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地震塑造日本民族性:强烈的“岛国沉没”危机感
本文摘自《IT时代周刊》2010年第4期 作者:孔健
日本作为岛国,多发地震。所以,日本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存,自然造就岛国心态:胸怀狭隘,但又坚韧不拔;思维直板,但又具有扩张性;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意识。
在有危机感的同时,日本人常备“防灾物资”在家中。防灾物资包括:手电式收音机、战备服、饮用水、战备饼干、备用医药品等,几乎家家必备,人人必持。日本所有建筑物都设有“非常口”(中文意为“紧急出口”),国民脑子里绷着“防御非常事(灾难)发生”这根弦,时刻做好避难的准备,以防不测。
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我和太太钟雪迅速组织救灾义演,为灾区捐了大笔钱。中国驻日使馆的崔天凯大使指示孙美娇参赞让我在短时间内集中帐篷以供灾区之需。于是,我除了发动日本公司购买五百顶帐篷运往灾区,还拜托荒井広幸议员在国会上呼吁日本政府拿出帐篷给中国灾区。当时在国会上,荒井议员提出支援中国帐篷时,担当总务的大臣回答:“帐篷都是从中国加工进口,目前没有现货。”荒井先生当场驳斥说:“我做过自治大臣,比你清楚哪有帐篷,就看福田首相和内阁诸位支不支持我的建议。全国各市县村为地震备用的物资中有上万顶帐篷,抽出一半给四川灾区,然后我们再从中国进口就是。”福田首相一听大为高兴,同意了荒井的建议,并通过了荒井追加五亿日元给中国灾区的提案。
有专家讲,日本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精神比物质更重要,在宣扬非物质资源方面可以说是始终一贯的。当年“二战”时,日本人的无线电广播曾叫嚷“物质资源是有限度的”,“毫无疑问,物质性的事物不能维持一千年”。日本军人问答手册中被特别提及的口号是:“(敌人的)数量要以(我们的)训练来抵挡,(敌人的)钢铁要用(我们的)肉弹来碰撞。”那些驾驶着小型飞机偷袭珍珠港的飞行员,是被他们一再用来说明精神优于物质的举不胜举的例子之一。
2006年,日本曾热播了一部名为《日本以外全部沉没》的电影,这部巨片是对日本经典大片《日本沉没》的再度发挥,而后者反映的正是日本人心态中最常见,也最脆弱的一面——“岛国将要沉没”。片中数位地质学家通过地壳学论证得出一致结论:由于地壳运动,日本岛国将面临一年内全部沉入海底的危机。《日本以外全部沉没》则成这一结论的反转,变为除日本以外所有国家都相继沉入海底,只剩下日本这一块地球上最后的陆地,全球难民集中在这个孤岛上,日本人优越感急升。在该片的描述中,日本首相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高领袖,终日趾高气扬地对他国首脑呼三喝四,而外国代表和其他国的国民则纷纷齐唱“日本努力”;美元、欧元疯狂贬值;欧美文化黯然失色,英语失宠;黄头发、蓝眼睛也开始低下了高昂的头……这部影片显然将某些日本人的帝国心态推向了极致。
依据这部片子的逻辑,日本将会在地球上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作者最终没能摆脱骨子里的自卑、谦卑意识,最终没能摆脱对“岛国沉没”的担忧。因此,在影片的结尾,没有最终的幸存者,就连自称为“救世主”的“大日本”也只是多活了短短的3年时间。之后,全世界都沉没了。由此可见,日本人从古至今始终摆脱不了危机意识所带来的“岛国谦卑情结”。
战争失败使日本人意识到“光凭精神力量是不够的”,还是要有物质作为强大后盾。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多少也与肤浅地接受战争教训有关。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经济越发展,资源稀缺的矛盾也就越突出。这几十年来,日本不断地填海造地,东京有好几个新城区是从大海上建造起来的。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以很低的价格从中国进口了不少精煤,用于填海和储存。现在,精煤的价格已翻了几番,这些争夺资源的举措,也是日本人危机意识的表现,不能不让我们吃惊。与此同时,这种对资源的危机意识使日本人特别讲究节能和环保。我曾考察过日本的印刷行业。那里的工厂,为省电,晚上用冰降温,而且许多工厂都与电厂签约,规定每月用电量,违约罚款惊人,没用完也算你的,所以逼着你精密计算,实施系统控制,正好用完承诺的用电量。日本人对废物一再利用的能力也到了日本作为岛国,多发地震。所以,日本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存,自然造就岛国心态:胸怀狭隘,但又坚韧不拔;思维直板,但又具有扩张性;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意识。
本文摘自《青岛早报》2007年3月26日第24版 原题为:日本史上最强地震记录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圈”上。“太平洋火圈”是指北太平洋边缘、亚洲东部边缘和美洲西海岸所组成的环形地带。从陆地到海底,这一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其中包括最近发生的一些最严重自然灾害。
与此同时,日本还位于全球四大地质构造板块上,是世界最易发生地震的国家之一,世界上里氏6级及以上的地震大约20%发生在日本。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9级地震,东京地区有超过14万人死亡。这是日本历史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史称关东大地震;
●1995年1月16日,一场里氏7.3级地震袭击日本中部大阪和神户地区,造成超过6400人死亡、数万人受伤和大约1000亿美元损失。这是日本战后50年历史上造成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震,史称阪神大地震;
●2004年10月23日,一场里氏6.8级地震袭击首都东京以北大约250公里的新潟地区,造成65人死亡、超过3000人受伤。
东京市政府2006年3月说,如果一场里氏7.3级地震袭击东京,很可能造成超过5600人死亡、近16万人受伤。官方估计,经济损失将超过1万亿美元。
日本每年有感地震高达千次
来源:凤凰卫视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西缘,犹如坐在一把摇晃不停的椅子上,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高达1000多次。20世纪以来,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已超过50次。对上一次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去年10月4号,冲绳宫古岛发生里氏6.4级地震,一度发出海啸警报,无人伤亡。
1995年1月17号的阪神7.3级大地震,则是一次典型的地成直下型地震,官方公布有6435人丧生,四万多人受伤,超过十万栋房屋被毁,几十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近千亿美元。
近几年来,2008年7月24号,日本东北地区的6.8级地震,造成115人受伤。同年6月14号,岩手宫城内陆发生7.2级地震,造成7死两百多人受伤,福岛县一家核电厂有少量辐射水外泄。2007年7月16号,新泻发生的6.8级地震,一家核电厂发生火灾,导致辐射水泄漏,地震造成8人死亡,八百多人受伤。
延伸阅读:地震频发常态化 日本警钟长鸣不懈怠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本群岛地质的主要特点就是不稳定性。首先是因为日本群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其次是日本国内存在活火山86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约1/10。火山多,地震发生次数也多。日本每年平均有感地震1000次,仅东京的有感地震年均约40次。因此,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带。2007年日本新潟发生强烈地震,当地核电站损坏严重。有人指责电力公司把核电站建在地震带上,后来发现日本现有50多个核电站都无法避开地震带。日本媒体经常发表专家学者的文章和谈话提示民众:日本随时可能发生强烈地震。警钟长鸣使日本民众对地震灾害不懈怠。
地震监测网络化
对于地震发生,尽管日本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报,但监测地震是多方投入、不惜成本。位于筑波科技城的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是隶属文部科学省的国立科研机构。该研究所共设立的监测网包括三级2000多个点。其一是有感地震监测网,在全日本有1000个点。其二是包括能测微小地震在内的24小时监测网,共有1000多个点,基本是20至25公里有一处。其三是强震监测网,主要用于分析和监测地震发生的原因,这个监测网在因特网上设有网页。在日本东海地区和关东南部地区30多个点的地下数十米深处,气象厅设置了监测岩石体积变化的感应器,相关数据随时被传送至气象厅,作为分析地震的重要资料。在新干线列车途经的东海地区,日本铁道东海公司在铁路沿线设置了“早期监测地震警报系统”,以尽量保障行驶列车安全。
抗震防灾法制化
为及时有效应对地震灾害,日本不断完善相关法律。1978年12月开始实施《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主要内容有:根据大规模地震相关信息,总理大臣发布紧急宣言,指定“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指示地方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努力减轻地震灾害等。1979年6月,根据中央防灾会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在可能发生震度6弱以上、20分钟内2米以上海啸可能波及范围,总理大臣指定静冈县及其相邻地区167个市町村为“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发生后,为了健全地震调查研究体制,同年7月开始实施《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该法律规定,“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设置在总理府,该推进本部负责全国地震调查研究的规划和协调,组成学者专家为主的政策委员会和地震调查委员会,制定关于地震活动的政府行政见解等。
损失推算精确化
就可能发生在近畿和中部地区的内陆直下型地震,日本政府中央防灾会议的专门调查会今年5月14日公布了建筑倒塌等造成的全年经济损失预测。预测称,受灾最为严重的近畿地区的经济损失将达74万亿日元(约合5万亿元人民币),中部地区为33万亿日元,虽均低于首都直下型地震所造成的106万亿日元经济损失,但近畿的损失数额比政府最初的2008年度预算仅少9万亿日元。上述预测以在冬季中午发生超出阪神大地震的里氏7.6级强震为假想案例。此外,近畿与中部地区震后第二天的避难人数预计分别达555万和250万人,两地暂时无法回家的受灾民众则分别为200万和96万人。垮塌的建筑将造成大阪府与爱知县西部几乎所有地面交通中断,恐将给救援与避难带来很大困难。专业调查会去年11月的公布预测称,如果两地发生地震,预计近畿与中部地区将分别有4.2万与1.1万人罹难。不回避预计死亡人数的地震损失精确化,有利于官方和民众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抗震救灾预案。
避难场所分散化
地震发生后,受灾民众去哪里避难?如果是短时间的露天场所,就去附近的公园。日本城市公园的特点是整体数量多、单个面积小,人们可以就近紧急避难。日本城市在建设公园立项时,就考虑到地震时作为避难场所。如果是数日或长期的室内场所,受灾民众就去附近学校、市民会馆或体育馆等。避难人群必须考虑分散安置,过分集中将导致局部环境卫生条件下降,容易引发疾病。在日本,学校被看作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灾害发生时的疏散地。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没有学生因地震死于学校。尽管如此,去年新潟县中越近海地震中约有300幢教学楼受损,有的因房顶坍塌而无法发挥避难作用。据文部科学省推算,全国共有约1万幢学校设施很可能在震度超过6强(日本标准)的大地震中倒塌。政府将从2008年度起,用5年时间强化抗震性能较弱的设施。
抗震教育普及化
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灾日”。每年这一天,日本社会各界都要举行防灾知识讲座、防灾演习、防灾新产品推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各行各业为抗震救灾献计献策。
地震发生后,应该做什么?在校学生说,钻到桌底下;家庭妇女说,先关掉火源;公司白领说,别盲目向外跑。灾区以外的大学生说,去灾区当志愿者。
应对地震发生,企业做了什么?建筑公司说,临街窗户不能安装易碎玻璃;家具公司说,提醒消费者把高大家具固定好;通信公司说,设置专项服务应对震后出现拨打电话高峰。
地震发生前,个人能做什么?日本商店大都销售“常备灾害应急物品袋”,袋中有饮用水、压缩食品、收音机、常用药品、常用器械、简易帐篷、便携马桶等。购买并常备这种应急物品袋,一旦地震发生,短时间内可以不依赖救援。
中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震惊了日本。日本专家估算,其能量至少相当于阪神地震20倍。捐款捐物援救中国地震灾区,在多震多灾的日本已成为民众意识和自觉行动。连日来,前来中国驻日本使馆赈灾的日本人络绎不绝,体现了日本人民对近邻中国人民的关爱之情。(人民日报东京电
记者
于青)
因地震多发使得日本人有“命运无常”的宿命观
本文摘自《文教资料》2010年第16期 作者:李韬瑾 原题为:浅析《方丈记》中的无常观
日本平安末期鸭长明所著《方丈记》,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一同被誉为日本古代“三大随笔”,代表了古代随笔的最高成就。《方丈记》被列入日本初高中学生的必修书目之中,同时也被日本著名作家丸谷才一、评论家三浦雅士、共立女子大学教授鹿岛茂等三位学者评为“最想留给千年后日本人的100件美物”[1]P156之一。由此可见,《方丈记》对日本的文学文化,以及日本人的思想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试通过对鸭长明的一生及其作品《方丈记》的分析,来考察《方丈记》中所蕴含的无常观思想。
一、常观的内涵与日本人的无常观
(一)无常观及其主要内容
“无常”一词出自于中国古典与佛经。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诸行无常”。“诸行无常”即主张万物流转,常恒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2)“五蕴无常”。“五蕴无常”即指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现象包括众生的身体,以及精神作用生灭变化无常,不会恒长存在。(3)“空”观思想。空观思想是佛教中的重要思想,佛教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便是对“空”观思想的归纳总结。[2]P144
(二)日本人的无常观
日本是个与大陆分离、四面临海的岛国,从远古开始就不断受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在此自然条件下,日本人产生了“自然无常”之思想。其后又随着佛教的传入,“自然无常”思想与佛教中的“无常”思想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日本人独有的无常观思想,即在消极悲哀地感叹世间无常的同时,又不停地在无常中寻求生存。
二、《方丈记》中的无常观之分析 (一)鸭长明的一生 鸭长明(公元1155—1216年)出生于京都,是京都贺茂御祖神社(下鸭神社)的神官之子,小时候被过继到祖母家,由祖母抚养长大。25岁时,父亲和祖母相继去世。鸭长明在30—40岁期间,专心研究和歌和音乐曲调。由于在和歌方面才华出众,他受到后鸟羽先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和歌所的“寄人”(朝廷的一种官衔)。后鸟羽先帝还推荐鸭长明出任下鸭神社摄社的神官一职,但无奈遭到同族的反对而希望落空。个人家庭、仕途等的不如意,以及所处社会的动荡不安,等等,促使鸭长明在50岁时遁世出家,隐居在方丈庵中,并写下了回忆其人生际遇的随笔《方丈记》。 (二)《方丈记》中的无常观思想 《方丈记》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是鸭长明亲历了各种天灾人祸与人生波折后,在方丈庵得出的人生感悟。序言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而序言部分所蕴含的无常观思想,可视为整个作品的主轴。在序言的开头,鸭长明如此感叹道:“川水流淌不绝,但绝非源头之水。水中的水泡时而消失时而聚集,却不曾长久不变。世间的人们及其栖身之所,也如同水泡一样变化无常。”
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都是瞬息变幻的,鸭长明却将世间的人们和他们的栖身之所比作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意在指出世间的人们及其居所如同流水及水泡一般瞬息变幻,不会永恒不变。文中鸭长明还如此写道:“房屋及其主人,(略)无异于牵牛花及其上面的露珠。时而露珠落下花残留,但残花不待朝日时;时而露珠还在花已败,但不到黄昏珠已落。”[3]P1他将房屋比作牵牛花,把房屋的主人比作花上的露珠,实指房屋和房屋的主人的命运也同花和露珠一样,都不会长久不变,更不会长存。序言中无处不流露出否定现世、消极的世界观,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强烈悲哀情绪。
第二部分中鸭长明按时间顺序详细记载了其亲身经历的各种天灾人祸,即《安元大火》、《治承飓风》、《迁都福原》、《养和饥馑》及《元历大地震》。在《安元大火》一篇中,鸭长明讲述了安元3年(公元1177年)都城发生的一场大火。大火一夜之间将都城的许多房屋烧成了灰烬。有人被活活烧死,有人被烟呛倒,也有人从火场中逃了出来但财产付之一炬。亲眼目睹大火过后各种惨状的鸭长明不禁感慨道:“人类的行为都是愚钝的,尤其为了在这般危险的都城中建造家园而花费钱财、苦心经营,这些都是多么的毫无意义啊。”[3]P3这正与他在序言部分中流露出的否定现世、感慨人生无常的悲观情绪相映衬。《治承飓风》则讲述了治承4年(公元1181年)发生在京城的一场飓风。被卷入飓风的房屋,不论大小均遭到了严重破坏。飓风不仅破坏了大量房屋,而且造成了人体伤害,许多人因此而残疾。紧接着发生的《迁都福原》,主要讲述的是平清盛在源氏进攻的威胁下决定把都城从平安京(今京都)迁到福原,天皇、大臣等都相继搬到了福原。为迁往新都,人们不得不抛弃多年苦心经营的居所。原来繁华的都城已荒芜一片,而新的都城又因尚未建成而四处荒凉。鸭长明在哀叹都城被毁、田地荒芜的同时,暗指人们的居所不定,即使苦心经营也全为白费,以事实印证了“居所不会永恒不变”、“人们苦心建造经营家园完全毫无意义”之说。《养和饥馑》则如实地记述了发生在养和年间(公元1181—1182年)的饥荒造成的惨景。由于连年的灾难,庄稼颗粒无收,哀怨声不绝于耳,遍地都是饿殍。紧接着发生的是《元历大地震》。元历2年(公元1185年)都城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大地震发生时大地摇晃、海啸肆虐,无数房屋倒塌,房屋倒塌的声音如打雷一般响彻天际。大地震过后又发生了无数次的余震,余震甚至持续了约有三个月之久。短短几年之间内竟然发生了如此之多的天灾人祸,这使得鸭长明在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在当人类面对灾害、抵抗灾害侵袭时人类无还手之力的无奈及悲哀之情。第二部分第六篇章《处世不安》开头部分的“以上所描述的,是世间生存的艰难,自身及居所的变幻不定的样态”[3]P10便是鸭长明对出家之前的经历,以及人生无常的总结。进而他又提出:“栖身于什么样的居所、做什么样的事情,须臾之间也罢,才能安身养心呢?”[3]P11无从找到答案的鸭长明选择了出家遁世、向佛教求助的道路。
作品的最后一部分,鸭长明突然笔锋一转,从哀叹世间的无常转入描绘在方丈庵中的闲居生活。方丈庵周围百般寂静,四季景色宜人,时而还有小童做伴。看似鸭长明在方丈庵中的闲居生活非常得暇逸,但实际上这种闲居生活却与僧人修道生活大相径庭。而对此心知肚明的鸭长明也在作品中道出了“身虽为僧心仍在俗”的矛盾、烦恼之心理。无法解决矛盾的鸭长明,选择了采用消极的对策,即只能“拜佛了事”。在悲观、消极地看待世界的同时,又想要寻求出路,却苦于遇到障碍,从而产生了矛盾的心理。这可谓是当时日本人的无常观的一大特点。 三、结语 鸭长明的《方丈记》无论是序言部分对人世间的感悟,还是中间对天灾人祸的描写,及至结尾部分对出家生活与无法摆脱世俗的矛盾心理,无常观始终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在日本独有的自然条件和外来宗教(佛教)的影响下,日本人纤细感性的内心世界与佛教万物流转的理性思想相结合,构筑了日本人无常观的基础。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等的限制,鸭长明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无常观是一种否定现世、消极悲观的无常观思想,也是一种想要从佛教中寻求生存却又遇到阻碍的矛盾的无常观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special/dizhengaibianriben/index.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