:8節里我們發現,上帝已經準備好並且願意要把智慧賜給我們,只要我們向祂祈求。但有一個條件,我們必須真的很想要得到上帝所要賜給我們的智慧。
如果我們想要,就能得到。
你到底有多想得到上帝的智慧?
我們的狀況:非常需要智慧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雅各書1:5節前半節
讓我們從“若”開始。“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這個翻譯非常好,不會讓人覺得雅各好像在說,“好吧,你夠聰明,你完全可以對付你的生活,但無論如何你一定會碰到問題的。到時候,千萬記住來到上帝那裡尋求幫助。”從某一方面來說,也許是對的,但它很容易誤導人。
我們並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麼聰明,那麼高明,那麼有智慧。
我們總是需要上帝的幫助。我們不是有些時候需要上帝的智慧,而是任何時候都極其需要上帝的智慧。不久以前,我注意到一個教會的宣言當中有一句我以前沒有聽說過的句子。它是這樣說的:“幫助他人發現對耶穌絕望的依靠所帶來的不可意料的喜樂。”我非常喜歡“絕望的依靠”這個說法,因為它真實地反映出我們的位置。大部分人覺得我們自己可以對付生活中一些不是很困難的問題。我們可以對付煩躁的孩子,喜歡挑刺的老闆,重感冒,辦公桌上高高的一堆待處理的文件。我們明白正常的壓力,我們學習如何去處理這些壓力。但是有些事的發生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於是我們只能躺在地上。在那時候,當所有人類的方法用盡時,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上帝。我們在絕望中呼求上帝,知道如果祂不幫助我們,我們就要完蛋。這是我們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學習的功課。
今天早上在Facebook上我看到一張相片,一個有着不解表情的男子。在這張相片的下面寫着,“我正處在生與死之間的一段非常尷尬的階段。”讀着這些字,我不禁笑了起來,說得實在太對了。生活實際就是一個漫長的,艱難的,無法預測的尷尬的階段,填滿了從我們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的日子。上個星期,我們夫婦倆和一些很久沒見的老朋友一起晚餐。我們一坐下,就開始彼此詢問孩子們的情況。接下來就是一些簡單的匯報關於孩子們的工作教育情況,孩子要搬到哪裡,他們多久能見到孫輩,以及孩子們將來的一些工作計劃和去哪所教會。這些都是父母之間經常交流的東西。最後,一位先生總結到,“他們都很好,”他的太太馬上加上一句,“至少是現在還好。”我們都會意地笑了。
你曾經停止過做父母的職責嗎?
停止過為你的孩子禱告嗎?
停止對你孩子的擔憂嗎?
喜樂與悲傷之間的距離實在非常微小。只要一個電話就能把你從喜樂帶入悲傷。生活能在一瞬間被改變,這實在令人感嘆。每一件事都很好,你在工作上步步高升,有一個幸福的婚姻,你的孩子、孫輩都很成功,有一個你喜歡的教會,有很多的朋友,銀行里的錢也不少,你的骨髓穿刺也沒問題,也就是說你沒有癌症。然後呢,就是那樣,一瞬間,你的生活完全改變。就好象你的車撞到了哪裡,轉了一個彎就開進了溝里,你渾身是傷,完全迷糊了。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什麼時候會碰到這種情況。前段時間,我被邀請為Andy Mcquitty的新書《深谷札記》(Notes from the Valley)寫前言。這本書是關於作者在得了末期腸癌之後的心路歷程。Andy是我的一個老朋友,也是一位很有天分的作家,我知道這本書一定很棒。結果發現比我想象的還要好。Andy借着這本書帶我們走過癌症的深谷,向從來沒有經歷過癌症的人描述它象什麼,會碰到的情況。當我開始寫前言時,這是我寫下的第一句話:“Andy Mcquitty為沒有得癌症(據我所知)的我們寫了一本書,為了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那些正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們。”當我在寫前言時,我插入了“據我所知”這幾個字,並不是一時衝動,是很自然就想到的。生活就是這樣,不是你有沒有癌症,沒有那麼簡單,而是也許這個時候你已經有癌症了,只是你並不知道而已。一位當醫生的朋友評論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癌細胞存在在我們體內。我們的身體能處理大部分的癌細胞,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們會迅速增長乃至失控,然後很突然地你就要接受手術,或是化療,或是雙管齊下。
所以,我們並不知道,不是嗎?
對我們每一個來說,未來都是未知的。
無論我們有多聰明,我們都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麼聰明。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需要上帝的智慧,任何時候都需要。
令人難過的是,我們都需要經過危機之後才能我們醒悟,然後才開始向上帝呼求。
我們的盼望:上帝恩典的屬性
“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各書1:5後半句)。
這就是我們呼求上帝的原因,這就是我們的盼望。
最近我一直在想基督教信仰是何等“荒謬”,至少從世俗的眼光來看是這樣的。我們被要求去相信一位我們看不見的上帝,去相信祂在幾千年以前以我們無法閱讀的語言寫成的一本書。這本書告訴我們,上帝在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地方,對一個我們這些21世紀的人來說非常陌生的古老民族,行了神跡。最不可思議的是,我們被要求去相信上帝親自以祂自己兒子的身份以人的樣式來到我們的世界,祂的兒子在我們當中生活過,死了,還從死里復活,回到天堂。我們把整個未來交在那個人手裡(正如彼得在彼得壹書1:8里所提醒的),那個人我們雖然沒有見過,我們卻愛祂。借着信,希伯來書11:27節這樣說,我們“看見”那所不能見的。我們埋葬了我們所愛之人,然後說,“他們不在這裡,他們在天堂里與主同在。”我們相信,在基督里,他們並不是真的死了。最後,我們相信,那位2000年前曾生活在這世界上的耶穌,將會再來。對其他的歷史人物,我們不會這麼說,但對耶穌,我們就是這麼認為的。當我們禱告,我們對那位完全看不見的上帝說話,我們相信這些話能改變我們的情況,不僅局限於我們自己的,還有那些我們所愛之人的生活。我們相信,有一天我們死了,被埋葬以後,我們將會與主同在天堂。
雖然還有很多我們所相信的沒有列舉出來,但你已經知道我的意思。
基本上,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不是唯一的世界,還有別的世界。換一句話說,我們相信我們所認為的“真實的世界”根本就不是真實的世界。另有一個領域的存在,那是一個我們看不見的世界,在那裡所發生的一切事,就像發生在我們這個世界裡的一樣真實。我們認為在“另外一個世界”里發生的事使我們對我們生活中的試煉與悲傷有不同的看法。是這個世界無法理解。
他們不像我們那樣“看”另一個世界。
他們甚至不知道另一個世界的存在。
因此,他們無法理解我們怎麼可以在苦難當中還能有喜樂,而不是變得苦毒。
這麼想能幫助我們理解雅各所說的。我們如何看待住在榮耀光中的上帝所在的“另一個世界”,對我們如何去回應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痛苦與試煉有很大的影響。世人只會對我剛才所說的那些不齒一笑,認為那只不過是一些令人討厭的荒唐事和愚昧的迷信而已。當我在思考這些問題時,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我的希臘文教授,S. Lewis Johnson博士曾經說過:如果你能相信聖經的第一節經文,對剩下的經文你將不會有任何問題。如果上帝存在,祂創造了天地,那麼我很容易就能相信祂分開紅海,讓拉撒路從死里復活。如果我能相信聖經的第一節經文,那麼我就能相信我的禱告不會徒然無效。
這就是為什麼雅各書1:5節後半節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我們為什麼要向上帝呼求智慧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我們這樣做不僅是因為我們缺少智慧,也因為我們相信在天堂有一位上帝,一位深愛着我們,願意隨時幫助我們的上帝。
最近,一位朋友寫給我一條短信。這個朋友為着他的另一半以及他心裡渴望的職業禱告了有好幾年。這是一位誠實並且願意跟隨上帝旨意的朋友。他短信中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上帝延遲了或是拒絕了我的請求,我在想是不是我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當我們的禱告總是得不到回應時,我們一般都會這麼認為。我回信給他說:過去的一個月內我主持了兩場葬禮,他們都比預期的死亡年齡更年輕。這確實會讓你停下來仔細思考為什麼。我最後的結論就是,很多事我們無法解釋,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無法解釋。我們就是不知道。
我讀過一篇文章是關於摩西在出埃及記32章里為以色列人的代禱。因為他是“上帝的朋友”,上帝聽了並成全了他的禱告。作者稱摩西大膽的禱告是一种放肆——敬虔的放肆。上帝成全了摩西的禱告是因為祂喜歡摩西!那是不是說,上帝延遲了或拒絕了你的禱告是因為祂不喜歡你?完全不是!如果我們真是上帝的孩子,祂就喜歡我們,愛慕我們,為我們瘋狂,不停地想着我們!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確實如此),那麼我們就不應膽怯地來到上帝面前。祂在基督里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以弗所書1:3),賜下祂的恩典(以弗所書1:6)並稱我們為上帝的兒子(加拉太書3:26),因此我們能與耶穌基督一同坐在天上(以弗所書2:6)。讓我們按照聖經所說的去做吧,“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16)。
雅各說只要我們承認自己缺少智慧並向上帝祈求智慧,祂必會賜給我們,並不會斥責我們。我喜歡這個。我們在絕望中禱告,知道上帝不會說,“你怎麼搞的?你應該更堅強些,這件事你應該處理地更好些。”祂從來不會說,“怎麼又是你?為什麼你不能吸取教訓?”向上帝禱告,和被罰去校長辦公室是完全不同的。當你有麻煩,你需要的是一個朋友,而不是法官!
感謝上帝,我們在天上有一位朋友。
當我們最需要祂的時候,祂不會離我們而去。
我們的挑戰:要上帝認為最好的。
“只要憑着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雅各書1:6)。
經文說,“只要憑着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如果我們以一種方式來讀,它可能聽起來好像是在說心理上的懷疑,或是懷疑上帝的屬性,或者是懷疑上帝會不會來幫我們。我想這大概不是雅各在這裡所要說的。“疑惑”來自於希臘文鄙視一詞。它可以有中性的意思,比如法官的宣判,它也可以有負面的意思,不公正地鄙視。雅各在2:4中用了這個詞來描述早期的基督徒奉承富人的情形。當Paul Tripp說,“‘疑惑’這個詞與智商無關,而是在兩者之間無法做出選擇的狀態。”(摘自於《智慧一個人》的講道)他是完全明白了“疑惑”的意思。
雅各是一位優秀的“靈魂手術師”,因為他理解在我們裡面的那些衝突。在之後的第三章里,他是這樣評價舌頭的:
“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着上帝形像被造的人”(雅各書3:9)。
然後,他又補充到:
我們其實就是一捆衝突的欲望。我們想要服事上帝,但是我們卻有自己的計劃。我們想要友善,卻蹂躪了那些想要阻止我們的人。我們積蓄錢財只是為了用在那些毫無意義的東西上。
我們都明白,當我們在主日早上高歌,“聖潔,聖潔,聖潔”然後在星期一咒詛那些讓我們生氣的人是何等虛偽。但它常常發生。我們無法期待着要得着上帝的智慧,卻又過着一個心懷二意的生活。實際上,這就是雅各在1章7節里所說的:
“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雅各書1:7)。
為什麼?第8節給了我們答案:
“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各書1:8)。
我們都應該好好想想。心懷二意的人是生活在一個永恆的矛盾之中。他總是處在內戰的狀態,無法委身於任何事。他在關係與關係之間,工作與工作之間,友情與友情之間,教會與教會之間,承諾與承諾之間遊蕩,無法在一個地方久留。他今天在這裡,明天就不見了。他許下諾言,卻又為自己找藉口不去兌現。他說,“我明天給你打電話,”然後就會忘記,之後只好道歉。或者,也許他從來就不記得有這麼回事。他與一個又一個的女孩子約會,卻無法有進一步的發展,因為他很容易就分心並且也因為他非常懼怕委身,因為那需要他結婚並堅持下去。
一百多年以前,有一個名叫C. F. Deems的為這種“心懷二意”的人做了一個描述,我把它抄在這裡,因為他實在寫到點子上了:
一個心懷二意的人總是焦躁的;“在各方面都是不穩定的。”
他的觀點飄忽不定,他的情緒也是如此。
有時,他為他的罪懺悔,有時,又會為着他的懺悔而後悔。有時,未來的重要性使他不勝重負,有時又會覺得活好現在才是值得的。
如此不穩定的情緒一定會困擾信徒。這個人有時安詳得就像五月的早晨,有時又會象龍捲風一樣狂風大作。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將會如何對你,或是他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會如何反應。他的不穩定性也使得他的臉色多變;當他往一個方向看的時候,他的心已經飄向另一邊。他的言詞總是模稜兩可,他的語調也是飄忽不定的,他的表達時急時緩。
有時他的回答是不加思索沒有經過反思的,然後他又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考慮已經失去的發言機會。
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他都不可靠。他無法從主那裡領受任何東西。他伸出了手,卻不願等到東西放到他手上,就把手收了回去。
我注意到一點,當這段話被Biblical Illustrator出版的時候,只有一個詞被一再強調:就是“無法”,就是“那人無法從主那裡領受任何東西”裡面的“無法”。這是心懷二意的基督徒的悲哀。上帝不會把智慧賜給這樣的人的,因為他們還沒等到得到智慧就會離開了。就算上帝真的賜下了智慧,他們也不會感激的,他們也不會照着去做的。
因此我們去追逐離開上帝的所謂的智慧。就是它,最終迷惑了在伊甸園裡的夏娃: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創世記3:6)。
她以為她離開了上帝也能得到智慧!但是她錯了。“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言書1:7)。夏娃就好像是在說,“我要沒有太陽的陽光。”
事實是這樣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着某種程度上的心懷二意。在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種願望想說,“靠我自己就可以做。”夏娃並不是什麼生來就會做錯事的人。她只是輕易地就說服了自己,以為抄近路就能使她更聰明,更有智慧,更漂亮,更有成就感,更快樂,少一點受挫,或是能填滿她內心的空虛。
不是說她比我們更遭。
她其實和我們一樣,我們也和她一樣。
她曾經住在樂園裡,但不知道為什麼,卻不能使她滿足。
從來就不會滿足。
我們總是想要得到那些我們沒有的。
那引誘人的蛇入場了,隨之而來的是那不詳的音樂。這就是人類不斷上演的故事,從未停止過。從伊甸園的時代開始,我們就是心懷二意的族類,彼此爭鬥。如果我們能承認這一點,那就太好了。
就在這時《萬福源頭》這首詩歌進入我的腦海:
我深知道心易放蕩,遠離父家慕虛華,
最後兩句給我們帶來了盼望:
今獻身心求加印記,永作主民在父家。
如果單靠我們自己,我們就會像那些迷途的羔羊,偏行己路,離開牧羊人,去找尋那永遠都更綠的草地。單單靠我們自己的能力,智慧,我們就會永遠離開那位我們愛的上帝。
多麼奇怪,多麼令人傷心,多麼令人敬畏!
好消息是,我們不需要把自己向主隱藏起來。祂已經知道我們的心——被分割,被拉向上千個不同的方向。祂知道你心中那些彼此衝突的願望,祂知道你是何等想要做對,也知道你多快就會做錯事。我們唯一的盼望就是回到那位愛我們的上帝,祂愛我們到一個程度,即使我們要快跑離開祂,祂也不願意放手。
我們所需要的智慧並不是一個答案,一個公式,或是關於未來的一個計劃。基督就是我們的智慧(哥林多前書1:30)。如果你還不是基督徒,你所需的就是基督。如果你已經是基督徒,你所需的還是基督。整個世界所需的都一樣。我們都需要耶穌,我們實在不知道我們何等需要耶穌。
我們遲早都要做出是否要跟隨耶穌的決定。對你來說,也許就是現在。不要害怕向主禱告說,“主耶穌,懇求你來修復我這破碎的生命。主啊,求你在我的心上印上印記,使我的心單單思念天上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