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论坛 今天
瘟疫肆虐,随之而来的,不是救助,而是令人绝望到发疯的...习惯绝望比绝望本身更令人灰心丧气。---阿尔贝·加缪。
前言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鼠疫》等。
《鼠疫》(La Peste)是阿尔贝·加缪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以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1
幸存下来的人们,鼠疫没有摧毁他们的肉体,却以一种更可怖的方式摧毁的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灵魂。
刚刚从官方确认,近日,北京确认接诊鼠疫患者。 2019年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今年上半年的邻国,2名俄罗斯游客相继死于蒙古,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局表示,这2个人死亡原因为感染鼠疫,隔离169名人员,其中有11名人员被无限期隔离。蒙古国卫生部门表示,这名俄罗斯男子疑似因猎杀土拨鼠感染鼠疫。
蒙古疑似爆发鼠疫,这一消息发出后,很多人表示心慌,回顾历史发现,流行疾病与传染疾病的疯狂肆虐下,人类生命变得十分脆弱,人类文明差点惨遭湮灭。
鼠疫几乎是一个不治之症,患者死亡时候内脏会出大量的血,且血色呈现黑色,医学上称其为“黑血病”。经过分析,发现蒙古人起初生活在欧亚大草原中,那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鼠疫病菌滋生和传播,一种叫做大沙鼠的生物会通过跳蚤叮咬的方式,将身体上的疾病传染给人类,是主要的鼠疫携带者。
作为生活在现代医疗条件我们,提到"鼠疫"或言之“黑死病”,映入脑海皆是哀伤:瘟疫,死亡,黑袍,惩罚以及人类的无助绝望。
恐怖,似乎已经超出了“疾病”的范畴,更像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传说,一段神话,一场噩梦,当长达千年的“黑暗愚昧”的中世纪走到最后一个台阶,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瘟疫爆发了。
2
瘟疫势不可挡,清扫,隔离,虔诚的祈祷,一遍又一遍的祈祷...没有用!人们被疾病捕获,先是腹股沟或胳肢窝肿起一个瘤,随之变大,扩展全身,出现黑斑...三天后死亡....
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分别在6世纪时期埃及的西奈半岛、14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19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三次大型鼠疫导致千万人死亡,据统计,三次死亡人数不低于6000万人。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走上亿条生命。 疫情起源于埃及的西奈半岛,542年开始在君士坦丁堡爆发。当时的君士坦丁堡是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最多的城市,很多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队、船队在此聚集。因疫情爆发适逢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故此次瘟疫被后人称为“查士丁尼瘟疫”,其影响范围随地中海而向西延展,使众多地中海岸的国家和地区饱受疾病折磨之苦,因此有时又称其为“地中海瘟疫”。但是在那时,人们不知道这是鼠疫。
第二次鼠疫从14世纪中叶开始,短短4年的时间,鼠疫(黑死病)就导致了欧洲百分之三十人口死亡,欧洲人普遍认为传染源是蒙古人带来的。1348年疫情又传到法国、西班牙和英国,1348年~1350年再东传至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最后在1351年传到俄罗斯西北部。此后,在十五、十六世纪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袭欧洲。
此次鼠疫流行前后此起彼伏持续近300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欧洲死亡两千五百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其人口的半数。据记载,当时伦敦的人行道上到处是腐烂发臭的死猫死狗,人们把它们当作传播瘟疫的祸首打死了。然而,没有了猫,鼠疫的真正传染源——老鼠,就越发横行无忌了。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两千人,一个月后竟达八千人。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这次鼠疫大流行在历史上称为“黑死病”。整个欧洲大陆因此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从19世纪末期开始,从中国南部、孟买开始,最后汇聚于当时的北满地区。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的鼠疫,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销声匿迹。这次疫情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全世界因鼠疫死亡达千万人以上。此次疫情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这次流行的特点是疫区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家养动物中也有流行。
3
而直到十九世纪末,人类才知道,可怕的黑死病的真正原因是“鼠疫杆菌”。而可怕的“黑死病”正是鼠疫。
在人类历史上,鼠疫带来的灾难是其他传染病或者武装冲突难以比拟的。
而从本质上揭露“黑死病”,也是在第三次鼠疫的流行期间,主要是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和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共同努力的结果。1894年耶尔森来到鼠疫爆发的香港进行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鼠疫杆菌”,很多关于黑死病的问题才逐步清晰,证明了老鼠是鼠疫,既古老的“黑死病”的传染源,是传统的认识终于摆脱了迷信,升华到了科学的境地。
灭鼠
灭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用砷,氰化物和士的宁杀灭老鼠的时候,也会杀死人和家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出来的AHTU(萘硫脲,即安妥),对人毒害虽不很大,却能使狗,猫,猪致死。DDT扑灭蚤类和老鼠等疫源动物,可是鼠疫杆菌失去宿主,断绝了繁殖处所。
耶尔森于1896年,制造了马血清,能有效的防止鼠疫感染。1897年,俄国微生物学家Waldemar Haffkine自身接种试验疫苗后,全细胞灭活鼠疫杆菌被用做疫苗。1946年美国首先生产了人用KWC疫苗(killedwhole cell),但只有几个供应商提供KWC疫苗。目前,有提纯的重组蛋白组成的疫苗已处于研发后期,它代表了下一代鼠疫疫苗。
Waldemar Mordccai Wolff Haffkine(1860-1930)
4
鼠疫是各种传染病中的“一号病”,百余年后的今天,鼠疫的自然疫源地依然存在,它仍有可能在我们掉以轻心的时候再次凶猛来袭。
鼠疫杆菌永远不死不灭,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历时几十年,它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地潜伏守候,也许有朝一日,人们又遭厄运,或是再来上一次教训,瘟神会再度发动它的鼠群,驱使它们选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如今人们谈及鼠疫,似乎是在诉说着某个上古的神话,抑或是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某个怪谈。然而鼠疫实则离我们并不遥远。威胁着欢乐的东西始终存在,只是在狂欢的人群之中无法窥见罢了。1976年,金沙萨。护士与埃博拉患者(CDC/Lyle Conrad)。病人于几天后死于严重内出血。埃博拉出血热于1976年首次出现于非洲,可造成高达25~90%的综合临床致死率。迄今最严重的一次流行(2013~2016)夺走了11,315人的生命。 2003年,北京人民医院正门(人民图片/格雷格贝克)。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种,最早爆发于2002年广东顺德,并最终扩散至全球。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SARS平均导致7%至15%的患者死亡。 2015年,新德里。一位医生在照料登革热患者(Getty Images/ Prakash Singh)。登革热最早的爆发纪录为1779年,已成为二战之后最为严重的全球公卫议题之一,踪迹遍布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0万至5.28亿人感染此病,约20,000人患者死亡。 5
与中世纪人们的观念不同,现代医学使人们认识到,鼠疫、牛疯、猪瘟等瘟疫的产生并不是由于神明的惩戒或者魔鬼的戏谑,人类自身要对灾难的爆发承担更多的责任。
基本健康常识的欠缺 导致瘟疫只需要换一身皮囊,就可以向人类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而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又往往指向了人与人之间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以及长久以来人们对他人生活的冷漠与无视。而这种源于无知的傲慢终将化作无差别威胁所有人的灾厄(无论人们将其称之为鼠疫或者其他什么)。这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的悲哀,也是人类文明的脆弱之所在。
结语 每次来临,持续几十年,几百年! 每次爆发,都重创人类的历史,文明! 每次流行,都带走上千万人,甚至几千万的生命! 随着,文明的进程,鼠疫的威胁可能没有以前那般的绝望! 但我们,也绝不希望,它再降临人世,哪怕一天也不行!
附录
最后科普下:鼠疫防控相关知识!
疑问一: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疑问二:鼠疫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鼠疫有两种主要类型:腺型和肺型。如及早诊断,这两种类型的鼠疫均可治愈。
腺型是全球最常见的鼠疫类型,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引发。鼠疫杆菌(鼠疫耶尔森菌)从叮咬处进入机体,通过淋巴系统侵入局部淋巴结,并在淋巴结里进行繁殖,引起淋巴结发炎、肿胀和疼痛,称为“炎性淋巴腺肿”。在感染后期,淋巴结炎可能会出现化脓性病变,发展为开放性溃疡。腺鼠疫的人际传播较为罕见。腺鼠疫可进而发展到肺部,该类型被称为肺鼠疫,是更为严重的鼠疫类型。
肺型或肺鼠疫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鼠疫类型,潜伏期可短至24小时。任何肺鼠疫感染者均可通过飞沫把感染传播给他人。肺鼠疫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则是致命的,但如及时发现和治疗(症状发作24小时内),治愈率很高。
疑问三:鼠疫的传染源是什么?
鼠疫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疑问四:人是如何感染上鼠疫的?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疑问五:鼠疫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疑问六:感染鼠疫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有突然发烧、寒战、头痛和身体疼痛、虚弱、恶心和呕吐。腺鼠疫会出现淋巴结疼痛和发炎。感染肺鼠疫后很快便出现症状(有时在24小时内),表现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严重呼吸道症状,通常伴有血痰。
疑问七:我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为了防止鼠疫传播,需避免与咳嗽者密切接触(相距2米以内),并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在鼠疫流行地区不要接触死亡动物,并使用驱虫剂。
疑问八:如果我怀疑自己感染了鼠疫,该怎么办?
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或呼吸困难、咳嗽和/或血痰,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区旅游的人应将这一情况告知医务人员)。除非由医务人员进行了诊断,否则应避免自行用药,包括使用抗菌素。
疑问九:鼠疫是如何被诊断出来的?
医务人员根据症状进行诊断。确诊以血样、痰液(从肺内咳出的液体)或炎性淋巴腺脓液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为依据。
疑问十:鼠疫应该如何预防?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克,其后4-6小时服1克,一般连服5日。
疑问十一:鼠疫应该如何治疗?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如及早治疗则多可治愈。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有症状病人应到卫生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肺鼠疫患者必须由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隔离和治疗。
疑问十二: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戴口罩进行自我保护是否有效果?
这取决于与患者的接触程度。生活在疫情社区的人根据个人愿望可以戴口罩,但必须妥善使用和处理口罩,避免因口罩使用和处理不当使自己成为感染源。患者(减少飞沫传播)和医护人员(保护自己)正确使用口罩,可有助于减少肺鼠疫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