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53章 当梅尔?吉布森制作的电影《耶稣受难记》在美国初次公开放映时,因着不同的原因,那部影片引起了很大的争论。首映的那天早上,我打开新闻频道,想看看世上发生了什么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谈耶稣;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在谈耶稣;美国广播公司在谈耶稣;福克斯新闻频道在谈耶稣;美国有线新闻网在谈耶稣。那天下午,我和一个朋友去看这部电影。回到家,打开电视,看到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一个专门播放财经新闻的网络频道,他们没有谈股票和债券,或介绍哪一位商业名人,他们在谈耶稣。他们在讨论为什么主耶稣要死在十字架上。 第二天晚上,我们教会有450人去电影院看《耶稣受难记》。然后回到教会吃饭和讨论。在看完电影、吃饭之前,我回家呆了几分钟。我把电视调到新闻频道,他们正在谈耶稣。晚上参加完教会的讨论,回家之后,我把电视调到历史频道。你猜他们在谈什么?耶稣!在我一生中,这样的事还没有在美国发生过。梅尔?吉布森做了葛理翰牧师做不到的事;他把主耶稣带到美国民众生活的中心,哪怕只是持续了几天。 文化的基准 我一共看了三遍《耶稣受难记》。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震撼力,虽然有些地方让人感到不安,让人宣泄情感,但却很吸引人,使人不能不看。我对自己说:“这部电影拍出了当时的样子。如果我当时在场,看到的相信也是这样的场景。”因为它演活了耶稣基督被针十字架的残酷和强暴,所以这部电影被定为限制级。编导细腻地刻划出世上的邪恶把主耶稣送上十字架,担负世人的罪。然而,主耶稣得到最终的胜利。因为祂的死,不是彼拉多或犹太领袖要置祂于死地的计谋得逞;若不是祂甘愿舍命,没有人能夺去祂的生命。 我心里想,这部电影表现出一种文化基准。很多电影、几乎所有的电影,来来去去,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戏院放映一部电影,你看到影评、广告,你决定去看那场电影。不管你喜不喜欢、要不要推荐它,大多数的电影不会改变我们什么,也不会强迫我们去深思某个问题。然而有时,可能十年一次,一部电影来了,强迫我们去探索一些要紧的问题。《耶稣受难记》就是这种电影。你能从中领受多少,在于你怎么想。 有些犹太领袖说,这部电影是反犹太人的。想一想,德国纳粹兴建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距离现在才七十多年,我不认为可以忽略犹太领袖的看法。很多地方都兴起了反犹太主义,包括英国、法国、中东的大部分地区。我有一本书叫《过去和现在的基督杀手》,作者是一位犹太基督徒,书上有他的亲笔签名。他叙述那些基督徒向所遇到的犹太人高喊“基督杀手”的龌龊史。他用流利的文笔有力地指明当时把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罪不能都归咎在犹太人这个族群上。如果那时的犹太人没有杀主耶稣,那么,是谁干的呢?使徒信经清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神的独生子,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玛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 因着《耶稣受难记》引发出许多问题,我会从历史、属灵和最终目的来回答“谁杀了主耶稣”这个问题。 谁杀了主耶稣?I.从历史的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使徒信经的内容包括耶稣是从童女所生,直到祂的死,没有提到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如:主耶稣的讲道、行神迹;没有一个字提到主耶稣在水面上行走,或斥责法利赛人,或医病赶鬼。使徒信经教导我们,主耶稣降生就是为了要受死。“受难”这个字总结了祂的降生和祂的受死之间的生活片段。要留意的是,圣经从来没有提到主耶稣微笑或大笑过。我肯定祂笑过,但福音书没有提。以赛亚书53章3节说祂“多受痛苦,常经忧患”。当祂降生的时候,希律想要杀祂;当祂开始服事的时候,家乡的人反对祂(马可福音6章3节);当祂在世上的生命快结束前,犹大出卖祂、彼得不认祂。主耶稣的受苦不是始于十字架上,祂的受苦是始于担负世人的罪,自己甘愿上十字架。 “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彼拉多知道主耶稣没有犯该死的罪。为什么要单单挑出本丢?彼拉多?为什么不是该亚法?不是希律?不是犹大?不是罗马兵丁?不是怒吼的暴徒?答案来自梅尔?吉布森所捕捉到一个震撼的场景。主耶稣刚被鞭打得皮开肉绽,满身鲜血的站在彼拉多面前,祂的眼睛肿得张不开,祂的脸伤得不像个人样。彼拉多吃惊、又同情的看着祂,轻声的对祂说:“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么?”他不是吹牛,这是毫不夸张的事实。身为罗马在犹太地区的巡抚,他独掌生杀大权。就算犹太领袖要害死主耶稣,如果没有得到彼拉多的同意,他们的计谋都不会得逞。最终,彼拉多必须为主耶稣的死负责。如果是犹太领袖把枪装上子弹,毕竟是彼拉多扣动了扳机。在电影和福音书里,彼拉多知道主耶稣是清白的,但没有勇气释放主耶稣。他说了三遍“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彼拉多知道主耶稣没有犯该死的罪。他就像一个左右为难的政客一样,屈服在罗马上司和要置主耶稣于死地的犹太人的压力之下。因此我被影片中的彼拉多和主耶稣、以及彼拉多和他妻子的对话触动了。你可能知道,所有的对话都是用亚兰文、或拉丁文说的。主耶稣对披拉多说:凡是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这句话一直困扰着披拉多。当彼拉多反驳问“真理?!真理是什么?”的名句时,你听到他用拉丁文说“真理”。当彼拉多要定主耶稣死罪之前,他私下和妻子商量。虽然这个场景没有圣经根据,但是可信的。他问妻子:“你听得见真理吗?”他的妻子忧虑地回答:“听得见。难道你听不见吗?”披拉多问:“要怎样才能听见?妳可不可以告诉我?”妻子答他:“如果你不愿听真理,谁也没办法告诉你。” 他的罪更大 因此使徒信经的作者提到彼拉多。他的罪更大,因为他知道主耶稣是清白的,还定祂有罪。有关反犹太主义和基督的死的争论,应该就此结束。圣经和这部电影都清楚指出,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恨恶主耶稣,最多只是犹太领袖恨恶祂。当时所有的犹太人因主耶稣的身份分成三类:有的恨主耶稣,有的跟随主耶稣,许多人还没有立定主意。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本丢?彼拉多在罗马帝国里只是个小人物。犹太巡抚的职权不像我们的省书记一样。一个罗马巡抚只做两件事:收税和维持治安。彼拉多考虑到的是确保社会稳定。无论是彼拉多、还是犹太的省长,在罗马皇帝的眼中都毫不重要。犹太地在庞大的帝国版图,全部地中海世界中只是一个细小的地域而已。那为什么要提到彼拉多呢? 是他判处耶稣死刑的。 基督的死是在彼拉多做巡抚时候所发生的史实。正如有人说,“当我住在伊利诺伊州的时候,州长是罗德·布拉戈耶维奇。”是指出历史特定时刻所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彼拉多的名字在基督受死的史实中被提及,因为当主耶稣受难时,他正处身其中。这意味着祂的受难是千真万确,是有历史根据的。 顺便一提,《耶稣受难记》比《魔戒电影三部曲》在社会上激起了更大的争议。《魔戒电影三部曲》是传说、寓言,是一部故事题材和拍摄手法很棒的电影。它的内容是虚构,没有人认为它是真实的。相比之下,虽然基督受死是真确的事实,却使一些人感到非常恼火,因为世人只愿意接受耶稣是童话中的人物而已,要他们相信祂是神的儿子、救世主的话,想都别想! II. 从属灵的角度 “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 以赛亚书53章4至5节有关耶稣基督的死,彼拉多要负多大责任的争论是永无休止。电影和福音书都表明许多人对耶稣被处死的事感到内疚。《耶稣受难记》里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场景。我们都知道电影的出资拍摄和编导虽然是梅尔?吉布森,但他只在一个场景中出现过。在电影里,在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所伸出的手掌上,出现一个握着钉子的拳头,向兵丁示范怎么样将钉子钉进去的可怕动作。这只握着钉子的拳头就是梅尔?吉布森的手,除了这场景外,他和他的拳头再没有在这部电影中再出现了。他让世人知道是他的罪将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当他接受电视台访问时,女主持人问他:是谁杀害耶稣的,他说:“是我们。” 让我们思考以赛亚书53章4至5节:“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先知以赛亚在这两节经文中,有四次提到“我们”——我们的忧患、我们的痛苦、我们的过犯、我们的罪孽。诚然,是我们的罪将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以赛亚书53章6节)。 十二世纪的法国修士圣伯纳多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歌《至圣之首受重创》,现在分享其中一个中文译本。这首诗歌的第二节描述的是我们的罪,以及主耶稣的死: “我主祢受尽苦楚,罪人得蒙恩典,祢受创痛至死亡,是因我的罪愆; 思念苦刑我当受,俯伏我主脚边;恳求继续赐恩典。愿常赡仰圣颜。” 其中一句“是因我的罪愆”,将世人的问题描写得淋漓尽致。我们最擅长的就是犯罪悖逆神,不是吗?罪恶致使我们与神隔绝,我们任意妄为干犯神。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是个循规蹈矩的好人,或者至少不像隔壁的老乡那么坏。又或许我们自以为没有干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然而,我们的内心仍是污秽的,双手不是洁净的。我们欺骗别人、撒谎、说闲话、诬告别人、诸多借口,以求脱罪、抄近路、发脾气、亏待别人。当我们仰望十字架上的基督时,便清楚晓得自己的罪有多大。在各各他 (髑髅地) 的光照下,我们都乏善可陈,都污秽不堪。这就是为什么最伟大的基督徒都对罪不断自我省察的原因。你越亲近耶稣,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罪。以赛亚书53章告诉我们所需要的好消息:祂伤痕累累是为了我们。祂为我们受鞭伤、被殴打、被背叛、被嘲弄、被鞭打、头载荆棘冠冕、被钉在十字架上。是我们的罪驱使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然而,祂甘心摆上自己的生命,为要彰显祂对世人的大爱。 如果你想进入神国的话,请注意以赛亚书53章6节:“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这节经文提到“我们”、“各人”、“众人”是指全人类。各人好像迷途的羊一样,想行就去行,想做就去做。你若先谦卑自己,承认自己的罪,你必得着救恩。因为神已将各人的罪都归在耶稣的身上,祂已经为我们的罪付上赎价。 以赛亚书53章6节:“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III. 最终目的 是谁最终要为耶稣基督的死负责?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根据圣经记载,神要为祂儿子的死负责。以赛亚书53章10节:“耶和华却定意(或译:喜悦)将祂压伤,使祂受痛苦。耶和华以祂为赎罪祭(或译:祂献本身为赎罪祭)。祂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身为三个儿子的父亲,我是无法捉摸、无法形容,也无法想象心甘情愿地把我的儿子去送死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更不用说喜悦地把我的儿子送去死。但真理是毋庸置疑,不能否认:耶稣的死,是因为祂父亲的旨意,祂应该受死。我们的夫忍受着极度的痛苦,定意将耶稣基督压伤受死的事实,不是偶然,也不是因为犹太领袖希望杀害耶稣或彼拉多向犹太人的怯懦屈服才发生的。恶人所行的邪恶背后彰显了全能的上帝。是神——唯独祂将耶稣送上十字架。除非你真正明白祂为我们的罪被钉十字架这个事实,否则你是不能领会基督受死的真谛。 有一晚的讨论时间过后,一位赴会者拿着有“亚米纽斯主义”和“加尔文主义”字样的两个神学专有名词的笔记本走过来,指着这两个词问我。他想知道我们相信基督的死的理论是什么。神定意差派祂的儿子降世拯救人的罪,是因人有自由意志选择信神或不信神,人的不信致使基督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呢?还是因为神的预定计划要祂儿子受苦、被拒绝、被仇恨、被残暴对待,祂的儿子最终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在血泊之中呢?我说不是前者,我们相信的是后者。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神的安排。耶稣基督的受苦不是偶然发生。耶稣的死是神的旨意。 “这是不对的。” 有一次,就在讨论开始之前,一个年轻人走过来跟我说话。当我问他对《耶稣受难记》这部电影的感受时,他充满着眼泪,抓住我的手,嘴唇颤抖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最后,他满怀深情地说:“这是不对的。”兵丁对待耶稣的方式是不对的。这样的暴行怎会是合理的?约翰·派博(John Piper) 在他的著作《耶稣的受难》 (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里这样写道: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问题是:耶稣基督为何受苦如此之多?但是,如果我们只把肇因归给人,就永远看不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谁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这个问题最终极的答案是:神。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想法。耶稣是神的儿子。而耶稣所受的苦难却是举世无匹的。然而,整本圣经的信息却都导向这个结论。”(潘秋松译的《耶稣的受难——基督受死的五十个理由》一书(见第13页引言:基督,钉十字架,与集中营) 请思考这句话:“谁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是神。谁也无法料想到是神把祂的独生子钉在十字架上。但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除非你了解耶稣受难的真理,否则受难日对你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是希律、犹大、该亚法、彼拉多、那些欢呼和嘲笑的人们、那些苦害毒打基督几乎至死的罗马兵丁们,难道他们无罪吗?难道这是神的计划,让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得以脱罪吗? 使徒行传的祷告提供了答案。初期教会正面对一波接一波的迫害,信徒聚集向神恳切祷告。使徒行传4章27至28节:“希律和本丢彼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祢所膏的圣仆(仆:或作子)耶稣, 成就祢手和祢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注意两个事实:1)他们是指名道姓,提到希律和彼拉多。信徒没有忘记是谁钉他们的主在十字架上;神也不会忘记,祂知道是谁将祂的儿子处死的。2)世人的邪恶正彰显神的伟大。这就是为什么教会申明,是人的自由意志去做恶事,不是神的胁迫。这一切都是神预定(一个很强的词)要成就的事。希律和彼拉多是有罪的,但他们所做的都是神的计划。这是一个奥秘吗?是的。然而,奥秘并没有淡化真理。彼拉多和希律王和所有其余的人的确都有罪,并且神借着他们的罪,成就祂在耶稣基督身上的旨意。 最大的罪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 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约翰福音10章17至18节) 。在《耶稣受难记》电影中,在耶稣走往十字架的路上,梅尔·吉布森让这些话从耶稣的口中说出来。可以说耶稣为自己的死负责对指责梅尔·吉布森的电影「耶稣受难记」是反犹太人的看法提供了主要的答辩。没有人能够违抗耶稣的旨意,将祂“杀害”了。如果神没有定意将祂的儿子死在十字架上,耶稣若不是心甘情愿地摆上自己的生命,所有罗马的军队是不能杀害祂的。我们可以用三个简单的语句把这些真理串联在一起: 是出于父神的计划。 是祂的儿子成就了这计划。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 的。我有权柄 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约翰福音10章17至18节是希律和彼拉多(和其他参与的人)在不知情之下,演活了这部关于救赎的伟大戏剧。他们要为自己的罪孽负责,但通过他们的邪恶,让救恩临到这世界。 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罪恶?答案一定是:钉死神的儿子。然而,耶稣血淋淋地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祂的死却为整个人类打开了一扇救恩之门,叫凡愿意接受祂的人都能进入天国。 那么,让我问一个更切身的问题:什么是任何人都可能犯的大罪?在事实上,没有人能将耶稣基督再次钉在十字架上。二千多年前,祂的死已经一次担负了我们的罪。现今,事实上我们不能重复昔日那些要处死耶稣的人所犯的罪。然而,对我们来说,最大的罪恶莫过于忽视神的儿子。那就是在我们的言行上表示: “主耶稣,我虽知道祢为我所做的一切,我却觉得无所谓。”对耶稣的冷漠心态,意味着我们不在意祂为我们罪的缘故受死。然而,忽视耶稣已付出重价买赎我们的罪,将使我们灵命陷入极大的危险。诗人W·H·奥登曾经想象,耶稣受难的那日,如果他在现场的话,他会做什么。他说,大多数人不会把自己看作那些畏缩害怕的门徒,或者觉得自己扮演了本丢彼拉多或是犹太公会一员的重要角色。以下是他对自己的看法: 我以最乐观的心情,想象自己是来自亚历山大城的希腊化的犹太人,到访当地的知识分子朋友。我们正往各各他山的路上行,彼此谈及哲学论证。到了山脚,往上看,我们看到一个很熟悉的景象,就是有一群人包围在三个十字架底下,他们嘲笑被挂在木头上的受刑者。我一本正经的皱着眉头,厌恶地说:“这些暴徒还享受罪中之乐,真令人恶心。为什么当局不以人道立场处决这些罪犯,好像他们私底下对付苏格拉底一样,给三位罪犯喝由毒芹提取的毒药?”说完后,将我的视线从那不愉快的场面转移,继续讨论什么是真、善、美的有趣话题。 (节录自罗德.锥尔,《国家评论》在线版) 不,我们不是有虐待狂的罗马兵丁,我们不是丧心病狂的暴徒。我们甚至不是爱宴乐的希律或陷入沉思的彼拉多。奥登让我们无法逃避责备。我们就像那些受过教育的精英,发现整个场面令人反感,不适合大众观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比起彼拉多、希律或该亚法更糟。因为他们至少表明了立场,而我们却冷眼旁观,不希望有任何参与和表态。 我将我的主钉在十字架上 我再次回想电影的情节对我的意义是什么。经过沉思后发现有三件事: 首先,电影中有无法形容的恐怖场景,或许对一些人来说是太多了。显然,这也是多数人的批评。 其次,电影能捕捉到圣经中的描述。耶稣向父神祷告,因为祂知道,在创世时,这些事情已经定意在祂身上。作为一个人,祂有人的挣扎。作为神的儿子,祂顺服天父的旨意。 第三,我对将我的主钉在十字架上很内疚(或许是很久以来的第一次)。我的罪将祂钉在十字架上。我的双手是流无辜人的血,我不能找借口开脱。就像彼拉多一样,我把双手洗净,但无济于事。罪的污秽仍然存在。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电影里那一幕幕耶稣被鞭打的场面,几乎让他看不下去。那残酷的苦刑似乎没有尽头。他发现自己在电影里看到耶稣每次被鞭打后,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说:“这一下的鞭打是为了我。”“那一下的鞭打是为了我。”我同意年轻人说:他们对耶稣所做的,是不对的。这是何等的不公平。但是,我们在谴责别人之前,我们先问一个问题:是谁干的?不要责怪犹太人。不要责怪罗马人。如果你想责怪任何人,照照镜子。是你干的、是我干的、是我们干的。 有一首美国黑人灵歌:“耶稣被钉十架时你在哪里?”答案是我们都在那里,我们不是偶然在那里的旁观者。耶稣基督被鞭笞、被殴打、被唾弃、被戴荆棘冠冕、受瘀伤、被嘲笑、那钉子、那长矛、被遗弃、被背叛;我们就在那里。耶稣被钉十字架,不是偶然,是神策划了整个事件。耶稣这样做是为了你和我。 影片开始时,屏幕上出现以赛亚书53章5节:“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在剧终的经文是“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是何等奇妙的真理。在各各他山上所彰显的得救信息,让世人晓得没有任何的罪大到神不能赦免,没有任何的邪恶是耶稣的宝血不能洗净的。 我记得最后一次讨论环节,在开始之前,一位姐妹扯了扯我的衣袖,说想与我分享她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她以“不配受”三个字作为总结。“不配受”是我们灵程起点的一个好开始。如果耶稣为你流出的宝血,让你觉得不配受的话,这信息就真正击中你的要害,使你感到扎心。 我用何辞来感谢,如此亲爱朋友? 因祢舍命极伤痛,慈爱存到永久; 哦使我永远属祢,虽至体力衰朽; 求使我一心爱主,永远忠诚信守! 因为我不是先知,我无法预测这部电影放映以来的影响有多深。然而,这部电影却能唤起世人思考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受死的真理。有人说,数以百万计的人会因为这部电影,生命被改变。如果信徒因着这部电影的内容,激发起对罪的反思,也是好的。只有神知道将来要发生的事,一切在祂的掌管中。阿们。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并且分享意见 www.jxz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