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2000)伊始,人们亲自见证了电子表格和电脑游戏影响革命后代的成长。毫无疑问,千禧一代可以娴熟地操作笔记本电脑,但是新一代却不习惯使用笔和纸张进行书写。也不太喜欢读线装书了,儿童、少年们离不开电脑和手机。尤其是手机的普及和一日千里的发展(功能的广泛化、多样化)使人渐渐忘记人们还可以离开手机工作。如果有机会我要呼吁,毁掉手机,而不是淘汰人类。新一代注定成为第一代和最后一代的“电脑文化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旧技术正在快速的淘汰,触摸屏技术有望替代键盘,基于软件的快速发展,说话可以代替写作。我们思维可以紊乱,有人帮助我们收拾残羹剩饭,完成我们没有做完的事。电脑可以检查我们的错误拼写,人们几乎不需要记忆力,也不要创造力。人类越来越懒惰,怎么办?一个新工人上班的第一天不是听监工的叮呤,而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手机,那里面有无穷的魅力。 日常活动和信息交流可以在网上进行,而且比设身处地(比如到商场去挑挑拣拣)的办事容易。人类中1%看到了二进制代码(电脑语言)所带来的机会,他们致力于开发人们可以使用的软件。马云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宣布要让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享受好生活。要让一亿人有工作,真是志向远大,格调高尚(也许有些吹牛)。然而,我们其余的人在做什么?难道就等着天上下金蛋、下银子,而不是自我奋斗? 现在许多人不愿意干活,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说多了,就连我的小儿子都控制不了。他们成天看着屏幕上彩色图案的虚拟社交媒体账号,与朋友分享生活、写些不成语句的日记,在Instagram上分享照片和视频,不断更新面书的状态。我其实不以为然,这岂不是浪费时间,岂不是谋财害命?书籍、电影以及社会各种舆论都接二连三的提醒我们,计算机并不是人类,它们没有头脑也没有感情,但是它们正在变得更加聪明,甚至可能直接读懂人类感情的能力,而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笨。 过去我们反对人工智能,现在AI正在蓬勃发展,人类利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自己。曾经是科幻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不知不觉悄然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目的是使生活变得更好,更简单,更有效,更高产。从Echo到Siri,从面书标记到Google饼干。从网上购物到自动驾驶。我们乐意让AI完成一些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关键问题是人类的后代教育任重道远,每个家长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人类只是1%的聪明人控制,其他人将会被不齿于人类,终将会被淘汰。 人类双手解放之后我们在大脑中还能保留什么呢?目前,飞机可以自动驾驶飞行,成本最优化,汽车可以自己动,医生将被机器医生替代。花费越来越少的时间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人类如果不劳而获,偷懒取巧,大脑也不思考,最后怎么办,将会发生什么结果,毁灭将不是一句赫人听闻空话。 当软件代替人类技能,一样有可能出现更多错误时,人类应该小心翼翼地度过电脑时代,严格的说是手机时代的生活方式了。我一直担心“技能退化”的威胁,实际上这是比我们争论不休的民主和独裁谁好更加严重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的真正负担和危害。大家必须提高警惕,加以防范。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奥尔巴尼大学蒂莫西·霍夫教授在护理医师的研究报告显示,软件系统减弱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一次致命车辆碰撞事件之后,发现即使特斯拉汽车具有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制造商必须强调驾驶监测方案,驾驶者必须注意行驶周边环境,确保安全。人类还是要比机器更加随机应变,聪明异常。 研究表明,照片技术可以取代记忆能力,人们不必充分记忆每一个新奇的事物,因为没有必要。不要练习写字,因为电脑可以打字。留声机可以记录人大命令。我们在博物馆参观,仅是观察展览物品,而不是去拍照,那么记得更多。而且留有余味。过分依赖现代技术,照完像片万事大吉,人类旅游的乐趣也越来越少了! 人们做了一个软件测试,一组简单,另一组软件智能复杂。结果显示,那些被迫较少依赖软件的人与那些复杂软件使用者相比,前者能更好地从事相关任务,并且业务知识掌握较好。 虽然人工智能的“承诺”很多,但是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其经济成本。随着科技 逐渐发展,人类变得越来越软弱、懒惰和碌碌无为。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将更快,一日千里不是空话。我们则会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加依赖于人工智能,我们的专注力和学习能力大幅度的下降。人工智能辅助下,笨人处理一些任务完全没有问题。大部分人的基本技能越来越差,只有少数人辛勤刻苦劳动,技能还可以保留。怎么办呐?我真的有些杞人忧天。 电脑化和手机化,人类失去了不少技能。譬如,现在的书法家不及以往,画得不伦不类,作家难以有专业和业余之分,网红可以一夜走火。普通人几乎不太亲自手书家信给父母亲戚朋友。电话常常打,可是拿起电话却不知道说什么好,语言能力也在退化,条理不清,逻辑混乱。今后作家,画家,各种复杂工种的熟练工人越来越少。人类究竟要走向何方? 尽管我喜欢一些划时代的进步,但是我不希望人类越来越懒惰,也不希望人类越来越笨拙,否则我们自己把自己毁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