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南来客兄的《革命歌曲大家唱》一文,(http://blog.creaders.net/u/11293/201608/262913.html) 有些联想。我们少儿时代所听所学的歌唱,其实有过从童真儿歌到革命歌曲的转变。转贴我数年前的一篇小文,介绍一点对这转变的了解。 (一)非“革命”幼儿歌谣 我从小爱唱歌。据母亲说,我话还说不利索时,就爱坐在家中窗台上,小腿儿荡几荡几,摇头晃脑地唱歌。其中在家里,我的一首“名曲”是吊嘴(咬字不清)大声唱道: 第瓦妈妈对地掉,(青蛙妈妈睡醒了) 嘟嘟嘟嘟嘟掉。 (咕咕咕-咕咕-叫) 。。。 姐姐们从幼儿园和小学里学了歌回来,让我鹦鹉学舌是她们的一个乐子。那些歌有好几个与猫猫有关。如: (欢快地) 小花猫,喵喵喵,白天黑夜到处跑, 东瞅瞅西找找,咦,小老鼠哪里去了? (幸灾乐祸地) 小老鼠,哪里去了呀,小花猫它不知道。 小老鼠,哪里去了呀,小花猫它不知道。 又如: (惆怅地) 灰色猫咪样子好,蹲在屋里喵喵叫, 它的尾巴摇摇,等待它的小猫。 (快乐满足地) 妈妈我们回来了,妈妈我们回来了。 蹲在你的身边,好好睡上一觉。 也有是关于大自然的: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 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 小白兔也一跳一跳又一跳。 母亲教过我们唯一的一首歌是: 母鸡带小鸡,走到花园里, 母鸡唱着咯咯咯,小鸡唱着叽叽叽。 母鸡很生气,你真会淘气, 我叫你唱咯咯咯,你偏要唱叽叽叽。 母鸡真生气,小鸡哭哭啼, 一面哭来一面啼,结果还是叽叽叽。 (可怜的小鸡啊) 这些歌我那时还算懂。有些歌我似懂非懂地瞎跟着,会闹出些笑话。05年回国时和三姐一起唱起儿时歌曲,才知那首“月光光”歌中我爱唱的一句“乘风波浪飞”(自以为有点儿诗意)竟然应该是“寸布不浪费”。一错就错它个四十多年,把姐笑得直呼“你也太有才了!”。 歌词为: 月光光,亮堂堂, 妈妈月下翻衣箱。 寸布不浪费, 旧衣改新装。 。。。 待我自己上幼儿园后,自然成了音乐课老师的最爱。记得学了不少歌,其中有 《我和爷爷数第一》 大公鸡你还啼呀,我们已早起, 我们捡了一筐肥,你才催人起, 今天你算落了后,今天你算落了后, 我和爷爷,数第一,数第一, 数 – 第 – 一 ----,数第一!!! 《劳动最光荣》(这首比较好听,流行过多年。我曾以此作为“德育教材”教过孩子。:))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 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幼儿园毕业前一月,音乐课张老师惊喜地发现我能几乎一字不差地唱下“哈瓦那的孩子”(有八九段,至今还基本背得下来),于是老师和我的二重唱就成了幼儿园毕业汇报会上的一道风景: 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 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 爸爸爱我像宝贝,邻居夸我好娃娃, 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亲爱的妈妈。 。。。
此歌已有了浓厚的阶级斗争类革命含意。
(二)革命少儿歌曲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个转折期,歌曲渐渐都带上了革命意义。猫啊鸟啊鸡啊等不再成为儿童歌曲主题。少年歌曲中像脍炙人口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一类抒情的也很少。较早的革命少儿歌曲常围绕着大跃进,这里年长些的应该都会《戴花要戴大红花》这首歌吧?不少歌曲围绕着公社和劳动题材,其中还是有些比较抒情好听。比如, 《窗下一朵大红花》 (此歌万利达机子里有,但只反复放第一段,没了故事情节就不好玩了。) 窗下一朵大红花,开在金色的阳光下, 每天我去浇浇水,红花对我笑哈哈。 爸爸社里种庄稼,妈妈社里摘棉花。 我问爸爸妈妈呀,这朵红花给谁戴? 爸爸妈妈笑哈哈,指着红花说了话, 我们生产你学习,谁是模范谁戴花。 这歌还有点儿教育意义。按我家约十年前的情况,后两段可歪改成: 爸爸公司里溜溜达达,妈妈学校里哄大娃娃。 我问爸爸妈妈呀,这朵红花给谁戴? 爸爸妈妈笑哈哈,指着红花说了话, 我们刨银你全满发展,上不上藤校都你戴花。 《长大要把农民当》 (快乐自豪地) 我有一个理想, (表演唱这句时,脑袋向右微斜,提起右手,翘起右食指指脑壳) 一个美好的理想,等我长大了, 要把农民当,要把农民当。 (这句上海话歪唱版是:要买糯米糖,要买糯米糖) 种出棉花堆成山,种出稻米装满仓, 养的牛羊满山坡啊,养的大鱼满池塘。 这个工作多-荣-光! 。。。 接着党啊毛啊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广为流传。有的如“小红花”,“快乐的节日”还算悦耳。 《小红花》 (万利达机子里有,可那词非原来的,唱起来不得劲。我记得的是) 花园里,篱笆下,我种下一朵小红花, 春天的太阳当头照,春天的小雨沙沙下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小红花张嘴笑哈哈。 。。。 《快乐的节日》 (每次过少先队中队的队日必唱之曲)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 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 。。。 花儿向我们点头,白杨树哗啦啦地响, 它们象美丽的小鸟,向我们祝福向我们歌唱, 它们说世界上,有我们更美丽,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 (我儿时特别喜欢这一句) 。。。 英雄人物也进了少儿歌曲。其中“歌唱二小放牛郎”(万利达里有),“胡兰姐姐是榜样”还挺动听的。 《在刘胡兰雕像前》 (此歌非常好听,不知为何没流传开来。很少有人还记得。) (女声,缓慢抒情地) 青青草地蓝蓝的天,55- .65 43 2 6(低) 5.i 654 5- 蓝天下面百花鲜, 百花丛中立雕像, 英雄姐姐刘胡兰。 (男声,加快加强有力地) 临危不惧女英雄,血染鲜花朵朵红。 领-袖-题-词-传千古: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男女声合,略微轻快又坚定地) 少先队员献花圈,雕像面前立誓言, 我们永远跟党走,鲜红领巾系胸前。 高高山上小青松,不怕暴雨不怕风, 胡兰姐姐是榜样,革命后代学英雄。
(再齐声,缓慢崇敬地唱第一段后结束) 原市少年宫里有刘胡兰雕像,周围景色很符合那歌里的第一段。
因搬家而小学转校一年后,学校里音乐课林老师就推荐我,进了市少年宫的小伙伴合唱团。在那里,我受到了不多的一点较正规的歌唱训练。合唱团每周有一次分年龄组的集体学唱和排练。在那年代,持有一张市少年宫的出入证,随时可去市少宫里那人人爱玩的“勇敢者的道路”上转一圈,足可羡煞众人。当然在那时是不懂炫耀的,心里还有点刚转校不久就占上了这等好事的不安,每次都是悄悄地来去。 那一年里,我们曾参加过几回集体唱(边唱边踏步变换队形,同时齐做简单表演动作)演出,包括在66年“上海之春音乐节”上的演出。唱得基本上都是铿锵有力类歌,有时最后会有个抒情的。记得(除了大家熟悉以外)演出过的歌曲有: 《民兵扛起枪》 民兵扛起枪,浑身有力量。 生龙活虎新一代,日夜练武忙。 举起那铁锤开天地,拿起枪杆保家乡,保家乡。 。。。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祖国,祖国,我们热爱你,我们是你的好儿女, 生在你的阳光下,长在你的怀抱里。 从小懂得爱和恨,从小不怕风和雨, 斗争当中锻炼成长,千斤重-担-担得起。 祖国,祖国,我们热爱你,我们是你的好儿女, 你教我们爱劳动,你教我们爱学习。 。。。 除了少年宫演出外,我还常给所在小学的舞蹈演出在台后伴歌。“我是公社小社员”,“我是一粒米”,“长大要把农民当”这些都曾伴唱过。 这些歌的旋律和演出活动,使我的童年充实又快乐。即使在后来比较困难的文革年月,哼哼这些曲调,唱唱歌里的抒情部分。仍能给人带来安慰和笑意,也带来一份坚韧。 歌唱成了我心中常在的一道光芒,照亮了我的人生。 录一首当年学唱过的歌。尽管童声不再,但有童心长存。 《我们多么幸福》 http://kg.qq.com/share.html?s=whiMTX0X7xF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