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
韩国著名影星孔刘在军营服兵役。
这一天,孔刘被晋升为兵长,领导送给他一份礼物:孔枝泳的小说《熔炉》。
此时的孔刘还不知道, 这本小说,将会改变他和很多人的命运…reallylife,明天更精彩!
看完小说之后, 孔刘立刻致电给首尔的经纪人,并委托他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找到孔枝泳女士, 获得《熔炉》的电影版权。
等到孔刘退伍后,他为了这个剧本四处奔走,
终于连同经纪公司筹集出了一笔资金。
电影《熔炉》正式开拍, 孔刘出演男一号:一个美术老师。
就在这个时候, 剧组成员都还不知道,他们的电影将会在整个韩国掀起轩然大波…
《熔炉》一部观影体验独特的电影。
首先,你会感到震惊,
然后是失望,
最后,你会绝望…
有座名叫"雾津" (电影虚构的地名)的小城里,
有一间小小的聋哑学校。
初来乍到的美术老师仁浩, 发现学校弥漫着难言的诡异气氛...
这里发生过学生自杀事件;有的孩子总是满脸淤青;女厕所里不时传来哭泣声…
仁浩慢慢拨开迷雾, 他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真相:
这个学校的老师和校长,
虐待和性侵聋哑学生长达数年之久。
整部影片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调查取证和法庭辩论的戏份。然而,正是这些貌似严谨的司法程序,却得出了荒谬的判决结果。
禽兽校长和教师,最后用缓刑避开了法律的实际惩罚。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转到电影之外吧。
电影中的虐待和性侵残障学生案件,
发生在2000年的韩国光州仁和聋哑学校。
和影片里的判决结果类似,
当事人在判决后没有接受实质性的惩罚,
仍继续在学校担任职务…
电影《熔炉》上映后,在韩国社会掀起了狂风巨浪。
迫于民众和新闻界的巨大压力,韩国光州警方不得不组成特别调查组,再次对"仁和学校事件"进行调查,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
2011年5月17日,韩国国会通过《律师法》修正案,禁止了电影中点到韩国官场的潜规则:前官礼遇。
这个法律修正案,又被韩国老百姓称为:前官礼遇禁止法。
前官礼遇
原意指韩国法律界的一种潜规则,指法官、检察官和政府部门高层官员退职后转行担任律师时,他的第一个官司,作为后辈的法官要帮他打赢。
2011年10月28日,
韩国国会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
由于这部法律来自电影《熔炉》,韩国老百姓将这部法律称为:熔炉法。
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我们之所以抗争,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
这样一群平凡的人,没能在电影里改变世界。
他们却在电影之外,改变了真实的现实社会。
我发现《熔炉》在豆瓣上的得分是:9.1,在豆瓣电影的综合排名里位列第45位,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神片"。
但它在美国IMDB上却只有7.9分。
我想,大概是因为,如果仅仅以"电影艺术"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存在着:人物脸谱化、情绪过于猛烈等等问题,很难将它奉为一部"完美的电影"。
但是,在一个法治不彰和社会不公的国家,
它就成为了一部 "伟大的电影"。
从这个角度去看,韩国,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了不起的,不是他们的政府;
了不起的,是他们的明星、他们的电影人、他们的民众和新闻界;
了不起的,是他们有"纠错能力"的制度。
有时候,我会想:对一部电影,我对它最高的期待会是什么?
这部《熔炉》告诉我: 去改变一个国家。
转自: 搜狐 国史馆
另外:还有一部韩国著名电影关于儿童被性侵《素媛》
再温情的心理救助也抵御不了现实的残酷
今天在豆瓣看到了这篇评分9.1的韩国剧情片。不知是豆瓣评分高的缘故,还是对韩国这种类型的片子质量的信任,我在论文未完成、交稿日期快到的时刻,竟然还毫不犹豫地点击观看下去。
韩国犯罪剧情片一直是我的最爱,比如《杀人回忆》、《熔炉》、《恐怖直播》等。每看完一部,都感慨韩国片的伟大。这些影片直抵人性深处,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不仅让人更清楚地看清楚人性是什么样的,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有的还给予了人们改变社会的力量(如《熔炉》影片上映后,引起韩国社会沸腾热议,舆论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至韩国国会对当时性侵罪行量刑标准偏低的韩国法律作出修订,「熔炉法」 于韩国国会立法成功)。
《许愿》也是一部同样伟大的影片,跟《熔炉》相比,同样是讲述小女孩遭到性侵而法律没有严惩凶手的故事,但是它比《熔炉》更加震撼,更加荒诞,但同时也更温情。片名是以影片女主人公、也是受害人的名字素媛( So-won)命名,国内翻译成读音相近的许愿,也寄托了某种希望和祝福吧。
影片让我血脉喷张,罪犯的惨无人道和死不承认、法庭判决的荒谬不公平,都让我愤怒到极点,换作我是素媛爸爸,我会在法庭上一枪将罪犯给毙了,哪怕坐牢,我也无怨无悔,这是透入骨髓的绝望,绝望=极度悲伤+极度愤怒;影片也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情,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陪伴、爸爸扮作卡通人物守护在女儿周围、邻居捐款、同学们在素媛家门口贴满的课堂笔记和祝福,感动得让我不止一次流泪。
韩国的心理救助机制做得很不错。受害后,素媛变得沉默寡言。其实,她心理害怕极了。看过影片会知道,她害怕同学们知道后自己很丢脸,害怕同学不理自己,害怕给家人带来了那么多麻烦。而这些害怕与害怕那个怪叔叔还会出现相比,相形见绌。她在出院回家时,经过受害那个小胡同路口时,还是会心跳加速,呕吐不止。这些都是创作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当发生这种社会悲剧时,与孩子有关的亲戚、朋友,也会有心理创伤。比如邻居小男孩荣植,他就自责地大哭,后悔当初没有陪着素媛一起去上学,否则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悲剧事件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创作,还会殃及周围,亲近的人多少会有心理阴影,比如不断地自责、倒带回想。
幸好,有个心理咨询阿姨在。她在素媛住进医院时就陪伴着。在警察找素媛指证凶手、妈妈和邻居及护士扮演卡通人物在病房给素媛表演、素媛妈妈的心理疏导、法庭上素媛作为证人指证凶手时,心理咨询阿姨都在现场,给予专业指导,保护着孩子及其家人脆弱的心灵。在心理咨询阿姨的指导下,爸爸也学会了如何跟受创作的孩子沟通。他扮演素媛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可可梦,在病房里跟素媛在写字板上交流,偷偷跟在素媛后面守护着她上下学。素媛猜出卡通人物是爸爸扮演时,摘下爸爸面具,看到满头大汗的爸爸,心疼地给爸爸擦汗,感动得我泪如雨下。社会支持系统对于一个经历过心理创伤的人的康复来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素媛出院回家,看到家门口上贴满了课堂笔记和祝福语,同学们的关爱也让我感动;邻居大叔也就是荣植他爸主动借给爸爸钱的一席话也让我感动得流泪。这些对于素媛走出创伤起着加速作用,温暖着人心。
但不管怎样,透过影片,我对心理辅导究竟能否抵御现实的残酷还是不太坚信。
影片最后,素媛的一句话很让人寻味,她对刚出生的弟弟说:“你能出生真是太好了”。我猜想,素媛最终还是会自杀吧。但她一直都很懂事,怕给家人带来麻烦,比如她受伤后第一个打出的电话是112,因为刀子觉得“爸爸妈妈很忙,但是坏人也要抓,要先报警";心理咨询师问她担心什么时,她担心爸爸因为发生在她身上的事,不能去上班了。所以她一直忍着,坚强着。弟弟的出生,在她看来会减轻她的自杀给家人带来的影响,所以她说了那样一句话宽慰自己的话。想到这一层,我就不寒而栗。不希望这种猜想成真,真心希望她克服心理创伤,在家人的陪伴下健康成长。可是不能否定这句暗示的话所带来的可能性。
当素媛快被治好,走出心理创伤的时候,法庭上发生的事又让她陷入了绝望。证据俱在,证人证词确凿,法庭也认定了罪犯的惨无人性,但是仅因为罪犯抵赖不认,装出喝醉酒神志不清,法庭竟然采纳这种荒谬辩解,据此只判刑12年。12年后,小女孩还不到20岁,生活中还时刻潜伏着“坏叔叔”,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坏叔叔”就突然出现在面前,想到这里,我都不寒而栗,更别说经历了创伤的素媛。素媛承受的太多了。当爸爸抑止不住愤怒和绝望,冲上法庭要将罪犯砸死时,素媛哭泣着紧紧抱住了爸爸的腿,乞求爸爸不要这样做,这一幕让人悲痛到极点。深深的无奈,深深的绝望。谁能说这样的判决不会再给小女孩素媛造成二次创伤!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日常的陪伴和关爱,离不开心理咨询在突发情况时的专业指导,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的健全。而社会法律制度能否起到弘扬正义、严惩罪恶的目的,是最根本的。再温情的心理救助也抵御不了现实的残酷!
联想到我国发生的摔婴女童案,女童和及监护家人到现在还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谁晓得长大后这个女孩还会不会再将犯罪升级?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被摔的婴儿长大留下了永久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创伤。又联想到教师张大同性侵多名男学生的案子,虽受到当事学生的一致指认,但张大同所受到的惩罚只是被学校解职,而其他学校又将它聘去,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性侵其他男生?
PS:在法律制度、心理救助上,韩国落我们几条街。我们也不可能拍出这样揭露现实的伟大电影。
2014.1.7
影评来自豆瓣今天在豆瓣看到了这篇评分9.1的韩国剧情片。不知是豆瓣评分高的缘故,还是对韩国这种类型的片子质量的信任,我在论文未完成、交稿日期快到的时刻,竟然还毫不犹豫地点击观看下去。
韩国犯罪剧情片一直是我的最爱,比如《杀人回忆》、《熔炉》、《恐怖直播》等。每看完一部,都感慨韩国片的伟大。这些影片直抵人性深处,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不仅让人更清楚地看清楚人性是什么样的,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有的还给予了人们改变社会的力量(如《熔炉》影片上映后,引起韩国社会沸腾热议,舆论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至韩国国会对当时性侵罪行量刑标准偏低的韩国法律作出修订,「熔炉法」 于韩国国会立法成功)。
《许愿》也是一部同样伟大的影片,跟《熔炉》相比,同样是讲述小女孩遭到性侵而法律没有严惩凶手的故事,但是它比《熔炉》更加震撼,更加荒诞,但同时也更温情。片名是以影片女主人公、也是受害人的名字素媛( So-won)命名,国内翻译成读音相近的许愿,也寄托了某种希望和祝福吧。
影片让我血脉喷张,罪犯的惨无人道和死不承认、法庭判决的荒谬不公平,都让我愤怒到极点,换作我是素媛爸爸,我会在法庭上一枪将罪犯给毙了,哪怕坐牢,我也无怨无悔,这是透入骨髓的绝望,绝望=极度悲伤+极度愤怒;影片也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情,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陪伴、爸爸扮作卡通人物守护在女儿周围、邻居捐款、同学们在素媛家门口贴满的课堂笔记和祝福,感动得让我不止一次流泪。
韩国的心理救助机制做得很不错。受害后,素媛变得沉默寡言。其实,她心理害怕极了。看过影片会知道,她害怕同学们知道后自己很丢脸,害怕同学不理自己,害怕给家人带来了那么多麻烦。而这些害怕与害怕那个怪叔叔还会出现相比,相形见绌。她在出院回家时,经过受害那个小胡同路口时,还是会心跳加速,呕吐不止。这些都是创作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当发生这种社会悲剧时,与孩子有关的亲戚、朋友,也会有心理创伤。比如邻居小男孩荣植,他就自责地大哭,后悔当初没有陪着素媛一起去上学,否则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悲剧事件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创作,还会殃及周围,亲近的人多少会有心理阴影,比如不断地自责、倒带回想。
幸好,有个心理咨询阿姨在。她在素媛住进医院时就陪伴着。在警察找素媛指证凶手、妈妈和邻居及护士扮演卡通人物在病房给素媛表演、素媛妈妈的心理疏导、法庭上素媛作为证人指证凶手时,心理咨询阿姨都在现场,给予专业指导,保护着孩子及其家人脆弱的心灵。在心理咨询阿姨的指导下,爸爸也学会了如何跟受创作的孩子沟通。他扮演素媛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可可梦,在病房里跟素媛在写字板上交流,偷偷跟在素媛后面守护着她上下学。素媛猜出卡通人物是爸爸扮演时,摘下爸爸面具,看到满头大汗的爸爸,心疼地给爸爸擦汗,感动得我泪如雨下。社会支持系统对于一个经历过心理创伤的人的康复来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素媛出院回家,看到家门口上贴满了课堂笔记和祝福语,同学们的关爱也让我感动;邻居大叔也就是荣植他爸主动借给爸爸钱的一席话也让我感动得流泪。这些对于素媛走出创伤起着加速作用,温暖着人心。
但不管怎样,透过影片,我对心理辅导究竟能否抵御现实的残酷还是不太坚信。
影片最后,素媛的一句话很让人寻味,她对刚出生的弟弟说:“你能出生真是太好了”。我猜想,素媛最终还是会自杀吧。但她一直都很懂事,怕给家人带来麻烦,比如她受伤后第一个打出的电话是112,因为刀子觉得“爸爸妈妈很忙,但是坏人也要抓,要先报警";心理咨询师问她担心什么时,她担心爸爸因为发生在她身上的事,不能去上班了。所以她一直忍着,坚强着。弟弟的出生,在她看来会减轻她的自杀给家人带来的影响,所以她说了那样一句话宽慰自己的话。想到这一层,我就不寒而栗。不希望这种猜想成真,真心希望她克服心理创伤,在家人的陪伴下健康成长。可是不能否定这句暗示的话所带来的可能性。
当素媛快被治好,走出心理创伤的时候,法庭上发生的事又让她陷入了绝望。证据俱在,证人证词确凿,法庭也认定了罪犯的惨无人性,但是仅因为罪犯抵赖不认,装出喝醉酒神志不清,法庭竟然采纳这种荒谬辩解,据此只判刑12年。12年后,小女孩还不到20岁,生活中还时刻潜伏着“坏叔叔”,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坏叔叔”就突然出现在面前,想到这里,我都不寒而栗,更别说经历了创伤的素媛。素媛承受的太多了。当爸爸抑止不住愤怒和绝望,冲上法庭要将罪犯砸死时,素媛哭泣着紧紧抱住了爸爸的腿,乞求爸爸不要这样做,这一幕让人悲痛到极点。深深的无奈,深深的绝望。谁能说这样的判决不会再给小女孩素媛造成二次创伤!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日常的陪伴和关爱,离不开心理咨询在突发情况时的专业指导,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的健全。而社会法律制度能否起到弘扬正义、严惩罪恶的目的,是最根本的。再温情的心理救助也抵御不了现实的残酷!
联想到我国发生的摔婴女童案,女童和及监护家人到现在还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谁晓得长大后这个女孩还会不会再将犯罪升级?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被摔的婴儿长大留下了永久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创伤。又联想到教师张大同性侵多名男学生的案子,虽受到当事学生的一致指认,但张大同所受到的惩罚只是被学校解职,而其他学校又将它聘去,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性侵其他男生?
PS:在法律制度、心理救助上,韩国落我们几条街。我们也不可能拍出这样揭露现实的伟大电影。
影评来自豆瓣 sky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