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10-26 欣欣然 [导言] 部分美国华人南迁进入一个陌生的,白人和非裔高度种族隔离的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靠开杂货铺谋生,找到自己独特的立足之地,在困境中崛起。
能够忍受政治和经济恶劣的生存环境而顽强地活着,应该算个奇迹。
是何等强大的力量使南迁华人战胜贫困,骄傲地繁衍下来?
是什么样的智慧使这群华人在大浪淘沙的生存竞争中独领风骚?
是什么样的努力让他们争取到最多的教育资源,培养出傲人的高知识济济人才?
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承载国家的荣誉和责任,勇敢地为国家奉献,最终走向了辉煌?
让我们一起回顾华人先辈走过的艰辛而光荣的路。 密西西比三角洲坐落在密西西比州的西北部,位于密西西比河和亚祖河之间。该地区由于其独特的种族、文化和经济历史,被称为“地球的最南部”[1]。其长约200哩,最宽处约有87哩,涵盖了4,415,000英亩的冲积洪泛区。
图二,密西西比三角洲位置图. 图片取自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ississippi_Delta[2]。 最初这个地区覆盖在硬木森林中,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之前是全国最富有的棉花种植区之一。该地区吸引了许多投机者沿着河滨两岸种植棉花,成为依赖黑奴致富的种植者。因此该地区非裔奴隶的人口在内战前是白人的两倍[2]。战后重建阶段(1865-1877)正值奴隶制结束,联邦失败,密西西比州经历了一个相当大的动荡时期。非裔自由人和白人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
第一波华人南迁进入密西西比三角洲始于南北战争结束后,劳动制度不稳定,棉花种植主迫切需要廉价劳动力,所以招募了中国人用来替代被释放的非裔劳工。因为政治上不发声,勤奋耐劳,价格便宜,中国人成了最好的选择[3]。 二十世纪初期,华人南迁是受到西北部强大的排华势力所迫。排华呼声最早始于1862,之后反对势力要求国会立法缓慢或停止移民的呼声此起彼伏。终于于1882年4月参议院以32票赞成(15票反对,29票弃权),众议院以202票赞成(37票反对,52票弃权)通过了议案。1882年5月6日,切斯特·亚瑟总统签署了“排华法案” [5]。”排华法案”的出台给华人生活造成了巨大伤害,西北部针对华人的屠杀,暴动和抢劫层出不穷。华人南迁的人数大增。
为什么华人南下到了密西西比三角洲?因为这里的气候和这些移民的中国家乡广东四邑气候接近[3]。社会结构取决于种族及阶级所在的位置。所有人心照不宣地知道他们自己的位置和固有的社会层次。当非裔美国人和白人按着秩序运行时,几个中国人决定在这里扎下根,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最开始的华人主要在棉华地里工作。他们除了加州南迁下来的华工,还有从甘蔗田解放出来的苦力,及当地修铁路的劳工[6]。一年以后,雇主发现雇佣华人的计划行不通,因为中国人不擅长地里的劳动。另一方面,华人也很快意识到,在种植园工作并不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雇主常拖欠工资也引发很多华人不满。华人不愿继续在棉花地里劳作。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以地里劳动为主的地区开洗衣店的生意也不好做[6]。
这些中国移民虽然本身很可能来自农民和工匠家庭,可是家乡广东四邑是一个比较商业化的领域,善长贸易经商[4]。他们更适合开设杂货店或蔬菜店,所以华人南迁先驱者开始由最初的田间劳作转行经商。华人也因开杂货铺(蔬菜店)而塑造了当地经济[7]。到了1920年的人口普查,开杂货店成为华人的唯一职业[6]。
当时的华人更多的是寻求经济成功而不是社会认可[4]。
密西西比州的第一家中国杂货店可能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1880年初的税务记录显示中国人已经在波利文县的Rosedale拥有土地 [4]。
在这个时期, 多数业主的第一个杂货店是一个小房屋,内有少量货物如肉,玉米粉和糖蜜。这些商店还供应新鲜蔬菜、罐头、食品、洗涤剂、肥皂,及其他生活用品。除了业主外,周边没有什么中国人[4]。中国人的杂货铺一般位于非裔人居住区,全家居住在杂货铺的后院中。到1920年后期有很多人在杂货铺后院开了饭店[6]。
华人蔬菜店服务对象主要是拥有很少现金的在种植园里工作的穷人,例如三角洲沼泽排水工、砍伐木材的工人,或城镇手工劳工[4]。
南北战争结束初期,密西西比人凭藉劳力伐木出售、清理土地、再购买土地。十九世纪末时,非裔占据相当可观的土地面积(约三分之二)。然而1890年后,州立法机关通过法律途径制约非裔。他们又因信贷紧张和政治压迫而失去了土地,越发贫穷起来[2]。
当时种族隔离现象很严重,白人的蔬菜店只服务于白人,华人由此抓住商机,以低价格优势将蔬菜店开在非裔美国人社区 [3]。
在那些日子里,商店不是自助服务的,客户直接讲想要买什么东西。中国店主最初不会说英文,客户不懂中文,只能用手比划指着商品交易,甚至连买卖一袋玉米粉都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 。华人也会因为语言障碍而受到剥削[4]。
中国杂货店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其家族企业的强大凝聚力。
传统上年轻的华人男性先来美挣钱贴补家用,一旦他们站住脚拥有财政资源,会带动其他家族移民来到这个地区[4]。
排华法案之后中国劳工是不允许进入美国的,可是商人如果能提供亲属证明,就可以携带亲属进入美国,移居到三角洲[6,7]。
图三,查理1909年回到中国探亲的返美文件。他要有两个白人证人,证明他在三角洲经商,从来没有做过劳工。图片取自Chopsticks in the Land of Cotton, Lives of Mississippi Delta Chinese Grocers [6]。
最初的小规模商铺都是由家族成员共同打理。成员之间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他们能够牺牲个人的自由,长时间工作。 每个成员忠诚、敬业而不计个人得失,想尽一切办法去工作。
家族成员也从工作中学会了如何经营业务。这时家族亲戚积攒了一些储蓄,借些钱给其他成员独立开商铺。批发供应商也会因华人的诚信而愿意贷款。因着工作努力,经营经验的积累,以及良好的信誉,中国商铺越开越红火。
图四,1930一1940时期的蔬菜铺。Marion Post Wolcott/Library of Congress 杂货店往往从父亲传给儿子或其他家族成员。至上世记七十年代末,三角洲的百分之八十的中国人由六个家庭姓氏组成[4]。
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是中国杂货店成功的另一个原因。中国蔬菜店之间虽然有商业竞争,但合作非常好。他们用分担入货的责任来降低成本,保持商品的低价钱优势。
华人做生意很诚实守信,服务周到。非裔美国人由于穷困有时买不起食物,中国的商铺老板愿意让他们欠款先拿食物,发了工资再付钱,这样赢得了很多非裔人的信任[6],信任本身对客户就是一种尊重。这样给商铺带来更多的生意,商铺得以长期地生存和发展。
华人运用所有可以到用的资源,为生存倾尽全力。没有逃避恶劣的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适应那个现实社会,逆流而上,锲而不舍。
中国移民给原本的白人和非裔双族社会增加了第三个元素,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三角洲地区的非裔美国人虽然人数众多,是华人生意的源泉,但社会地位低下,白人拥有绝对权力。华人需要用白人的社会影响力和权力来生存[6]。在严重种族隔离的社会,中国人在非裔美国人和白人之间起了一个桥梁作用[4]。
尽管中国人在文化和语言上与密西西比州的非裔美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当地白人最初将中国人看成与非裔美国人的社会地位相差无几的有色人种,只是比黑人肤色偏浅。不同的是中国人后来脱离了棉花地里的劳作,在三角洲地区找到了经商的机会,经济地位高于大多数的非裔美国人。
华人集中精力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但与社会却保持一定的距离,华人不参加俱乐部,兄弟会和娱乐活动[4]。
华人是处于种族意识状态的局外人。他们多数把货物卖给非裔穷人,住在非裔社区。这些顾客也愿意在中国杂货店里坐下聊天,甚至在那里找到零散日工的工作。
当经济萧条时,被解雇的首先是非裔美国人,当他们没钱了,杂货铺的生意就受到影响。当棉花收成不好时,生意也受到影响。
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小杂货铺很容易成为抢劫的对象,有些人需要钱来买毒品立刻想到中国杂货铺有很多现金。当店主起床后进入店铺之时就把他们的生命置之度外。
种族歧视在华人圈中毫不隐藏。有些三角洲的华人认为自己比非裔美国人更能得到白人的认可,他们对待非裔人的态度模仿白人的模式,鄙视混在非裔圈内的贫困华人或与非裔通婚的华人。John Jung [6] 采访了一个曾经在当地生活过的人Robert Chow。他说:“很多中国人认为非裔美国人贫穷、没文化、低俗和懒散。”这种种族主义思想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业主与白人和非裔美国人打招呼时的态度有显而易见的不同,对白人更加友好礼貌[6]。
大多数华人最初来美时是单身,也有结了婚的男人将妻子留在中国。其中不少中国男人和非裔女子发生性关系,但这都是地下关系。当时的社会是不接受种族混合性关系或婚姻的,混血孩子也备受歧视[6]。
当经济条件好转后,更多商人从中国携带家眷来美,终于可以享受家庭生活。三角洲地区在1920年以后中国女子数量增加,1923年人口普查显示有11个中国孩子在当地出生[6]。
伴随着不公正的“排华法案“,华人中出现了“契纸儿子”(paper son)的怪现象。很多商人预先向移民局报一个假的证明,证明有一个儿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制造一个儿子名额,而名额可以备用,帮助技术或非技术劳工移民,过继一个儿子,或卖出好价钱帮“假儿子”移民。这个“契纸儿子”在移民美国时要记住很多关于家庭村庄等等的详细情况,经得住移民局的考问[6]。
最开始很多中国人是想落叶归根的,挣够了钱就回家乡。时光荏苒,这些中国人慢慢地意识到告老还乡的梦想已经破灭,他们的未来要在美国定居,死后葬在美国[6]。像格林维尔这样的城镇,中国人有自己的公墓,与白人和黑人分开。通常墓地很小,但在一个很好的地段,周围架起很高的围墙[4]。
中国人历来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公立学校教育是个大问题。当时三角洲地区非裔和白人是隔离教育。理论上来讲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应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因为政治和经济的原因,白人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中国人一直致力于与白人社区联盟,争取让中国孩子能和白人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其中面临不少挑战。例如很多中国男人和非裔女人生的孩子是要被排斥到白人社区以外的。如果白人学校接受中国孩子,那么这些亚非混血孩子怎么办呢?
美国华人也试图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教育歧视问题。1924年秋天Lum 因他的女儿不能进入白人学校,诉讼州法院。诉讼在1927年被驳回, 密西西比高级法院坚持1890年的州宪法,规定黄色人种属于有颜色人种, 不能进入白人学校。案子后来经最高法院重审, 还是被驳回。最后他们全家不得不搬到了阿肯色洲。在那里,Lum的女儿才能进入一所白人学校。
图五,洛杉矶时报及纽约时报报道,密西西比法官判决中国人不能进入白人学校,这项决定得到了州高级法院及最高法院的支持。图片取自Chopsticks in the Land of Cotton, Lives of Mississippi Delta Chinese Grocers [6]。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华人在密西西比州组建民间社会团体将华人团结在一起,为大学生和高中生举办了夏季学校舞蹈班,并组织社会俱乐部。在与白人社会相融的愿望下,很多中国人开始参加白人的教会活动。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浸信会对于三角洲华人融入白人社会起了重要作用。教会附属的学校开始接受中国学生。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孩子可以进入部分白人学校。中国孩子在学术上的优秀表现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有些地区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一个单独小班课程。例如,克利夫兰为中国学生设了两个教室,招收了三十六名学生。有三名教师,其中一名教师是中国人 [4]。
华人和白人分隔教育直到1950年后才彻底解决,1954年美国从法律上禁止种族隔离教育,学校才有了多种族的完全融合。
具统计,1940年到1950年三角洲华人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学士,硕士)在全美最高[3]。
美国华人的奉献精神和使命感无处不在。无论是对自己、对家庭、和对社会从未缺失荣誉和责任意识。
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美国华人参军入伍。据粗略估计,在二战期间,有12,000名到20000名中国人代表美国参战,这个数字高居榜首,占22%的华裔美国男子比例,而且其中约40%的华人并不是美国公民[8]。也有称1941年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中,有13,000到16,000个第一代或第二代中国移民参加了战斗。仅三角洲地区就有128人入伍参军[3]。 另一说法是三角洲的华人有180人入伍参加了二次世大战[9]。这个数字之高从人口比例来讲,相当惊人! 图六,部分二战期间参军入伍的三角洲华人。图片取自http://www.openculture.com/2017/09/learn-the-untold-history-of-the-chinese-community-in-the-mississippi-delta.html[9]。 美国历史记住了曾经为国家战斗过的以及致力于家园服务和奉献的华人,我们的荣誉和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三角洲人的生活方式。士兵有机会在美国的其他地区生活,也有人去欧洲或亚洲战场打仗,看到了他们从未梦见过的世界。这些经历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了就业机会和工作技能,更影响了种族关系和迁移模式。大量人员因为工作机会关系离开了三角洲。
20世纪60年代以前,密西西比州的中国人集中定居在密西西比三角洲。 1960年,十四个三角洲县的华人占了密西西比州的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7]。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大型连锁店的兴起,密西西比州的中国人面临着严峻的经济挑战,杂货铺生意开始下滑衰落。从事体力劳动的非裔美国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也因1960年代民权运动的成功得以改善[2]。原来华人店铺的主要的客户非裔美国人有了更多的购物选择。杂货铺的不景气迫使部分中国商铺业主转型经营起中国餐馆,例如烧烤、粤菜[7]。
越来越多的华裔后代不再继承和经营家族企业。他们更愿意选择上大学,搬迁到附近的城市,如杰克逊或孟菲斯[7]。
尽管亚裔美国人已经成为南方发展最快的民族, 密西西比三角洲华人社区几乎消失。随着很多中国人的离开,三角洲地带的经济进一步下滑[3]。
密西西比三角洲的华人历史,是南迁华人谱写的一部奋斗崛起史。他们在命运不测的时代诞生,在风雨中跌跌爬爬,走入了充满梦幻的青春崛起。 这个崛起意味着华人像一粒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叶茂根深,牢牢屹立在这片古老而陈旧的土地上。
载入史册的是美国华人的荣誉、责任、和贡献。
1,James C. Cobb, The Most Southern Place on Earth: The Mississippi Delta and the Roots of Regional Identity (1992)
【主编按语】 美国华人维权联盟美华历史写作组集合了一批具有美国学习、生活和工作经验的、拥有双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华裔知识份子。我们“两脚踏东西文化”的文化经验和对民主法治的信仰是我们集体写作的基础。 美华历史写作组研究和写作在美华人的历史,特别关注华人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政治参与,司法困境和权利维护: 从华工在西部的拓荒、《排华法案》、唐人街、华人社团,到陈果仁案、李文和案、梁彼得案、郗晓星案、陈霞芬案等等。我们研究、讨论和写作的基本原则是只使用一手英文资料和部分一手中文资料,避免二手资料的误读、误译和误解,梳理事实,更正谬误,巩固常识。
我们所有作者拥有相似的人生途径: 我们亲历过卡夫卡和《1984》式的梦魇,也目睹了后现代社会对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普世价值的质疑和反动,以及反智主义对科学和理性的公开挑战。我们承认就算是最不言而喻的真理也可能被煽动家和极权所扭曲和利用,就算是最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也一直在被暴君和暴民所践踏,所以我们誓言拥护法治,书写历史,教育公众,维护斯文。
【附注】《美华史记》是由美国华人维权联盟写作组推出的系列文章。目标是回顾历史、教育同胞、警醒后人、思考未来。凡喜爱历史和写作,并感兴趣加入《美华史记》作者群的同仁,请给我们发送电子邮件。“美国华人维权联盟” 是该项目发起人,不同领域机构、商家若愿与我们合作这项事业,可作为共同发起人,推进项目持续和纵深发展,有意者,请联系: info@chineseforsocialjustice.org 主 编:王昶
副主编:Steven Chen,潘秋辰 网 站:http://chineseforsocialjustice.org 协办单位: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协会http://www.paaca.us
|