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的来源于英文的“Slash”一词, 这个概念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写的一本书《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书中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淡而无味的生活方式,寻找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一句话一专多能,一人身兼数职。其实中国最伟大的多职业人士当数最高领导人习总,除了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等最高权力,他还拥有10几个组长职位,几乎没有几个平常人计算得过来。
对于一般人在名片上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初次介绍中让人一目了然。例如,莱尼·普拉特(Lenny Platt),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杆(Slash)”便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不仅在国外,如今在国内不少年轻人(尤其大城市里)也会f非常自豪地向陌生人介绍说:I’m a Slash!(多重职业者)。
追根究底,互联网是斜杠青年群体的动力,使得独立的个体之间能够直接进行交易。比如眼下的Airbnb,让不少人多了一个旅店老板的身份;专车则让人多了另一个头衔,司机。我最近在上海遇到一个专车司机,是从西安来上海扎根的进出口职业人员。他的素质较高,与各种层次的人员打交道,风度翩翩。自己的业务忙时,就让朋友代为开车。互联网平台的魔力无边,人们可以通过它从事教育、代购、美容、健身等服务工作,因此时间更加灵活,选择空间也更加广泛。而且,一家人可以互相帮助,共同从事第二第三等职业而不妨碍自己的专业或者本职工作。
第二、第三份职业的技能也可以是本职工作,或者把兴趣爱好转换成创收的渠道。总之,在这个被不少人称为“最好的时代”里,多重职业者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绝对是时代的潮流,不应该限于青年,成年甚至老年人有苦追寻自己另外的长处,找到赚钱的法宝,及早积累资本,变为资本家,可以不直接参与体力和脑力劳动而挣钱,即解放前批判的不劳而获。海外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不少人是一只脚在海外,另一只脚伸在国内。也属于斜杠职业家。这些人有的是两边全职,或一全一半。俗话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如果他们的职业范围是同一品种,不算斜杠青年;只有完全不一样的职业才算是纯粹的斜杠青年。但是我认为,他们职业是有一点儿区别的职位也不完全一样。至少算半个斜杠青年或斜杠中老年。
斜杠青年不仅为自己找到了最佳坐标,有利于人生价值的的最大化,挣钱更多,而且,心理满足度高。重要的一点是极大的有利于社会,人才利用率高。人们找工作是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可以中和主流分配造成的人才在领域中的不平衡。对国家很有帮助。
斜杠青年的工作不一定好找,因此他们中有人欢喜有人愁。事实上,各个大城市有不少人是“斜杠青年”,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还从事其他工作。但是具体效果却因人而异,对于多重职业者,有人如鱼得水,有人则焦头烂额。
得心应手:是编辑也是健身教练 他得到了互补点。比如陈先生是重庆渝北区一家传媒公司的网站编辑,平日里他的头衔是“编辑”,可每周二至周五晚,他的职业就变成了红旗河沟附近一家健身房的老板兼私人教练。“同时从事两份工作,差不多了持续快两年了。”陈洵说,当初是因为自己报名健身房锻炼,渐渐喜欢上了这一行,希望能够以这个为职业。“编辑和教练,一文一武,而且白天我坐在办公室里腰酸背痛,晚上刚好可以锻炼,时间不冲突,功能也互补。”陈洵说,“健身房是我自己开的,把信息放到网络上,学员可以选择我,我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课时,挺方便的。”
力不从心:爱摄影不一定就能成为摄影师。与之不同的是,在一家广告公司从事文案策划的王先生,就没能把那根“斜杠”保留太久。李说,由于从大学时期就喜欢拍文艺小清新的照片,所以一度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开一家摄影工作室,“当时觉得至少拍婚礼照片不成问题,所以去年初便开始在网络上发布消息,还曾注册过工作室的微博号,扩散得还不错。”当找上门的客人越来越多时,李渐渐发现力不从心了。原来,大学时那些用美图秀秀等软件滤镜处理的图片,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客人的需求,“他们需要好的构图,要拍得肤白显瘦,我没有学过ps以及怎样打光,出来的效果往往会被挑剔。”因此,李不得不在去年11月关掉了摄影工作室,他说,还是专心干好策划工作更靠谱。
有人觉得洋气有人担心被炒鱿鱼。对于新兴的“斜杠青年”,你怎么看?对此,记者走访了部分市民和用人单位,他们的看法也并不相同。市民中有人点赞也有人反对。在南坪上班的陈女士了解了“斜杠青年”后表示,这无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年轻人一是兴趣广泛,有从事多重职业的技能;二是他们也有生活压力,多一份职业就多一份收入,我们应该支持才对。”
如果您现在还没有加入这个历史新潮流,你已经OUT了。快查找一下,您除了本职工作还有什么长处涅没准无意插柳柳成荫,找到自己最适合的第一职业,同时也扩大生财有道,成为不折不扣的小康甚至大康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