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猫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
熊猫是一种古老的物种. 生物学家视熊猫为活化石.
熊猫家族这种微弱的脉息能得以艰难地传下来,, 据说是因为当时森林地广人稀,打猎这种动物的实际价值也不是很大.不过, 当今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熊猫的尿有特异功能,能化解金属,如果人误吞下金属,熊猫的尿液能化解,因为野生熊猫时常跑到当地农民家或者勘探队那里找食物,找到后,把锅里的东西吃完以后,还把装食物的盆,锅给咬碎,然后吞下去, 人们可以从熊猫的粪便里面可以看到遗留的金属.
在四川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 据历料记载,在当地人出现并生存在那里的时候,熊猫在那里已经存活了很长时间了. 但是最终使熊猫成名于世界的, 是上个世纪初来到中国的那些国外的探险家们.
1863年,当地一名猎人把熊猫的毛皮送给来到当地传教的法国传教士爱蒙 .大卫, 传教士就是根据这个熊猫的毛皮,把熊猫介绍给了西方.
传教士写道: “我看见著名的黑白熊的毛皮,看起来它体格十分庞大.这是个非比寻常的物种……, 这会提供新鲜有趣的科学材料.”
1929年,罗斯探险队, 1931年, 杜兰探险队开始进入野生实地探险熊猫.
1934年,一个出生富裕家庭,爱冒险的美国人威廉,离开他新婚刚两个月的妻子,到中国捕捉大熊猫.因为红军和国军的战争阻隔,他的计划没有得以实施,1936年病死于上海.同样的是两个月以后,他的妻子露易丝抵达上海.后来到卧龙的周边地区.捕捉了一只熊猫,并带回美国,使她名声远扬.露易丝还写了一本书,叫作<<淑女与熊猫>>.
1941年,美国商人史密斯也带出两只熊猫. 据资料统计,从1936—1946的十年间,就有14只熊猫被西方人以各种手段带往国外.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熊猫,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就把熊猫作为该组织标志.中国,除了传说中的龙与凤凰而外,更多的是以憨态可鞠的熊猫为亲善或者形象大使.
1980 年代,美国人泰勒在卧龙工作了几年以后,回到美国,写了一本书----<<最后的熊猫>>, 他写到:熊猫没有历史,只有过去。来自另一个时代,与我们短暂的交会。我们深入丛林追踪它的那几年,得窥它遗世独立的生活方式。本书是那段短暂光阴的实录,而非回忆。
巧合的是,现在熊猫生存的地方,也成为是旅游的黄金热线地段; 都江堰,青城山,卧龙,九寨沟,大冰川海螺沟,四姑娘山,都与熊猫生存与出没的地方息息相关.
我小的时候就知道熊猫是稀有动物,生在熊猫的故乡,很饱眼福.当时的动物园就在百花潭内,是巴金<<家>>笔下的梅园.后来动物园迁移到佛教圣地昭觉寺旁,每次去观赏大熊猫,也得经过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之地四马桥.
记得海螺沟开放之初,我去旅游,坐着创造世界奇迹的成昆铁路,正直夏季,暴雨不断,沿途常常塌方.可是火车驶进大凉山时,风光美得奇特,烈日当头,高山顶上的雪却不溶化,在那里闪闪发亮.山脚下的溪水清澈见底.彝族小偷被绑拷在火车站台的电线杆上.
从一号营地徒步到三号营地,可谓路险坡陡,暴雨季节,常常爆发泥石流.当地的导游纯朴,热心.看见我们大家累了,就说;前面我们要穿过的原始森林,运气好的话,我们还能看见大熊猫. 于是大家兴致高涨,又继续前行.
大熊猫虽然没有看见,但是导游带我们摘了森林里很多野味蘑菇,最后端上桌的是一大洗脸盆的蘑菇汤,大家抢得个精光.临别时,导游告诉我们;晚上下大雨的话,最好出来.导游指着建在山涧溪流上的一排小木屋,去年下大雨发大水,晚上冲走了好几间木屋呢.
他这一说,吓得同行的女生晚上没敢合眼.
不过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当我们下山的时候,走在我们后面,仅十分钟之差的三游客, 到达山底的时候,请我们给他们合影,其中一游客说道; 我们萍水相逢,却生死之交,要不是另外两个游客把他抓住,突然爆发的泥石流早已经把他冲进下面急流且多大石头的大渡河里面去了.
不过, 据他们说,他们真的都看见大熊猫的脚印了呢.
我有个邻居,我叫他赵主席,因为在总工会工作,常常带外地同行去参观大熊猫基地,有一次,他把抱着大熊猫照的照片拿给大家炫耀,那神态,比大熊猫还要憨态可鞠呢.
可见, 熊猫, 不光是我爱, 而是普天下人对熊猫,都拥有着内心那份童稚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