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真是大牛吗?他怎么成功的?血滴大牛施一公的诀窍,保你成功。
最近,施一公成了中国科学家的大热门人物。尽管国内最热最火最高调的人肯定是习大大,但中国科学界最热门的人物非施一公莫属。而且不止最近几天,是最近几年。其实我不大够格来讲施一公,因为我不作生物结构实验,所以与他没有正面交锋。同时本人毕竟是小思,而施一公是大师。不过我也同大家一样对他发表的文章有所了解,对他自己介绍的成功体会和媒体报道很关注。同时也与他匆匆见过一面,在清华开会时他还和我们一群人合过影。所以写下一点公正的评论,应该不太牵强吧?希望本文有助于非生物学领域的朋友们客观认识施一公。
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团队主要运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据报道,施一公将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施一公早在2003年就获得了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2007年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有人问,你实现了一个灿烂的美国梦。你为什么会放弃,回国工作呢?他却说,我从来没有美国梦。相反我内心一直有一个盼望祖国强盛的中国梦(瞧,同习总差不多了)。2008年回国后,施一公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等奖项。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
他有一句话:我们这些(留学生)人,至少欠中国全职工作15年。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育人在育心(也许有人认为他高调,口是心非,不过他至少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他在言辞中还体帖青年科学家从业的艰辛,看来有一点同情心。
短短数年,在《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论文。高水平成果产出的频率,比他在国外时要高(有人说钱多队伍大--是事实涅)。同时,施一公先后把80多名世界范围的优秀人才引回清华大学全职工作,不时向政府建言。比如,千人计划,就是他和饶毅共同向中组部提出来的。因此,从宏观上施一公为祖国作出了一个普通意义上的科学家难以作到的贡献。
2014年7月不甚喜欢抛头露面的施一公在清华园召开了他第一个新闻发布会。他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症“元凶”γ-分泌酶复合物的结构的清晰样貌,这项世界级的突破促使内敛的他打破了“低调”戒律而向记者答问。他说,此重大突破会给我们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方面提供很大帮助。
本周(2018。8。19),在国际顶尖的<<自然>>发表一篇论文4天后,他又在<<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两篇论文的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第一篇文章报道了“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这一结构是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解析得到的。第二篇文章是在这一3.6埃剪接体结构的基础上,对剪接体的工作机理进行阐述。(1埃等于一百亿分之一米。)
8月21日上午,“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黄亿华告诉澎湃新闻,施一公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是一里程碑,“有望拿诺贝尔奖”(也许有些言过其实)。黄亿华认为,这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最好的科研成果之一。是否得到诺贝尔奖并不重要,而且现在预测,未免时候稍早。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研究意义重大,整体上规模宏大成效卓著。而且势头向上,充满希望。
既然施一公如此了得,让我们来探讨施一公是怎么进入成功道路的。他从小是个好学生,常考第一,各种竞赛获奖如家常便饭,按照现在的话说,施一公是“学霸”了。所谓天生聪慧自成才,但是据报告他最初对科研并不感冒,只是他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施一公父母(均为大学生,知识分子家庭)要求很严格,高中和大学时候,他一直比别人更加刻苦,因此成绩也名列前茅。然而事实上,他发现自己很少真正的独立思考,大学时他对所学专业也不感兴趣。大学毕业时,施一公本没有打算从事科学研究,而是一心一意想下海经商,结果阴差阳错间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留学的第一年,施一公情绪波动很大,无心念书,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第二年,施一公开始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并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博士第三年,施一公开始有些领会到科研的逻辑,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感觉,在组会上常常提问,而这种“入门”的感觉让施一公对研究增加了很多兴趣,逐渐喜欢上了科研这条道路。
研究生阶段后期,施一公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施一公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3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4点以后;次日9点左右又会准时回到实验室。当时他住在纽约市曼哈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路口附近,离纽约著名的中央公园很近,那里时有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施一公从未迈进中央公园一步。 在施一公看来,做一个优秀的科研者,付出时间是必要条件。 现在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他仍然是一个工作狂,每天6点半起床,晚上常常凌晨回家,但是对科研的热情让他充满了奋斗的动力。
著名的华人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曾经有一封非常著名的email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email是蒲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紧张实验操作和两小时以上的与科研直接有关的阅读等。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应该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施一公完全赞同其中的观点。
施一公最为招牌的科学家特质是他写科研论文的不同于人的方式,必需是先想好逻辑,定好大纲。苦思冥想不动手,直到晚上,恋人已经人约黄昏后的掌灯时分。他就坐上桌前奋笔疾书,马不停蹄的奋战。直至天明,当鸡叫五更,天边露出鱼肚白时,他迎着朝阳开始跑步,而又一篇“划时代的科研硕果”已经小荷才露尖尖角。只需略加修改就能当天发稿。据我所知这是非常的高效率(一般人写作有一个反复修改的时间和过程),他的刻苦耐劳的品格和意志力很不一般。生物科学比较难,需要大量阅读参考别人的成果,对本领域全面知识了如指掌,不能想入非非,瞎猫逮死老鼠。那是做不了高水平的科研。我相信鲁迅是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用到了工作上,施一公也是非常用功的。当然,没有天赋怎么用功也是白搭!
施一公的思维模式解剖比较难。我只能从自己观察体验得出。他比较善于分析,找到工作的重点,包含重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对人类危害严重问题的攻关项目。他还比较有韧性,他早期的研究比较集中,主要是凋亡蛋白及其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回国后团队也太大了,人手充足,因此研究范围比较开阔。近期方向不再局限于早期的细胞死亡,而是哪里有搞头,就打向哪里。这也许是结构学科的特点,方法一样,攻击的目标不一样,当然是找重要的目标了。(而传统分子生物科学家必须呆在自己的舒服区 comfort zone,否则难以成为系统理论和成就,并被人指责)。
国内是大排当,那么国际上如何看施一公?虽不能以点盖全,两点可以证明他的专业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第一是2013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二是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等奖项,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
因此本文答案,施一公确实是大牛。成功诀窍是苦干加巧干。意志力不是一般的好。除了为个人利益,也有一定战略科学家的气魄,他忧国忧民,关注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另一个启发是如果使用施一公的方法和具备他那样的意志力,你也会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