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人在中国住了6年,观察中国人之后得出不好的印象:“胆小、恭顺、懦弱、虚伪、圆滑、爱耍小聪明,尤其是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中国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同胞那么无情,却对一个外国人恭善有加。” 我曾经评论过:为什么中国人的确一盘散沙。在非常时期,例如日本侵略中国时候,至少有一个名不副实的国共统一战线。即使民族危亡之时也不是什么彻底的团结,中国人在外斗和内斗中似乎更倾向后者,所以我们戏称,外斗外行,内斗内行。华人更恨汉奸,却不是侵略者。中国人民养活日本战争中的遗孤,却可以在文革中无情的迫害自己的同胞包括亲情。丈夫妻子告状揭密者多了去。
在政府一个声音的高压下,一般人都是唯唯诺诺,百依百顺。甚至一家人聊天,儿子说一句什么党中央政策不对,那么老年人或者兄弟姐妹们可能群起而攻击。 主要是担心有人告密,说不定会进监狱。其实现在许多与政府唱反调的人被警告之后,也就够了。当然冥顽不化的反共人士,有可能关禁闭、坐牢。
其实本文不想展开谈中国人的胆小怕事,明哲保身。而是普通人与白人、黑人相比,还是比较胆小。比如恐高症,不敢攀登高山,大山高坡,骑车都胆颤心惊。而我见到许多白人同事喜欢户外活动,登山,滑雪,海底捞月,海面划舢舨,花样百出,.....。因此,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亲和与中国人大相径庭。
究其原因,制度有一定作用。但不完全是中共统治造成的,历史上历来有这种倾向。所以追根究底,文化是根源,这就是咱们一直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文化的东西,我们必须批判,与此同时我们敞开国门学习西方文化的优良之处。如果经常练习,就可能让神经变得坚挺,体格变得健壮。叫做古为今用,但须改革。洋为中用,也要批判的吸收。如此一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就可能逐渐改进,不是人家说的那种畏首畏尾的懦夫,而是勇于进取的强人。如果看见歹徒做坏事,就不会怆惶逃跑(不过那位硅谷华裔的冒险夺回计算机纯属白白送死,不应该提倡)。如果需要打仗,也敢于义不容辞,献身保家卫国的战争。
小文以我家圣诞新年期间看的一部电影结尾。此电影名叫《徒手攀岩》(FREE SOLO),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挑战人类心理与体能极限的登山壮举。人们在欣赏绝美风景的同时感受惊险刺激。故事情节简单,把主人公亚历克斯为成功创造纪录的准备、训练,和正式挑战的奇迹四小时,奇妙的集中在两个小时电影内。
仅仅是观看,我们一家就被这几乎垂直的光滑峭壁晃到眩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个闪失,就是粉身碎骨的危险。亚历克斯。霍诺德却凭着一腔对登山事业的热爱,以及追求极致、挑战极限的态度,在这峭壁上创下一个又一个传奇纪录。亚历克斯以大无畏的革命和创新精神让人感受到了霍诺德说的那种:“我们终将逝去,在世之时尽力绽放,离世之时也无须怨言。” 我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关于生死、冒险、成功的记录片,一览无余地展现山崖的美丽、陡峭、高大。影片把3小时56分的实际攀岩浓缩为十多分钟,俯拍、远景、特写等一系列镜头,组合成该片最紧张、最刺激、最激动人心的场景。导演捕捉霍诺德攀登规模的方式令人惊叹,看似平淡,却有真正价值,对于提高华人的胆量还是有用的。所以,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纪录片。 《徒手攀岩》不仅仅是关于攀岩而是关于生活。 给每一个相信人类成就极限远未达到的人提供了一份非凡礼物。可以说,影片给观众注射的肾上腺素剂量不小。是一部惊艳的记录片,一个真正的世界级刺激。 霍诺德作为一个典型美国人物而出现,被迫解决难以捉摸的挑战,而不是沉溺于不向前推进的原因。尽管霍诺德作出不平凡的选择,却和观众是一样的人。该片除了展现极限运动勇攀巅峰、相信不可能的信仰光芒外,也包括了对人性、爱情、亲情、事业的许多讨论。他有男朋友,不是不识人间烟火的圣人。
霍诺德不是一个好胜或寻求关注度的人,开始选择无保护攀岩,是没法找人做搭档。父母一直默默支持着孩子的爱好,爸爸在地面拉绳索做保护,妈妈准备好饭菜迎接他每周训练归来。后来父母离婚,之后父亲心脏病去世,霍诺德选从加州伯克利大学退学,专业登山。 霍诺德成长于风景秀丽的酋长岩附近的萨克拉门托,登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练习了1000多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借助绳索攀爬过近60次酋长岩。尝试不同的岩点是攻克最难的区域。最后大功告成,世界震惊。
Climber Emily Harrington saved by 'Free Solo' 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